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的诊疗技术
2022-11-16王思聪韩松怡
王思聪,韩松怡
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60
肉鸡白色念珠菌病主要由念珠菌引起,是肉鸡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消化道真菌病之一,通常被称作霉菌性口炎。为满足新时期人们对鸡肉制品的更高需求,养殖场不断扩大肉鸡的养殖规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白色念珠菌病的发生概率。为及时发现鸡群中的病例,应了解和掌握主要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依据实际需求选择治疗药物,强化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的治疗效果,促进养殖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1 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的病原及流行特点
1.1 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的流行特点
白色念珠菌是酵母样真菌的一种,通常也称为白色假丝酵母或者白色念珠球菌,此种病菌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同时拥有一定的抗消毒药物的能力。白色念珠菌在自然界中有着广泛的分布,在健康动物以及人的肠道、口腔及呼吸道等部位较为常见。通常白色念珠菌被发现于出现病变的组织中,且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成假菌丝以及分生孢子,实际表现为白色的菌落,整体类似于奶油,但表面有明显突出。
1.2 白色念珠菌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肉鸡白色念珠菌病在2月龄以下的幼鸡群体中较为多发,同时与成年鸡相比,幼鸡发病率高,且容易发生死亡。引发此病的主要原因较多,主要有环境卫生条件差以及应激反应等。在肉鸡生长过程中,因部分疾病的治疗需要,会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容易使得患病鸡体内各类菌群出现失调的情况,从而出现菌群紊乱现象。除此之外,缺乏合理的饲养管理也容易引起肉鸡感染白色念珠菌病,主要包括饲养密度过大、通风设施不健全以及饲料发生霉变等,致使鸡群的抵抗力无法得到保证,缺少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引起消化道等身体部位的感染。
2 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的发病诱因
引发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的原因较多,且复杂性强。首先,在发生免疫抑制的情况下,容易引发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由于此种病菌属于一种条件性致病菌,正常的身体及环境条件下,不会出现发病的情况。但是一旦出现营养比例失调、应激反应刺激以及误用皮质激素等情况,会导致动物机体内的抵抗力降低,因免疫抑制而发病;其次,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盲目性较强,在肉鸡体内,消化道内部的不同细菌能够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避免出现菌群紊乱的情况。但在长期使用抗生素或者错误利用抗生素的情况下,会在不同程度上破坏肠道内的菌群,白色念珠菌无法得到控制而不断繁殖,引发肉鸡的白色念珠菌病。
3 肉鸡白色念珠菌病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3.1 肉鸡白色念珠菌病轻症及重症表现
如果患病肉鸡临床表现较轻,很难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被工作人员发现。如果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如患病鸡吞咽困难,虽然食欲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但无法保证正常进食,导致采食量逐渐下降,会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部分患病鸡因难以正常进食会不断将料桶内的饲料扒出桶外,造成饲料的严重浪费,导致料肉比提高约20%左右。患病鸡如果没有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会出现机体消瘦的情况,最终因各器官衰竭发生死亡,此病可以给白羽鸡带来较严重的伤害。
3.2 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的急性经过
如果患病鸡整体呈急性经过,多数不会出现十分特殊的症状,主要在雏鸡中较为多发。患病鸡的羽毛蓬乱、采食量下降,同时精神萎靡、不喜运动,经过一个患病阶段后会出现食欲废绝等情况,患病鸡通常会在2 d内出现死亡,整体的死亡率高达30%以上。患病鸡出现病变的位置以消化道为主,主要包括口腔、喉部、嗉囊以及食道等,且在腺胃中病灶十分常见,其中病变最明显的为患病鸡的嗉囊部位。
3.3 肉鸡白色念珠菌病剖检变化
