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针疗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2022-11-15郑欣怡林万庆
郑欣怡,陈 斌,林万庆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失眠是指自觉入睡困难,对睡眠时长及质量不满意,并影响日间正常功能活动的一类疾病[1],我国失眠人群的患病率为22%,而随着学习、工作压力的日益增长,平均年龄为43.7 岁以下人群的失眠患病率(20.4%)明显高于43.7 岁以上人群(11.6%)[2]。失眠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正在被大量研究,一项约50万名受试者参与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失眠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对于未患高血压及卒中的年轻人群[3],动物试验证明睡眠剥夺大鼠的记忆、注意力及认知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害[4],可见,失眠已成为我国高速发展下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
目前治疗上以西药及行为认知疗法为主,长时间服用药物需承担成瘾性、日间困倦感、戒断综合征等风险及不良反应[1],行为认知治疗则需在心理治疗师指导下长期进行,对患者的时间、金钱而言都是不小的考验。中医药治疗失眠历史悠久,浅针疗法作为福建地区特色的针灸疗法在改善睡眠方面疗效显著,具有无痛无创、不影响日间觉醒的优势。浅针以穴位局部的振动带动周围经脉的感传,着重刺激十二皮部中敏感性高的浮络及其效应点,发挥十二皮部抵御外邪入脏腑的功能,使营卫运行勿失其常,自可“昼精夜寐”。本文主要从浅针疗法治疗失眠的理论依据、临床研究、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其进一步的推广发展提供研究方向。
1 浅针治疗失眠的理论依据
浅针由九针中“鍉针”发展演变而来,在四五十年代时流行于华北、东北等地,后由福建的黄廷翼向夏净庭、韩辉圆等名家习得后传入福建地区[5],现由吴炳煌、梁栋富等主任继承创新,并发展为福建省特色针灸疗法。《灵枢·九针十二原》曰:“鍉针者,身大、末圆,锋如黍栗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浅针继承了鍉针按摩、沟通脉络之功,且针尖经改良后较鍉针更加圆润、舒适,通过在皮肤表面上下推刮针柄,使针体产生节律性、连续性的物理震颤并传至皮下穴位而致气,不同于常规在破皮后获得针感。浅针主要作用于十二皮部的孙络和浮络[6],《素问·皮部论》记载:“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客于皮毛……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皮部既为病邪入侵机体的第一道关卡,也是反映内在疾病的外在征象之一,浅针疗法通过十二皮部治诸外以调诸内,从而达到畅通气血,平衡脏腑的功效。现代医学表明,当给予皮肤表面一定的机械压力刺激后,皮肤触压感受器、振动感受器较前兴奋,其中的环层小体、麦斯纳小体对不同频率、力度的刺激进行编码、换能,使感受器去极化从而产生一定数量的动作电位,并沿传入神经将信号传至中枢神经,最终作用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7,8]。
失眠在中医学称为“不寐”,卫气在阴阳跷脉上的盛衰偏颇是其主要病机之一[9]。《灵枢·大惑论》曰:“卫气不得入于阴……阳气满则阳跷盛,故目不暝也”,跷脉为卫气出入阴阳的桥梁,当卫气生化乏源,无法按其“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的生理节律运行,或跷脉不通时,则发为不寐。浅针疗法属于浅刺针法中的一种,作用于皮部,而卫气又循行于皮肤,因此具有激发、调理卫气之功,与易晓英等[10,11]学者“浅刺主卫”的观点一致。浅针通过搔刮针柄,与头面部、胸腹腔等一些较浅薄及皮下存在液体、气体的空腔腔隙腧穴产生共振[10,11],增强针体自身有限的振动能量,鼓动卫气沿跷脉进行双向传导,维持人体“昼精夜寐”的正常生理活动。
2 浅针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
2.1 单一浅针治疗 黄燕熙等[13]比较浅针百会穴与口服药物对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失眠症状的疗效差异,发现浅针组患者日间功能活动状态更佳,药物组在缩短入睡时间方面则快于浅针组,两组总有效率间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精神分裂症这类特殊的失眠患者,浅针不失为一种刺激小、易于接受、无副作用的替代疗法。赵霞等[14]将60 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分为浅针组与体针组,治疗10 天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均较治疗前降低,两组总效率均高于90%,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见浅针在治疗失眠方面不但与体针针刺疗效相当,同时更具有无痛无创,舒适感强的优势,适用于任何失眠人群。