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百花盛开是一种跋涉
——评李文莲《新时期中国散文的生命意识》一书
2022-11-16于永森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汉教系山东聊城252059
⊙于永森[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汉教系,山东 聊城 252059 ]
生命是宇宙自然万事万物中最为神奇的现象,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更是最为独特的生命存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才初步具有了探索外太空的能力,但在整个宇宙而言,却也只是边缘的边缘,地球仍然是当下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载体与主要活动平台。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充满着生命的挣扎、纠缠和痛苦,直到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生产力对于物质条件的支撑才普遍性地得到了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裕。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也幸运而及时地赶上了这一时代。物质与精神是人类存在的两个维度,既往物质不丰裕的生活,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是极大的推动力,但物质对于精神的发展也并不都是逆向的,这正如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进一步大发展,真正开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动、丰富、多元、不确定和深刻的态势。在此种情境下,人对于存在的关注可谓前所未有,而死亡是对于生命的终极遏制,人只能依托于精神而得到永恒,故“立言”向来荣列“三不朽”之一,它使得人的生命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在展现自我生命的存在样态和人生追求、展现个体所处的时代特有风貌等方面,文学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其中,就有文学的四大文体之一 ——散文的贡献。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散文较之以往取得了哪些可贵的进展?其具体内容意蕴和表现形式是怎样的?其特色何在?这些都是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李文莲女士的《新时期中国散文的生命意识》一书(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以“生命意识”这一充满哲学色彩、审美张力而又突显时代特色的关键词,以整体观照的形式,对新时期中国散文进行了全面的探究和阐释,为现当代的散文研究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简而概之,笔者认为,该著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学术特色。
一、全面系统探究,该著体现的是一种美丽的穿越百花式的艰难跋涉精神
对新时期以来数十年的散文进行全面探究,这本身就是需要巨大勇气的一次学术修炼,因为,这一选题面临着不同寻常的研究难度。首先,在四大文体中,客观而论,散文的研究难度是最大的——原则上来说散文并无长度的限制,所以相对来说都不是很长,中篇幅最长的可能是“叙事性”较为突出的记人记事类散文;抒情散文往往篇幅较短;哲理性的散文包括议论文,一般也都论题精炼,重点突出,不枝不蔓,这是因为,散文的文本容量虽然不是很大,但相对于诗歌的文本容量之短(尤其是传统思维强大的以格律诗为主要样态的旧体诗)而言,已经算是大大延展了,已经足以贯彻“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创作思维。诗歌文本容量虽然更短,但曾经却长久占据着中国古代文学的核心位置,而且易于记诵、传播,名篇众多,影响极大,甚至包括创作之后的接受史也很容易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戏剧则不仅仅关涉文学,可研究之处也甚多。小说的文本容量可大可小,趋于大则是基本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中长篇小说,往往能够以较大的容量表现某一社会群体、情境的系统性集成生存样态以及其中复杂的利益纠缠纷扰,因此就其研究内容而言,是较为容易的,比如鲁迅小说、《红楼梦》《聊斋志异》,这些经典文本的研究发展至今,其相关的研究文字在数量上已不可估量。而散文的基本形态是零散的,虽然一个作者的作品也可以形成集子,但其内在和外在形式上的关联性以及由此体现的逻辑性,就比呈现在一个文本之中的此类因素必然得到有机的强化要弱得多,这对散文研究是相当不利的。其次,诗歌、戏剧(包括中国古代的戏曲)和小说,在古今的维度上都形成了庞大的理论支撑,包括文本容量短小的诗歌在内,相关的理论也层出不穷,应有尽有,更不用说小说了。即使是中国古代的戏曲,其相关的理论也可以基本上做到古今打通,古代的理论仍然可以为今天的学者所借鉴利用。但散文在理论的古今融通应用方面就差一些,中国古代的散文成就虽高,有关于理论的成果也不少,但古代的散文以文言文为主体,与现当代以白话为主的散文语体样态差别很大。