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酸梭菌在治疗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中的价值探究

2022-11-15席福冬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球虫梭菌球虫病

席福冬

曲阜市陵城镇人民政府,山东济宁 273100

丁酸梭菌也被称为咯酸梭菌,是一种梭菌属,是在人类以及动物肠道中通过分离得到的一种厌氧性革兰氏阳性芽胞杆菌,可以在动物肠道内定植。鸡坏死性肠炎以及鸡球虫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鸡病,其会为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将丁酸梭菌用于治疗鸡球虫病和鸡坏死性肠炎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保证鸡的健康,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1 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

1.1 临床症状

雏鸡患上这种疾病后,初期会出现精神不振的情况,羽毛杂乱,双眼紧闭,鸡冠发蔫的症状,还会出现明显血痢。后续,出现明显食欲下降,渴欲变强,嗉囊内堆积大量液体,翅膀下垂,运动失衡的症状。最后,出现昏迷以及痉挛,由于急性衰竭导致死亡[1]。

1.2 病理变化

球虫病肠道的病理变化以及部位和球虫种类存在直接联系。脆弱的艾美耳球虫会对盲肠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毒害艾美耳球虫会对小肠中段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坏死性肠炎病变一般发生在小肠后段,外观小肠会呈现出黄白色或者红褐色,同时存在明显粗大以及膨胀情况,特别是空肠以及回肠部位,一部分盲肠也会出现病变情况。一些鸡直肠壁外观存在红色或者灰白色小斑点,肠壁明显变厚,内容物通常是红褐色或者黄白色豆腐渣样,同时有混合血液的坏死物质。脱落的黏膜、上皮组织以及浆膜存在明显的黄色斑点。还可以发现肺部以及心肌存在黄色坏死或者灰白色增生结节情况。

2 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的影响因素

2.1 环境因素

将雏鸡与成鸡进行隔离饲养可以有效降低发生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网上与地面平养的肉鸡分开饲养效果更加明显。借助单独的育雏舍以及育成舍,21 d后将雏鸡放入到育成舍进行饲养。通过实践证明这种饲养方法能够有效降低70%的发病率。另外,确保养殖场的干燥和干净也可以有效降低发生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的可能性。避免鸡粪污染水源以及饲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及时更换垫料,确保鸡群能够不接触粪便,如果鸡群接触到粪便,那么就会产生一定的危险性,即使运用各种药物以及方法进行预防,也无法产生良好的效果。正确处理鸡舍内土壤,通常养殖者会将表层土壤铲去,换上新土且铺洒生石灰等一些消毒剂也能够降低球虫的发病率。这是由于球虫乱囊在潮湿的泥土中存活时间能够超过两年,并且孢子化的卵囊对常规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这也是导致鸡舍出现球虫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2.2 饮水以及饲料因素

育雏期运用点眼滴鼻的免疫方法和运用常规饮水免疫能够有效降低坏死性肠炎发生的概率。建议夏季以及秋季在开展防疫工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在雏鸡20日龄前运用点眼滴鼻。另外,增强营养,为鸡群提供优质的饲料,禁止喂食一些发霉饲料。

3 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利用实验室检测能确诊这种鸡病,例如,采集粪便以及微生物培养等。饱和盐水漂浮法镜检是一种有效的检验方法,通过这项检查能够发现大量球虫卵囊。选取小肠受损病变位置的肠黏膜刮取物涂片,利用火焰将其固定,革兰氏染色,发现存在大量钝圆的革兰氏阳性肠杆菌;选取小肠内少量粪便,在TSC琼脂培养基等器皿中进行接种,在42 ℃厌氧条件下培养24 h,选择单个疑似菌落在FIG培养基中进行接种,在37 ℃厌氧中培养18~24 h;在上述培养皿中选择单个疑似梭菌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以及镜检。分别接种葡萄糖、乳糖等,开展生化鉴定。通过对病鸡开展病理剖检变化以及分析临床症状,且根据实验室监测,最终确定病鸡患上了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

