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策略分析
2022-11-15周庆国
周庆国
(黑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46)
0.引言
近年来,国有企业得益于政府的支持以及自身的努力,不断发展进步。但在日常工作运行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各类财务风险。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在于提升经营效益,另一方面则在于预防财务风险。做好此项工作,能够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率。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导致此类问题发生的原因,与管控意识不足、预警机制缺乏等多种因素有关。应当从上述原因入手提出相关对策,对风险进行防范,全面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
1.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对任何企业而言都具有一定重要性。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同样如此。具体而言,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做好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工作,可帮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风险的防范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在国有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大量风险均可产生。为了达到提升自身效益的目标,国有企业较为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但一旦发生风险,则极容易导致成本提升、效益下降,从而对国有企业的运行造成阻碍。做好风险的防范工作,能够帮助减少上述问题发生,同样也意味着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风险的预防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财务管理的效果,风险的减少表明防范水平的提高,同样表明财务管理质量的改善。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针对国有企业而言,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极其重要。
1.2 提升内部软实力
做好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国有企业内部的软实力。就目前的情况看,国有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参与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内部综合实力不足则会导致被市场所淘汰。从财务管理风险的角度分析,如风险防范水平低,则可能增加风险的发生率。风险发生后,国有企业本身的收益将会有所降低。因此,也将难以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充实自我,提升竞争力。此时,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将会有所下降。唯有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方可有效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保证国有企业的成本能够被有效利用,保证成本得到下降,效益得到提升,从而提升自身的软实力。
2.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成因分析
2.1 管控观念落后
国企从出现之后即担负了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职责,是财务部门与政府部门指导生产经营,财政拨款是国企的关键资金来源。在这一背景下,国企的财务管理风险观念较差。国企忽视财务管理,以及风险管理观念较差,较易导致财务经营不力、债务危机、资不抵债等现象,使国企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最终不利于国企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国企财务管理部门忽视生产和营销等部门的作用,未曾增强风险管控观念以及很好地防范财务管理风险。
2.2 预警机制缺乏
预警机制缺乏,属于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样是导致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做好财务管理风险的预警工作能够保证在风险发生之前,提前进行预知,根据对风险的评估,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预防。一旦缺乏预警机制则会导致风险发生时难以被及时发现。久而久之,风险便会逐渐扩大,直到对国有企业的经营造成重大打击。研究发现,导致财务管理风险预警机制缺乏的原因,与国有企业对先进技术应用不足存在一定联系。在以往的人工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人员需要自行对财务数据进行收集。上述过程中,数据收集会受到人工的限制,导致出现数据不完善的现象。在预测风险时,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一旦分析不准确,或财务人员素质难以达到要求,则会导致风险难以被及时发现。由此可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具有一定必要性。
2.3 内控制度落后
内部控制制度落后,同样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导致风险发生的一大原因。目前,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依然延续运用着传统制度,在理念以及观念方面均未改变。长期运用以往的制度将会导致风险的预防效果难以达到时代的要求,不符合新形势下市场对国有企业所提出的新要求。长此以往,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也将有所下降,整体财务管理质量会有所降低。通过对近些年来市场情况的观察发现市场的变化速度较快。在上述环境下,国有企业经营所面临的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投资环境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此时,如国有企业缺乏严格并完善的内部控制度,将会导致无法尽快适应上述变化,难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导致财务管理风险产生,对国有企业本身的发展造成阻碍。由此可见,针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具有一定必要性。
2.4 管理人才素质有待提升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逐渐增多,管理工作逐渐呈现出了复杂化的特点。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如果人才的素质难以满足管理要求,难以满足新形势对其所提出的要求,则会严重影响管理工作质量,阻碍管理工作进展,必将导致管理风险产生,不利于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就目前的情况看,管理人员素质问题,在国有企业中依然存在。尽管国有企业对自身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为重视,由于管理人员中,大量工作人员工龄较长,并非年轻人,企业缺乏新鲜的血液注入,导致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相对较为陈旧,对以往的管理经验较为依赖。在上述环境下,当面临新形势下的各类风险时,财务管理人员也将难以快速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防范,最终导致风险发生并扩大。
