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数量重要,质量更重要

2022-11-14李礼辉

财经 2022年23期
关键词:民间数字化金融

李礼辉

2022年3月9日,福建泉州,在晋江一家纺织工厂智能化生产车间,工人在巡视管理机台。图/视觉中国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升级逐渐深化,传统产业见顶回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开始放慢。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在2011年为9.2%,告别了2010年之前10%以上的超高速,2012年-2014年在7%以上,2015年-2019年在6%以上,2020年、2021年兩年的平均增速为5.1%。相对于其他经济体,我们的表现是亮眼的,2013年-2021年中国GDP的平均增速高达6.6%,比全球同期2.6%的平均增速高4个百分点,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衡量当年金融投放规模的增量指标,与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增加值指标是对应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量化水平。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7.29万亿元,2021年达到31.35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81.32%,显著高于GDP的增长率,说明金融的量化因素对生产率的边际效用在下降。从2013年到2021年,每年的社会融资规模变化巨大,其中四年减少,四年增加;增加最多的是2020年,比上一年多9.19万亿元,下降最多的是2021年,比上年少3.44万亿元。金融投放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般有6个-12个月的滞后期,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对促进2021年的经济回升是有意义的。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数量很重要,但质量更为重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就有可能改善资本和资金要素的边际效用,用相对少的金融投入,拉动相对多的经济产出,提高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我们必须找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突破口。我个人认为,拉动民间投资可以成为宏观政策上的一个突破口,而发展战略上的突破口是数字化创新。

2019年以来,疫情冲击叠加地缘政治冲突,放大了经济结构调整在微观层面的负效应。民营企业的经营困难增多,民间投资的能力和意愿降低。

十年来中国民间投资增速逐步下降,2012年增速24.8%,2015年下降到10.1%,2016年骤降到个位数3.2%,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从高位的65.4%下降到2016年的61.2%。由于疫情和地缘政治对实体经济的双重冲击,2020年民间投资降到谷底,全年全国投资总额达51.89万亿元,增长2.9%,其中民间投资为28.93万亿元,仅增长1%;新增民间投资占全部新增投资的19.2%,民间投资占全国投资总额的比重下降到55.7%;在可比的31个行业中,民间投资正增长的行业为13个,负增长的行业为18个。民间投资涨幅显著放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营企业在经济转型升级阶段遇到的困难:赚钱难,寻找新的合适的投资机会更难。

2020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稳经济、促增长的政策举措,推动了民间投资的发展。

2020年-2021年宏观政策的着力点在减税减费上,两年减税减费约3.6万亿元,同时着手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民间投资终于走出谷底,2021年民间投资达30.76万亿元,增长7.0%,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小幅回升到56.5%。

2022年宏观政策力度更大,也更接地气。5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明确指出,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持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扩投资和促消费并举,缓解外部因素给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带来的压力和风险,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

一是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要在四季度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确保工程质量。支持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加快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投放,同等支持采购国内外设备,扩大制造业需求并引导预期。二是促进消费恢复并成为经济主拉动力。扩大以工代赈以促就业增收入带消费,将消费类设备更新改造纳入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支持范围。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支持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基建、交通等领域,可以促进投资资金多元化,获得更加广泛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大项目,也有助于民营企业找到更好的出路和投资渠道,缓解民企经营压力。

在新的转变中的经济形势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有新的思路: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审慎的金融原则。

与其他国家和经济体对比,中国的经济结构更完整因而有更强的伸缩韧性,供给侧产能远高于本土需求因而有更多的抵御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的腾挪余地。中国的公共债务相当于GDP的80%左右,远低于美国的130%。因此,在疫情和外部因素引起的经济增速下行阶段,我们有条件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可以适度扩大财政赤字率,在三年左右的短周期内,财政赤字率可以提高到4%-5%;二是可以增加长期国债和专项债的发行,募集资金用于重大项目投资,亦可用于置换地方政府的债务,激活地方政府的财务动能;三是在现阶段保持减税降费政策的持续性,扶持企业包括民营企业渡过难关,恢复活力,恢复投资能力。

