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当代书法发展需要坚持“正统观”
2022-11-15陈培站
○陈培站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转型,书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与市场机制的多重影响下,书法的发展开始偏离轨道,陷入“学统”与“道统”解构的迷途中。面对当下远离书法本体的“学统”与“道统”失衡的书法生态环境,笔者以史为鉴,贯彻“笔墨当随时代”转型的书法要求,提出当代书法发展的“四个维度”,以更好地体现书法艺术的时代价值。
一、坚守汉字为根基的正统观
“正统观”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问题,“正统理论既是史学家在处理历史问题时所形成的观念和理论,反过来又对现实政治和未来历史产生深刻而深远的影响”[1]。“正统理论之精髓,在于阐释如何可以承统,又如何方可谓之‘正’之真理。”[2]中国书法史是中国历史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存在着“正统观”。
首先书法正统观的形成与汉字的发展密不可分。书法之“书”应回到“六书”本意,书写汉字即是书法,这是个约定俗成的观念,有史以来就是书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保障。汉字的价值究竟何在,对人们又意味着什么?书法的本质规定是什么?这是我们首要反思的命题。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云:“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3]意为文字明则六艺明,六艺明则王道生;前人以汉字垂铭后世,后世欲明“六经与王道”亦以汉字。元周伯琦即云:“六书者,文字之本也。不达其本而能通其用者,不也……书之六义,大略若此,包罗事物,靡有或遗,以之格物则精,以之穷理则明,以之从政则达。”[4]而许慎关于六书之学说则为传统文字学理论的核心,从而将汉字的价值归结为由创立伊始便成为儒家修为模式“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伸。汉字不仅具有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的价值功能,更蕴含了古代大量的文化信息。只有准确认识汉字产生发展的脉络渊源及文化背景,才能揭明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而在书法创作中才能够准确书写汉字并运用汉字,而书法的本质规定就是书写汉字,以汉字造型为塑造对象表达出汉字所传递的信息与内涵。
汉字的书写不同于西方字母符号,它在书写方式上有极其严格的法度,这个度在书法上称之为“笔法”。“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古代的书法教育和学习主要有“师范”与“家法”两种形式,古人习字一定要师出正脉,有统有序有渊源。饶宗颐先生谓:“自韩愈《原道》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再传至汤、文武、周公、孔、孟,儒家道统承传之说于焉确立。”[5]孔孟儒家学说的最终确立,一如书法史上二王至颜两大系统的建立,终成大统。受儒家道统观念传承的影响,习字逐渐形成笔法谱系的正统观,以名家传授笔法的笔法谱系得以确立。中国书法史则围绕着这一授受谱系前进发展,学习古法视为正统,出新意以其不离“正统”而被誉之“创新”。若不讲古法,无有师法,书法的统序就会大乱,从而不得雅正之旨与书之正统。
二、确立与弘扬书法审美的正统观
社会转型带来了书法生存和书法审美价值观的全新变化。近代以来,毛笔的退场致使中国人赖以为美育教育的习字训练戛然而止,书法在传统文化知识谱系中的位置渐以消失。由此失去了书法美育的普及基础,当下的艺术教育很难再感受到本土艺术韵律与美感。启功云:“韵律是汉语的血小板,没有它,不成为正常的血液。韵律像陷阱,一不小心就掉进去。”[6]随着知识阶层身份的转变,当代知识分子建构以技术精英为主体,书法已不再是人文教养的重要蕴含,成为可有可无的业余爱好。书法文化精神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带给书法的则是一种丧失存在基础的命运。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书法被迫走上“自我营救”的坎坷之途,即抛弃完善人格修养、文化品格的人文与社会教化功能,下降为泛文化审美形态之一的大众艺术。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文化哲学思潮汹涌而来,带来的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理念的彻底解构,中国书法与西方艺术思潮的冲突日益尖锐,加之市场经济大潮的助澜冲击,使得当代诸多书法家迷失了方向,妄图借用西方文艺理论建立起一种以解构汉字为载体的现代、后现代的前卫艺术思想,随之,“丑书”横行、泛滥。披着传统书法的外衣,表演着低俗恶俗的书写行为艺术,如过江之鲫,无视中国书法的特殊性,自觉或不自觉中割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冷眼审视,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中国书法的“先锋”们追随百年前的西方而大谈思想理念,事实上早已成为过时的“后卫”,令人徒生恍如隔世的悲哀。“当代书法创作的社会环境与审美方式对创作理念乃至形式与技法发生着影响,对古典传统的书法价值评判标准更具摧毁性。”[7]书法之难不在技巧,在于“不自知”与“止于至善”。当代书坛,书法创作大都偏向小巧、精致甚至挠手弄姿,故作姿态,正大气象的作品已鲜少得见;书法审美需要多元化,操守母体美学的核心正统观,以“雅”为基点,坚守民族之正大气象。“正”乃正统,以书法史上充满阳刚、伟博精神的书法经典和书法家作为师承对象。“大”乃格局之大,有宽宏兼容之心,具胸怀天下、兼济民生之志。“气”就是要养成一股浩然正气,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何谓“浩然之气”?孟子云:“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8]如何养成“浩然之气”,孟子训导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9]就是要能够勇敢面对人生各种遭遇、经得住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如果一个书法家心中无浩然之气,即使学的是正大气象之书,其笔下的气息依旧是萎靡颓废。“象”,常与气连在一起。古人的思维之网是以“象”思维的方式编制起来,“象”是一个特殊中介,具有贯通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的功能,作为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运思方式,“象”在传统知识系统的生成建构中处于核心位置,是哲学、文学、艺术等思想产生的思维机制。“象”也是对“正”“大”“气”的升华与总结,“正大气象”四个方面,处于同一价值体系,分属不同层次。我们的书法家只有养成了浩然气象,再来取法正大之书,方可创作出阳刚、雄浑、伟博的书风,才能使得西方社会由此认识、了解、把握充满正大气象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三、接续与守护书法理论研究的正统观
