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笼养肉鸡育雏期管理的关键要素

2022-11-15广金钟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鸡雏均匀度雏鸡

广金钟

辽宁省北票市娄家店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北票 122178

笼养肉鸡育雏期的管理方法与以往平养肉鸡的育雏期管理方式有一定的差异,不仅是养殖设备的不同,而且随着肉鸡养殖业的技术发展,在肉鸡品种、鸡雏孵化、饲料配方、疾病防治等方面都有很大改变。因此,现在笼养肉鸡育雏期的管理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为支撑,并随着养殖设备的改进而不断更新管理模式,本文就详细介绍一下笼养肉鸡育雏期管理的关键要素。

1 在鸡雏方面的管理要素

1.1 鸡雏的常识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笼养肉鸡育雏期的管理,要详细了解肉鸡鸡雏的常识。首先,鸡雏孵化第20天就应该做好接雏的准备,一般6 h就开始出雏,到12 h就达到出雏高峰,到21 d出雏基本结束。对于过早出雏或者出雏时间拖得很长的大都是弱雏或病雏,甚至到22 d还有没破壳的,所以掌握好出雏的常识有助于做好接雏工作。其次,要了解卵黄的常识,现在孵化的种蛋蛋重一般在50~70 g左右,而卵黄的重量一般在18 g左右。

由于刚出生的鸡雏重量约为蛋重的67%,因此刚出壳的雏鸡体内有足够的卵黄(11%~13%),能够提供给雏鸡3~5 d内部分营养物质,这是育雏过程中的第一个关键点。刚出壳的雏鸡体内的卵黄大约在一周的时间内吸收完毕,在这一周时间内雏鸡往往容易因种种原因造成死亡,最主要的因素是雏鸡抵抗力较弱。即使雏鸡度过成活率这一关,还因为雏鸡抵抗力的个体差异直接影响未来鸡群的均匀度,而雏鸡的均匀度与成活率都直接影响着养鸡产业的经济效益及发展。因此,笼养肉鸡育雏期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肉鸡养殖户有充足的耐心观察雏鸡的表现,并能够及时拿出对策,解决雏鸡在育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2 雏鸡的特点

刚出生的雏鸡的体温在39.8~40.6 ℃之间,因此刚入雏鸡舍的雏鸡在温度控制方面要严格注意。雏鸡前5天体温调节能力极差,这个阶段也是消化系统重要发育期,也是卵黄吸收的关键期,卵黄吸收的好坏直接影响鸡雏的抵抗力。有实验表明:当育雏舍温度每下降0.6 ℃,雏鸡的体温会下降0.1 ℃。尤其是鸡雏入舍后的36 h是天然免疫抑制期,必须防止鸡舍低温,以后随着鸡群的表现随时调控鸡舍的温度。一般情况下雏鸡入舍后前5天每天上升0.2 ℃左右为宜,健康雏鸡适宜环境温度为32.6 ℃,湿度55%~65%,风速≤0.2 m/s。

2 在育雏生产方面的管理要素

2.1 进雏前准备

首先要把育雏舍做好密封工作,任何季节育雏舍都需要密封遮挡,根据轻重缓急和工作量进行调整。尤其是在冬季要加强密封遮挡级别,因为据测算:育雏期冬季漏风速度平均是夏季的4.5倍,是春秋季的2.5倍,因此必须做好冬季育雏的鸡舍密封遮挡工作。而在夏季要防止侧墙翻板进风应激上层鸡,密封工作各有侧重点。需要严格密封的地方有出风口、风机挡板、导管、侧窗四周、翻板四周、排水沟口、管道线孔。而需要遮挡的地方有笼顶塑料、门帘、鸡笼前后端,尤其是底端需要严格注意遮挡。其次是要检修设备,进雏前要把育雏舍的一系列配套设备彻底检修一遍。如根据自己场锅炉和供暖系统情况,检修锅炉隐患、加热器、放气阀、水路阀门等,再检查加热器、灯泡(15 W)的数量及是否能正常使用,鸡笼、行车、清粪系统、小推车、门窗、导管、传感器、控制器、发电机要检修等。检修完成后开始对育雏舍熏蒸消毒,同时在进雏前还要做好进购的物资,如饲料、兽药、消毒药、生产生活劳保办公等,并安排好饲养员在育雏舍育雏工作的流程和制度,如遵守安全规定、遵守防疫规定、喂料、喂水、匀鸡、前端清粪、卫生、消毒、捡死鸡、报数、维护设备、完成管理人员交给的其他工作等等。