古代的散文更加讲究凝练,实用性、应酬性的文章占了不少,以农耕为核心的传统社会生活也相对单调,不够复杂,这导致相关的散文理论思想偏于保守,可供施展的空间较小,理论的体系性较差,这就大大限制了现当代散文研究对古代散文理论的借鉴与利用。再次,散点式的作家作品分布,也是研究的一大难度之所在。散文出精品的概率大大低于诗歌,文本的吸引力也大大低于其他三大文体,尤其是诗歌和小说。20 世纪以后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中国启蒙教育在四大文体方面是以诗歌为优先的,从小就应掌握相当数量的唐诗宋词的经典作品成为国人的基本共识。这种情况,导致散文在接受维度上大大受限,从而呈现出散点式遍布的研究难度,对于新时期中国散文研究的这一选题而言,研究者需要全面掌握范畴内相关作家及其作品的整体情况,更要做到重点突出,这些对于研究者而言难度相当大,更不用说还要扩展相关研究情况以及深入把握与梳理乃至研究。因此,从根本上来看,该著属于相关对象较为可贵的基础层次的研究,必须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爬梳,对于散点式的对象进行一一探究并加以更高层面的统合,这种性质的研究工作,实在无异于一场在高原上进行的百花穿越式的跋涉,其难度可想而知。综上三个层面来看,可以说,研究对象本身所体现的这些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书所涉研究选题的价值。从迄今为止学界已有的相关研究来看,以生命意识为核心关键词和思维对中国历代散文的研究是零散式的,以个案研究为主,缺少高质量的专著,该著是以规模为优势结撰的少见成果,这正是其学术价值较大的一大例证。
二、高扬生命意识,该著对新时期散文进行了缜密的逻辑把握与提升式的系统处理
“生命意识”是全书的核心关键词,“生命意识是个体生命对于自身存在及其意义和价值的体认和感悟”①。但作者不是运用干巴巴的关键词来套相关的研究内容,而是以其理念、意蕴为依据,对新时期散文的生命意识进行了高维度的把握,以此彰显系统研究的逻辑。由此,该著形成了独特的研究切入点:“解读新时期散文,理解散文中表达的生命意识,关注新时期散文中表现的生命个体,为文学、人学补充新鲜的血液是我们文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生命哲学的高度解读新时期散文中的个体,了解个体的生命意识,是研究新时期散文的一个切入点。”②不仅如此,作者还进一步将其意蕴进行细化,概括为:“在新时期散文中它表现为个体生命摆脱对政治的依附,以文化和审美的方式建构和展示个体生命的独立和尊严。它具体表现为对个体生命情感世界的重新体认,个体与故乡及自然的休戚与共以及对个体生命人生旅程的感悟、生存痛苦与焦虑的宣泄及个体生命价值的思考等。”③以此为思想和逻辑,对于新时期散文的研究就有了提纲挈领的核心线索,从而能够使得所有研究内容凝合起来。
依据上述理念、思维,该著对新时期中国散文的研究就形成了自然的逻辑分层:“新时期散文中的生命意识就是指新时期中国散文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个体生命在与自我、与他人、与故乡及自然的各种关联中所表征出的个体的心理、情感和意志,体现为生命的本体发现、文化建构和审美抒写三个维度。三个维度彼此融合,使日常存在的生命有了意义,使生物个体成为文化主体与审美主体,并走向自由的精神境界。散文也由此成为个体生命为自己拓展的诗意居所。”④可以看到,其中所呈现的乃是少见的双重三段式逻辑,一层逻辑立足于生命意识所展开的三个面向,这就是以个体生命为立足点、观照点,形成与自我、他人、社会三个逻辑面向;一层逻辑立足于散文文本,从文本的效能维度加以把握,从而自然延展出本体发现、文化建构和审美抒写三个重要面向。这种双重三段式逻辑,使得全书的研究思维高度统一,同时又为每一个研究面向所涉具体内容的探讨预留了充分的弹性空间。而在全书具体逻辑结构的安排上,作者则又不为上述双重三段式逻辑所限,引入了生命意识自身的三段式逻辑加以表现和升华,即在生命意识由低到高逐次提升的维度上安排了如下章节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新时期散文中生命意识的重构》,主要体现的是双重三段式逻辑的第二层逻辑,以此逻辑论证生命意识对于散文艺术的重要价值,并以此体现新时期散文的长足发展与进步。这种安排,可以视为对于上述双重三段式逻辑的灵活运用,在这里起到的是统领全局的作用。解决了这一全局性的问题,自然就可以过渡到后续三章的内容,其所体现的是递进式的逻辑。而后续三章的内容,则是既呈现为递进逻辑,又形成了“总—分”逻辑布局。第二章《新时期散文中生命家园的追寻》,解决的是天人维度所呈现的个体价值的一种归依感问题,这就是故土家园和自然山水的审美,在现代性情境和思维下观照此类内容,会获得较之传统农耕性观照更高的质感。第三章《新时期散文中生命情感的书写》,则主要探究了新时期散文中的人际关系,由此呈现出种种个体生命存在的具体样态,这些作品也是在新时代复杂的情境中类似内容书写的新发展。第四章《新时期散文中个体生命的感悟》,则深入到生命意识的最核心内部,观照个体在生命维度上的思想、精神和情感的困惑与挣扎以及理想与追求,对散文中的自我个性极其丰富表现进行了深入把握与阐释。综上,全书逻辑的优化代表着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得当,从对相关研究对象处理形成的较为复杂的逻辑来看,该著形成了对于研究对象的系统观照态势,对新时期散文的相关探究思维是相当成熟的,也是相当深入的。
三、点面结合,该著立足于文本分析的探究凸显出若干创新性特色
