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鸿:18年稳中有变,民营书业未来可期
2022-11-15
记者|赵 冰
18 年来,作为民营书业的标杆人物,任志鸿和他引领的世纪天鸿亲历并见证了民营书业的发展和变迁。
2005 年,在《出版人》杂志创刊后举办的首届书业年度评选上,世纪天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世纪天鸿”)董事长任志鸿拿到了“2004 年度分销商”的奖项;13 年后,他再度捧起奖杯,获得“2017 年度民营出版人”。今天,在《出版人》杂志创刊18 周年之际,任志鸿又一次作为民营书业的标杆人物接受了专访,从一位先行者的角度回看18 年来民营书业的变革与成果。
在书业打拼近30 年,他是知名教辅品牌的创始人,是民营教育出版龙头企业的掌舵人,也是致力于为学生提供知识服务的教育家。在任志鸿的回忆里,民营书业走过了一段不平坦的发展历程,而世纪天鸿也经历了多年的磨砺和大浪淘沙。与《出版人》轨迹重合的18 年,恰恰是书业的民营力量从幕后走向台前并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的18 年,每一次政策的开放,都极大地促进了民营书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作为民营教育出版龙头的世纪天鸿,所迈出的每一步也都踏在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
破局:政策红利解开身份束缚
2004 年对世纪天鸿而言是里程碑式的一年,对整个民营书业来说,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彼时,《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刚刚出台不久,首次打破了图书批发特别是总发行的所有制限制,民营书业迈出灰色地带,正式在行业发展历程中崭露头角。
2004 年4 月10 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向世纪天鸿颁发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和全国连锁经营权证书,世纪天鸿成为全国民营书业首家获批“双权”单位,一时成为新闻出版发行业改革的热点话题。获得了政策上的认可后,任志鸿开始带领世纪天鸿展开拳脚,立足长远进行战略规划——调整管理和经营模式,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打造专业化渠道销售模式,建立最大化覆盖终端的物流配送体系;构筑以省会为中心的分销体系,整合系统资源,有效覆盖零售终端。
在这之后,陆续有大批民营书企获得了发行市场准入的权利,史无前例地与国有图书发行单位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获得总发权的民营书企,可总发出版物,可参与中小学教材发行招投标等。任志鸿表示:民营书业这一时段的快速崛起,是我国加入WTO 之后,一系列对外开放的出版管理政策落地的结果。
2009 年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健康发展,发展新兴出版生产力。任志鸿曾感慨万千地将这次政策出台看作是为“民营书企正名”。
在整个图书行业市场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民营书业在经营管理方面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从边缘工作室到涉入发行环节再到参与出版服务,民营出版的定位也逐步从“补充力量”到“有机组成”再到“市场主体”,逐渐成为整个出版行业的一股有生力量,参与到整个行业的改革和重塑进程中。
任志鸿感慨地说:“今天,民营书企和国有出版社相互尊重地交流对话,平等签订合作协议并畅通地履行,这些常态化的事情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规范:企业化促进可持续发展
消除了地域壁垒和政策限制后,成为市场主体的民营书企开始谋求新的发展目标。在任志鸿的印象中,经历了开放期的规模化扩张后,整个民营书业逐渐步入“内收”的发展阶段。
一方面,随着市场化的加剧,以世纪天鸿为代表的一批规模较大的民营书企开始萌发企业化改革的意识。任志鸿曾前瞻性地提出:民营书业要获得长远的发展,成为行业的排头兵,就要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实现从小作坊到现代企业的转化,构建和完善影响企业发展的各个要素,建立规范的企业化平台,按照现代企业的规律办事。
2008 年,任志鸿带领世纪天鸿完成了一场集团史上规模最大、最深入的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精简经营管理机构,改变市场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发展模式,建立契合市场环境的薪酬制度和考核体系,改组经营管理团队,明确了世纪天鸿从教育出版发行机构转向教育内容的提供商和服务商的目标定位。任志鸿认为,企业化改革是当时民营书企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在民营书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中,“上市”二字在任志鸿记忆的时间轴上同样是被“标红”般的醒目。在文化振兴的大背景下,相关部门开始从政策层面倡导“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从2010 年天舟文化作为“中国民营出版传媒第一股”登陆创业板后,当当、中文在线等民营书企陆续走进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筹备,2017 年9 月26 日,世纪天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全国首家在A 股上市的民营教育出版企业,同时也是山东省首家IPO 上市的文化企业和山东省首家新三板转板A 股的企业。登陆主板市场无疑为世纪天鸿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利用证券市场的力量,世纪天鸿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辅行业中的竞争优势,紧抓国家关于新闻出版、基础教育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持续、深入开发我国教育服务领域的巨大市场,构筑以教育服务为核心的全方位、立体化的业务体系。
6 年里经历重重困难,将一家民营书企一路带入资本市场,成为执掌世纪天鸿近30 年中最令任志鸿有成就感的事之一。
开放:融合发展未来可期
作为业界知名的教育出版公司,世纪天鸿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后,被赋予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大。任志鸿获评“2017 年度民营出版人”,除了因其将世纪天鸿成功带上创业板外,还因他在出版产业园方面的探索和成绩。
谈及打造产业园区的初衷,他说:“作为一家地方出版企业,长期深耕教育出版沉淀了很多资源,这些资源能不能作为一个平台对社会开放,为当地提供一些文化服务?能不能提供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在立足教育出版的同时,世纪天鸿开始积极探索跨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两座文化产业园也就顺势而生——华鸿出版产业园构建了集创意策划、研发、展示、交易、服务于一体的出版发行产业链,已成为山东省最重要的出版产业基地之一;印象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则致力于打造以青少年成长教育为核心,集多元文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内国内第一座以“课本”为主题的博物馆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
两大产业园区的核心则是鸿翼创谷·世纪天鸿创业孵化平台,2018年启动至今,已孵化了20余家“专精特新”的小型出版公司。“社会化的协作分工有助于产业更好地发展。与行业共享发展资源,赋能行业优秀创业人才和团队。”任志鸿认为,这是世纪天鸿,也是民营书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修课题。
18 年来,宏观政策的变化给民营书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某种程度上,任志鸿和他引领的世纪天鸿见证了民营书业的发展和变迁,作为同路人的《出版人》杂志也用文字忠实地记录了这一切。任志鸿用“专业”“坚守”“清醒”“纯粹”评价《出版人》之于行业的价值,而这几个词,也是他多年来面对行业变迁始终未变的态度。
面对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任志鸿对民营书业的未来信心十足。教育、科技等行业的发展,为出版业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且出版业与周边产业的融合度越来越高,为民营书企的发展拓宽了边界,“我们有了过去经验的沉淀,也有了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未来机遇一定大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