丁酸梭菌也被称为丁酸菌等,在细菌学分类角度来讲,其是一种梭菌属,是在人类以及动物肠道中通过分离得到的厌氧型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其能够在动物肠道中定值,且产生和丁酸等一些短链脂肪为主要益生产物的益生菌。作为一种新颖的芽孢益生菌制剂,丁酸梭菌具有耐酸、耐一些抗生素、耐热等一些生物学特点。在畜牧生产过程中加入丁酸梭菌制剂,一方面能够有效推动动物生长,使其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另一方面能够减少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产品的数量,降低药物在肉品中的残留数量,对宿主产生一些益生效果。丁酸梭菌是一种微生态添加剂,其一方面能够作为饲料添加剂单独进行使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和一些有益菌联合进行运用,使用这种益生菌后能够大大降低细菌的耐药性,推动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确保动物机体的健康,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食物。将这种药物用于治疗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的过程中,可以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鸡群采取混饮丁酸梭菌以及青蒿常山颗粒的方法。具体药物使用方法为,在鸡群饮水中加入青蒿常山颗粒,每100 kg饮水加入100 g药物,连续饮用5 d,每100 kg饮水加入丁酸梭菌200 g,连续饮用7 d。通过运用该药物进行治疗后,鸡群整体情况明显好转,蔫鸡数量大量减少,坚持用药7 d后,鸡群采食情况以及病死情况明显好转。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雏鸡没有患病,那么需要防止长时间预防投药破坏肠道菌群,特别是注意大量运用抗菌药在杀死阴性菌的过程中,能够确保魏氏梭菌等一些阳性菌群可以快速增加,导致坏死性肠炎。所以,使用适量的益生菌在调理肠道菌群平衡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发生肠道病的发生概率。球虫病、滴虫病等疾病在临床上不好区分,为了更加准确的区分几种疾病,那么需要多开展解剖工作,尽可能运用涂片镜检的方法,无法开展化验室检验的疾病需要全面考虑。

4 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的防治措施

4.1 构建生物安全体系

首先,有关人员需要强化饲养管理工作,尽量减少外来人员进入养殖场内。针对进入养殖场的人需要提供完整的防护服,如工作服、胶鞋等,保证料具等各种设备全部经过消毒和清洗后进入养殖场。购买健康鸡,鸡场排泄物和病死鸡需要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控制疫病的传播。如果发生鸡球虫病,那么需要针对实际症状交替使用抗球虫药物,一种药物可以坚持使用5~7 d,间隔7 d后,继续使用另一种药物,防止由于长时间使用一种药物造成鸡群出现耐药性。

4.2 预防接种

根据有关计划免疫规程进行操作,严格控制疫苗剂量,科学合理运用中草药以及免疫增强剂。利用安全性、免疫效果较好的疫苗,避免鸡群产生耐药性以及药物残留。

4.3 强化饲养管理,保证饲养环境的干净

为了确保成功控制以及预防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那么就需要做好鸡群的饲养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认真做好药物治疗。养殖场需要切断球虫的繁殖,彻底消灭球虫存在较大的难度。运用各种消毒措施只能够控制感染程度以及感染扩散,无法彻底消灭感染,以此防止健康鸡群接触感染的病鸡。所以,有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定期消毒工作,保证饲养环境的干净,降低健康鸡群感染的可能性。

4.4 建立防重于治的养殖理念

一旦发生球虫病,那么往往会合并坏死性肠炎。由于球虫损害肠壁,会诱发细菌继发感染。磺胺类药物一方面能够抗球虫,另一方面能够抗菌,通常不需要单独使用其他种类抗菌药,而百球清等一些药物无法很好的控制细菌,利用抗生素进行联合治疗,会对小肠球虫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4.5 做好环境卫生,使用合适的药物

定时对舍内粪便进行消毒,定时更换垫料,定期清理以及消毒水槽等一些养殖用具,确保舍内地面干净、干燥以及卫生,定期消毒舍内以及舍外。另外,有关工作人员需要选择适合的高敏药物,及时对病鸡开展治疗。按照药敏试验的结果,针对发病鸡群上午运用氟苯尼考饮水,下午运用新霉素饮水,且在鸡群每日食用的饲料中加入电解多维以及维生素K3,针对伴发球虫病的用鸡球虫散20 g/kg拌料,连用3 d,观察治疗效果。

5 总结语

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鸡病,为了降低这种鸡病发生的概率,需要做好饲养管理等工作,全面消毒和清理鸡舍。在治疗这种鸡病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丁酸梭菌,这种药物能够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多样化方法预防以及控制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

猜你喜欢

球虫梭菌球虫病
林下养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饲用益生菌丁酸梭菌抑菌性能的研究
丁酸梭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鸡球虫病的防治研究
关于鸡球虫病的流行因素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治疗球虫能不能用多维,这个问题困惑了你多久?
浅谈牛球虫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治
一种脂肪酸可有效对付艰难梭菌
自主苗更合国情
鹅球虫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