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优势特色学科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2022-11-16刘书华
方 宇,刘书华,徐 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上海 201620)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1]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中明确指出:从现在起到2035 年,构建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机制,鼓励交通行业各类创新主体建立创新联盟,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破解现代交通运输安全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交通运输产业转型升级,亟需解决面向该领域创新驱动发展链条中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体系的构建问题。
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和学科建设,为交通运输领域创新发展起到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蓄水池作用。高校通过技术转移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向企业输出科技成果,更为企业输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大量人才[3]。构建高效运转的技术转移中心是推动高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现实需要[4]。地方高校作为服务于区域产业经济的主力军,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聚焦自身优势特色学科,构建符合地方高校实际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通过校企研发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当前地方高校技术转移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5]。本文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交通运输学科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为例,提出聚焦优势特色学科实施技术转移服务体系路径探索的若干思考。
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交通运输学科简介
交通运输工程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点支持发展的优势特色学科,学校目前拥有城市轨道交通、飞行器设计与制造、车辆工程等特色专业群。学校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与上汽集团、东方航空、上海申通地铁、上海电气集团行业等标杆企业建立起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为交通运输特色学科发展和面向该领域的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年来学校产生一大批在交通运输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科研学术成果,其中包括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 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三等奖2 项。
在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的保障下,目前学校在交通运输领域建成一批高水平学科科研平台,其中包括交通运输部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应急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上海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振动噪声测试与控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及构件可靠性测试分析实验室“CMA、CNAS”双认证平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轨道交通检测第三方实验室“CMA 计量检测”认证平台。
学校目前所有交通运输领域学科科研平台均可对外合作共享,与产学研战略联盟企业共同努力推进高质量技术转化成果不断落地应用。
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技术转移工作现状
2.1 组织建设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为上海市教委首批试点单位,于2013 年8 月成立技术转移中心,开辟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征程,是学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职能部门。技术转移中心主要职责包括技术转移政策管理、各类科研成果宣传推广、技术转移项目管理、产学研联合科研基地(机构)管理、技术转移基地管理、技术经纪人管理、国家大学科技园协作与协调。科技成果转化是学校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范畴内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围绕技术转移关键性任务,学校在技术转移制度建设、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技术转移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
为提升跨部门协调能力,高效推进技术转移协同工作,学校于2016 年成立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导小组,指导、论证、协调、协商学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
2.2 专业化队伍建设
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三部委在《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1 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鼓励各高校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机构和人才的积极性。为加强学校技术转移中心专业化队伍建设,学校采取引培并举的方式,多渠道提升学校技术转移专业队伍能力和水平。
将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学校技术转移专职专岗能力提升工作的重要抓手。学校积极组织校内相关人员(二级学院科研副院长、科技园工作人员、财务处和学校法务相关人员、高端人才团队成员、科研秘书等)参加创新/转化经理人专业导师、专利工作者、技术经理人等培训。目前学校拥有专利代理人资格1人、专利工作者资格20 人、技术经理人(经纪人)资格30 余人。学校目前已基本形成一支梯队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化技术转移队伍。
把引进第三方技术转移专业化人才作为学校技术转移中心人力不足的有效补充。学校目前已经和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等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2 家第三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不断拓展技术转移兼职人员队伍,从而有力助推技术转移中心在长三角地区的合理布局,并不断提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能级。
2.3 所获荣誉
2013—2015 年获评上海市专利工作试点单位(上海市知识产权局颁发);2016—2018 年获评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知识产权局颁发);2016 年学校加入上海市技术转移协会,成为团体会员;2017年荣获松江区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周先进集体;2017—2020 年获批上海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示范”建设项目(上海市科委);2020 年学校成为上海市技术转移协会理事单位,中心工作人员获上海市技术经纪人协会“优秀技术经纪人”称号。
2.4 改革探索
2.4.1 培育复合型技术转移队伍,构建校内外横纵向协同创新体系
