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安市主要农作物几种常见药害症状与应对措施

2022-11-15罗向阳

新农民 2022年29期
关键词:甜柿果面甜玉米

罗向阳

(永安市西洋镇经济发展综合服务中心,福建 永安 366000)

药害是指使用杀菌剂、杀虫剂、杀螨剂、除草剂、土壤消毒剂或生长调节剂时,因施药不当对果树生长生理或细胞产生毒害,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常见的症状有叶片产生坏死斑和枯焦,植株、叶片或者果实畸形,果实产生坏死斑,植株生长发育缓慢,叶片黄化、花少、果小、籽粒不饱满。药害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是对农药品种的不了解,有的药害甚至因部分农户文化水平低,错把除草剂当成杀虫剂、杀菌剂喷施到果树造成药害的情况也存在,农户因使用农药不当造成的药害损失,在农业生产中是触目惊心的,严重影响农户的收入。下面,笔者根据在乡镇工作多年的经验收录以下几种较为常见药害案例。

1 太秋甜柿的水渍状药害

1.1 药害症状

太秋甜柿在膨大期常出现水渍状的黑斑症状,因“太秋”甜柿成熟前期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后期随着“太秋”甜柿的膨大,斑块也会扩大,有的斑块甚至会扩散到整个果面,影响甜柿的品质,永安的“太秋”甜柿没有大面积发展起来,与药害没有办法解决有很大关系,农户一度要放弃太秋甜柿的管理。

1.2 应对措施

1.2.1 原因分析

笔者在2019~2021年持续对2~3棵太秋甜柿用药观察,把不同季节病虫害发生情况使用农药组合成不同的方案,喷完3d后来确定应该使用哪个组合,基本摸清农药使用规律,“太秋”甜柿管理主要是要规范乳油类农药的使用,药斑一般是使用乳油类农药造成的,但是后期使用超过600倍的代森锰锌也会有乳油类药害症状。

1.2.2 科学用药

通过笔者多年的跟踪,选择以下的农药是安全的:43%戊唑醇悬浮剂、75%肟菌脂戊唑醇水分散粒剂、80%甲基硫菌灵粉剂、30%嘧菌酯苯甲悬浮剂、70%丙森锌粉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颗粒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虫螨腈悬浮剂、8%阿维菌素茚虫威水分散粒剂,以上农药做好搭配可以很好地预防“太秋”甜柿角斑病、炭疽病、柿蒂虫、斜纹叶蛾、桑白介等病虫害,

2 特早熟蜜橘花皮果

2.1 药害症状

8月份特早熟蜜橘中后期,蜜橘果实表皮转色不均匀,黄里带青、青里带黄的花皮果,严重影响特早熟蜜橘的品质,造成果农经济损失。

2.2 应对措施

2.1.1 原因分析

笔者三年跟踪调查,果农在特早蜜橘转色期使用丙溴磷等有机磷农药、不合理使用矿物油等,对果面油孢产生破坏或者使用矿物油时油斑没有褪去,造成了蜜橘花皮果。

2.1.2 科学用药

在蜜橘膨大期至采摘前禁止使用丙溴磷等有机磷农药,可以利用丙溴磷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作用迅速,柑橘害虫对拟除虫菊酯产生抗性的特点,在春梢期或者采摘后使用,丙溴磷除了可以很好消灭红蜘蛛的成虫,还可以兼着杀灭蚜虫、潜叶蛾、柑橘木虱等虫害。特早熟蜜橘膨大至成熟期选择的农药要以水分散粒剂、悬浮剂等剂型农药为主,禁止使用有机磷等农药,或者慎用乳油类农药[1]。

3 柑橘新梢卷曲、果面灼伤

3.1 药害症状

柑橘园25cm以下的新稍卷曲或者缺刻,影响柑橘产量。柑橘果面滴水处有灼伤痕迹等药害症状,引起果皮黑斑,柑橘果商品性下降。

3.2 应对措施

3.2.1 原因分析

笔者调查,在柑橘挂果期,气候湿度大温度高时,果农使用炔螨特浓度过高、搅拌不均匀等容易造成柑橘树新梢卷曲、果面灼伤。

3.2.2 科学用药

挂果期不使用炔螨特,对部分有经验的果农根据温度的高低,以及能很好地二次稀释倍数另当别论,比较好的控制红蜘蛛的经验是在柑橘幼果期选择99%绿颖矿物油200倍加5%阿维菌素2000倍,间隔25d,连续打三次,最后一次打99%绿颖矿物油的时间控制在6月25日前,果树膨大前期使用。因99%绿颖矿物油杀虫机理是封闭害虫气孔,因此药液应均匀喷施于叶面、叶背、新稍、枝条和果实表面,对抗性红蜘蛛能起到很好的杀灭作用。

