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韌性與復甦
2022-11-15許曉楠
許曉楠
「中國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固,若要穩住經濟大盤,仍需付出艱苦努力。」7月1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球企業家視訊特別對話會上表示,將推動中國經濟運行盡快回歸正常軌道,主要支撐是就業穩物價穩。
二季度中國經濟受到新一輪疫情的沖擊,按國家統計局的說法,二季度經濟頂住壓力實現正增長,4月深度下跌,5月降幅收窄,6月企穩回升。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二季度經濟頂住壓力實現正增長,同比增長0.4%。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8萬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出口11.14萬億元,增長13.2%;進口8.66萬億元,增長4.8%。
這些宏觀經濟數據,充分體現出了中國經濟的韌性以及中長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前景看好。不過,務善策者無惡事,無遠慮者有近憂。我們應當注意到數據背後的本質問題。
當前世界經濟滯脹風險加大,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在,下半年中國經濟運行依然面臨較多不確定性。隨著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一攬子穩增長政策的落地,中國經濟呈現出進一步復甦向穩的趨勢。
下半年中國經濟還面臨哪些挑戰?能否頂住壓力、實現反彈並保持增長?
止跌反彈
經濟「壓艙石」穩住大盤
二季度,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7%,其中4月份下降2.9%,5月份增長0.7%,6月份進一步加快到了3.9%,企穩回升態勢比較明顯。
國家統計局7月1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5%,其中二季度經濟頂住壓力實現正增長。面對國內外超預期突發因素的影響,中國多措並舉及時推出多項政策,穩住經濟大盤。當前,國內經濟恢復仍面臨不少挑戰,不過更多宏觀政策的落地將助力中國經濟進一步向穩。
中國經濟「半年報」:頂住壓力 保持增長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上半年工業經濟數據,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
尤其是6月份,隨著穩增長一系列措施顯效,工業生產回升更為明顯。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3.9%。三大工業門類也均有明顯提升,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較上月提高1.7個百分點;製造業增長3.4%,較上月提升3.3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3%,較上月提高3.1個百分點。
受訪專家表示,疫情疊加國際地緣政治沖突等影響,工業生產受到短暫沖擊。得益於復工復產的快速推進,重點產業鏈供應鏈明顯修複,工業品出口恢復兩位數增長,上半年工業經濟總體呈企穩回升態勢,體現宏觀經濟大盤的「壓艙石」作用。但從產品銷售率、工業產能利用率等數據上看,工業經濟完全恢復尚需時日,下半年需要加快國內需求恢復,全力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有效引導市場預期,提升工業生產效能,努力確保工業經濟穩定恢復。
汽車製造帶動作用突出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介紹,二季度,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7%,其中4月份下降2.9%,5月份增長0.7%,6月份進一步加快到了3.9%,企穩回升態勢比較明顯。其中,東部和東北部分地區受疫情沖擊影響較大,但中西部地區工業生產總體穩定,支撐了工業生產。二季度,中部、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5.9%和6%,均快於全國增速。
而進入到6月份,前期受疫情沖擊較大的地區也出現了工業生產的明顯恢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份,上海、吉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9%和6.3%,5月份分別為下降30.9%和4.9%。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指出,6月工業增長企穩主要得益於國內產業鏈供應鏈的基本暢通,製造業復工達產的企業面擴大,尤其是長三角製造業供應鏈和生產恢復的帶動最為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吉林、上海此前均將汽車產業鏈作為重點恢復對象。有關部門也在6月以來不斷推出汽車穩增長政策。在此帶動下,6月汽車製造業同比增長16.2%,成為今年以來的首次正增長。汽車產量增長則更為明顯,6月汽車產量為257.7萬輛,同比增長26.8%,其中新能源汽車60.5萬輛,增長120.8%。
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副司長江源分析,6月份,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由5月份下降7.0%轉為大幅增長16.2%;在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增速較上月加快的3.2個百分點中,汽車製造業就貢獻了1.3個百分點,起到了顯著的支撐作用。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說,目前汽車行業已經走出4月份的最低谷,6月產銷表現更是好於歷史同期。市場超強增長的原因主要是車市自身因素和政策驅動的組合效果。新推出的購置稅減半征收政策實施範圍廣,受益面大。按照乘聯會的預測,從供給端來看,7月供給將基本恢復常態,全國汽車生產能力有望得到充分釋放。
付淩暉指出,工業出口的拉動作用也十分明顯。中國工業生產能力強,國際競爭力較強,工業出口保持較快增長。二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8.2%,其中6月份增長15.1%,比上月加快4個百分點。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航燕表示,以汽車為代表的機電產品是工業出口交貨值快速回升的主要拉動力量。但需要注意的是,當前歐美等國正在經歷高通脹,帶動中國主要出口商品價格隨之上漲,使得部分工業品出口存在「價漲量跌」的情況。6月外貿數據顯示,鞋靴、手機、集成電路等主要商品出口額增速均明顯高於出口量增速。因此,下半年經濟的回暖,還是要堅持從內外需共同發力。
