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思考

2022-11-15刘勇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变式例题习题

刘勇

数学变式教学是指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在数学本质不变的前提下,对数学概念、性质、定理、公式,以及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等做出有效的变换,将数学问题化繁为简,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掌握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数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创新。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一个狭窄的课本知识领域里,应该是让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后,进一步的深化和熟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运用课本的知识举一反三,应用数学“变式教学”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变式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和学习方法。在此,笔者就初中数学变式教学作了一定的思考。

一、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原则

(1)启迪思维原则。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需要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轉变能力。教师希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对应的问题变式,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故而,教师开展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时,一定要进行细致的创编工作,设置符合学生心理预期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之道,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时思维的积极性和活跃度。

(2)暴露过程原则。解决数学问题需要使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思维流程,进而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一旦学生获得知识发现的成就感,便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暴露出数学思维的过程,向学生阐述概念的推理过程,并构建适合学生的相关情境,进而帮助学生有效认清概念的推导方法。在这个学生逐渐清晰定理含义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各种例题习题进行合理变式,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帮助学生强化解题思维力。

(3)探索创新原则

教师运用变式教学的方法,意在充分发掘教材的新意,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学习兴趣。并且依靠教师精心创编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细致地考查,提升学生的探索创新水平,逐渐启发学生心智,指导学生进步。再者对于已经具备基本参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鼓励其抛开模式,自主创新,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探索创新能力。

二、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具体方法

(1)从直观角度进行变式教学。初中数学教师在变式教学中,需要从直观角度出发考虑各类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改变教学角度,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从直观角度对基础概念进行分析。例如:教师在讲解“轴对称”概念知识的时候,需要科学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图片或是实体物质对学生进行讲解,在学生产生初步轴对称图形认知之后,为学生总结生活中的例子,以便于学生全面掌握数学方面的概念知识,科学理解与分析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

(2)利用变换思维进行变式教学。初中数学教师在使用变式教学方式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变换思维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以便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明确解题思路,提高工作质量与可靠性。其次,教师需要创新工作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按照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情况,科学开展管控活动,在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情况下,积极开展教学管理活动。最后,在变式教学期间,需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其工作体系,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

(3)层层递进的变式教学。初中数学教师在变式教学中,需要科学应用推进教学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各方面的变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需要按照教学要求,树立正确的观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且在变式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在建立健全思维模式的情况下,优化教学体系,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

三、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实践应用

(1)从数学概念中应用变式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传授一定的数学概念,通过学习数学概念,让学生用概念作为解题的基本依据。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来说,其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必要的概念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利用变式教学法,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让学生一点一点的了解数学概念知识,从而达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应用。对于概念变式,其实具体可以看成是将概念中的条件和结论进行一定的变化,让学生学会分析和以往的概念有什么不同,利用这种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知识。

(2)在例题中应用变式教学。对于教材上的例题来说,虽然典型,但是例题样式却是比较单一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变式教学融入例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时,比如有这样的一道例题,腰长为5,一条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多少?这道题看着很简单,却有着多种的变化方式,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将这道题变一种方式进行提问:腰长是5,一条中线长为4的等腰三角形底边长是多少?通过这样的变化方式,让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知识点。

(3)在习题中应用变式教学。教师可以将习题练习通过变式教学法进行转变,利用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加深自己的记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于同一习题,从多个方面进行解决,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 这部分的习题可以进行一定的变动,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设置几个变式,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在进行数学学习时,需要自己结合实际知识,展开更为广泛的思考,因为这个方面的知识并不是唯一的,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学生通过练习,能得到多个答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做好变式教学应用研究,掌握变式教学应用技巧,采取针对性应用策略,促进变式教学优势的充分发挥,促进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成绩的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变式例题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