针对病死鸡进行剖检,会在食管黏膜以及嗉囊位置发现较厚的灰白色假膜,表面的湿润度较高,外形呈绒毛状或者毛巾状,很容易被剥落。在部分病死鸡的食道下段以及腺胃部分也容易发现假膜,一旦病菌对腺胃造成侵害,会使得黏膜出现出血及肿胀的情况,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在黏膜表面有白色粘稠液体。一旦病菌侵入肌胃,可在肌胃角质膜下方以及腺胃和肌胃的交接部位发现黏液,病死鸡的肌胃角质膜缩小,且整体变软,偶尔能够发现黄褐色病灶。此外,部分病死鸡会在肠黏膜处发生溃疡,通过剪开肠道,能够发现内容物呈灰白色,其间掺杂一些血液,在以上情况的长期影响下,容易引发患病鸡发生坏死性肠炎。
4 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的实验室诊断
一般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如喙缘结痂,口腔、咽喉和食道黏膜溃疡和干酪样假膜等,初步可以做出诊断。确切诊断必须做实验室检查以及病原的增养分离与鉴定。
4.1 涂片检查操作流程
在实验室诊断过程中,需开展涂片检查工作。具体做法如下:利用接种环在患病鸡的嗉囊黏膜位置脱落的假膜上提取需要的病料,之后将得到的样品放在玻片,完成涂片的制作。取1滴10%的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玻片中,将盖玻片放好,通过利用酒精灯进行加热,需要合理控制加热速度,保证加热过程缓慢进行。采用此种方式有利于细胞碎屑全面溶解,配合镜检工作,可以看到存在酵母状细胞,整体可见不生芽或者卵形生芽,且有假菌丝存在。
4.2 肉鸡白色念珠菌培养特性
在患病鸡的发病初期,可以选择无菌环境中利用接种环选取病料,主要选取位置为患病鸡的嗉囊黏膜上,选择使用白色假膜溃疡病灶部位,之后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以及血液琼脂培养基上进行接种,将培养中的病料放置于温度为37 ℃的环境中,持续培养约48~96 h的时间,可以发现在培养基中出现隆起菌落,整体呈乳酪状,外形为圆形,主体为白色,且大小很匀称,能够闻到酵母菌的气味。在长时间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发现有蜂窝形状出现在菌落中,通过观察能够发现线状沟纹[1]。
5 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5.1 高效的预防对策
针对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的预防而言,应做好饲养管理,保证饲料储存的合理性,避免肉鸡群食用霉变饲料。同时减少肉鸡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盲目使用,可以适当增加益生素的实际用量,结合鸡群的需求及特点,合理添加维生素,让肉鸡体内能够维持菌群平衡。如果养殖场内存在引进雏鸡的需求,应做好圈舍的清理和消毒,将引进的鸡只隔离饲养一段时间,利用0.4%的食醋对水箱及水管进行持续浸泡约4 h的时间,之后做好冲洗工作。
5.2 加强垫料管理明确治疗方法
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应增强垫料管理意识,在引进雏鸡之前,需要采用熏蒸消毒的方式对垫料进行彻底消毒,同时选择合理的时间做好定期更换,避免因粪污堆积产生大量的细菌和致病菌。合理控制圈舍内的湿度和温度,利用0.1%的硫酸铜溶液做好水桶及料桶的二次消毒,连同鸡群一起进行消毒。如果在鸡群中出现有鸡只采食量下降或者提高的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做好诊断,针对确诊的病例,利用制霉菌素进行治疗,实际用量为5 000 IU/只,使用频率为2次/d,疗程为3~4 d,配合投服适量复合维生素B,能够得到相对显著的效果[2]。
6 肉鸡白色念珠菌病诊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旦鸡群中有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的确诊病例,应及时停止抗生素的使用。肉鸡白色念珠菌病能够抑制患病鸡身体中各类疫苗产生抗体,导致很多治疗药物无法发挥正常效用。除此之外,还会引发患病鸡出现腹泻病以及呼吸道疾病,由于此病在临床症状方面与新城疫、禽流感以及法氏囊炎有一定的相似性,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从而让治疗措施更有针对性,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7 讨论与小结
肉鸡白色念珠菌病也叫念珠菌病、鹅口疮,感染病鸡典型特征是消化道黏膜形成白色假膜和溃疡,影响日料的采食和增重,发病率较高,低龄鸡群病情较重,死亡率高。病原主要存在于上呼吸道和肠道,通过分泌物、排泄物污染饲料和饮水及周围环境,经消化道感染[3]。对于平养或散养的肉鸡来说,白色念珠菌病具有条件性传染的特点,影响因素较多,如肉鸡缺乏维生素、肉鸡营养不良以及抗生素使用过多等。通过研究和分析相关报道,此种疾病也可以通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为保证肉鸡白色念珠菌病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应熟练掌握诊断技术,同时为保证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需配合进行实验室检查和解剖检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药物。为减少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的感染途径,需增强预防意识,做好圈舍、料槽及饮水器具的消毒工作,保证饲养管理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不断提升养殖场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