春稍萌发阶段,气温在28℃左右时,可以选择73%炔螨特乳油(克螨特)2000倍使用,夏稍和秋稍萌发时,气温在35℃以上时,可以选择73%炔螨特乳油(克螨特)3000倍使用,冬季清园时气温在20℃以下,没有嫩梢时,可以选择73%炔螨特乳油(克螨特)1000倍使用。按照以上倍数使用,柑橘基本上是安全的。

使用炔螨特要用60℃的温水10倍进行两次稀释,第一次使用木棍在水桶里均匀搅拌5min,第二次稀释时可以把炔螨特和温水同时倒入充电式的背壶中,打开开关自然喷出就能起到很好的稀释作用,再根据需要的倍数进行喷雾使用。根据有经验的果农反映,炔螨特稀释的好坏关系到药效和药害情况。

4 芙蓉李果面灼伤

4.1 药害症状

芙蓉李药害的主要症状是在果面滴水处造成灼伤,早期的灼伤比较浅,离成熟期有45d以上,芙蓉李果面灼伤处会自然愈合,形成黄色的疤,后期果粉覆盖后不会影响商品性。但如果离成熟期太近,果面灼伤处没有办法自我愈合,就只能当次果销售。

4.2 应对措施

4.2.1 原因分析

果农在芙蓉李使用矿物油不当,容易造成药害,造成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打完蜜橘后剩下的农药倒了很可惜直接打到芙蓉李上去,另一方面是打完蜜橘后剩下的农药直接加水把喷芙蓉李所需农药直接加到里面去打。也有果农在使用嘧菌脂等农药时,把喹硫磷等有机磷农药或者有机硅农药混配使用造成果面药害。

4.2.2 科学用药

在使用25%嘧菌酯等农药时要注意农药的混配,有机硅、有机磷、乳油类农药不混配,在永安使用25%嘧菌脂农药时主要混配的杀菌剂是80%代森锰锌、80%甲基硫菌灵、73%百菌清悬浮剂,杀虫剂主要是混配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0%虫螨腈悬浮剂苯甲、30%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

5 芙蓉李落花、落果、叶片畸形

5.1 药害症状

芙蓉李树老叶不表现症状,也有芙蓉李果树老叶黄化,新梢生长缓慢,抽出的新梢白化、畸形细长等症状,果面有灼伤,严重地造成落花、落果的情况,在加强树势管理的情况下,不会影响第二年的产量。

5.2 应对措施

5.2.1 原因分析

永安年平均气温19.5℃,雨量充沛,果园草相复杂,长势旺盛,随着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使用化学除草是果农的首选,其中以草甘膦的使用量在80%左右,草甘膦以其灭生性及控草时间长受到农户的喜爱,但使用不当容易药害,尤其草甘膦喷雾漂移危害果树造成芙蓉李落花、落果、叶片畸形。

5.2.2 科学用药

果园可采用生草栽培,减少果园水土流失,改良土壤的质地。果园覆盖良性草,可以防止表土受雨滴的直接击打而分散,减少表土流失,涵养水分及调节水分蒸腾作用,果园实施生草栽培,无论是滴灌后对土壤水分的保持还是暴雨后对水分的排除都有积极的效果。生草栽培可以改良芙蓉李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果树根系的生长发育,因生草栽培后粗细根增加外,根的数量、分布及扩展率,较清耕的效果更好。具体做法是把牛筋草、小飞蓬、马塘等恶性草及时拔除,再把浅根性草的培养成优势种群。

可以选择草胺磷等的农药使用,草胺磷属磷酸类除草剂,是谷氨酸合成抑制剂,作用机理为积胺中毒,为非选择性触杀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因比重较大,漂移性较差,适合于果园行间喷雾。可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双子叶及禾本科杂草,防除阔叶草应选择在旺盛生长时期施药,防除禾本科杂草应在分蘖始期施药,施药时选择的浓度为80~100ml,喷时喷湿喷透。

6 甜玉米后茬作物莠去津的药害

6.1 药害症状

前茬甜玉米使用莠去津,后茬种植十字花科、茄科、菊科类等经济作物时,表现的症状是造植株矮小,心叶白化、根部生长异常等现象,造成长势不良等情况。

6.2 应对措施

6.2.1 原因分析

甜玉米在永安市西洋镇种植面积666.67hm2,是除了水稻第二大粮食作物,为了节约劳动力,农户选择使用莠去津等选择性除草剂,使用时间是在玉米6~7叶时,禾本科等杂草三叶一心时使用,莠去津对防除杂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使用不当会对后茬的作物生长产生影响,对十字花科、茄科、菊科类经济作物引起生长异常。

