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重度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
2022-11-15马蓉霞张文杰
马蓉霞,李 静,张文杰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2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于2021年8月11日到我院就诊。入院前1个月受凉后出现发热伴寒战,体温最高达40 ℃,无咳嗽、咳痰,无咽痛、流涕及全身肌肉酸痛,自行口服“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入院查体:体温38.5 ℃,心率10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4/68 mmHg。神志清,精神差,双侧巩膜轻度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左侧颌下可触及一约绿豆大小肿大淋巴结,质软,边界清晰,无压痛,活动度可。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饱满,无腹壁静脉曲张,腹壁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右侧肋下触及4 cm,剑突下2 cm,质韧,无压痛。脾脏肿大,Ⅰ线14 cm,Ⅱ线16 cm,Ⅲ线2 cm,质韧,表面光滑,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轻度水肿。腹部彩超:肝大、脾大、脾静脉增粗,胆囊切除术后。浅表淋巴结彩超检查:双侧颈部(较大者22 mm×6.3 mm),颌下(16 mm×6.4 mm),左侧腹股沟淋巴结增大(15 mm×5.2 mm)。胸腹部CT:双肺纹理略增重,肝脾(肝右叶上下径235 mm,脾上下径260 mm)脏肿大,肝脏密度减低,门静脉增宽(17 mm),胆囊切除术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2×10/L,中性粒细胞计数0.48×10/L,红细胞计数3.1×10/L,血红蛋白93 g/L,血小板计数8×10/L。生化全项:甘油三酯1.87 mmol/L,乳酸脱氢酶437 U/L。白细胞介素627.9 pg/ml。血沉、凝血七项、降钙素原测定、肝脏相关抗体、抗核抗体谱测定、γ干扰素释放试验、G试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肥大试验、外斐试验均为阴性。骨髓穿刺活检:骨髓增生活跃,易见噬血细胞,未见幼稚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黑热病rK39试纸条检测阴性。根据检查结果初步考虑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进一步完善检查:铁蛋白2 000 ng/ml。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活性1.5%(活性降低),sCD25 19 150 U/ml。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抗体检测:EBV壳抗原IgG阳性,EBV核抗原IgG阳性,早期抗原IgG阳性;Q-mNGS检出EBV(相对丰度66.67%);EBV核酸(血浆):2.25×10copies/ml。此外,完善患者及其父母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相关基因检测,穿孔素基因有21个变异位点。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发布指南,这些均为良性变异位点,未见致病性突变,最终诊断为EBV相关性HLH(EBV-HLH)。治疗初期使用血液净化技术清除患者体内的炎性介质,诱导化疗方案参照《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指南(2004)》:(1)给予依托泊苷(VP-16)治疗:第1~2周100 mg·m·d(0.16 g),2次/周。在第3次化疗后,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白细胞计数降至0.11×10/L,中性粒细胞计数0.02×10/L,血小板计数6.0×10/L。暂缓化疗,待14 d后白细胞计数恢复至8.3×10/L,中性粒细胞计数6.78×10/L,血小板计数97×10/L,给予第4次化疗,将剂量改为75 mg/m(0.12 g);第3~8周75 mg/m(0.12 g)。1次/周(期间多次出现骨髓抑制,间隔14~21 d后外周血象均能恢复)。(2)地塞米松治疗:第1~2周10 mg·m·d(16 mg),第3~4周5 mg·m·d(8 mg),第5~6周2.5 mg·m·d(4 mg),第7周1.25 mg·m·d(2 mg),第8周减量至停药。(3)环孢素治疗:初始6 mg·kg·d(175 mg/次,2次/d),期间肌酐由46.1 μmol/L升至116 μmol/L、尿素氮由5.03 mmol/L升至22.29 mmol/L,调整剂量逐渐减为100 mg/次,2次/d至停药。在诱导化疗结束后14 d,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02×10/L,中性粒细胞计数3.35×10/L,红细胞计数2.00×10/L,血小板计数126×10/L。EBV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血浆)<1 000 copies/ml,sCD25 700 U/ml,NK细胞活性3.8%。复查腹部CT:肝脏体积稍增大,脾脏肿大(上下径100 mm),肝脏密度减低,门静脉增宽(16 mm),胆囊切除术后。根据Marsh等制定的HLH治疗指南中提出的疗效评价方法判断,该患者为部分应答,且在诱导化疗减量过程中无复发表现,目前在维持治疗、随访中。
