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力障碍学生生活数学课堂的教学应用

2022-11-16邵莉莉

名师在线 2022年29期
关键词:智力障碍绘本

文/邵莉莉

引 言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谨和思维缜密的课程,学习起来是有很大难度的。对智力障碍学生来说,如果不能针对他们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学刺激,不仅无法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还会给后续的数学学习留下很大的隐患。为了让智力障碍学生的数学课堂变得富有活力,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应正确把握生活与数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支持下,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弥补智力障碍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提供优质的数学学习与应用环境,带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智力障碍学生的特点

智力障碍学生指的是智慧水平低于一般层次,在成长过程中存在适应行为上的缺陷和不足的特殊群体。智力障碍成因有先天和后天之分,不过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的智力障碍,通过后天的积极培养和训练都能够有所改善,这正是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积极教育和培养的意义所在。智力障碍学生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1)学习方面。智力障碍学生受其智力水平的影响,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少困难,主要体现在持续学习的能力不足,记忆力差;知识的领悟速度慢,应用水平较低;学习动机极小,往往是他人督促和要求的结果;缺少抽象思维,理解和领悟知识和技巧的能力不足;学习转移力欠缺,无法灵活恰当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遗忘速度快,如果不及时重复和引导的话,短时间内就会遗忘所学内容。(2)情感方面。智力障碍学生通常思想单纯,性格直率,只要有人愿意和他们交流沟通,给予关心爱护,他们就会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3)沟通方面。智力障碍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是有缺陷的,往往不能有效和准确表达自己思想。此外,智力障碍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应变能力不足,通常不能独立解决各项问题。(4)需求方面。智力障碍学生除了有物质上的基本需求,还有精神上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渴望获得他人的关怀与接纳,同时也需要自我表现的机会,以便从中建立信心。

考虑到不同智力障碍学生在能力水平和综合表现方面有很大的差别,教师除了要公平对待他们外,还应结合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在对智障学生进行实际教导的过程中,应优化整体的态度,客观和正确地看待智力障碍学生,有效接纳他们并给予尊重[1],同时给予其更多的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并用适当的期望来鼓舞他们,让他们在教师的耐心、爱护与关怀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二、生活数学课堂的特征

数学课程虽然是抽象且复杂的,但是教师可以通过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简化数学,降低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生活数学课堂建设就是多角度探索生活和数学之间的关系,利用生活化方式进行数学课程的处理,呈现复杂的数学信息,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2]。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每个学生都会保持更加主动积极的状态,从熟悉的生活中找寻数学的意义,接受丰富多样的数学知识点,并将其迁移运用到生活问题的解答中。

生活数学课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性。真实性主要指的是教师可以把真实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内容在数学课堂中结合起来,营造真实而又深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准确把握学习知识方法和知识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2)趣味性。数学本身是乏味枯燥、晦涩难懂的,但是如果和学生熟悉的生活结合起来,就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以,生活数学课堂是有趣生动的,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

(3)应用性。生活实践的本质就是应用,因为生活提供的是一个知识技能拓展应用的平台,包括各种各样的应用时机。所以,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表现出很强的应用性,既要求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和加强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又要求把所学内容应用到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做到学以致用[3]。

三、智力障碍学生数学学习生活化的要求

智力障碍学生是特殊的学习群体,因为智力的缺陷,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生活化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的应用能够大幅度降低智力障碍学生学习与理解的难度,用他们更易接受的方式为他们创造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空间,这对于帮助智力障碍学生突破数学学习难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给智力障碍学生创设优质的生活数学课堂,教师需要把握以下要求。一是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素材资源。虽然数学课程中包括各类资源,但是教材中的信息比较有限,且在呈现方面比较呆板,不利于智力障碍学生理解。对此,教师应用生活资源来补充教材,体现生活和数学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宽智障学生的视野。二是在生活中理解抽象知识。当智力障碍学生遇到晦涩难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把知识置于生活化的场景中,列举一定的生活案例,让学生通过和生活联系的方式理解数学。三是在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内容。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应以实践应用为目标,而生活就是知识应用,对于数学来说更是如此。在智力障碍学生学习一定的知识之后,为了检验其学习和理解的效果,教师可以为其提供生活化的练习题,让其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

四、智力障碍学生生活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恰当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

