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轻工业高质量发展

2022-11-15巩春红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15期
关键词:山东地区轻工业纺织

巩春红

(山东省夏津县科学技术局夏津县产业融合发展中心,山东夏津 253200)

0.引言

现阶段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向着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其正处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优化以及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轻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轻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我国应对疫情以及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也是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1.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时代背景

1.1 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轻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现实实际情况,着眼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式后作出的新规划。高质量发展作为一种均衡的发展观念,其本质具有丰富性和多维性,高质量发展包括质量提高、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环境优化以及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对经济、社会、政治、生态以及文化的全方面提高。轻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形成行业发展特色,将绿色化发展方向作为基础的发展模式。

1.2 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

在当下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变化,轻工业发展进入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关键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中,轻工业需要全面把握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要求,正确认识时代发展特征,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寻找增长动力的转换方式以及发展方式变革的机遇。总结而言,轻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时代背景可以分为以下4个方面:(1)经济全球化的深度调整;(2)重新配置的产业布局;(3)新技术、新产业形态以及新产业的蓬勃发展;(4)新发展格局的构建[1]。

2.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和挑战

2.1 山东轻工业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轻工业综合实力不断提高;(2)新兴战略产业不断增多;(3)大力发展工业园区;(4)轻工业投资力度不断增加;(5)企业生产和扩张推动了工业增长。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产量增加速度降低,生产和消费已经达到饱和,并且现阶段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营收和利润呈下降的趋势,经济效益不断下降。以2019年1月份到9月份为例,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的销售量同比增长2.5%,9月份销售量同比增长6.4%。但是纺织服装产业2019年1月到9月的营业收入则同比下降7.2%,纺织服装产业2019年1月到9月的利润同比下降35.3%。也就是说,在产量增加的情况下,纺织服装产业的收入在下降,利润更是下降了35%[2]。

2.2 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现阶段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尽管已经具备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实际上,其仍面临着以下几方面挑战:(1)产业结构不合理;(2)产业集中度不足;(3)科技创新能力薄弱;(4)资源环境束缚。

针对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低迷的情况,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其正在面对以下5个方面的挑战:(1)人口负增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7年开始,我国的人口呈现为负增长的形式,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生产布局依据条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人均消费量,而人口负增长的情况便是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的一个挑战。(2)外贸量下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由于外贸量降低,导致相应的消费量也随之减少。(3)内部需求降低,以2017年和2019年为例,我国国内的商品零售额从2017年的15%~18%,下降到了2019年的6%,下降幅度较大,这种情况导致纺织服装产业的消费增长非常缓慢。(4)环保要求提高。自2019年开始,我国对于环保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且覆盖面更广,使得纺织服装产业的产品销售受到阻碍。(5)纺织服装产业自身遇到困难,2019年部分纺织服装企业进行了破产重组。通过这些情况不难看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遇到了极大的困难[3]。

3.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

3.1 资源优势转换,提高产业竞争力

由于山东省传统资源型轻工业数量较多,现阶段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一产业是解决当地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以及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所以,山东省需要加强传统资源型轻工业的转型发展,通过将延伸产业链以及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方式发展配套产业和下游产业,提高轻工业产品的精加工水平,形成完善的配套轻工业产业链条。而这则主要通过以下2个方面实现:(1)加大依托资源优势的纺织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力度,将纺织产品的加工导向定义为绿色化发展,提高纺织产品加工转化率,形成特色化的发展形势。(2)加强传统资源产业的转型发展,将相关产业企业进行联合或兼并重组,提高资源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产业技术进行优化改造,提高产业工艺以及产业设备水平,进而将山东当地的优势资源进行集中高效地开发应用,实现规模体系的增大以及质量效率的提高。

3.2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轻工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便是科学技术的创新,这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基于制造业为创新主导的背景下,对山东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轻工业向着绿色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需要山东地区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方面的研究,融合产业、学术理念以及实践研究的深度结合,切实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变为当地的社会生产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强源头方面的创新,使产业链的前端得以创新延伸,实现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目标,弥补山东地区轻工业基础领域的短板。山东地区也需要加强科学技术体制的改革,将科学技术创新工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使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可以从数量方面转移到质量方面。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实现新一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山东地区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1)科学技术的发展。山东地区需要加强轻工业制造技术方面的研发力度,并基于现代化技术的基础上,使轻工业产业和项目的智能化转型发展,并将轻工业技术的创新发展战略在重点产业、重点行业以及龙头企业中进行落实开展,构建企业间协同发展且各有侧重的轻工业技术交流平台。需要将先进技术和当地轻工业进行有效融合,使轻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用更多的先进技术,提高轻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2)发展轻工业制造产业。山东地区应将轻工业制造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加强这些产业中关键技术、生产材料以及核心部件方面的研发,建立山东地区高端轻工业产品产业链。(3)发展新材料制造产业。根据山东地区新能源产业以及轻工业的发展需求,需要加强新型工业生产材料的研发力度。(4)大力发展纺织产业。根据山东当地具有的资源优势推动纺织产业发展,提高山东当地纺织技术的创新以及产业开放程度。(5)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山东地区应推动新能源产业的产品规模化生产、重要零部件本土化生产以及关键技术自主化研发的发展,形成山东地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3.3 提升配套服务能力,推动新经济发展

