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海外思想政治工作

2022-11-15何宏轩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15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政政治

何宏轩(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

0.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国有企业作为“走出去”企业的重要主体和支柱性力量,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应地,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阵地重心也在不断前移海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国有企业海外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

目前,关于国有企业海外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研究数量相对较少等,学术界尚无明确统一的概念。为把握其含义,一方面需先探究国有企业海外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复合词汇的意思,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分支,叠加了国有企业与海外两层属性。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海外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新词汇获得了新的内涵。

经参考不同历史时期、学者的不同视角与价值考量相关论述,国有企业海外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义概括为: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国有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性质和海外生产经营情况,基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通过宣传、解释、引导等方式,发挥政治引领、经济活动和思想教育等功能,以保障企业在海外的发展方向、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履行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各项职能,最终实现职工、企业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和谐可持续发展。

2.国有企业海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有企业为了顺应时代浪潮、谋求转型升级,纷纷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国际业务的规模与质量逐年提升,经营关联要素投入不断扩大。中央也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形成了一定国际发展导向,今年更是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与此同时,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连体共生,抓好海外思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1 海外思政工作是发展海外企业的重要基石

一线国别/项目机构是国有企业在海外的基本组织单位,思政工作对于国别/项目机构树立国际视野、积极适应发展新形势、编制企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可间接反映出企业的海外发展整体水平、国际格局以及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不能脱离其基本属性,始终体现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2]。建立完善的思政工作体系、高效且因地制宜的思政工作举措,是贯彻党的领导、加强企业核心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海外路径的基础和关键。

2.2 海外思政工作是成熟海外业务的强力推动

思政工作是国有企业海外业务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动力源泉,其核心更是表现在思政工作的成果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实现业务发展的推动作用上。无论是跨文化经营模式的锻造、核心精益能力的培育,还是海外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保障职工的政治清醒和忠诚度,都离不开思政工作。如国际形势瞬息万变,针对国有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各项新挑战与发展难题,思政工作能通过深入调研、科学系统分析等方式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方针对策,以推动企业解决困境、实现新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不仅着眼于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更是着眼于具体的经营业务发展落到实处,实现新发展。

2.3 海外思政工作是抵御海外风险的有效途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政工作在企业发展中是以一种价值工具、导向工具的形式存在,与经营具体方针策略等一并构成企业发展航向,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企业发展的秩序性、稳定性、家国情怀等价值需求,同时尽可能地排斥国际社会的复杂性、市场的偶然性等非健康风险的影响。做好思政工作,既能防范化解重大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风险,也有助于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和防控能力。

3.国有企业海外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3.1 国有企业海外思政工作的发展情况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一直以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国有企业也是最早代表中国生产力水平走向世界的代表,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有企业更是响应形势,掀起纷纷出海浪潮,思想政治工作也并蒂而生。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客观要求,这也是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是党增强政治凝聚力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3]。

在海外事业发展初期,国有企业往往还肩负着一定国家战略或其他任务使命,如中国建筑的海外业务前期一般以国家对外经济援助中的工程建设任务为主,如援非、援蒙等,随后才逐渐往商业布局发展,实现跨越式增长。在此期间,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体来讲,中国大多数国有企业“走出去”发展态势迅猛,在不断探索海外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存在“走出去”的时间不够长、国际规则并没有摸深摸透的现象,对海外思政工作的研究深度不够、广度不足。应当深刻意识到,目前海外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一定滞后性,与生产经营存在阶段性不匹配,思政工作的建设仍面临一些难题。

3.2 开展海外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3.2.1 外部主要原因

第一,国际社会的复杂性。全球仍处于国际格局震荡、秩序重塑的阶段,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政治环境变幻莫测,尤其对于很多国家,共产党意味着明显的政治倾向和党派倾向,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思政工作的要求通常更加复杂、更加秘密。如印度现行公司法并未明确禁止任何公司在企业章程中对其政治立场进行宣明,但相关内容容易被过度解读为政府意志的渗透,或者视为公开支持某一政党,从而触及政治明暗线。

第二,国情社情的多元性。目前,中国企业涉足的主要经营国别大多以亚洲、非洲、美洲等不发达或欠发达国家地区为主,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法律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尽相同,甚至由于国情历史因素呈现出殖民宗主国文化和本土文化等并存的多元特征。以摩洛哥国别为例,信奉伊斯兰教的居民达99%,为典型的穆斯林国家,同时受历史因素影响,国家法律、社会经济体系有着明显的法属性质,在当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较难获得认同和理解。因此求同存异、寻求适应属地国的连接点成为思政工作开展的重难点。