数学教材中大部分知识都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无疑为智力障碍学生生活数学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方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体现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应先把生活作为结合点,保证备课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利用好数学教材,还要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经验补充一定的内容,高度强调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联性,以便将二者融合。教师可以对教材中包含的生活化元素进行充分挖掘,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身影,建构二者交互的桥梁。智力障碍学生本身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也初步了解了现实生活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这些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在课前准备过程中,教师就要立足学生实际来选取生活化内容,为后续的深度教学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在教学“数字”时,由于不少智力障碍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不深刻,教师如果只依靠教材讲解,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单调,失去学习动力。对此,教师可以在概念教学中运用生活化内容,有效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公交站牌、手机号码、身份证号、门牌号等形式的数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掌握数字概念,为后续的数字应用打好基础。

(二)巧妙引入生活绘本教学

抽象化的数学概念与公式法则对智力障碍学生来说是有极大学习难度的。而生活绘本则能够把智力障碍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数学知识巧妙结合起来,同时绘本有着鲜艳夺目的色彩以及直观生动的画面,无疑能够拉近智力障碍学生和数学学科间的距离。可以说,生活绘本在数学教学中是有诸多优势的,可以为智力障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提供支持。例如,在教学“数学加减号”时,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符号和初步的加减计算,教师可以引入绘本《加号的故事》,让学生先从观察封面着手,了解大量数学符号元素,然后开始阅读绘本内容,了解加号和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顺利走进数学的世界。再如,在教学“0 的加减”时,教师可以运用绘本《什么都没有》讲解数字“0”的概念,让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透过“0”的外形与代表的数字含义等掌握数学概念,降低抽象数学知识给学生带来的学习难度。教师甚至可以带领智力障碍学生,根据数学教学内容自主制作数学生活绘本,让他们在参与绘本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

(三)应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学

智力障碍学生因为智力方面缺陷的存在,在知识学习中容易出现接受能力不足、感知力薄弱与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为了保证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质量,解决他们抽象数学知识学习中的难题,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开展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数学理解的深入性和多样性。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数学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直观有趣和形象生动的数学课堂,带给学生丰富的感官体验,这比单纯的知识讲解要更加有趣,更有助于智力障碍学生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电子白板教学、微课教学、移动教学等都可以根据需要引入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化数学内容,让他们始终保持愉悦轻松的数学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认识整点”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平板电脑开展交互活动,重点包括认识钟表、填写个人日程表等,让他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掌握整点的概念及读写方法。

(四)有效提供生活化实践平台

课堂并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平台,课外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课外学习能够补充课堂学习内容,让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拓展。对于智力障碍学生来说,教师不能够一味降低要求,片面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教材当中的知识,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是要给予他们适当的期待和要求,鼓励他们进行拓展学习,积极抓住课外学习契机,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消化知识。教师要让学生将生活这个舞台作为数学学习的坚实平台,恰当安排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实践素质与积极性得到综合提升。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通过设计课堂超市活动为学生提供虚拟性的购物体验外,还可以和智力障碍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鼓励家长把学生带到超市体验真实的购物过程,让学生对人民币的使用形成更加深刻和真实的认识,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妙用,培养智力障碍学生开放性的思维品质。

(五)组织生活化数学探究活动

笔者在对生活化数学教学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特点后发现,教学活动和生活越贴近就越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这样的教学规律,数学教师在面向智力障碍学生开展教学指导时,应把教学过程生活化作为实践准则,设计生活化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消化知识并且获得成就感。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就要做好教材分析,发现其中蕴含的生活素材,通过导入智力障碍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切入,激励他们主动提出和讨论问题,并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耐心指导之下消化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化场景,给他们提供10 根筷子,先让他们数一数筷子的数量,接下来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家里来客人吃饭,你要帮助父母摆筷子,应该怎么摆?”学生会积极联想自己家中请客吃饭的一系列生活场景,然后结合经验知道每个座位前要摆好两根筷子,也就是一双筷子。等到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10 根筷子总共可以分给几个人?”得到“5”的答案后,归纳总结“10是2 的5 倍”。这样,学生就在生活化的数学探究活动中解决了问题,提升了应用意识。

结 语

智力障碍学生在思维、认知、心理等诸多层面存在不足之处,在学习过程中也常常面临诸多难题,如学习兴趣低、注意力不集中、接受速度慢等。通过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改革,教师可以真正做到从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生活化数学教学策略可在数学课堂与生活的整合中注入更多的生活经验与活力,促使学生进行个性化和自主化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从而顺利达到数学教育目标,助力智力障碍学生的成长进步。教师应正确把握智力障碍学生的特征与学习要求,对生活数学课堂进行全面优化,扩大智力障碍学生的进步空间。

猜你喜欢

智力障碍绘本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绘本
绘本
绘本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选择障碍症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