6.2.2 科学用药

选择使用其他除草剂,不使用莠去津,具体使用技术为在种植玉米前一天,在保持畦面湿度的情况下,喷施金都尔(精丙草胺)等芽前除草剂,使用量在60ml/667m2,玉米移栽后,当玉米长到7~8叶时田间杂草6叶1心时可以选择使用小禾上(80%烟嘧磺隆加20%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根据使用情况,小禾上(80%烟嘧磺隆加20%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对后茬作物影响较小,使用小禾上除草剂时要等到甜玉米叶片没有露水的时候使用,如叶片露水较重的时候使用,甜玉米会在田间表现往不同方向倾斜。但不影响玉米长势,到玉米12叶以上时,因玉米的自然遮阴,杂草自然长势差。

7 甜玉米心叶白化

7.1 药害症状

甜玉米药害会造成心叶白化,使植株无法光合作用,严重的会影响玉米长势,减少产量,造成农户经济损失。

7.2 应对措施

7.2.1 原因分析

永安市种植甜玉米选择的海拔在550m以下,清明过后到8月6日前都可以播种种植,甜玉米在6叶1心时,西洋镇的气候条件温度一般在30~40℃,心叶白化的主要原因是在高温时使用乳油类农药,农户在打药时,习惯性会往喇叭口多滴点农药,正值高温容易药害。

7.2.2 科学用药

甜玉米在6叶1心时不使用乳油类农药,可以选择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甲维盐、虱螨脲、啶虫脒、吡虫啉等制剂为粉剂、悬浮剂或者微乳剂的杀虫药,杀菌药是乳油类的农药比较少,市面上看到的有巴斯夫的20%凯润(吡唑醚菌脂)是乳油的,其他成分的杀菌药比较少,如遇中午高温,10点后~下午4点前不打药,打药时不要特意往喇叭口多滴药水。

8 水稻叶片的灼伤

8.1 药害症状

水稻叶片白化,有如火烧状,在抽穗期至灌浆期发生叶片灼伤,产量可以减产10%~20%。

8.2 应对措施

8.2.1 原因分析

敌敌畏广谱杀虫,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对害虫击倒性强,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敌敌畏与扑虱灵、杀虫双配合使用能很好地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害虫,对60岁以上的水稻种植者是个经典配方,但使用不当易造成水稻叶片的灼伤。

8.2.2 科学用药

使用敌敌畏农药时,一定要等到水稻叶片没有露水的时候用药。使用敌敌畏的倍数要1000倍,要做好二次稀释。

9 芋头浇施多效唑后茬作物的药害

9.1 药害症状

前茬种植芋头,后茬种植的作物植株矮小,节间缩短,花量多,特别是种植豆科类作物根系生长受抑制,无根瘤菌,根系萎缩坏死腐烂。

9.2 应对措施

9.2.1 原因分析

笔者调查,农户为了追求芋头产量,有浇施多效唑的习惯,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影响植物体内激素代谢而作用,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芽、茎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植物分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产量等效果。芋头浇施多效唑的目的是控制地上部分的生长,把养分输送到地下部分,促进块根块茎的膨大,但多效唑在土壤中残留期长,过量使用对后茬作物影响明显。

9.2.2 科学用药

使用过多效唑的田块严禁种植豆科等根瘤菌作物,严格控制多效唑的使用量,使用过多效唑的地块要大水漫灌,漫灌的时间要超过15d。

10 结语

每一种化学农药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化学特性,在不了解各种农药的作用特点而盲目用药,极易造成药害。造成药害的主要原因有:

(1)误用农药。未对症用药或施用于敏感作物,易造成药害。

(2)农药随意混用。杀虫杀菌剂混用,多种杀菌剂混用或酸碱性农药混用。均可能造成药害。

(3)施药环境不适。喷药时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均有可能产生药害。

(4)过度用药,用药量过大。药剂浓度过高,施药次数过多,均易产生药害。

因此种植户要做到以下几条:

①科学用药。针对果树特性和病害种类对症下药,不要盲目混配和混用农药,不要随意加大用药量和药液浓度。

②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果园要远离污染源,工厂要重视废气处理和设施建设。

③避用农药。应尽量避免在果树上使用激素类农药,必须使用时,应掌握合适的施用时间、用药量和使用浓度,选用具有选择性的除草剂、注意施用量。施药时注意农药的漂移,不要把药液喷洒到树体上。

④要加强素质教育,定期组织专业户参加各种专业性培训,提高农户实际操作能力。

猜你喜欢

甜柿果面甜玉米
广西甜柿发展前景分析
昼夜温差大要防果实破裂
甜玉米丰产 种植有技巧
‘富有’甜柿砧木种质早期亲和性研究
葡萄日灼病的发生与防治
蜗牛:造成猕猴桃采前果面污渍的“真凶”
福建·甜柿栽培技术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正式实施
甜玉米常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防治
建始甜柿 终成正果
2013年富士苹果果面裂纹发生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