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现状及其促进策略

2022-11-16张玉鹏

科技与创新 2022年15期
关键词:领域人工智能人才

张玉鹏

(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山东 济宁272600)

1 中国人工智能目前的应用状况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其本身领域的技术革新,已经将人工智能领域的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方向上。而且中国人工智能近期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可以说是国家重视的结果。

早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就已经提出了“到2030 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1]。足以看出中国政府的重视程度与雄心壮志。而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各类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应用与融合,都对一些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加上5G 时代的到来,通讯技术成熟,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具有很大前景。

1.1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优势

中国目前已经成长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要。目前中国发展人工智能主要有以下5 大优势。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庞大的基数就必须有庞大的供给作为保证,因此各种领域需求量都较大。在这样的现实状况压力下,有利于倒逼企业进行转型。就目前的各种转型方式来看,效率最高、最有意义的转型就是各种产业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融合。这样的企业转型方式应该是最具有活力,也是最恰当合理的方式,它可以在提升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的同时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

中国国家政府重视程度较高。2010 年以来,国家政府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在内的十几条相关政策,并且其中对于教育领域的政策是比较多的,可见国家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视程度。政府的重视一定会引发各类学者的积极参与,教育领域更会注重人才技术培养。从全国总体来看,人工智能的领域研究已经在各个省份都有涉及,其中比较典型的省份(如浙江)已经出台新高考方案,明确了将信息技术(包括编程)纳入到高考中的考察科目,还有很多地方中小学已经开设相关的编程课程,将人工智能的建设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国家已经为人工智能发展在储备人才,当人才能够支撑起来的时候,就真正到了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了。

中国目前的数据优势明显。这也是人口基数带来的优势,只不过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目前是人口大国,并且手机用户群体巨大,可以说已经达到全世界领先地位,这些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移动支付的普及、物流平台的发展,加上大数据政策、医疗等方面的集合,都使中国拥有了庞大的数据流量,这一点优势是其他发达国家无法比拟的,大数据的核查方面,中国的优势显而易见。人工智能目前还没有脱离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这一功能,因此,数据的优势在目前的研究领域和时代背景之下,是很容易看到效果的。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加上大学的引进,目前拥有较大的青年人才优势。这样的人才不同于专业人才,更多的是技术领域的人才,而技术人才在岗位适配性上面更具有效果。另外,中国理工科青年学习较多,其中也不乏一些能力较强的实践性综合型人才,对于现在的人工智能建设来说,这些青年完全可以获得机会,为未来人工智能行业的储备人才。通过对他们进行专门的教育,有助于其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为人工智能建设奠定好人才基础。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地位并没有变,但是中国一直处于发展过程中,并且以加速度冲向未来。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并不完善的基础设施都是劣势,但是这些劣势也给人工智能领域一个发展的机会,因为人工智能最终的目的还是将技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将技术应用到实际中去,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技术才是真正的技术。中国目前的发展规划,正好需要人工智能的辅助,而在实践中的辅助与应用,能够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1.2 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存在的不足

从目前发展来看,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平稳,追赶速度也较快,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十几年才做到的。不过速度过快就容易“摔跤”,由于中国发展过程中也走过弯路,遇到过问题,有时候依旧存在不足与短板,而面临问题时,必须做好整体规划,认识缺点,明确改造目标。就整体而言,中国的人人工智能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3 方面的问题:①技术与硬件设施方面的短板。虽然能够在某些领域领跑,但是中国的技术硬件水平还较低,中国自己生产的专业零件占比不高,在技术与硬件方面容易被其他国家“卡脖子”。这样长此以往,需要看其他国家的脸色,对中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例如,一些进行网络训练的芯片,中国生产商所占市场份额不足30%,尤其是在软件行业以及处理器方面,这是亟需改变的。②中国高端人才较少。人口基数庞大的弊端也显现出来,目前来说虽然中国青年人才较多,但高端技术人才与专家还远远不够。并且想要青年成才其本身的成长周期就很长。相较于其他国家,起步较晚,补齐人才短板的周期较长,欠缺专业人才,这样就导致目前人工智能领域需要的人才只能依靠“吃老本”。因此,现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出高端人才,想尽办法缩短人才培养周期,促进高端人才的培养,推进青年人才转化。③中国起步较晚,基础理论与原创方面较薄弱。中国原始的积累量不足,目前深入研究的人较少,加上高端人才的不足,中国原创方面还是被“牵着鼻子走”。不过即使这样,中国还是取得了较高的成绩,未来随着人才成型,中国这种现状的改观将会很大。

2 国际发达国家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现状

2.1 欧美国家人工智能的发展

美国重视芯片与计算机操作系统等软硬件开发。这和美国研究相关领域较早不无关系,而且其芯片除了自己使用,还会选择出口到其他国家。另外,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起步较早,与其发达的科技实力不无关系。美国的人工智能在规划过程中主要是注重自动化的发展,注重其本身的经济效益。人工智能领域科研经费较多。美国著名院校较多,科研机构也更多,其优势高于中国。

另外,美国人工智能领域依托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平台,迅速抢占了全球制高点。在人工智能开发过程中,美国对其资金投入居高不下,在2019—2020 年度的财年财政预算中,美国政府已将人工智能、无人自主系统开发利用放在了政府预算的首位,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将人工智能、无人自主系统作为管理研发优先事项的财政申请[2]。美国的硅谷对于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对于各界芯片研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美国的人工智能领域才有如此迅猛的发展。

德国重视人工智能立法、道德准则与应用。德国的做法可以为中国提供经验,德国工业发展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其人工高智能发展起初也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与精确制造。人工智能更加注重在高端领域的应用,并且能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产业链的升级改造。