第三,意外事件的突发性。无论是影响长远、范围持续的全球性突发事件,如2020年开始全球流行新冠疫情事件,直接导致了国际交往环境的深刻变革,阻断或影响大量生产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还是具体国别发生的重大突发安全事件或突然陷入危险的政治军事局势,如“7·14”巴基斯坦爆炸事件、俄乌冲突等,在相应国家及周边地区开展思政工作将直接面临生命安全威胁,工作方式和区域将大幅受限,同时加剧了职工思想波动。

3.2.2 内部主要原因

第一,典型的“两张皮”现象。部分国有企业的一线国别/机构存在“思政工作与经营业务、经济发展无直接联系,内容宽泛、任务偏虚”的错误认知,把思政工作完全当做额外的工作任务甚至工作负担,导致思政工作失去重要的针对意义,缺乏了生命力。

第二,内容形式缺乏创新。很多国有企业的海外思政工作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常陷入照搬国内发展模式和工作框架的惯性,没有树立高标准、创造性工作的意识,高度依赖理论知识传授和会议主导的模式,不能有效指导海外企业发展,实效性大幅下降。

第三,人才队伍建设欠佳。由于中国企业往往实行头部决策模式,思政工作的重视程度和队伍建设都依赖决策层的部署。目前,海外一线普遍存在经营性人才优先,专业思政人员不足、兼职为主的现象,人才先进性作用不够突出,同时海外人才较于国内也存在更大的流动性,队伍建设更易产生薄弱环节。

另外,思政工作开展的质量还受海外职工心理状态等影响,如海外工作强度大、压力大,生活饮食不习惯、语言沟通不适应,疫情下长期不能归国休假而产生因家庭角色的缺位导致的内疚等,进一步表现为职业压力感、职业倦怠感、组织和家庭归属感的异常状态[4]。如果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加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个人信仰与个人意志极易受到影响,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极易产生动摇[5]。要妥善解决海外各类实际问题,扎实做好海外思想政治工作势在必行。

4.如何推进国有企业海外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4.1 党建引领为纲,必须恪守听党指挥、旗帜鲜明的坚强政治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海外的一线建设者往往需要直面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临潮流激荡的各种思想,尤其是突发的新冠疫情放大了人性思想中的脆弱情节和疏离情节,处置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思想泥淖之中。因此,开展思政工作首要的是必须坚持不懈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武装自己,积极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扎实抓好阵地建设,全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历史洪流中、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树立磐石般的坚毅信念和品格,才能抵御各类风险,不断提高政治“免疫力”,筑好思政工作的思想基石。

4.2 队伍建设为基,必须铸造组织健全、科学高效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海外的思政工作是集政治性、科学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复杂工程,对海外经营管理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与促进作用,而组织与人才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完善的组织架构、强劲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将直接影响思政工作的成效。因此,要坚持把党组织建设的旗子插在海外一线,着力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设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作风过硬的队伍,积极发挥党建指导员等关键位置的指导引领作用,坚持把有真才实学、丰富经验的专职党务工作者纳入人才系统建设中去,不断为思政工作的才华施展提供广阔的天地。同时,要高度重视后继队伍的培育工作,增强每位海外人才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任用机制,致力于形成源源不断的人才培育生产基地,深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4.3 驱动创新为核,必须发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核心能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理念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面对新国际、新时代、新挑战、新考验,海外思政工作必须把创新摆在统筹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大局,立足海外实情与属地特色,尤其是要注重一国一策,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制定适宜的建设方针政策,在吸收和借鉴国内思想政治工作的精髓和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思政工作新形式,多利用新的科学方法和学习强国等互联网新媒体,不断丰富思政工作新内涵,坚持以与时俱进、矢志创新精神不断推动海外实践发展、以实践探索反哺创新工作,永葆思政工作焕发新的活力。

4.4 传播导向为领,必须肩负家国情怀、赢得人心的社会使命担当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该合作倡议的精神血脉源于中国传统历史,如今更是推动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的“未来之匙”。“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是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主力军,而海外传播也是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政工作必须抓好海外传播的着力点,高度深刻理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宣传引导机制,制订详实科学的宣传传播方案,尊重各个国家地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注重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如职工之家的建设,加强日常情感交流与心理疏导工作,不断塑强海外传播阵地。同时,要以承担社会责任等为重要连接点,深入践行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深度挖掘并融合属地文化形成普遍认同、感召力强的中国形象和中国故事,推动思政工作形成根植于属地的富有生命力的软文化。

5.结语

海外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开创性的工作,它的特殊性、复杂性、艰苦性要求我们必须以多视角、全方位去看待和认真研究。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走出去”的国有企业必须成为贯彻党和国家意志、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工作生活的全周期生命线,不断以新时代争先精神推动海外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只有坚持党建引领为纲、思政工作为魂,才能炼成具有竞争力、屹立世界之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企业。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