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用菌的“守护者”

2022-11-15君扬

共产党员(辽宁) 2022年19期
关键词:特派团尔登菌棒

文/君扬

在辽宁省凌源市,有一支常年专门与食用菌打交道的科技团队,被人们称为食用菌产业的“守护者”。

他们就是辽宁省凌源市食用菌科技特派团,团队成员来自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该院是全省唯一专业从事微生物科学研究与应用的事业单位,在食用菌优良菌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等相关领域深耕30 多年,是首批辽宁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单位。

由研究院的专家们组成的辽宁省凌源市食用菌科技特派团,多年来在食用菌产前、产中、产后发挥了重要的科技作用,有效助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特派团的守护下,凌源市食用菌产业不断壮大,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紧急“救助”,挽回重大损失

今年临近春节,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郭玲玲接到一个紧急求助电话,是凌源市刀尔登镇南营子村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打来的。

合作社承担的乡村振兴项目——投入500 万元建设的设施农业大棚,有10 多栋的香菇菌棒自2021 年12 月入棚,始终不见发菌,本来盼着节日期间蘑菇上市卖个好价钱的村民心急如焚。

这关系到南营子村的产业发展和农民的收入。作为特派团团长的郭玲玲,立刻带领食用菌栽培研究室的陈顺、王洪奇和后勤保障科的于广峰赶赴现场。

一到南营子村,专家们直接入棚,分别从香菇菌棒、大棚温湿度等环节进行检查,详细察看生产原料、灭菌设备、养菌棚结构等方面,对菌棒水分含量、pH值、菌丝生长、菌棒污染情况等进行认真检测,对原料来源、原料配比、制棒流程、灭菌条件、接菌过程进行仔细检查……综合各种因素,最终确定全部菌棒不能正常发菌是因为菌棒受到大面积污染。

“由于菌棒灭菌过程温度没达到要求,虽然后来装袋入棚加温管理了一个多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杂菌严重污染的菌棒没能正常发菌。”郭玲玲说。

为最大程度减少损失,专家建议把菌棒全部收回下架拆散,补充适量的原料和石灰重新灭菌装袋入棚,并向当地技术人员和农户详细讲解了香菇生产中灭菌的方法及原理,对现有设备提出改造方案,建议加强管理,严控灭菌和接菌等关键环节,确保菌棒生产质量。

这场“救急”,为村里挽回经济损失近200 万元。

扶持“龙头”,发挥引领作用

其实,每年春节前后,特派团成员们都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各地进行技术指导。

解决完合作社的棘手问题,专家又先后来到凌源市三道河子乡凌源市金茂农业责任有限公司、刀尔登镇辽宁益兴源绿色生态园有限公司、凌源市兴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查看羊肚菌菌丝生长情况,调研发菌棚温湿度和管理情况,观察正发菌的菌棒,对香菇菌棒水分含量、pH 值、菌丝生长、菌棒污染情况等进行检测。

为提升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普及辐射率,特派团在当地选择基础条件好、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或种植园区,指导建立示范基地,充分发挥核心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作用,推广应用优良新品种和先进新技术。

通过“特派团+龙头企业+核心示范基地”的科技服务模式,特派团专家分别在刀尔登镇南营子村、刀尔登镇三道梁子村、三道河子乡五道河子村建立示范核心基地3个。其中,辽宁益兴源绿色生态园有限公司投资1860 万元,新建冷棚160 个,发酵棚14 栋,办公房屋、厂房及冷库1600 平方米,建有现代化食用菌深加工生产基地,年产食用菌农产品3000 吨。

凌源市金茂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朝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值3000 多万元。在“特派团+企业+基地+农户”带动下,形成了三道河子乡食用菌产业园。全乡食用菌冷棚面积达3000 多亩,总库容1 万多立方米,年产值1.6 亿元,带动3000余人就业,三道河子乡也因此获得辽宁省“香菇之乡”称号。

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特派团积极推广食用菌深加工技术,研究香菇脆、蘑菇酱、灰树花泡腾片等产品,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条。先后协助企业申报专利10个、授权专利2 项,软件著作2个,建立食用菌产品品牌3 个,开发新产品3 个,成功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绿色产品认证,申报辽宁省龙头企业等。

特派团专家现场“问诊”食用菌

引进“良种”,推广高效技术

食用菌产业,菌种是关键。

根据当地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菌种老化退化现象严重、菌种质量无法判定、菌种来源不明等问题,特派团特别选育、引进适合凌源气候特点及栽培模式的优良菌种,引进香菇、灰树花等新品种9 个,在凌源市三道河子乡、刀尔登镇等地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示范推广70 余万棒。

他们还开展野生食用菌橙盖鹅膏菌、金耳、黑牛肝、黑虎掌、姬松茸、鸡枞菌等菌种的分离、纯化及人工驯化等,打破主栽香菇品种单一的不利局面,鼓励栗菇、双孢菇、羊肚菌等多品系栽培发展,丰富食用菌栽培品种。

为做好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特派团重点围绕三道河子乡、刀尔登镇、杨杖子镇等食用菌主栽区,全程进行技术服务,破解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更新种植户生产经营与管理理念,从而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使先进的栽培模式及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快速“落地”。

“我们还建立了‘特派团+权威专家+学会工作站+签约企业’模式,通过建立工作站和签订技术合作等方式,宣讲惠农政策,为当地农民解答食用菌方面的技术问题。”常年钻大棚的郭玲玲说,作为科技工作者,能为食用菌产业发展出一份力,她深感幸福。

猜你喜欢

特派团尔登菌棒
香菇高温期不同模式管理要点
被特赦的白宫老特工
刀尔登:为经典去魅
石湖林场香菇种植户(新韵)
陈孟谈:发展食用菌助农脱贫
JBZ—S—4型菌棒注水机
新疆博湖第二届萨吾尔登故乡文化艺术节活动盛大开幕
掏出心脏割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