溫和之中需警惕全球通脹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上半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整體走高,但由於近期對歐美經濟衰退的擔憂和對部分金屬需求下降,大宗商品價格開始出現下滑。國際原油價格從高位回落至每桶100美元附近,鋁、鎳、鋅等多個商品價格創下階段新低。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郭麗巖說,現階段,油氣、銅鋁等有色金屬價格的高位回調,有利於緩解中國製造業中下遊企業原材料成本壓力,改善經營效益狀況;但是考慮到主要大宗商品價格仍在歷史相對較高水平較大幅波動,對於企業穩定生產而言還有不確定性影響。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指出,目前輸入性通脹壓力主要體現在PPI端口,在國內重要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政策的影響下,供給恢復快於需求,使得國內輸入性通脹壓力表現相對溫和,近期原油、有色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壓力。
展望後市,考慮到不同品種的供求基本面有明顯差異,郭麗岩分析,未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可能出現較明顯的分化,供求基本面偏緊的品種仍有反彈可能,供求關係明顯緩解將延續價格下行走勢。考慮到國內針對大宗商品的保供穩價政策效果持續顯現,加之下半年翹尾因素逐步縮小,預計國內PPI將延續回落態勢。
加快築牢工業恢復基礎
「目前工業經濟呈企穩恢復態勢。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嚴峻,市場需求不足,工業產能利用率和產銷率偏低,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較多。」 江源表示,當前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仍然存在一定壓力,保障工業經濟平穩運行仍需付出艱苦努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份,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6.0%,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二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5.1%,比上年同期下降3.3個百分點。
「根據2020年的經濟修複經驗,生產端修複的速度要快於需求端,工業生產和出口的修複最快,而投資次之,消費的修複速度最慢。」張航燕強調,工業企業產銷率上半年持續低於歷史同期水平,也使得多類工業產品的庫存水平居於同期高位;下半年工業經濟穩定發展的關鍵在於下遊需求的恢復進度,加快產銷協同。但企業也需要對市場需求形勢做好預判,避免無視需求變化而盲目生產。
以鋼鐵行業為例,6月中國粗鋼產量9073萬噸,同比下降3.3%。上海鋼聯資訊總監徐向春指出,盡管前6個月粗鋼累計產量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粗鋼產量自今年春節後逐月上升,為解決需求軟弱導致市場供大於求的情況,需要鋼鐵生產企業主動進行減產調整。如果後續月份粗鋼產量繼續上升,則會進一步加劇供應端壓力,屆時有關部門對於粗鋼減產的監管力度也將加大。
周茂華還指出,目前工業生產和去年同期相比,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近期部分地方又出現散發疫情,產業鏈供應鏈恢復基礎尚不牢固,疫情仍將是下半年穩經濟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
江源表示,下階段,要繼續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認真落實落細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加大穩投資擴消費的政策力度;加快國內需求恢復,全力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精準落實助企紓困政策,穩定市場主體預期,提升工業生產效能,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推動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企穩回升下半年向好勢頭持續
「期中考」後中國經濟如何再發力?多位業內專家認為,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持續顯效,下半年中國經濟將繼續修複,逐漸回歸原有發展路徑,三季度將是重要的穩增長窗口期。總體來看,下半年中國經濟向好勢頭將會持續。
隨著中國經濟「半年報」的出爐,可以看到,即便在二季度受國內外等超預期因素的影響,上半年,中國GDP仍實現了同比2.5%的增長,且經濟運行總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下半年經濟增速將好於上半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深度下跌的情況下,二季度中國經濟仍頂住壓力實現正增長,即GDP同比增長0.4%。結合上半年GDP同比增長2.5%這一數據來看,這也預示著下半年要想實現全年的發展目標,難度不小。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汪濤認為,下半年經濟復甦並非一帆風順。預計年內大部分時間現行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不會出現明顯調整。整體而言,考慮到防疫政策持續、不確定性猶存,下半年增長反彈幅度可能受限,尤其是消費和服務業活動。
東北證券研究所總經理助理沈新鳳表示,即便以今年3月份之前的經濟環境來看,要想實現全年5.5%左右的發展目標,仍需較大力度的政策提振才能努力實現。而3月底上海等地的疫情影響在預期之外,較大地拖累了全年經濟增長。因此,下半年至少需要達到8%以上的增速才能實現全年發展目標。但從近年來的GDP同比增速看,實現的難度不小。