在金融领域,应该平稳增加金融投放,保持适当的社会融资规模,支持企业增加投资,支持国家的关键项目建设。金融资源配置与财政资源配置的最大区别是存贷硬性平衡、期限适度错配、借贷必须偿还。因此,即使在稳经济促增长的阶段,也应该坚持审慎的金融原则,避免大水漫灌造成无效信贷投放,产生新的不良资产。

2022年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向21家金融机构提供2000亿元以上低成本资金,利率为1.75%,期限1×3年(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

该政策支持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等十个领域的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

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实行名单制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依托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会同各地方、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形成分领域备选项目清单。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清单内项目发放合格贷款,中国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资金支持;中央财政为贷款主体贴息2.5%,企业在年内获得的更新改造设备贷款成本不高于0.7%。

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大部分利息是由央行和中央财政贴补,节约了企业的财务成本,但贷款本金是必须全额偿还的。因此,这项贷款仍必须严格把关。一是备选名单的选择应该通过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研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入选项目应该执行统一的评选标准;二是务必严格监测资金用途,防止企业挪用资金,违规套利;三是金融机构必须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既要积极争取,也要审慎审核。

区别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的特征表现为:一是数据可以成为生产要素,从而重组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由平面串联升级为立体交互链接,从而重构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创新最重要的经济意义是,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与此同时,扩展长尾群体的信用发现,扩展供应链的信用传递。

第一,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按照现行的统计口径,中国把“数字产业化”归属于窄口径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出,包括数字产品制造、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等四大类;同时把“产业数字化”归属于宽口径的数字经济产出,涵盖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成为新兴的生产力,是变革传统生产方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數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就能产生倍增的经济动能。中国现在已经是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国,数字化可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可以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数字化创新可以成为稳经济、促增长的新动能。例如,浙江省近年来经济表现居全国前列,数字化创新是重要的驱动因素,2021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增加值8348亿元,同比增长13.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7.1%。

网络经济正在迭代。随着互联网的智能化,网络经济已经从生活服务性质的电商、支付、物流等领域,扩展到生产和经营性质的供应链、商务圈以及文化教育等领域。例如,供应链平台无缝链接供给、需求、物流和金融,云端会议平台无缝链接线上线下、商务政务。网络经济的最新动态则是“眼球效应”和“流量效益”:话题引发关注,关注引发场景,场景引发流量,流量引发数据,数据创造价值。

中国网络经济发展后来居上。到2020年底,微信支付年度活跃用户11亿,支付宝年度活跃用户8亿,居全球移动支付机构之首,超过ApplePay的4.41亿、Paypal的3.05亿、SamsungPay的5100万,Amazon和Google的5000万和3900万。2022年1月-9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0%,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7%的增速高3.3个百分点。上半年移动流量增长20.2%,网络视频用户规模9.95亿,短视频用户规模9.62亿,位居世界第一。

第二,数字化创新和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是一个老课题,数字经济时代有了解题的新路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传统的金融模式门槛高、手续繁、周期长、效率低、审批严、条件多,难以为长尾群体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难以化解普惠金融中的供需矛盾。近十年来,中国金融机构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加快数字化转型。科技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逐年提升,大型商业银行保持在2%-3%,股份制商业银行在4%左右,有的小型银行超过了10%。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证明,数字化创新可以让金融普惠大众:通过大数据风控技术,解决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风险可承担;通过线上化业务模式,解决人工服务成本高的问题;通过新型系统架构,实现高弹性、低试错成本,优化成本结构;通过互联网产品设计,快速应对市场诉求;通过数字化精细运营,覆盖小微企业成长全周期;通过数字化精准营销,提高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性。

(编辑:张威、袁满)

猜你喜欢

民间数字化金融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数字化制胜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P2P金融解读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