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志媛运用当归芍药散从湿瘀论治盆腔炎性包块*

2022-11-15史佳玉康志媛

中医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肝郁血虚脾虚

史佳玉,康志媛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继发于盆腔炎的一组慢性疾病[1]。以盆腔炎性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输卵管脓肿、炎性纤维化增生、伞端或管腔闭锁、卵巢脓肿等[2],导致不孕症、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西医治疗以抗菌消炎为主,存在耐药、停药后易复发,包块消退疗效差,长时间应用菌群失调,必要时手术治疗,但创伤性手术后仍有复发可能[3]。该病严重影响女性生育功能,危害妇女身心健康。

中医古籍无此病名记载,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慢性盆腔痛,盆腔炎性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炎症反复发作,可伴有低热起伏、困倦、带下量多等,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癥瘕”“妇人腹痛”等范畴。中医学在盆腔炎疾病的治疗、防止复发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优势[4]。

康志媛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访问学者,河南省第二届中医药青苗人才培养项目指导老师,河南省卫生系统“职业道德标兵”,河南省优秀援疆干部,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6年。康教授师承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罗氏妇科罗颂平教授,博览《金匮要略》《傅青主女科》等古医经典,善于汲取各家所长,融会贯通,临症经验丰富,辨证思路明确。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上有独特见解。笔者有幸跟随康志媛教授学习,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 肝郁脾虚为本,湿瘀互结为标

女属阴,以血为体为用,《经脉诸脏病因》云:“女子经血为主,血旺则经调子嗣。”盆腔炎性包块多发生在经期、产后、流产后或手术后,血室正开,易感外邪之时[5-6]。康志媛教授认为发病时机揭示了该病的内因。“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妇女以血为用,肝血足则冲脉充盛,任脉得养、血海满盈,经行胎产,耗血伤阴,损及肝本,则肝郁血滞,形成“瘀”;气血亏虚,伤及后天之本,脾气虚则运化失职,湿浊停聚,流注下焦,形成“湿”。加之感受外邪,摄生不慎,或房事不洁,感受寒湿、湿热、风湿等外湿之邪,邪客于冲脉、胞宫、胞脉,滞留少腹,与气血搏结,邪正交争,最终湿瘀互结,停聚小腹,发为病。故气血亏虚,肝郁脾虚是本,是内因。而感受外邪,湿瘀互结,聚焦成癥,形成盆腔炎性包块是标,是疾病的表象。

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盆腔炎就是女性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上生殖道及周围组织获得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导致一系列炎症病理反应[7]。若治疗不及时,抗生素应用不当,则炎症反复发作,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发生瘢痕粘连,导致炎症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就会形成盆腔炎性包块[5]。现代病理机制也同样揭示了该病是本虚标实之症。

2 本虚标实,补虚泻实,标本兼治

盆腔炎性包块的治疗难点在于病情反复,病程缠绵。一方面患者常表现为下腹隐痛,带下量多,头昏心慌,面色少华,肢体困倦,肌肉酸痛,舌质暗,苔白腻,脉沉滑,一派虚证表现;一方面患者湿瘀聚结于冲任、胞宫、胞脉,下腹痂块形成于内,外在表现为实。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标本是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主次关系[8]。《素问·移精变气论》曰:“标本已得,邪气乃服……标本不得,亡神失国。”康志媛认为,在盆腔炎性包块的辨治过程中分清病变的虚实,辨明证候的标本属性,是治疗疾病防止复发的关键。盆腔炎性包块的病机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正虚包括气虚、阴虚、血虚或气阴两虚、气血两虚,结合脏腑又可分为脾气虚、脾阴虚、肝郁血虚等为病之本。邪实包括外感、水湿、湿热及瘀血等病理产物为病之标。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因此康志媛教授强调治疗应紧抓“本虚标实”之病机,去除内因以治本,去除诱因和病理产物以治标。重在益气健脾、疏肝解郁、调理气血阴阳,同时配合利水、祛湿、化瘀、降浊等祛邪之法以治其标,根据标本虚实孰轻孰重,确定扶正祛邪孰多孰少,补虚泻实,标本兼治。同时结合全身症状及舌脉,辨别寒热次证,偏湿热者,可见带下色黄,小便黄赤,苔黄腻,便溏或秘结;偏寒湿者,可见下腹冷痛,形寒肢冷,大便溏泻,苔白腻;肾气亏虚者,膀胱失约,夜尿频多。治疗当随证加减,在祛湿化瘀的基础上兼清热、祛寒、补肾气。

