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衰竭症兽医的治疗及疗效探究
2022-11-16杨永军
杨永军,腾 毅
1.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新寨镇畜牧兽医站,甘肃定西 748211;2.广西南宁市良庆区那马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南宁 530202
饲养主在开展牛养殖工作过程中,受到各类因素影响,牛只有可能出现感染性疾病。此类疾病的出现对于养殖者而言,无疑是个难题。近几年来,牛衰竭症疾病的发生概率表现出了逐年上涨的势态。当牛只发生此类疾病之后,体态在短时间内消瘦,机体中的器官衰竭,如果牛只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有效治疗,有可能引发牛只死亡。牛衰竭症疾病的发生和牛只机体消耗以及营养不均衡有关,病牛机体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症状。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牛衰竭症,能取得满意效果。为探讨牛衰竭症病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本文对以上内容加以分析,现汇总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实验选择2021年1月16日~2021年6月16日某地兽医站收治的30头病牛为研究对象。在此其中1~2岁病牛2头、3~7岁10头、8岁以上18头。经诊断,所有病牛符合牛衰竭症的诊断标准。
发生衰弱症状的病牛会表现出贫血以及进行性消瘦的症状。发病牛只不愿行走,站立稳定性差,背毛杂乱、低头、精神差,皮肤干燥,弹性度下降。黏膜苍白、淡红或者表现出发暗以及污秽的症状。出现衰弱症的牛只骨架显露明显,肌肉萎缩,肌纤维性震颤、肌键松弛。即便站立仍无精神,病牛容易出汗、疲劳。随着疾病的进展,病牛卧地不起。病牛脉不感手、脉速而弱。发病牛只可以采食,皮温不整,体温下降,肢体发凉。部分病牛表现出腹泻、便秘以及前胃弛缓的情况。还有的病牛出现四肢浮肿的情况。衰弱症病牛的血液稀薄,具体表现为暗红色以及淡红色,病牛的红细胞数目降低。通常而言为300~400万/mm2,病牛的血红蛋白值下降,常规水平为30%~40%间。病牛的白细胞总数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略低的,具体分类基本无显著异常。
1.2 方法
从饲养场内牛只发生衰弱症的原因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点:①饲草不良。其为引发牛衰弱症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受到季节因素或者干旱的影响,如果喂食牛只品质不良的饲草,就无法满足其机体对于营养的需求。这一点重点体现在春季以及冬季。如果长期遭遇雨雪天气,发病牛只难以抵抗寒冷[1]。加上某些饲养户在饲养牛只的方法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无法第一时间为牛只补充必要的草料或者喂食其发霉稻草。因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导致牛只的机体营养水平降低。母牛到了妊娠后期以及哺乳期,倘若营养不良,极容易就此发生牛衰竭疾病;②牛只自身情况。身体孱弱的牛只以及老年牛免疫功能和消化能力比正常的牛差。倘若这些牛只过度耕作,其身体受到长期超负荷影响,加上牛棚简陋,牛只长期受到风吹雨淋侵袭,无法得到充分休息,会进一步加快牛衰竭症进展;③寄生虫危害。寄生虫入侵牛只机体过度汲取,其身体营养会影响其机体抵抗能力。如果没有及时对发病牛只开展治疗或者使用错误的方法治疗疾病,都有可能引发衰竭疾病。
针对所有病牛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疾病,具体为以下方面。
1.2.1 西药治疗方案
首先需提升发病牛只的肝脏以及心脏功能,具体可应用剂量为1 g安钠咖、200 mL10%生理盐水溶液、50 mL10%维生素C溶液、2 000 mL5%生理盐水溶液混合静脉注射。其次需要全面纠正发病动物机体电解质水失衡,治疗低蛋白血症。有效提升其消化功能。在治疗时可对其静滴5%生理盐水溶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800 mL以及3 g氯化钾。同时喂服发病牛只生脉散。最后应使用有效方式提升发病动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具体方案为:对其肌肉注射100 mg苯丙酸诺龙,每相隔3 d治疗一次,连续治疗3周。在此同时喂服病牛剂量为10 g的甘油磷酸钙,连续喂3~5 d。
1.2.2中医治疗
对于不同中医辨证类型发病牛只,需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治疗疾病。