2 讨论
2
.1
HPS又称为HLH,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危及生命的疾病。临床上以发热、肝脾或(和)淋巴结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HLH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后者包括感染相关HLH和肿瘤相关HLH等。与感染相关HLH的病原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支原体、寄生虫等,其中以EBV感染相关的HLH占首位。由于合并EBV感染的HLH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临床医师较易误诊。对于EBV-HLH的诊断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符合HLH的诊断标准,二是需要有EBV感染的证据。本例患者有以下临床表现:(1)发热:体温>38.5 ℃,持续>7 d;(2)肝脾肿大;(3)三系细胞减低(非骨髓造血功能障碍);(4)骨髓象提示有噬血现象;(5)铁蛋白显著升高;(6)NK细胞活性降低;(7)sCD25升高。以上均符合HLH诊断标准;且Q-mNGS检出EBV,EBV-DNA载量增高,支持EBV感染诊断,基因检测未发现致病基因。研究将EBV-HLH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本例患者sCD25≥1 000 μ/L,且三系细胞显著减低,最终诊断为重度EBV-HLH。2
.2
本例患者在2011年曾出现发热伴肝脾肿大,骨髓穿刺术未见噬血现象。肝脏穿刺活检:肝小叶结构尚存,小叶内多灶性淋巴细胞(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为主,包括CD3、CD8、CD4),单核细胞聚集,并可见点灶状坏死,局部可见少量髓外造血现象,免疫组化和特色染色未提示特殊病因学证据,小叶内和汇管区较多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浸润,表面存在细胞免疫介导的免疫性损害。腹部CT提示:肝脾大、门静脉增宽、胆囊结石。抗EBV壳抗原抗体IgG阳性;EBV-DNA(血浆)<500 copies/ml,EBV-DNA(淋巴细胞)2.63×10copies/ml,T淋巴细胞亚群检查发现CD3/CD4比值(73.9%)明显增高,NK细胞活性较低,考虑患者当时存在EBV感染。此次发病与EBV既往感染再激活有关,与以往报道相似,NK细胞活性下降及CD3/CD4比值升高,可能是EBV通过减低免疫提呈过程,扰乱细胞因子的免疫反应,减弱NK细胞的杀伤作用,破坏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EBV对免疫系统的调节最终促使HLH或淋巴异常增殖性疾病的发生。由此可认为,对于存在EBV感染,出现反复发热、肝脾肿大、NK细胞活性降低者,应密切随访,警惕EBV-HLH的发生。目前并没有明确、统一的用于治疗EBV-HLH的方案。Song等报道应用以糖皮质激素和VP-16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47例EBV-HLH患者,其4年生存率为(78.13±6.17)%,并认为由于VP-16对单核巨噬细胞的选择性强且对EBV核抗原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所以此方案在合并EBV感染的HLH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安琪等采用HLH-2004方案(环孢素联合VP-16、糖皮质激素)治疗HLH患者40例,结果总体生存率仅67.5%,病死率高达32.5%,总体疗效欠佳,可能与患者具体病情及个体差异有关。Liu等应用纳武单抗(nivolumab)治疗7例复发难治性EBV-HLH患者,5例患者获得完全临床缓解(平均16个月的随访),提示其可能为复发难治性EBV-HLH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本例患者的治疗采用了HLH-2004方案(环孢素联合VP-16、糖皮质激素),这也是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方案。经治疗后,患者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