2.5 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管理模式落后的问题,属于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对财务管理风险的发生会起到一定影响。当前,国有企业所运用的管理方法,依然为传统的方法。长期以来,上述方法虽然经过实践的验证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效果,但不代表上述方法能够长期适应企业未来的经营环境。针对上述问题,如国有企业未注重对其进行解决,坚持运用同一种财务管理方法,则会导致在新的风险发生时,难以及时应对。管理模式的落后体现在固化方面。应当增加管理方法的灵活性,如此方可形成更先进的管理模式,确保国有企业可以借助上述模式,不断调整自身的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方案,保证方案具有灵活性、可行性以及有效性,促使财务管理风险发生率得到进一步下降。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做好管理模式的调整工作较为重要。
3.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方法的有效路径
3.1 更新管控观念
国有企业需要对管控观念进行更新,如此方可增强风险防范效果,降低财务管理风险的发生率。具体而言,首先,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要对自身的管控观念进行更新,应当认识到,以往的财务管理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在不断更新以及改变。其次,需要基于当前的风险变化情况,了解其规律以及特征,制订相关财务管理方案,方可实现对风险的进一步防范。最后,国有企业同样需要认识到引进先进技术的重要性。需要从资金以及人才等方面入手,为风险的防范提供后备力量,如此方可在风险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预防,避免风险进一步发生。
研究发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方法,需要从3个角度出发进行实现[1]。风险的发现、风险的抑制、风险的处理。管控观念的更新,同样需要从上述3个角度出发而实现。首先,应当树立风险预防理念,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风险,避免其发生。其次,应当树立风险抑制观念。当风险发生时,应当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尽最大可能对风险进行抑制,避免其进一步扩大。最后,需要树立经验总结理念,在处理风险的过程中,需要对经验进行总结,以便于未来在发生相同的风险时,能够实现有效防范。
3.2 建立预警机制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同样较为重要,能够实现对财务管理风险的有效方法。风险预警机制,强调在风险发生之前便采取相应手段,对其进行防范。以减少风险的发生为出发点,落实各项预警工作。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引进相应预警系统,具有一定重要性。对此,建议国有企业首先引进信息化技术,继而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上述系统中,含有国有企业的所有财务信息。未来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财务信息,同样需要录入到上述系统之中。财务管理人员需要负责对信息进行管理。可以以一个月为一阶段,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国有企业的运行状态以及财务状况。一旦发现国有企业可能面临财务风险,则需要立即报告,企业则需要立即制订相应的防范对策,避免风险发生[2]。另外,财务管理人员要对每次风险发生的经过进行记录,包括风险发生的原因、表现、具体解决手段等,从而为未来的风险防范工作提供参考,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3.3 完善内控制度
国企应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涵盖业务组织现状、实际业务程序等)梳理自身存在的主导风险种类,实现内部控制领导组织机构的完善,制订一套符合国企制度的内控制度,以及确保该制度跟国企以后的发展战略相适应。为了确保内控制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要求董事会、管理层、所有职能部门等在其中参与,且在内控工作中担负有关的职责,基于一致参与的形式推动内控制度的执行,以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财务信息质量,从而推动企业对一系列经营风险的防范,最终实现理想的生产经营效果。与此同时,实施有效的监督策略,即监督内控制度的执行过程,确保稳步落实一系列的内控制度,实现国企内控制度执行力水平的整体提升[3]。此外,国企还应创建通畅的互动交流机制,确保各部门间能够及时交流信息,也有助于财务管理部门对企业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便于发挥财务分析的指导作用,综合把控国企的人员流动、货物流动、资金流动等动态,为国企实施一系列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持。
3.4 提升管理人才素质
国有企业需要提高财务管理人才的素质,帮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减少财务管理风险。人才素质的提升,需要从3个方面出发而实现[4]。(1)国有企业需要做好人才的招聘工作。需要判断人才是否本专业毕业,需要考虑其工龄以及工作经验。考察其本身的素质,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考虑其价值观是否与企业一致,降低人才流失率。(2)对已经在职的财务管理人员,国有企业要注重对其进行培训,通过不断培训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掌握大量财务风险预防知识,了解预防手段,为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提供保证。(3)国有企业可以实施轮岗制度以及激励机制。当发现财务管理风险发生时,需要分析原因,将责任落实到人。针对长期造成风险发生的财务管理人员,可考虑对其岗位进行调整,确保人尽其才,为风险发生率的降低提供保证。
3.5 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需要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式,保证能够不间断地对管理方法进行更新,使其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例如,国有企业可以引进5S管理模式,通过上述模式的实施提高财务管理的全面性,调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防控。另外,国有企业同样可实施PDCA管理模式,或品管圈模式。通过上述模式不断对财务管理的效果进行检查,并对管理手段进行更新,持续提升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减少风险发生。
4.结语
对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策略进行分析,可为国有企业提供参考,使其能够了解到自身所面临的风险的体现,了解导致风险发生的原因,认识到防范风险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对自身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整,为风险发生率的降低提供保证,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今后,建议国有企业增强自身的管控理念,积极引进信息化系统,完善预警机制。要针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培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积极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式。上述措施的共同实施可帮助国有企业进一步改善管理效果,促使财务管理的质量得到持续性提高,为各类风险的减少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