3 疏肝解郁,补气健脾,缓则治其本

叶天士认为妇科病的治疗,主要为调肝[9]。康志媛教授提出,盆腔炎性包块的治疗既要重视补气养血,更要着重疏肝解郁。肝藏血,主疏泄,故在病理上常表现为气郁与血虚[10]。妇科病原因复杂,而历代医家尤其重视“肝郁”。因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易于拂郁,郁则气滞血亦滞,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常见下腹隐痛或刺痛,伴腰骶疼痛,头昏心慌,面色无华,舌质暗有瘀点,肝郁血滞之象。《医门八法》云:“诸病多生于肝,肝为五脏之贼。”肝主筋,肝血虚筋脉失养,营血不畅,下腹虚痛[11]。女子以血为本,肝藏血,主疏泄,调节血海与气机,肝经与冲、任、督脉相会,与胞宫相通,主子宫藏泻有序,经候如常。正邪交争,动血伤阴,日久肝血亏虚,血海失泄,气机失调,肝郁气滞,血行不畅,脉络受阻,气滞血瘀,瘀血聚于下焦而发病。肝血虚则肝无血可藏,肝失滋养,疏泄无权,气机不畅,血海调节无度,冲脉空虚,血虚气滞,气滞血瘀,形成癥瘕;而肝气调达,肝气疏泄有序才能血脉流通,冲脉之气旺盛,瘀滞自消。

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多带下量多,周身困倦,苔腻有湿,呈脾虚湿困之象。《傅青主女科》言:“夫带下俱是湿邪。”内湿多与脾肾功能失常相关[12]。康志媛教授在治疗上强调补气健脾,除湿祛邪。脾主运化、升清,脾气虚则运化失职,湿浊停聚,流注下焦,伤及任带,任脉不固,带脉失约,而致带下量多。脾乃气血津液生化之源,脾气虚中阳不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脾主肌肉,脾虚则湿痹阻络,肌肉酸困。细心观察会发现许多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多伴有肌肉酸困疼痛等不适,脾虚湿痹是盆腔炎性包块形成的关键。所以在治疗中,从多方面健脾利水,四苓散扶脾渗湿,石菖蒲健脾燥湿,黄芪健脾益气,升阳利水。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盆腔炎性包块患者,肝郁脾虚是本,从疾病本质入手,疏肝解郁,补气健脾,扶正祛邪,是根治及预防复发的关键。

4 湿瘀互结是关键,活血祛湿贯穿始终

湿瘀互结虽是表证,但贯穿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景岳全书·妇人规》有云:“瘀血留滞做瘕,唯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成积,而渐以成瘕矣[13]。”康志媛教授归纳该病病因病机: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之邪内侵,气血搏结,造成肝郁血滞,脾虚湿停,气机阻滞,瘀血、痰饮、湿浊等有形之邪凝结不散,停聚小腹,最终形成盆腔炎性包块。康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湿瘀既可作为致病因素又可作为病理产物,是影响盆腔炎性包块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的重要病理因素。盆腔炎性包块患者,肝郁血虚,脉道无力,日久气血瘀阻,脾虚湿困,气不化水,湿瘀久成癥,下腹胀痛,或痛连腰骶,或见下腹痂块[14]。肝血虚,气郁血滞,脾失健运,湿聚水停,湿性驱下,湿瘀聚结于冲任、胞宫、胞脉,形成盆腔炎性包块,摁之不坚,隐隐作痛。脾虚湿困,湿痹阻经脉,肢体困倦,局部之湿阻血不养,不荣则痛,故患者常伴有下腹坠胀、下腹痛以及腰骶部酸痛,或伴全身关节肌肉酸痛。湿瘀贯穿疾病始终,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康志媛教授强调活血祛湿疗法要贯穿始终,重用红花、川芎、桃仁,行气活血化瘀,茯苓、泽泻利水渗湿。提出当归芍药散为主方,血水同治,可兼顾之。现代研究发现当归芍药散可通过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2、细胞间黏附分子-1,调节Th、Tc免疫细胞及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等免疫因子,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炎症环境,以达到治疗盆腔炎的目的[15]。

