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消防战训工作提升灭火救援效能

2022-11-15李游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7期
关键词:演练救援队伍

李游

(鹤岗市消防救援支队,黑龙江鹤岗 154100)

1. 消防战训工作的重要性

消防战训工作是消防队伍的基础性工作和经常性工作,是灭火救援工作的基础,是消防战斗力提升的必要途径。加强消防战训工作,首先,可以提高消防队伍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能力,通过日常训练提高队员的体能和专业技能,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不断改进优化消防应急救援举措,提升消防队伍的实战水平,保证训练作战安全,提高抢险救援质效。其次,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消防救援装备现代化水平。消防队员经过反复的现代化技术装备操作,能够增强消防队员对信息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应用消防装备技术,培养专业型消防救援人才,切实提高突发火灾事故的处置救援速度和效率。最后,能够提升消防队伍的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丰富消防队伍各种灾害演练科目,培养全灾种、大应急的全面型消防应急救援队伍,促进消防工作合理规划设计,实现统筹安排,确保消防队员在各种灾害发生时更好地完成灭火救援工作。

2. 目前消防战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科学完善的消防训练体系

新时期特别是改制后,消防救援队伍是国家队主力军,担负着全灾种、大应急灭火救援任务,对救援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有消防战训体系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已无法满足灭火救援工作需要,亟需改革创新。新形势下,消防训练体系的内容虽然有所改变,但还存在一些不足[1]。

一方面,训练内容单一。目前,消防战训科目设置固定单一,仍以队员体能和传统技能操法为主要内容,缺乏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训练内容,与实际救援存在较大差距。火灾、救援需要依据救援装备和队伍力量等实际情况,制定救援措施,防汛抗旱、地震救灾、山岳救援等工作任务,需要消防队员具有全方面理论知识储备和救援能力。因此,现代化消防战训需要设置多情境、复杂环境中的实战模拟演习,加强新形势下消防技术知识和现代化应急救援装备等实际操作训练,满足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消防训练中现代化技术结合不够紧密。网络化、信息化、遥感技术等都广泛应用到消防工作中,无人机、卫星便携站、消防机器人等已在基层中队广泛应用,并发挥很好效果。但在实际训练中,很多队员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培训不到位等原因,不会用、不敢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科技装备在灭火救援中积极作用。此外,消防训练体系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到位,大大地阻碍了消防队伍救援效果的提升。

2.2 消防装备和训练场地建设不足

消防装备是开展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的基础,没有高质量、实用性强的装备,消防的灭火救援效果就大打折扣。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消防装备的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新型装备使用效能得到极大提升。但从整体看,受财力影响,消防装置更新速度较慢,很多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依然以传统消防装备为主。同时,很多基层单位在装备方面重视数量轻视质量,重视购买轻视使用,重视配备轻视训练,重视使用轻视保养,不能充分发挥消防装备器材的使用效能。另外,训练场地和训练环境制约了战训工作发展。一些大型城市繁华地区消防站训练场地狭小营房老旧严重,北方地区冬季寒冷,较长时间无法开展室外训练,难以推进消防战训工作进一步发展。

2.3 消防联勤联动环节有待改进

灭火救援工作行动部署需多部门协调配合。发生各类大型灾害救援,消防队伍需在最短时间内调动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行灭火救援工作。这就需要各部门密切沟通,快速联动,实现从接到火灾和救援警情信息、调度消防救援人员和社会救援力量,组建消防灭火救援临时指挥部,到各项装备迅速调配,统一指挥无缝对接到联勤联动系统。在消防战训工作中,各个消防部门之间的协调训练不到位,负责不同消防工作任务部门的协调配合度不高,缺乏合作默契,难以实现全面消防工作统筹规划,降低了消防资源整合能力,削弱了整体消防灭火救援的综合管理效果。虽然消防联勤联动工作大型灭火救援中逐渐应用,但从实际消防灭火救援来看,很多城市的应用还不广、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地方单位意识淡薄、缺乏担当责任意识。协作配合性差,难以在短时间内集齐所需的人力、物资和大型设备,关键时刻队伍拉不出、人员冲不上,装备物资不到位。例如牡丹江“2.4”桦林佳通轮胎有限公司复合库火灾案例,火灾发生于除夕当日,社会联动单位的重型机械基本停工、封存,第一到场车辆用时近90min;冬季环卫、园林车辆无防冻措施,临时征调的车辆在长时间作战损坏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灭火救援行动。这个问题也给了我们警示,要加强节日期间应急联动,确保所有社会联动力量随时能够“拉得出、供得上、打得赢”。此外,实际训练中缺乏贴近实际的联勤联动灭火救援演练,对内部门联勤形式化,对外单位联动表面化,为了演练而演练,实战性不强、表面化、形式化[2]。

2.4 消防队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高

据统计,近几年我国火灾事故发生的案件数量约10万起/每年,高层、地下、石油化工火灾、各类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日益凸显,对消防救援人员数量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基层消防队伍人员数量不足。一方面,消防救援人员和指挥员岗位编制急需扩充,目前的人员编制难以完成新时期的消防任务。另一方面,改制后,新消防员需经一年的培训实习才能参与灭火救援,这期间消防员力量补充不足,一旦出现大型火灾事故,消防队伍的救援人员难以满足救援任务需要。其次,灭火救援、战训专业人才不多不稳定。战训干部流动性大,专业人才和综合人才偏少,一定程度影响了现场救援的效率。最后,基层消防员存在“三少两弱”问题,业务骨干少,实战经验少,专业知识少,装备技术弱,心理素质弱。基层消防员较为年轻,参与大型火灾救援少,实战经验不足;文化水平不高,操作新型的消防装备仪器不到位,灭火器材和侦查装备等操作不熟练;岗位练兵中对心理训练不够重视,开展得较少,年轻消防员面对大型火灾缺乏过硬的心理素质;火灾救援工作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和复杂性,需要消防指战员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风险意识,坚强意志。