德国对于人工智能的立法更加谨慎,也更加注重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文关怀。例如,他们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有明确的法律要求,同时对于驾驶员的义务与权利进行了具体规定,确立人工智能的道德与法律边界,对中国甚至世界有重要借鉴意义。

欧盟等其他国家大同小异,在人工智能领域都有一些符合国情的建设方式,注重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其对于人工智能的推动更加具有目的性。欧盟拥有近30 个欧洲成员国,是一个大的经济联盟,他们在人工智能的发展领域具有重要的话语权。相对于美国主张的发展战略,欧盟成员国间更加相信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大于对其他方面的影响。欧盟研究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人工智能的培养,更会注重网络安全、数据保护以及人工智能所谓的伦理道德方面。

2.2 中国与欧美国家发展人工智能存在的不足

2.2.1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道德关怀有待提升

关注人工智能应用中的隐性伦理责任,是不断深化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需要[3]。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其他方面的发展速度有待提升,一直发展新的人工智能,会导致一些新的问题产生,尤其是人文道德关怀领域。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其道德与立法方面需要解决各种冲突。目前就中国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来说,还需要重视其立法方面的问题,更需要提升道德关怀,例如AI 的伦理问题、AI 的研究边界等,甚至是人工智能立法方式以及责任判定,都需要一个具体化可视化的准则来限制。

此外,还有监管部分的问题,如对与人工智能研究的审查监督该如何进行,对于违规行为的判定与处罚的度是否合适等,都是需要不断完善的。

2.2.2 中国人才培养问题亟待解决

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中国目前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欠缺,不能及时补齐人才缺口,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就不能正常发展。

另外,相关人才培养周期较长,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较多,人才缺口难以补齐,就需要国家充分利用现在的人才资源,把“人才用在刀刃上”才能渡过难关。中国的教育策略也需要转型,试图去寻找能够符合现阶段要求的教学方式,专门供给人才培养。其他还包括专业人才的待遇问题,以及相关的地位问题。只有社会尊重这类专业人才,形成人人尊敬、人人向往的风气,人工智能领域的建设才会更加顺畅。

2.2.3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配套产业需要完善

人工智能发展需要配套的产业链与结构链,其本身需要的各个领域的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使用更多更合理的方式进行,而配套产业的发展,能使有限的资源被合理化利用,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同时能够促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多样化的应用与发展,从而使得人工智能研发应用效率提高,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更多的操作空间。

3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策略

3.1 及时跟进国际前沿技术

目前,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空白需要及时填补,而其中比较直接的方式就是学习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人工领域方面起步较早,有较多经验值得学习,并且也能够从成熟的经验中少走弯路,使得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步伐加速,跟紧时代前沿,逐步筑立中国人工智能的成熟体系。

国际前沿的技术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也是中国想要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不仅可以学习到先进经验,还可以领悟到国外相关的发展方式、研究方向,对于中国未来的建设意义重大。

3.2 提高科研经费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要想发展,还需要较多科研经费的投入,这是无法避免的。一切问题都以经济为基础,只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研究工作才会健康发展。当下,中国研发领域的资金投入有进一步的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这也就表明中国的相关政策需要不断完善,提升科研经费比例,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带动科技进步与成熟。

3.3 提升领域内学者待遇,吸引人才

目前,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内的待遇较高,高的劳动报酬更容易吸引人才加入到相关领域。但是待遇高局限在专业研究领域,其配套服务方式存在一些过低的待遇现状。不过目前学者待遇并不完善,存在不平衡的现象,需要国家出面进行完善,提高学者待遇与社会地位,这样的方式增加人才引进是目前较为现实的方式,也是最为实用的方式。

3.4 开展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

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的平台建设需要进行共性研究,即通过众多学者与企业相互合作,共同打造人工智能产品,推进研发技术革新,统一调度已经掌握的技术,惠及更多的人,以便于发展人工智能,从全局把握出发,对于重点项目进行全力攻坚,以达到成型、成规模化的核心技术研究体系,不断提升前沿技术引领能力、科技研发能力以及链式布局。

这项工作在目前是很有必要开展的,在高端人才不足、处于人才真空期的现阶段,这项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优势,快速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科学研究,并且由于集体研究平台建设,对于以后的科学研究已经奠定了平台基础,促进相关产业协同化发展。

3.5 加强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建设,开展示范应用

加强建设中国人工智能自主可控的开源平台,能够促进各个地区研发机构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充分发挥国内有能力的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的领头羊作用,积极推动国产开源项目研发工作与相关项目的及时应用,有利于化解来自国外技术平台的封锁风险,推动从智能硬件到智能软件平台的全栈式产品研发体系,支撑更大的应用和模式创新空间,构建有利于创新的开放式、协作化、国际化的国产智能自主创新生态系统[4]。平台建设与创新机制都能够让人工智能的领域焕发生机。

3.6 注重人工智能与数据安全

人工智能数据安全问题目前是全世界所面临的难题,做好人工智能数据安全保护可以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更完善。人工智能所需要的是数据化建设,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做好隐私服务方式,让人们信任人工智能,积极帮助数据化建设,人工智能的发展走到今天,主要是依靠互联网和数据化建设,通过网络建设的方式就必须要做好安全隐私防护,不能步入某些国家窃取盗用隐私的后尘。

4 结束语

目前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正在逐步摆脱国外的封锁线,从跟随者逐渐超越前者,正在走向该领域的领航者,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虽然还有所欠缺,但是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还是相当乐观的。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当前阶段,可以思考建立属于自己的安全治理体系及配套化设施,为人工智能技术完美发展助力护航。

猜你喜欢

领域人工智能人才
人才云
领域·对峙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