1.2.2.1 阳虚型
选择党参、茯苓、陈皮、肉桂、炙黄芪、当归各50 g,炒白术、甘草各45 g,五味子40 g,加水煎煮后灌服病牛。以此方为基础,如果发病牛只存在腹泻症状,可加入诃子40 g,柴胡50 g以及升麻50 g。
1.2.2.2 阴虚型
具体药方组成为甘草、麦冬各40 g,玉竹45 g,沙参、桑叶各50 g。加水煎煮,灌服病畜。如果发病牛只出虚汗严重,应当以该方为基础,加入浮小麦50 g以及牡蛎50 g。
1.2.2.3 气虚型
具体用药组成为黄芪、白芍、山药、大枣各50 g,党参、太子参、炙甘草各45 g,加水后煎煮灌服病牛。以此方为基准,针对脾气虚牛只应用薏苡仁、扁豆各50 g,莲子60 g;针对自汗畏风病牛应用浮小麦、牡蛎各50 g。两组病牛均接受为期1.5个月的治疗,后分析效果[2]。
2 结果
就治疗效果而言,所有病牛经过为期1.5个月的治疗,痊愈25头、有效3头、无效2头,疾病治疗有效率为93.33%。
3 讨论
造成牛只发生衰竭症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原因为体虚贫血、气血不足等先天因素。此外不能忽视的是,如果后天饮食不当,有可能引发牛五脏受损、疲惫虚弱等情况。值得说明的是,后天营养不良为造成牛只发生衰竭症的重要因素。倘若饲养主无法为牛只提供充沛营养,饲料不足以及饲料配比不科学,极有可能对牛只的消化系统造成损害。在此情况下,牛只脾脏长时间处于虚弱状态,令其五脏功能受损,就此引发衰竭症。针对发生此类的病牛,选择一种有效的方式治疗疾病意义重大。
就兽医临床角度来看,牛衰竭症归属于“虚劳”范畴之中。发生这种疾病的牛不但机体衰弱,且也存在着胃肠蠕动过慢、吸收功能下降的情况。倘若单纯对病牛使用西兽医方案治疗疾病,具体的治疗效果比较差。且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牛排泄太快,相关药物在牛的机体内不能长久维持有效浓度水平。而针对此类病牛,实施中西兽医结合方式治疗疾病,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另外,无论是中兽医疗法还是西兽医疗法,其关键点均在于积极改善病牛的机体营养情况。在冬季,养殖场的工作人员要做好牛棚的防寒保暖工作。如果牛机体营养不良,那么就无法第一时间复原体力与膘情。相关工作人员有必要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寒冷冬季管理以及饲养方面。要通过有效方式全面提升牛机体的抵抗能力,降低相关疾病出现概率。当地部门要强化技术指导宣传力度,令养殖者明确科学养牛要点内容。
西药治疗牛衰弱症一共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提升发病牛只的心脏和肝脏功能、复原其消化功能以及提升病牛新陈代谢。
有文献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牛衰竭症的优势,其认为:牛衰竭症从本质上来讲为一类长期机体营养不平衡所引发的虚劳症状。该疾病的主要表现为牛只机体吸收营养障碍或者缓慢,能量消耗过大。通过对发病牛只开展西药治疗,能够达到调节提升机体新陈代谢、补充营养、改善虚劳的效果。但不容忽视的是,单纯对其开展西兽医治疗难以解决牛只长久以来所形成的身体劳损。倘若贸然停药,有可能导致疾病复发,且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维持时间过短。虽然说和西兽医相比,应用中兽医方案对牛衰竭症病牛开展治疗时间比较长,但此法可以自根源上有效调整牛机体虚损症状,全面解决其阴阳、气血不平衡和五脏失调的不良问题。通过对牛只开展中兽医治疗,能够令其机体营养消耗与吸收达到平衡状态。在应用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案对牛衰弱症病牛开展疾病治疗过程中,首先应用西药快速改善牛只机体营养不均衡情况。在此之后经过使用中药处方为开展对症性治疗,对于发病牛只的机体阴阳、气血、五脏加以调节。结合病因,从根本上全面治疗病牛所表现出的虚劳症状,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另有文献表明:在对病牛开展疾病治疗过程中,饲养者也可以额外增加诸如杜仲、山茱萸、山药等中草药,进而提升病牛的机体免疫能力。
在对发病牛只开展需要治疗时,同时联合中药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针对于阴虚病牛要使用具有养胃生津、养阴清肺以及滋阴补气的药物治疗疾病,比如麦冬、桑叶、沙参等;针对于虚寒病牛,则要使用具有养心益气、收敛虚寒的中药材治疗疾病,例如浮小麦;而对气虚病牛,则要应用能够发挥出补气健脾效果的中药予以治疗,具体为白术、陈皮等。本实验中,针对于发生衰竭症状的牛只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此法安全性强,有效性高,值得进一步于兽医临床内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