3. 加强消防战训工作提升灭火救援效能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消防训练体系

建立科学完备的消防训练体系是提高消防战训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以训练体系的优化来保障消防战训工作,提升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战斗力。消防训练体系的完善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分别是优化消防训练科目设置和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训练。

在训练科目设置上,消防队伍应该改变原有的训练内容单一的情况,依据应急部和消防局的规定和要求制定出系统的消防训练大纲,完善包括救援预案、装备和人员配置等在内的训练科目,规范整体消防训练工作的内容,让整个消防战训工作有章可循。除了体能和日常操练等内容加强各类攻坚科目训练,如水域救援、地震救援、山岳救援等专业科目。增强消防队伍人员的消防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注意培养消防人员的心理素质和综合应变能力。组织消防队伍成员进行多情境、实景化的模拟演习,提高消防队伍的应对灭火救援的行动速度和能力,满足新形势下消防工作的新要求。

在现代化技术应用上,消防队伍不仅要做好消防技术的专业训练工作,还应该增加消防技术实际应用演练。消防队伍要针对现代化技术系统地学习,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网络监控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与消防工作有利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增强消防队伍整体的技术操作水平。要加强现代化技术理论学习与消防战训实践的结合应用发挥出最大的功效[3]。

3.2 优化消防装备配置,加强消防装备建设工作

首先,应按照城市消防站装备配备标准,在完成基础配备的标准上,结合本地实际开展装备评估论证。申请消防工作的财政补贴资金,开展消防装备更新换代工作。要合理规划好消防战训工作中消防装备的消耗和购入,及时淘汰不合适的消防装备,切实提高消防装备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其次,要优先考虑装备的使用频率、实战性、稳定性、实用性。消防队伍应该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确定实用的消防装备,如101m云梯消防车的采购,必须考虑当地的超高层建筑数量、高层建筑附近的作业条件等,避免大而不精、贵而不实。再次,在消防战训工作中,消防单位应该组织人员对这些装备进行培训,达到人人会用、人人敢用,增加训练时间和训练频次,熟练掌握装备的操作流程和使用性能,提升装备在实战中的使用效果[4]。加强消防装备管理工作,培训装备技师对装备器材进行科学的管理,规范各项器材的使用和存放,关注消防器材的各项磨损情况,加强器材的维修保养。最后,加强老旧营区营房改扩建工程达到训练、工作、生活的要求。北方地区应建设室内训练馆,根据实战训练的需求分为高空训练区、技能训练区、器械训练区、短程跑道训练区、球类训练区、拉伸恢复区以及辅助功能区。全面保障训练科目和训练时间为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整体作战能力,构筑专业精准、训战融合的战斗体系提供基础保障。

3.3 提高整体消防联动协作工作能力

建立健全地方各单位与消防救援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建立以政府统一领导,消防、应急等部门协调联动消防指挥机构。在消防联动机制中,消防相关部门应该明确职责分工,积极完成本职工作,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全力配合消防应急部门,提升联动协调水平。注重实际训练中的灭火救援联勤联动演练,关注演练的真实性和操作性。增加辖区内所有消防队伍开展消防演练的次数,组织专门的集体实战联勤消防演练,让各个相关部门参与到消防实战演练过程中去,改变以前徒有虚表的演习,使得消防训练更加贴近实际应急处置情况,培养各个部门和社会救援力量相互之间的默契合作,促进整体消防救援反应处理速度。另外,在消防训练过程中设置不同的消防救援情境,组建临时的消防指挥救援部让其对消防物资和消防队伍进行统一调配,最大程度地发挥救援效果。通过不断地消防战训模拟演练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全面地统筹规划消防救援作战方案,培养各个相关部门的消防救援的应急反应能力[5]。

3.4 增加消防救援工作力量,提高整体消防队伍人员的素质能力

首先,应该认真分析消防战训队伍建设情况,合理地规划各个灭火救援岗位的人员编制数量,切实保证消防队伍人员的数量要求。加强和高校、退役军人事务局合作,吸引高素质人员加入到消防灭火救援队伍中。其次,增强消防战训队伍的人员稳定性。消防部门应该注重消防指挥员和骨干力量的人才培养,有针对性地培养灭火救援、战训专业人才,适度保持战训指挥员稳定,提高基层指战员的福利待遇,保证战训专业人才和综合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最后,要加强消防队伍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打造优质的消防战训队伍。一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注重消防人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加强消防职业荣誉教育和党史学习,培养消防队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激发队员工作热情。二推进消防培训工作,提高消防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针对消防队伍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岗前培训和专业性的消防装备技术操作培训。三注重消防人员实战演练工作,锻炼消防人员的心理素质。组织有经验的业务骨干人员,带领年轻的消防队员开展消防演练和心理拓展训练,克服心理困难,增加实践经验,安全完成灭火救援任务。

4. 结语

消防战训工作面临着训练体系滞后、自身的装置装备配备不到位、联勤联动环节和消防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这几点主要问题,严重影响着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消防队伍应该依据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完善训练体系建设,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消防人员作为消防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应当熟练掌握新的消防技术和装备,加强消防队伍实战训练和演练,努力提高灭火救援效能,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为社会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演练救援队伍
首次演练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未雨绸缪演练忙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