技术转移中心依托校内技术转移专业人员组建“工程大技术转移营销团队”。以高价值成果为导向,建立包括科研处、国家大学科技园、资产经营公司、技术转移公司、第三方技术转移专业机构等组成的横纵向协同机制,不断完善校内外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
2.4.2 提供多元化技术转移服务,探索无形资产作价投资不同模式
探索建立了专利申请权转让、拍卖定价、许可+销售额提成、作价投资等多元化技术转移服务新模式。
2.4.3 紧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拓展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布局
近年来,学校技术转移中心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紧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G60 科创走廊建设历史机遇,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拓展建设成果转化基地8 个,“十四五”期间力争围绕G60 科创走廊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全方位布局。
3 聚焦交通运输学科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随着学校交通运输学科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高水平学科科研平台不断建成,如何更加卓有成效地发挥校企战略合作联盟优势,构建聚焦于交通运输学科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使高校在该领域的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为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
3.1 挖掘交通运输领域技术成果,厘清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短板
系统梳理学校轨道交通、汽车工程、航空运输、邮轮等交通运输学科领域技术成果,对标交通运输“卡脖子”问题,实施科技成果评估与披露机制,厘清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短板,建立交通运输领域技术市场与转移主体之间的技术价值、技术商品形态转化及应用导向对比数据库,实现对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全过程跟踪服务。
3.2 建立科技成果遴选揭榜挂帅制度,解决“最后一公里”落地瓶颈
根据产业需求方向,有针对性对高层次人才团队的高水平科技成果进行画像,从科技成果质量、技术先进性、市场应用前景等多个维度进行长期跟踪评估,形成动态的科技成果匹配模式。聚焦交通运输安全技术前沿“最先一公里”—技术转移应用“最后一公里”链条的“断链”瓶颈问题,建立学校科技成果遴选揭榜挂帅制度,形成学校国家大学科技园与技术转移中心有效衔接机制,实现科技成果最终的落地孵化。
3.3 健全优化技术转移制度,建立高价值成果产业落地保障机制
围绕技术转移关键性任务,健全优化技术转移系列制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职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职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细则》《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职务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实施细则》。全面落实“科改25 条”工作要求,激发广大技术转移专业工作者的创新活力。
3.4 培育复合型技术转移队伍,构建校内外横纵向协同的创新体系
培育一支由校内精通交通运输专业知识骨干教师组成的技术成果分析团队、由校内外技术转移专业人员组成的成果营销团队。以学校技术转移中心为实施主体,建立包括科研处、国家大学科技园、资产经营公司、技术转移公司、轨道学院、汽车学院、航空飞行学院等部门组成的校内横纵向协同机制,以高价值成果为导向,建立学校、上海申通地铁、上海汽车、东方航空等校内外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
3.5 提供多元化技术转移服务,探索无形资产作价投资不同模式
提供专利许可、转让,高质量技术成果作价投资等多元化技术转移服务,探索无形资产作价投资的不同模式:高校与企业联合研发技术模式、高层次人才引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教师自主成立科技型公司模式。
4 交通运输学科技术转移典型案例
通过构建聚焦于交通运输学科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了“科技成果创意—成果研究—成果管理—成果评估—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形成产品”的全链条服务管理模式,产生了一批成功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的高水平技术转移成果。
4.1 典型案例1
2016 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滁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保障和工作机制保障,并根据滁州市所属来安县的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特色产业定位,于2017 年双方启动共建“安徽轨道交通研究院”,推进滁州市轨道交通产业的高起点建设、高水平运营和轨道交通的产业升级,并发起“轨道钢轨抗倾覆扣件系统”科技成果作价投资,2018 年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为专利成果作价1 500万,共同成立了安徽慧通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轨道钢轨抗倾覆扣件系统”是学校第一个以作价投资形式完成的职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案例,标志着学校在职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探索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后续交通运输领域技术转移成果的不断取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安徽慧通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后,以轨道交通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相关学科为重点,以滁宁城际铁路建设为契机,集聚国内外轨道交通行业的高端人才,引入国际轨道前沿技术,将轨道交通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在滁州转化应用,有助于工程大轨道交通领域专业技术成果的持续研发、稳定生产及产业化,促进滁州的轨道交通产业升级和产业发展。
研究院目前已研发3 项创新成果: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绝缘实效问题,以及目前行业内所用措施的技术瓶颈,研发适合屏蔽门门槛绝缘所用的耐磨耐刮划材料,并已在合肥试用;②研发阻尼减振碳滑板,不仅能解决刚性接触网环境下碳滑板异常磨耗问题,同时能大幅度延长普通碳滑板寿命,减少运营维保工作量与安全风险;③高性能弹条、扣件以及钢轨阻尼器等一系列轨道线路减振降噪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4.2 典型案例2
2020 年,学校与滁州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完成“智能感知与机器视觉技术及其应用”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合作协议,其中科技成果估值2 700 万。2021 年6 月,作价投资的新公司“安徽志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转化成果在汽车、安防监控、服务机器人、高清视频传输等领域应用,在滁州高教科创城进行智慧园区类产品打磨与开发,产品具有机器人巡检、车辆跟踪、异常行为识别等功能,填补二三线城市园区信息化与智能化的不足。成果所转化的软件产品有效地促进科技园区信息体系的建立,为国家双创事业添砖加瓦。
5 结语
构建满足中国现代交通跨越式发展需求的技术转移体系,对交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交通运输学科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为例,探讨了将该领域的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现路径。本文研究成果有望为地方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学科优势、形成高质量技术转移全链条服务管理模式提供借鉴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