推动山东地区轻工业感知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便是现代服务制造体系,因此山东地区需要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物流行业、金融行业以及研发设计行业等)的发展力度,提高轻工业产业的配套服务质量,实现山东地区产业发展从生产制造层面向生产服务层面转变;需要加强创新生产组织、商业集成模式以及产品形态的力度,推动新经济和产业形态的发展。(1)山东地区需要加强物流产业的现代化发展,通过相关项目的推进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提高轻工业产业的配套能力,加大当地物流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物流的标准化、便捷化的目标,并完成多式联运体系的环节建设,借助物流行业的发展增强山东地区轻工业产业的集聚能力。(2)山东地区需要加强金融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构建出差异性、多层次且覆盖面大的金融机构体系,进而满足轻工业企业不同类型的金融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加大消费金融企业和基金管理企业的发展力度,积极发展当地小额贷款企业和融资担保企业,实现对融资结构体系的完善,提高直接融资占轻工业产业的比例,将当地产业龙头企业作为上市后备企业进行帮扶,实现金融产业的改革升级,形成面向外界的金融门户。(3)加快山东地区研发设计产业的发展。根据山东地区及服装产业的特点,将研发设计在此类产业的产品开发、商业运营以及品牌建立等方面进行应用,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价值,进而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还应加强节能环保产业的推广,建设产业节能装备,推动产业的绿色化发展。

3.4 改善要素禀赋,释放内生增长

推动山东地区轻工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化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打破要素自由流动体制束缚,构建完善的制度环境,增强内生增长动力。(1)首先便是对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即保障当地重点轻工业产业项目的建设占地,通过轻工业产业用地政策的引导,实现土地混合使用,并优先向研发设计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提供用地。同时,还需要对人才激励政策进行完善,构建企业和科技人才间的畅通渠道,在企业内部推行科技骨干股权制度以及分红激励制度,实现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2)对营商环境进行优化。加强山东地区的简政放权力度,推动政府信息的整合发展,优化政务服务工作,进而形成多方参与的创新型包容监管方式,营造出当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便利的营商环境。(3)多方面对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行降低。通过改革降低轻工业企业的相关收费,加强对市场主体在金融方面的支持,提高技术改造方面的资金投入,并构建企业重大问题的研究制度,使轻工业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得到良好的制度保障。(4)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对山东地区的开放发展格局进行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产业发展联盟,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山东轻工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3.5 改造传统产业以及扩展国内消费

对于纺织服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可以通过改造传统产业、扩展国内消费市场两个方面开展。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应首先明确高质量发展的内涵:(1)从产品层面上说,产业的质量要得到保障,并且还需要对产品进行一定的创新。(2)从企业角度上说,企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动力。(3)从产业体系角度上说,其需要形成对要素进行优化的结构,通过将产业、学术理论以及研究进行结合的方式将产业链进行融合发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纺织服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1)强化自主创新,纺织服装产业应向轻工业企业美的学习,其在2018年投入科研资金高达98亿元。(2)赋能智能制造,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产业实体经济发展中融合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将产业智能化制造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推动产业技术的创新升级,实现纺织服装产业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网络化发展。(3)推动工业互联,这是未来纺织服装产业整体创新升级的主要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工业互联网指的是将生产阶段的各个智能制造设备生产线进行连接,构建成智能制造的体系,这一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应用技术便是AI技术,在现阶段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背景下,AI技术在产业转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山东纺织服装产业为例,其传统检测阶段大多为人工肉眼检测。因此存在较多产品不合格的情况,现在该企业利用AI算法,借助4个摄像头进行最终检测,最大程度地节约了企业在检测工作阶段的人工成本,由此不难看出AI技术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4)高端标准作为导向。我国轻工业联合会制定出了纺织服装的绿色化标准。高端标准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进而形成高端标准为导向的产业优质化发展。(5)开展国际布局。我国在2017—2019年这段时间进行了大量的国外投资,就这方面而言,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也是全国轻工业的先驱。在2017—2019年这2年时间内,已经有多家企业走出国门,将产业覆盖到其他国家,其产业包含多种纺织产品以及服装产品,并且实现了国外产能目标,国际布局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6)实施绿色发展。现阶段我国对于产业绿色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当下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中的大部分企业已经建成了绿色化生产工厂,截至目前,我国轻工业的绿色生产工厂数量已经超过1000家,充分贯彻落实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绿色化发展也成为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4.结语

轻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发展思路以及制定发展政策的核心要求。轻工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当下时代背景下,轻工业的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弥补自身的短板和空缺,把握时代发展机遇。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以及产业变革发展,产业价值链将会发生改变,为轻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发展机遇。轻工业产业需要坚持创新发展,夯实基础,融合智能制造体系,进而达到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山东地区轻工业纺织
澳洋纺织
郑州轻工业大学成果展示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考古新发现所见山东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山东地区茶用元宝枫品系的比较与筛选
2018年7月轻工业景气指数88.24
2018年7月轻工业景气指数88.24
2018年7月轻工业景气指数88.24
CAMS-LNWS雷电临近预警系统在山东地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