以生命意识为核心思维,该著在上述多重逻辑的维度下,对新时期散文进行了点面结合式的观照,既大体梳理了新时期散文发展的基本流变,揭示了每一个时期的阶段性追求与艺术特色,又做到了重点突出,对相关个案的细化分析尤为精到,从而创获良多。如在导论部分中,作者对比分析了同属受西方文化思潮影响而得到不同程度发展的中国文学,“五四”时期的散文与新时期的散文都呈现出较大的不同。而依托于具体个案的详细分析,则又进一步贯彻到了后续的几章之中。作者认为“五四”时期的散文,主要呈现的是个性的解放与张扬,是在古今对比的维度上凸显出来的。而新时期以来,则是“散文因此成为生命诗意存在的家园”⑤,具有了更贴切于生命本体的意义,成为自由生命样态的寄托和展示,更具有活泼的生命意味。而且,承接“五四”时期散文对于生命意识的解放和张扬,新时期散文更突出了其生命意识的重构品性。“一些感人至深的作品不仅当时起到了与封建专制主义斗争、解放思想的作用,而且某些优秀篇章用实事求是、不虚美、不隐恶、敢于直言的手法,纠正了长期以来哀祭散文只能歌颂的传统。”⑥这就让哀祭散文更高的思想追求与表现得到了有力支撑,从而使之成为当时反思文学的有力一翼。
又如,无论是“散文因其文体的自由而给生命更多的创作自由”⑦的理解,还是对于“新散文”的大力肯定:“散文的发展走过了百年的路程,有成就,更有不足,最大的不足就是散文的独立精神的缺乏,散文一直没有自己独立的文类规范,作者们在传统的惯性写作中摸索……正是对散文陈规的不满及对散文艺术元素的探索,促使一批新生代作家对散文的写法进行了大胆的试验”⑧,都表现出作者对散文文体的深刻认知,而探究生命意识对于散文文体的促进意义,本来就是该著的一大重要内容。要知道,文体是文学创作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比如有关旧体诗和新诗的理论官司,迄今为止也未得到有效的融通性解决,由此可见一斑。散文之为体虽然古今较为一致,仅仅存在言文的差异,但作者还是在以学者为主体的“文化散文”这一貌似散文文体的终极境界之外,发现了“新散文”的文体价值,并由此在实际上从理论高度为散文创作者选择并指出了通向光明未来的道路,这是特别有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又如依托散文这一文体特有的面向生命书写的自觉性、自由性,结合前所未有的中国经济得到了发展之后的新时代情境,该著重点探讨了新时期散文在生命本体的发现层次上的“身体意识的重构”。当然,与其说这是一种重构,毋宁说这是一种新的觉醒。作者指出:“他们以自己的身体为支点,在肉体和灵魂的分离中,既感到了一份痛苦,又感到了一份实在。这是他们对于所生存的世界产生的焦虑,也是其对于世界、人生和生命本真的一种消解。”⑨而这一问题,十多年之后互联网普及以后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人的生存情境中,就更为凸显,至少在积少成多的意义上,散文是能够提供尽可能多的生动展示的。此外,该著还探讨了跨领域散文作者对于散文文体的贡献,如“‘遁而作他体’的小说家、诗人、学者及画家等”,打破了“中国当代散文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遵循着‘形散神不散’的文类规范和‘写景—抒情—升华’的模式规范”⑩,从而拯救了读者的审美疲劳。从此类论述可以看出,随着生命意识的更新,散文作为一种文体不断新变,不但是可期的,而且已经成为若干层面的现实,作者以翔实的探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又如物质和精神的辩证问题,在现代性情境下得到了异常的凸显。该著认为,越是如此,就越应该体现人的高级生命品性:“在物质化的今天,有尊严、有灵魂的精神生活依然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精神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精神生活是一个无限敞开的过程,新时期散文思考自己的人生旅程,在困境中思索活着的意义,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个体生命在沉思中现出高贵的品质。”⑪第四章中,重点探究了新时期散文中个体生命感悟的三种样态:人生驿站的纵情歌哭、生存困境的诗意书写、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它们基本涵盖了个体生命存在的几大代表性样态和精神追求,这些层面,已经触及散文创作的最高境界必须兼容凸显出个性特色这一重大问题了。同时,该著还认为“个体生命意识的张扬绝不仅仅是自我意识的张扬”⑫,考察阐释了新时期散文在“主体间性”维度上的新追求,从而有效遏制了生命自我意识的膨胀,为个体的生存境界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精神样本,而这本身就是在理论高度对生命意识进行的精彩揭示。
综上,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新时期中国散文的生命意识》一书通过全面系统的探究,以生命意识为核心关键词,采用多重构织的逻辑所形成的理论观照,对新时期中国散文进行了点面结合又重点突出的分析和论述,功夫绵密,探究深入,是现当代散文研究的一部力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散文的未来创作也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当然,由于研究选题的难度和所涉范围的广大,该著也存在着部分内容稍显零散化、局部分析学理性不足、典型性个案的数量仍然不足、有些篇幅不够均匀等问题。但整体上来看,这些都不足以掩盖该著的上述学术价值。我们期待作者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继续前行,继续为学界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成果。
①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 李文莲:《新时期中国散文的生命意识》,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页,第1—2页,第2页,第2—3页,第6页,第14页,第6页,第19—20页,第45页,第64页,第191页,第2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