进雏前的最后一步准备工作是给育雏舍提前3天以上不等的预温,在鸡舍进鸡前3天开始预温,鸡舍温度控制在22~24 ℃为宜;在进鸡前2天的鸡舍温度控制在26~28 ℃;进鸡前1天鸡舍温度控制要求是提前4~6 h达到34~35 ℃舍温,并维持2~3 h后鸡雏到达。总之,原则上要尽量提前4 h育雏舍内达到34 ℃,预防雏鸡(或弱雏鸡)腿凉等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发育抑制。预温需要注意的是进雏前1~3天鸡舍要通风换气,天气热时可利用外界温度于白天13:00~17:00加热。鸡舍预温的同时,还要提前4~6 h预温水和料,其中要求:30 ℃≥水温≥25 ℃。一般情况下预温良好的参考标准为:小雏(≤38 g)进雏首日温度为33.5 ℃,中雏42 g进雏首日温度为33 ℃,大雏≥45 g进雏首日温度为32.6 ℃,如果是弱雏则进雏首日温度要提高0.5~1 ℃,进雏后36 h内是鸡雏心血管系统生长阶段,严格防止鸡舍温度过低。

2.2 进雏后的管理要素

运雏车来到之前,提前5~10 min集合人员重申分工与注意事项,准备小车、称量工具、撒消毒水等。因为运雏车温度标准为23~28.0 ℃,为避免温差过大,鸡舍温度可调至30~31 ℃,进雏完毕后逐渐调回即可。运雏车来到后要检查雏车的温度与车辆通风情况,尤其是夏季炎热天气必须要看看车厢通风情况。从运雏车往育雏笼倒雏,速度要尽量在30 min之内完成,然后随机抽取600只称重并数数,另外随机称取100只检查均匀度,均匀度达到70%为很差,75%差,80%合格,85%良好,≥90%优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任何时候进雏都可以不开风机,除非外界温度高于目标温度时除外。

鸡雏入舍后要巡视一遍鸡群,把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处理,安排好饲养员工作及注意事项,把由于压迫或免疫力低导致死鸡、憋腿鸡挑出,做无害化处理。并参看管理手册检查鸡群与判断鸡雏质量,如果发现雏鸡较弱必要时辅助饮水。

为鸡雏提供舒适洁净的环境(温热):首日32.6~34 ℃,55%~65%湿度,风速<0.2 m/s,并根据天气气温,鸡舍内的温度均衡,可实行合理通风,如软通风、缓通风、分散通风等,要达到鸡舍无刺鼻气味。同时要为鸡雏提供方便、充足、适合的水料,温度≥25℃,水位管高度20 cm左右,料筒靠近光源、距离笼门15 cm左右,同时保障水料位置15~80 lux的强光照,便于鸡雏采食。饲养员要每4 h一次有规律地轻轻驱赶鸡雏,便于鸡雏均匀饮水采食。为了推广高效生产避免疾病发生,增强免疫力,净化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必要时可在水中投服相关药物。

猜你喜欢

鸡雏均匀度雏鸡
如何提高雏鸡成活率
俄议员批德国宰杀公鸡雏是“动物性别歧视”
母鸡(节选)
啄破硬壳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喷头高度对防火林带喷淋效果的影响研究
食醋可防鸡病
PTT纤维纱线生产及在毛精纺面料中的应用
小鸡雏遇见小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