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文专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15杨阳
杨阳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涉及陶渊明诗文作品的有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将这两篇作品统整为一个专题进行集中学习,有助于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作者其人,把握陶渊明的诗文特点,提高学习效率。
一、做好专题教学的整合准备
在开展陶渊明诗文专题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整合准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与思想变化,了解前人对陶渊明的评价,了解陶渊明诗文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点,以便确定专题学习任务,设计专题学习流程。
苏轼赞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陈寅恪称陶渊明“文学品节古今之第一流”。静穆、洒落、恬淡,这似乎是千百年来人们对陶渊明的基本评价。
从陶渊明诗文中我们体认到的陶渊明是超然于一切俗物的,我们愿意相信陶渊明“眼前的南山、秋菊、见山无一而非乐事”,是“心体自足无须外求”的。作为官员的陶渊明,一定要处理冗杂的官务,或多或少会在就任、辞官的变化中惊起些许内心的波澜。当他哀叹“每每多忧虑,气力渐衰颓”时,不只是在感叹时光流逝、去日苦多。陶渊明也许“不禁生出此生虚度的恐惧”。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或未能立德立功立言,才有所谓“虚度的恐惧”!陶渊明的抱负是什么呢?读陶渊明年谱,知道他约略在弱冠之年家庭遭遇困顿(“弱冠逢世祖”),但直到二十九岁才出仕,担任江州祭酒,不久便辞归。如果仅从生活困顿不得已而出仕来理解陶渊明,显然不合常理。“出仕又厌仕,始出便思归,这成了陶渊明每次出仕的心理模式。”也有人认为,他的人生志向与自己的精神气质的这种内在冲突,是他的灵魂无论是仕还是隐都不得安宁。
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一诗中,陶渊明写道:“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被褐”与“释褐”相对,事实上,陶渊明不止一次地表明自己安于布衣的自在,对仕途并不在意的态度。偶尔机会来了,似乎很随性的,就去做官了。如果我们在历史中读陶渊明,尤其是放在魏晋历史中,就会知道,陶渊明如此这般,是时代文人的缩影,且正因其超脱伴随着游移,也许才正被后世认可并不断附加意义。以松散、随性的态度应对时局,分明是当时文人共性。
《孟子·万章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如今我们都倾向于认为,陶渊明出仕便是“为贫”,是那种少数情况。一开始是“亲老家贫”,后来是“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上有老下有小,不得不为之,似乎出仕是令人羞耻的。但最早的陶渊明传记,萧统编纂记述的是,“郡遣督邮至”,作为下属“应束带见之”,但陶渊明表示“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可以说,陶渊明厌恶的并不是官场本身,不是做官一事,不是整个世俗社会,他厌恶的只是“乡里小人”,此为“真”;他做官不是只因为贫,能因贫乞食,却不能忍受官场的阿谀逢迎吗?此亦为“真”。我们常常因为现代意义上的对城市的厌弃而投射到对古代诗歌的理解上,我们在二元对立的矛盾中找到了陶渊明作为我们的历史代言人,并因此获得了精神愉悦。正如李长之先生指出的:陶渊明“反对像黔敖那样既乞食而摆架子,更反对黔敖之为面子而饿死”。
陶渊明专心观照自身,始终游离于政治理想与艰难现实之间。陶渊明晚年,刘宋开国元勋檀道济劝他出仕:“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陶渊明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所言是儒家知识分子的处事原则。《论语》有载,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用舍行藏,却不为陶渊明所认可,他自述是“志不及”,没有多少“致君尧舜”的想法。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常常被简化为“不为五斗米折腰”,以彰显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气节。但细究起来,多有矛盾之处。陶渊明不愿意当官,或多次辞官,大多是因为看不惯世俗官场的道德水平不高的小人,或遇不到明主吧!空有才华,也难说淡泊,但与心意不合,“深愧平生之志”,忍耐不得,便挂冠而去!非“志不及”也,乃志不合也!
陶渊明的诗文特点主要表现为平淡自然、意境高远、情景理融为一体。李剑锋认为,劳动是陶渊明及其诗文的根基,他参加并接纳了农耕劳动,在劳动中探求和确定生命的意义。他的诗文开拓出田园劳动的审美领域。他将精神的根须深深扎入神话传说,从神话传说中吸取了多方面的精神营养。他的思想兼有儒、道、玄学等多方面的因素。
二、统整与延展:深入认识陶渊明生命的澄明自在
开展陶渊明诗文专题教学,教师不必要成为、也很难成为陶渊明研究专家,但在阅读研究陶渊明诗文的过程中,教师所遇到的困惑可以成为教学的切入口。陶渊明为什么五次做官五次辞官?陶渊明所处的是怎样的时代?陶渊明追求(达成了)怎样的人生境界?统整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及《桃花源记》,并对《饮酒》组诗进行延展,对《世说新语》进行延展,或可得到一种理解陶渊明的方式。
教初中学生读陶渊明,是否一定要鉴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字,鉴赏到什么程度?苏东坡在《题渊明饮酒诗后》中提出“见”“望”之辨,并下了定评。今天学者这样解读:“诗人心如明镜朗鉴万物而不存有万物,见南山之前胸中并不曾有一南山。”有意则索然,无意则澄明,这是显然的佛学意味的解读。似乎也很难找到更精妙的品析了,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样的品析无疑过难过深,教师也无法教授领悟。因此,将理解降低为“悠然自得”是必要的,也是适合的。此中“真意”也可从此处引发。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引入著名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典故。我们不妨延展至《世说新语》,从“魏晋风度”的层面,将陶渊明相对共性化,将其洒脱自在归结为时代性格。《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有趣,可读性强,如竹林七贤诸君故事,很能引发学生的体悟,藉由引发对陶渊明人格特质的理解。
“只有远离了功名浮嚣,厌恶了市朝奔竞,超然于世俗穷通,人生才会有这般自在,这般洒落。”此论既可作为“心远地自偏”的注解,也可作为《桃花源记》的落脚点。陶渊明早在三十六岁时就写下“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人间指的是世俗官场,在陶诗中,田园与官场是长久对立的,形成了自我追逃的样式,并最终归于田园。不妨就将此理解为对世俗官场的厌弃和对田园山林的向往。这一理解虽然失之简单,但于初中学生恰到好处,并能与山水田园诗、寄情山水的散文等勾连起来,形成谱系。至于其中的微妙处,不妨少待静候。
有时候,降低难度还不够,还需要设置有趣味的阅读探究活动。陶渊明的诗文中怎么那么多的“酒”?同时给出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易中天《魏晋风度》、刘义庆《世说新语》等文章或书籍,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风气、情感、主张等角度阅读、思考、探索,撰写小感悟乃至小论文。还可以从常被谈论的“陶渊明的五个傻儿子”的话题切入展开,与杜甫“娇儿恶卧踏里裂”相联系,由较低的兴趣点进入,引导学生探讨陶渊明对于生命、死亡的态度。
三、陶渊明诗文专题教学的思考:把握内核,降低难度,挖掘兴趣
陶渊明作品的统整,根本上还是先分析、归纳,选择其精神内核,并降低难度,挖掘兴趣点,选取适当切口。因此,陶渊明诗文专题教学统整的关键仍在于教师对文本的把握,无论是“大单元”还是“群文阅读”,形式是表层的,文本理解终究是内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