郑美凤等[15]在运用浅针山根穴治疗36 例原发性失眠患者后发现其PSQI 评分较前下降,血清褪黑素则升高,治疗1 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88.89%,疗程结束3 月后总有效率为75%,提示浅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而从远期效应来看,仍需进行适当地巩固治疗,以延长经络刺激效应。通过上述研究可知,单一浅针疗法广泛应用于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类失眠,且疗效不亚于体针及西药,经济负担小,故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价值。但目前多数研究聚焦于浅针治疗后的即时、短期疗效,鉴于失眠的易复发性及反复性,还应多开展为期3 个月至半年的随访研究,探索更为完善的治疗方案。
2.2 浅针联合推拿 黄国芳等[16]采用浅针联合推拿治疗40例失眠患者,在浅针治疗后施以“开天门”推拿治疗,沿印堂至上星、百会作推法30-50 次,点按五经及睛明、迎香、听宫等穴10次,四指揉按肩井穴3min,最后顺、逆时针按揉太阳穴各10 次,治疗20天后PSQI评分由治疗前19.68降至13.47,总有效率达95%。郑美凤[17]在对77 例情感障碍患者施以浅针联合推拿颈项部后发现,患者失眠、焦虑、狂躁等临床表现得到明显改善,且所有患者均可配合完成3-6 个疗程,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由此可见,浅针联合推拿在治疗失眠方面疗效确切,其通过刺激头部的神经末梢及反射弧,改善大脑微循环,解除头颈部肌肉痉挛状态,加速人体进入浅睡眠状态,同时因其轻柔、舒适的治疗体验而较其他疗法更利于患者坚持治疗。
2.3 浅针联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治疗失眠的物理疗法,将特定的超低频磁场输入大脑,模拟GABA 等神经递质慢突触后电位作用,从而抑制大脑的兴奋性[18]。张晓峥等[19]通过在镇静穴、山根穴上行浅针治疗并联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失眠进行干预,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及口服艾司唑仑组PSQI、埃普沃思嗜睡量表评分均较前显著减低(P<0.05),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无差异(P>0.05),同时联合治疗组对日间功能及睡眠质量的改善优于艾司唑仑。浅针联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作为传统医学与现代物理治疗相结合的一类疗法,具有西药所无法比拟的不影响患者日间生活质量的优点。因此,针对失眠这类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疾病,运用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治疗模式能有效强化其临床疗效,从不同作用层面发挥各自的功用。
2.4 浅针联合耳穴压豆 张建礼[20]对患有运动性失眠的年轻运动员采用浅针联合耳穴磁珠压法,有效率明显高于安神补心胶囊(P<0.05),且安全性高,对于用药要求严格的运动员而言,可作为治疗失眠的首选方案。何琪[21]等运用浅针山根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气郁质失眠,耳穴选取神门、皮质下、交感等穴,治疗结束时试验组及西药组PSQI、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前有所下降(P<0.05)。治疗结束1 月后随访发现试验组上述评分与治疗结束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组则反弹明显,同时总有效率(53.3%)也显著低于试验组(83.3%)。在气郁质评分方面,试验组治疗后及随访期均较前降低,但西药组治疗前后则未见变化(P>0.05)。由此可见,浅针联合耳穴压豆对改善睡眠质量及抑郁状态的远期疗效较药物更为持久,并可调节气郁质体质,长期应用价值高于安眠药,在未来失眠慢性化的社会中尤为适宜。
2.5 浅针联合中药 杨晓琳[22]通过研究对比越鞠丸加减联合浅针与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发现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相当,而药物组中有3 名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张白白[23]研究发现浅针山根、百会穴联合酸枣仁汤对不安腿综合征中睡眠障碍这一症状改善显著,在治疗7天、14天后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口服盐酸罗匹尼罗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浅针结合中药辨证论治较单纯西药临床适用性更强,既规避了西药所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及耐药性,又能弥补长时间浅针治疗引起的穴位疲劳性,二者互相取长补短,为失眠综合治疗方案的优化奠定了基础。
2.6 浅针联合腕踝针 郑坛明[24]对260例睡眠障碍患者采用浅针联合腕踝针、耳穴压豆治疗,选取与心经循行相关的双上1 穴进行腕踝针轻刺激,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率可达62.8%。浅针与腕踝针主要作用于十二皮部,都属于浅刺针法,通过刺激皮下兴奋脑部皮层响应区,对过度活跃的皮层兴奋点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25],从而恢复正常的睡眠节律。
