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演——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催化剂

2022-11-14邓绍云

师道·教研 2022年4期
关键词:板演课堂教师

邓绍云

地理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关系密切,非常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板演能够大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不仅是教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还可以为全体学生展示学习过程,在有限的时间里提供课堂学习的范例。

一、小组合作板演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社会”的时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人类社会朝着高速、多变的方向发展,因而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既需要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决策,也需要更加紧密地与他人沟通、合作。

1.调整教学环节,有利于师生互动。通过板演,可以快速、及时地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立即做出课堂教学环节的调整,从而可以达到清除障碍、弥补不足、适当提高的效果。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和同伴对自己或他人的板演修正,了解自己知识或能力的缺陷,及时改正,提高学习效果。

2.促进合作探究,有利于思维锻炼。无论是集体板演还是个体板演,都充分展现了集思广益、共享成果的优势。不同学习能力、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有不同的思维表现,有的学生擅长空间思维,有的学生擅长言语表述,在板演中可以互补所短,共同成长。

3.展现个人魅力,有利于信心培养。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喜欢展现自我。课堂板演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契机。板演正确,可以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板演错误,小组集体分担挫败感,互相鼓励,容易激发继续参与的斗志。

二、小组合作板演的前提

1.建立合作小组。合理分配小组是成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由于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此必须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进行小组配搭。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包括成绩、性格特点、学习特长等,在了解了这些基本状况后才可以着手进行小组搭配。

2.设计预案。教师上课前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设计预案,让学生能够通过预案了解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并且判断能否根据以往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这些知识要点。例如在“地图的方向”学习中,可以在学生已知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在学习预案中给出不同的地图,让学生进行判断,看看以前学习的判断方法是否适用于这些地图,并让学生通过板演,标示出题目要求的地点,让他们掌握一般地图、有指向标的地图、有经纬网的地图的方向判断。

三、小组合作板演的程序

1.提出板演的问题。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对学生生活及终身发展有价值的知识,提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需要板演的问题,以唤醒学生的生活认知,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运用知识产生共鸣,认可地理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从而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操作训练。

2.小组合作答题。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都要阅读、思考、讨论、动笔答题,对其他组员的不同意见要进行检查、核对。发现错误答案时,小组中的成员要及时指出并纠正。同时,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做批注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组合作中长期坚持,对于板演的效果及能力的提高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小组合作板演实施

1.确定板演人选

(1)习题要与学生水平搭配。指定进行板演的学生的学习水平要与题目的难易度相符。不同层次的题目选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板演,让学生都有参与和收获的满足感。教师和其他学生要经常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板演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选择范例性学生。让具备创新思维的学生的解题思路透过板演展示出来,进而引发其他学生的思考,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另外,错误的板演范例也会收到正面的教育效果,因为板演出来的差错一般就是大多数学生经常犯的错误。

(3)随机选取学生。为了检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基础题或复习题时,随机选取学生进行板演,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4)学生自荐。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板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无论板演的答案是否正确,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应以鼓励为主。

2.教师巡堂指導

在学生进行板演时,教师应在课室中巡查,了解各小组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督促、辅导、纠正。

3.师生评讲小结

在学生板演完成后,师生进行归纳总结,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或疑问。评讲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师生共评。另外,要求学生及时修正或补充,并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对于独到见解或新颖创新的解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这也有利于教学相长。

五、小组合作板演的案例

1.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的小组合作板演

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堂转型,课堂转型意味着教学模式的变革。“分小组绘制地图”很受欢迎,但在黑板上进行板演比较费时费劲,如果利用学习IPAD,则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地图册”,引导他们根据学过的知识,细致观察各地地图;

(2)每个小组的组长抽签选择要绘制的地图;

(3)分小组讨论,并确定各小组成员的分工;

(4)学生按照分工用各种颜色的绘图笔描摹线条、勾勒地形、填充涂色,并标注国名、岛屿、山脉、河流等信息;

(5)学生用IPAD把绘制好的地图上传到教师的教学专用电脑;

(6)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各小组的作品并评点。

2.讨论、自评、他评结合的小组合作板演

在学习“地图的三要素”时,从以往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很容易忘记这个知识点。于是我通过学习预案,让学生先了解地图的三大要素,然后再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加深认识。

这个情景设置很受学生欢迎——请写出一段文字,介绍如何从我校初中部步行到高中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文字表达的意思进行绘图。学生非常热情,然而遗憾的是他们找不到入门的途径,你一言我一语,画来画去都不如人意。于是,我适时进行引导,要求各小组先看清文字的要求,然后在小组内统一意见,分成几个步骤,明确应该怎么画后,再进行绘图。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各小组都把地图画出来了。

我让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板演,结果所有学生看着展示的地图都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都在指着其他小组的图说“你这里画错了”“那里画漏了”……我抓紧机会引导他们进行评价,让他们找出其他小组的不足。最后,我指定各小组一位学生对原来的板演进行修改补充,使地图完整。

3.运用跨学科知识进行的小组合作板演

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内容,一节课讲下来,很多学生还是不明白。于是,根据第一节课的基础,我设计了一节小组活动课。

上课前,我要求每个小组的组员都要参与活动,共同思考问题,并让他们结合学过的数学知识,利用圆规、三角板等工具绘制地球运动图。

(1)在各小组的黑板上画出一个直径为22cm的圆,在圆上画出地轴、晨昏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并在地轴上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在规定的节气图上画出阳光直射的位置,并用阴影描出昼半球,同时请说出本图的昼夜长短状况。

(3)在图的旁边标出地球的五带。

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几何知识的跨学科运用让他们兴奋不已。短短30分钟内,他们对所画的图进行修改、订正,最后小组进行互评,找出不足。

通过学生板演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我们不难发现,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参与课堂更积极、更全面。以本人任教的班为例,2个班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2个班进行学生板演的小组合作模式实验。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实验班学生掌握的地理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明显比传统班的学生更扎实,这就说明在初中阶段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这种学习模式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效果也比较明显。

责任编辑 王思静

猜你喜欢

板演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学课堂学生板演的作用及基本形式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板演问题的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板演的策略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