5 当归芍药散活学活用

当归芍药散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主治“妇人腹中诸疾痛”。组成为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川芎半斤(一作三两),上6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全方养血和血行血兼健脾祛湿,补血不碍湿,兼行湿利水,使湿从下去,邪出有路,血充则脉道有力,水液运行无碍,可谓相得益彰[16]。梁彦闯[17]总结该方的核心在于肝脾同治,血水同调。凡肝郁血虚、脾虚湿困、气血不和、冲任失调等所致妇科病证,皆可辨证应用[18]。康志媛教授提出盆腔炎性包块者,肝脾不和,湿聚水停,形成癥瘕,利用该方三血三水之品行调肝健脾、活血利水之功,使肝气条达,脾气升清,血充湿泻,虚瘀俱解,痛证自消。诸药配伍,疏肝健脾,活血化瘀,通利水湿,柔筋和络。血水同治,肝脾同调[19]。《金匮要略浅注》认为此方以归、芍补血,苓、术扶脾,泽泻利水,川芎化瘀,全方起养血调肝祛湿健脾之效[20]。从组方上看,当归芍药散是由四物汤合四苓散组成的[21],四物汤补血调血,四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类比六味地黄丸的三补三泻,寓意补泻结合。癥瘕、血瘀水湿停聚,此乃实证;外邪入侵、金刃所伤,耗气动血,气血不足,此为虚证。盆腔炎性包块者,气血两虚,湿瘀水停皆有,用当归芍药散兼顾虚实两证,补血调血,可通瘀泻湿,补虚泻实。当归芍药散补血利湿,不仅有利下之功,还有升发之意[22]。川芎乃血中气药,泽泻、茯苓走气分,利湿浊,白术运脾升清,四药相合,清浊分离,气血同行。盆腔炎症迁延不愈,包块不消,是湿困下焦,气阻血瘀。运用该方升清降浊,使肝气条达,脾气升清,血充湿泻,临床效果显著。

6 结语

妇女经带胎产之际,气血亏虚,正气不足,易感外邪,造成脏腑功能失调,肝郁血滞,脾虚湿停,气机阻滞,湿瘀停聚小腹,形成盆腔炎性包块。所以肝郁脾虚是本,湿瘀互结是标。康志媛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盆腔炎性包块是典型的虚实结合、本虚标实之症,气血亏虚,肝郁脾虚,为虚为本,湿瘀互结,下聚形成癥瘕,为实为标。治病过程中要分清虚实,辨别标本,补虚泻实,疏肝健脾、化瘀除湿是治疗的关键。从调和肝脾入手,恢复脏腑功能,使气血中和,百病自去。而当归芍药散健脾疏肝,活血利水,方证之病理即血瘀兼水饮,与盆腔炎性包块的病因病机相契合。康教授从病因病机入手,运用该方随证加减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再次体现了中医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的辨证思维。

猜你喜欢

肝郁血虚脾虚
柴芍六君汤加味结合自血疗法对脾虚肝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联用建中和胃汤与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价值研究
月酒(千金酒)
改变肝郁体质,要想得开
血虚≠贫血
自拟方结肠灵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血虚≠贫血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谢旭善教授从肝气肝郁证论治胃脘痛经验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