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中的数学思维启蒙

2022-11-16江西省上饶市第十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32期
关键词:双减绘本幼儿园

江西省上饶市第十小学 程 敏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各地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工作的同时,还要统筹做好面向3~6岁学龄前儿童和普通高中学生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英语)培训。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那么,如何在“双减”背景下,更好地推进幼小衔接呢?本文笔者仅从数学学科视角谈些看法,以期启迪正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教师及家长的教育思维。

一、数学生活,让一切井然有序

小学教育有许多规章制度,当下大班额集体式的学习是小学教育模式的常态,一位教师要管理多个学生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因此小学教育客观上不可能如幼儿园教育那般轻松。按时上学不能迟到、上课认真听讲、按要求完成作业、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等要求对于从幼儿园过渡到一年级的新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约束与挑战。然而,事实上我们常常看到:一边父母急着催孩子上学,一边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们还在一口一口喂饭;放学了孩子不反复谈条件就不能自觉完成作业,好不容易作业做完了,家长总是忙着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校门总是家长帮着孩子整理书包,甚至抢着帮孩子背书包,只要有孩子出现的地方,就有家长的身影。孩子上一年级,家长往往手忙脚乱,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干,每天要忙到深夜,无法保证孩子的有效睡眠时间,生活进入恶性循环,学习当然没有效果,这些都是幼小衔接没有做好的缘故。

幼儿园三年本是幼儿到儿童的最佳过渡时期,家长不能认为幼儿园没有小学的教学任务,就视幼儿园生活为随意行为,迟到早退随性为之,甚至随便找个理由就不上学了,这无疑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其实,进入幼儿园后,孩子一旦顺利度过了“入学焦虑期”,就可以向孩子引入“数学”思维来管理生活。例如: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睡觉,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并定闹钟,并经常问询孩子现在几点了,几点钟应该干什么,再玩多长时间就要睡觉……引导孩子“做时间的小主人”,在生活中认识钟面,学会珍惜时间。又如: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生活意识,针对孩子要喂饭、拖拉、丢三落四等问题,和孩子一起制订“生活统计表”,经常性地总结,将做得好的和不足的方面都记录下来,以一定积分的方式兑换奖品。再如:在生活中学习分类,引导孩子做“收拾小能手”,自己的玩具、自己的物品,用过以后都要分类整理收拾好,家长可以经常有意识地让孩子找东西,或者故意把东西藏起来让孩子找,培养孩子的归类意识与能力。总之,从幼儿园开始,教师和家长就要用数学的时间观念、统计思想、分类意识来管理幼儿生活,这样可以提前培养孩子的生活意识和习惯,让一切井然有序。

二、数学绘本,让思维打开一扇窗

“‘绘本’是一种非常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形式,它通常以绘画和文字互相配合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深受儿童以及成人的喜爱。然而,儿童在生活中接触的通常以文学类绘本居多,数学绘本却鲜有接触。一谈起‘数学’,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数字、计算、公式、法则、解决问题,抽象、枯燥、乏味似乎就是数学的代名词,然而‘数学绘本’却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数学是甜的,数学是奶油味的,数学是充满趣味的。”

在此,特别推荐绘本系列《数学小达人》,“与学校里使用的数学教科书不同,《数学小达人》把枯燥的数学符号、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了生活里好玩又有趣的故事。”这里,既有数学也有生活,既有几何也有代数,既有小学的知识,也有中学的知识,是学生很好的数学启蒙启智书籍。如:《围呀围 围栅栏》让学生跟随两个王子建宫殿,理解什么是周长、如何利用绳子测量矩形以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巴巴拉拉的蜜月之旅》在图形的放大、缩小、旋转中体现了全等与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变幻;《点蚂蚁盖房子》可带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长方体、正方体、三棱锥、四棱锥、圆柱体、圆锥体的平面展开图与立体拼图的乐趣;《黑暗银行》讲述了从一位数到两位数乃至多位数加法的“十进制”关系以及加法法则的由来;《猫和老鼠的奶酪大战》渗透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要通分和怎样通分的道理;《恩雅的生日宴会》从生活中解释了比例的含义及其应用;《数学超人X-man》让学生跟随超人了解未知数X……

数学绘本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和理解能力,结合丰富生动的故事情境,融入最实用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的作品。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有乐趣;二是数学味;三是工具性。将绘本作为工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提升解题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有用的、有趣的数学知识,这样数学就会变得平易近人、贴近生活,并能为生活所用。

三、数学游戏,让学生乐在其中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游戏。然而,家长及教师如何选择游戏是有讲究的,游戏要对成长有帮助,游戏要是生活的缩影,游戏要是学习的铺垫,这样的游戏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例如:“左右”的教学通常是一年级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对快速分清左右感到非常困难,再加上“左边第几”“右边几个”以及“左右的相对性”等问题,让许多学生云里雾里、搞不清楚状况。“左右”的知识从一年级开始学习为时过晚,其实在幼儿园时期教师和家长就可以和孩子玩一些有关“左右”的游戏,如边说边行动:伸出你的左手,拍拍你的右肩,踢踢你的左腿,摸摸你的右耳;妈妈坐在宝贝的右边,爸爸坐在宝贝的左边,宝贝亲亲妈妈的左脸,宝贝拍拍爸爸的右手;等等。这些游戏活动可以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掌握知识。又如:“人民币”的认识以及换算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难的知识点,许多家长认为钱太脏或是孩子太小不必知道钱而从不让孩子接触钱的概念,那么到小学学习“人民币”内容的时候,自然是非常困难的。其实,“认识人民币”不但是一年级的知识点,更是生活常识,是每个人都要学习和掌握的生存技能,如果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有意识地带孩子去超市并学习认识商品的标价,以及让孩子参与购买物品结算的过程;如果幼儿园教师把教室里的玩具布置成一个小超市,把教室里的物品都标上价格,引导孩子用自己良好的表现来换取“有偿”玩耍时间;如果家长经常和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玩购物的游戏……那么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以及换算则能轻易掌握。

另外,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绘画习惯。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让儿童互相交谈,进行讨论或是辩论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在玩数学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并不能仅限于游戏的本身,而应该在此过程中适时肯定孩子的表现:“哇!宝贝好棒啊!你是怎么做对的呢?”以此引导孩子将自己思考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特别是要鼓励他们用画图的方式,并结合绘画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家长及教师一定要做充满欣赏及耐心的倾听者,切忌急切打断和纠正孩子正在进行的表达。每个人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思考,孩子的思维方式往往和成人是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视角也会充满着童真童趣,在孩子充分表达完之后,教师和家长再进行适度的总结与提升。长此以往,孩子会非常乐意参与其中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而“绘画是孩子的独特语言”,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教育的真谛是‘教会学生思考’,而不是告诉他们答案。”作为幼小衔接过渡中的孩子,什么能比启迪和培养思维更为重要呢?数学当“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遇到的数学问题时,往往非常急切地想让孩子知道答案,记忆解题过程,然后做几道题目,从小到大逐步把孩子培养成了“刷题”的机器。在当下的信息社会中,不管什么样的题目只要用百度一搜都可以得到答案,机械地记忆答案容易使孩子形成定式思维,不利于求异求变数学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尤其是启蒙教学中,“过程远比答案更重要”。“宝贝,相信你一定能自己想出办法来,加油!”“让我们一起来努力思考一下,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在生活、绘本学习还是游戏中,相信在家长的鼓励、关注与耐心陪伴下,孩子一定能打开思维之窗,从而让幼小衔接变得轻松自如。

猜你喜欢

双减绘本幼儿园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绘本
绘本
绘本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