3 浅针疗法治疗失眠的机制研究
目前以临床研究居多,从细胞、神经组织等微观层面阐述其作用机制的动物实验仍待夯实补充,现较为公认的机制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调节大脑情绪及认知相关区域的活动 研究表明长期失眠会对负责情绪、认知的大脑区域产生负面影响[26],Li 等[27]利用DARTEL-ⅤBM 技术评估53名健康人与60名原发性失眠患者大脑灰质的变化,发现失眠患者前额外侧和前扣带回皮层的灰质体积较健康人减小,前额叶、脑岛、杏仁核、扣带回等均是大脑情感回路的一部分,扣带回皮层参与情绪的加工及自我控制[28],其灰质体积的减小与SAS、SDS 等焦虑量表评分呈负相关,导致更高水平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Wang 等[29]在fMRI 平扫下观察到15名失眠患者在针刺神门、三阴交、百会等穴5周后,双侧脑干、左海马旁回、额叶、右前扣带回等区域的大脑活动较针刺前明显活跃。郑美凤等[30]在浅针刺激山根穴后后同样行fMRI 检查,发现双侧海马旁回、左侧脑干、双侧扣带回、双侧脑干与杏仁核的功能连接较前增强,与针刺实验结果相似,故推测浅针调控与情绪、认知相关的大脑区域的自发性活动可能是其治疗失眠的潜在机制。
3.2 降低大脑电信号的复杂性 将非线性动力学引入针刺效应的研究是探索针刺中枢机制的一种创新模式,把脑电信息转化成近似熵(ApEn)、关联维度(D2)等非线性量化指标,再经过统计学的处理分析,进而找到由针刺效应引起的脑区变化[31],其较神经影像学技术能更好地捕捉神经网络结构连通性上所发生的动态改变,同时在处理杂乱的脑电信号及其频谱上具有更加同步、稳定的优势。ApEn 和D2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大脑神经元的活动频率,二者均与脑电的复杂性及大脑激活程度成正相关[32]。Qi 等[33]对失眠患者浅针干预前后测得的脑电图进行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干预后右枕叶Ap-En 较前下降,D2 的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林栋等[34]发现ApEn 在右侧额颞区及枕区的表达水平降低,D2在双侧顶枕区表现出下降趋势,共同揭示了浅针可能通过激活某些特定大脑区域,降低大脑电信号的复杂性,提高其同步性及有序性,从而加速人体进入睡眠状态。
3.3 激活皮-脑轴效应 皮肤和中枢神经均由神经外胚层发生进化而来,表皮及真皮组织中有一定数量的神经末梢分布,并能分泌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等活性物质,参与神经系统的调控,大脑和皮肤间的内在联系被称为皮-脑轴[35]。失眠患者因长时间处于慢性应激状态下,导致HPA 轴对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醇(CORT)等具有促觉醒作用的激素的灵敏度及调节能力减退,无法经正常的反馈机制抑制下丘脑产生过多的CRH[36]。吴雪芬等[37]对失眠模型大鼠的百会、三阴交、神门等穴进行针刺,发现治疗后大鼠ACTH、CRH、CORT 水平显著下降。苏丽芳[38]认为浅针疗法也可通过调节HPA轴改善睡眠,并对镇静穴、太冲穴、行间穴进行浅针干预以进一步验证假设,结果表明浅针组及药物组患者血中的ACTH、CORT 含量均下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浅针通过给予皮肤表面穴位一定的压力刺激以触发皮-脑轴效应[7],增强HPA 轴的自我调控能力,维持其上下游激素在分泌上的动态平衡,最终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但由于该研究样本数较少,且主要开展于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还需纳入不同证型的受试者。
4 结语与展望
综上所述,浅针疗法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并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各人群的睡眠障碍,但多数临床研究仍停留在小样本研究或经验总结阶段,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数据支持,需遵循随机原则并尽可能开展双盲试验,进行随访及跟踪调查,以获得高质量的循证依据。浅针在临床应用上讲究操作技巧,目前浅针针具、操作标准尚未统一,针柄的长短及粗细均会导致不同的振动效果,未来可尝试研发电浅针,将人为产生的稳定性较差的振动频率转化为恒定、规律的压力及波幅,使刺激量参数化,提高操作的同质性及可重复性。
浅针疗法在机制研究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多以毫针针刺在失眠中的效应机制为导向,从脑区活动、大脑电信号、皮-脑轴效应等角度探究浅针的作用原理,尤其是引入非线性动力学等跨学科研究模式,为浅针手法效应机制的探索提供了新思路,除应开展大量动物研究外,还可寻找对经穴最有效的物理振动频率及压力,由临床经验向规范化的现代医学过渡,产出更高效的治疗模式,浅针的长足发展及推广仍需各位同道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