沈新鳳認為,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實施,從6月份的數據來看,已有積極反映。如企業新增中長期貸款大幅度高於歷史同期次高水平,企業生產投資的信心已有大幅改善,固定資產投資中基建(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製造業投資顯著改善。可以說,目前已有的穩經濟政策已經比較充分,如果下半年能繼續充分落實,發揮出政策實際效益,這本身就會形成強有力的政策托底提振效果。在政策提振下,預計下半年經濟同比增速將顯著好於上半年的情況,全年GDP同比增速有望達到4%以上。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展望下半年,在穩增長政策效果持續顯現的情況下,經濟向好勢頭將會持續,第三、第四季度的GDP同比增速會逐步向潛在增長水平回歸,預計有望分別達到5.0%和5.5%左右。結合上半年GDP同比增速為2.5%,預計今年全年GDP增速將在4.1%至4.5%之間。
「考慮到上半年疫情及國際地緣政治因素都遠超年初設定經濟增長目標時的預期,這一實際增長水平並不算低。」王青表示,更重要的是,伴隨穩增長政策逐步發力,就業市場將逐步修複,預計年末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望回落至5.5%的控制目標之下。
而汪濤認為,防疫政策及針對性支持措施對勞動力市場和消費至關重要。受疫情及相關防疫措施影響,二季度勞動力市場惡化。官方數據顯示6月全國城鎮失業率為5.5%、依然處於高位,青年失業率則攀升至19.3%。不過,這些數據可能低估了勞動力市場的真實情況,因為部分外來務工人員或小商販可能已在失業後離城返鄉。預計未來防疫政策可能繼續微調和小幅放松,經濟活動和勞動力市場有望改善。
消費仍存較大回升空間
盡管二季度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勢頭明顯,但從結構上看,消費數據仍稍顯「低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4.6%,明顯落後於二季度GDP增速。
「疫情影響下居民消費場景受限、消費心理更趨謹慎,加之部分人群收入受到一定影響,因此消費方面往往受到的沖擊較大、修複偏緩。」在王青看來,下半年消費修複將是宏觀政策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不過,消費數據已有積極信號開始顯現,特別是6月份以來大宗商品消費帶動作用明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乘用車購置稅減半等促進重點領域消費政策出臺落地,促進了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消費改善。6月份,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3.9%和3.2%,比上月明顯回升,拉動當月社零增速超過1.5個百分點。
王青指出,這表明政策在促消費方面仍大有可為。下半年只要政策找準發力點,包括出台並落地支持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品銷售的措施,較大力度向低收入群體發放消費券和消費補貼等,無論是商品消費還是服務消費都存在較大的回升空間。總的來看,預計下半年宏觀政策在促消費方面將集中發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在上半年同比下降0.7%的基礎上,反彈至4.5%左右,且不排除消費在下半年會有超預期表現的可能。
汪濤指出,如果下半年防疫政策未出現根本性改變,政府還可以直接向低收入群體發放收入補助或者提供消費補貼,但前者的可能性很低,而消費補貼的規模和範圍都會比較有限。因此,預計下半年消費復甦比較乏力,許多服務業行業活動可能依然明顯低於疫情前的水平。
一位來自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指出,得益於有效的疫情防控,在「動態清零」總方針下,疫情對消費的影響將逐步減小,預計下半年消費狀況將得到改善。其中,汽車類消費增速有望繼續回升,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消費增長較快。整體上看,二季度或是全年消費的低點,下半年增速可能高於7%,預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在3%至4.5%左右。
樓市將在三季度末前後出現趨勢性回暖
相較於二季度其他經濟數據的企穩回升,對房地產開發投資來說,擺在眼前的仍是如何企穩的問題。數據顯示,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5.4%。其中,二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1%,與固定資產投資整體同比增長4.2%形成鮮明對比。
沈新鳳認為,房地產開發投資尚未企穩的根本原因,在於企業端資金壓力較大,拿地和新開工的能力和意願不足。
「二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下滑,與疫情關係不大,主要還是行業自身處在下行周期。」王青認為,考慮到當前房貸利率仍然高於一般貸款利率,並且處於歷史平均水平附近,由此判斷,下半年為推動樓市盡快企穩,在5年期以上LPR(Loan Prime Rate,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繼續下調驅動下,預計房貸利率還有較大下行空間。這意味著房地產市場最快可能在三季度末前後出現趨勢性回暖,進而帶動房地產施工、投資、土地購置等指標全面觸底反彈。房地產市場在下半年有望恢復良性循環,這將是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的關鍵點。
值得一提的是,結合國家統計局數據看,雖然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商品房銷售額同比降幅均在20%以上,但5月份以來,伴隨著疫情影響的逐漸弱化、樓市調控政策的持續顯效以及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持續,房地產市場交易規模已觸底回升,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累計同比下行趨勢得到緩解。即1月份至6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較前5個月分別收窄1.4個百分點和2.6個百分點,6月份單月同比降幅較5月份分別收窄13.5個百分點和16.9個百分點。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表示,總的來說,目前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內在動力仍有不足,市場信心恢復面臨較大壓力。未來需要在房企側出台更多靈活性政策,以便在防控風險的同時實現投資方面的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