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公益”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2022-11-16陈胜龙

传媒评论 2022年9期
关键词:上虞点灯一盏灯

文_陈胜龙

新闻媒体怎样在互联网时代助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如何在新的社会舆情格局下探索“新闻+公益”的运作模式?创建于2009年12月的绍兴市上虞区“点亮一盏灯”爱心服务社,是上虞新闻网与爱心人士合作共建的志愿者组织,其宗旨是“凝聚爱心力量,援助弱势群体,用心点亮一盏灯,让爱温暖万颗心”。10多年间,这个团队依托互联网和媒体传播力,从一个草根团队成长为全国百佳志愿服务组织,团队负责人董国光获得浙江省道德模范称号,来自全国各地注册在案的志愿者已接近4000人。爱心服务不断扩大和延伸,先后在浙江、河南、新疆、甘肃、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的40多个县市,累计发起12000多次爱心活动,募集善款1000多万元,受益家庭2万多人次,结对贫困学生389人。作为“点亮一盏灯”团队的核心成员和采访记者,笔者见证了该团队不断发展壮大的全过程,更对互联网时代“新闻+公益”模式有了深层的探索与思考。

依托互联网,激发向上向善的力量

2009年12月19日下午,上虞一位下岗职工、共产党员董国光骑着摩托车冒着风雪登上海拔500多米的上虞丰惠燕河岗,为晚上靠点蜡烛照明的孤寡老人王松堂装上电灯和插座。回家后,他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写下了《点亮一盏灯》,并发给上虞新闻网。作为当时上虞新闻网的负责人,我对这一点灯举动尤为关注,马上把此文安排在网络首页上,文章发表,感动了许多网友,爱心源源不断涌来。

为此,上虞新闻网开辟了“点亮一盏灯”专题栏目,专门为爱心活动提供无偿服务。爱心活动刚搞起来时,人员仅有三四人。每到周末,董国光等人就会骑着车到上虞的山野田舍、偏僻农村,寻找需要帮扶的对象。回来后,他们就把见闻写出来,发表在网络专栏上,然后发动网友开展帮扶活动。这种“新闻+爱心”的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爱心触动了人类心灵深处最本真的东西,激发人性向善的内在潜力,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点亮一盏灯”志愿者队伍中。“点亮一盏灯”依托互联网平台,将诸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微公益”汇集起来,把人们愿意付出的点滴爱心展露出来,进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点亮一盏灯”的倡议书上有这样一段话说得非常实在:我们不奢求通过一两次轰轰烈烈的造势,解决掉所有的万家忧难。我们只希望持之以恒,坚守初心,让爱心细水长流。每一次,每一个人的爱心付出,都通过每一次活动得到充分的表达,给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家庭和个人一点实实在在的帮助。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不少人或因残疾,或因贫病,或突遭意外,家境陷入贫寒,生活变得拮据。他们会因为物资匮乏,陷入很大的烦恼和苦痛之中。比如一件过冬的衣服、一只电饭锅、一张书桌,都会构成一户困难家庭、一个寒门学子的艰难渴求。这些微不足道的问题很难进入政府部门的主渠道,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举手之劳就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全景实录,真实记载“点灯人”的心路历程

“点亮一盏灯”爱心服务社成立以来,始终依托媒体,采用网络发动和志愿服务相结合,在线上线下开展各种公益活动。通过活动集聚公益力量,再通过网络推动帮扶能力和公益影响力提升。10多年来,团队注重与时俱进,紧扣主旋律,尤其是把活动的覆盖面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诸多方面。帮扶对象从原先单一的孤寡老人发展到残障人士、麻风病康复者、各类特困家庭、协助寻找亲人等。活动形式也从最初单一的捐款捐物和帮人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发展到诸如心愿圆梦、支学助困、爱心午餐、助残寻亲、大病救助、义卖义演、道德讲堂、野鸟保护、公益集市、禁毒宣传、关爱社区矫正对象、设立志愿者实践基地等多个方面,把原本在虚拟的网络上开展的爱心活动推向现实社会。

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这一重大时刻,一套十卷本的《点亮一盏灯文集》正式编辑出版,给勤勉“点灯人”的积极有为留下了美丽的注脚。这套260多万字的文集分别有点灯缘由、点灯行动、点灯涟漪、点灯随记、点灯悟心、点灯文汇等方面组成。内中有志愿者们多年来采写的求助文章综合,着重体现他们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有记述“点亮一盏灯”负责人利用10多年碎片时间撰写的公益随记,真实细腻地展现“点灯人”的点滴感受;有反映众多志愿者追随“点亮一盏灯”团队的生动故事;还有历年来关于“点亮一盏灯”的诗歌、小说、讲课稿以及书信的汇编,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闻+公益”模式的与时俱进和递次渐进。

多年来通过“新闻+公益”的探索实践,“点亮一盏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12月,先后在浙江绍兴,河南镇平县、固始县,新疆阿克苏市、阿瓦提县、布尔津县,甘肃兰州、白银、定西、平凉、天水,四川甘孜州、大凉山,云南丽江永胜县、红河州,贵州黎平县等地,累计发起了1万多次爱心活动,行程超过76万公里。

坚守新闻初心,探索媒介服务新模式

“点亮一盏灯”系列报道连续多年能够走到今天,不断受到省内外读者和社会各界广大爱心人士的点赞,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守新闻的社会责任,秉持新闻初心的理念和宗旨。作为草根起家的“点亮一盏灯”,从2010年至今,团队前后经手过上千万元的爱心款,这些爱心款大多来自民众自发自愿资助。多年来,“点亮一盏灯”把公开透明作为对社会公信和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尤其是在财务运作、组织架构、内部机制等方面做到公开透明。作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传播目标,我们依托“点亮一盏灯”网站、“点亮一盏灯”微信公众号及时进行活动发布、财务公示。为了提高新闻传播的公信力,“点亮一盏灯”网站内建有团队历年来的资料综合库,每一笔款项、每一事件及过程都可以从网站上追溯。上虞区政府有位离休干部对“点亮一盏灯”一直很信任,每到年末他就会把积余的数万资金打给团队财务,主要用于贫困学子结对帮扶。老人离世后,他的儿子儿媳心里嘀咕:老父亲这七八年的爱心款究竟用到哪里去了?后来夫妻俩查阅了“点亮一盏灯”网站,在财务公示栏上找到老父亲每一笔捐资的详细去向,他们口服心服,不久也成为“点亮一盏灯”的志愿者。

依托互联网大平台,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近4000名志愿者加入“点亮一盏灯”公益团队。其实,这也是一个值得新闻传媒关注的信息库、新闻源。这些爱心人士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就是热心公益服务,乐于无偿奉献。无论是团队负责人还是普通志愿者,无任何补贴报酬,所有这些都是极好的报道线索和人物采访典型,他们用爱心奉献,用文字和视频留下曾经的美好故事,体现人生的非凡价值和新闻的引导力量。10多年来,“点亮一盏灯”在上虞已经闻名遐迩,上千篇新闻报道在当地也产生了莫大的社会影响,与公益相关的新闻策划和多媒体报道正在成为广大记者编辑可学可用的生动案例。

猜你喜欢

上虞点灯一盏灯
一轮月与一盏灯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画根电线来点灯
黄庭坚一夜三点灯
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
上虞区沥海镇小学
↓点灯——派威尔(英国)
瞎子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