熊秉明在20 世纪90 年代提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而‘核心的核心’是书法。”[10]中国书法历经三千多年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审美理念,其本质规定没有丝毫改变。要保持一门艺术的纯粹性,不被异化,其本体必须坚守本土理论与母语文化,书法理论是从三千多年来的书法实践中产生。法国汉学家桀溺说:“一个人想要认真研究中国文学,首先必须对自己的文化具有十分良好的修养。”[11]没有母语文化的基础,就不能真正深入本民族艺术经验,也就无法获得对书法的真正理解,永远不会有自己的书学观与书学理论,自己的大脑也只能沦落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比如,书法美学的研究,因为“美学”一词是西方舶来品,当下的研究大多限于书法史与西方美学理论简单的嫁接,甚至直接套用西方文艺理论来诠释中国书法,对二者的传统关系缺乏梳理与贯通。笔者认为,有文可稽的三千年文化史是我们理论资源取之不尽的宝藏,只要深入爬梳,就有许多理论命题可以和西方文论对话、沟通、互补。立足本体,并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建立在母体理论基点上的一种思维与阐释的“转换”,以注重整体辩证的中国统摄思维为出发点,积极学习西方分析思维的长处。而当下诸多书家及学者试图借用西方文艺理论建立起一种以破坏汉字为基础的艺术理论体系,严重偏离了书法文化赖以依存的“正统”。我们要以中国三千年的文化史为根基,建立起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艺理论交流、对话的桥梁,以便中国书法文化资源能更好地书写和传播中国故事。
四、书法走向公共空间的正统观
公共空间是一个在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相对自由活动的区域,公共空间范围很广,包括展馆、街道、广场、商场、公园、车站、码头、机场、酒店等,人员流动量大,是对艺术品宣传推介的最佳场所。当下传统书法的“书斋把玩、赏玩”式的欣赏已转变为公共空间的“观看”方式,公共艺术已经成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谈到公共艺术,大家不约而同就想到是西方传来的艺术形式。其实,公共艺术在中国古而有之,早在殷商时期,那些青铜器上的铭文,就已具备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的因子,园林楹联书法、寺庙牌匾书法、石窟造像题记、摩崖刻石、“始皇六刻”与《熹平石经》等都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书法艺术作品,从内容来说,既有皇家的昭示,又有儒家经典,皆处于当时的公共空间之中。而作为在公共空间出现的书法作品,则必须具备教化、宣传和美化的功能,融合作者的思想内涵、公共参与、作品本身,三者相互作用,其主题应该是传递社会、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意志,让人们陶冶情操的同时体会到深刻的人文关怀。但公共空间自由性的特点又使得当下在书法审美的尺度把握上出现偏差:一是公共艺术,首先艺术是本质,要体现是艺术性,而当下公共艺术书写者良莠不齐,多有江湖书家混迹其中,致使许多“假恶丑”的作品泛滥;二是文字内容缺少甄别,造成文字内容粗俗、商业气息浓厚,在信息的传达上出现问题;三是过度追求形式感,视觉化,忽略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眼下不少所谓的公共空间的书法因功利作祟,丧失了创作者个人的风格特点,使书法家的审美理想、表现手段偏离了正统观的方向。
我们对书法发展的四个维度的正统观进行考察的一个目的,是对当下书法走向繁荣对社会价值及担当提供一些借鉴,尽管书法赖以生存的生态基础发生变化,书法作为一种文化角色参与社会生活的功能渐以弱化,但书法艺术形态内部蕴含的巨大历史惯性,依旧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坚强的捍卫着自身合理的存在。在坚守四个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树立当代书法发展的正统观,凸显书法创作的核心价值。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担当起书法传承和发展中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以“正统观”为导向,以“雅”文化为基石,以书家楷模风范为引领,以经典作品为依托,不断磨练自我品格、书法品质与人生境界,用汉字思维、书法的审美思维等无形力量去感动世界、影响世界,为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1] 张岱年主编《中国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年版,第346 页。
[2][5]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年版,第76 页,第78 页。
[3] [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78 年版,第316 页。
[4] [元]周伯琦《六书正讹》[M],古香阁藏本。
[6] 王宁《走自主创新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 月26 日。
[7] 中国书法家协会编《中国书法金陵论坛论文集2012》[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 年版,第218 页。
[8][9]《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6 年版,第53 页,第222 页。
[10]熊秉明《书法与中国文化》[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 年版,第252 页。
[11]胡若诗,余中先《法国汉学家桀溺采访记》[J],《文学遗产》,1997 年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