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之下社会捐款多流入名校
2022-11-14
长期以来,高校经费大多流向“双一流”高校。近年来,“双一流”高校的社会“吸金”能力也表现抢眼,吸收社会捐赠数额呈现上升趋势。
基金会中心网(CFC)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2020年,获得社会捐赠收入总额最高的内地高校依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而紧随其后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四所高校获捐总额均超过10亿元。
“亿元级捐赠”成为内地高校接收单笔社会捐赠的显著特点。《2021中国高校基金会大额捐赠观察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0年,高校大额捐赠到账总额为303.6亿元,1亿元及以上的捐赠项目有111个。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1月1日-2022年7月31日,33所达到亿元级捐赠的高校中,“双一流”高校有26所,占比达78.8%。
高校捐赠很大一部分来自校友,很多财富人群出身名校,要捐款首选母校,捐赠金额也不断刷新,大額捐赠多在母校校庆等特殊时间节点进行。例如,北京大学建校以来最大一笔校友捐赠是2021年3月,中公教育集团董事长李永新捐赠的10亿元,他曾表示未来目标是再捐100亿;武汉大学校史上受赠数额最大的一笔是2021年8月,武汉大学校友、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陈东升捐赠的10亿元,此前他曾为母校捐赠1亿元。除了校友捐款,一些高净值人士在给高校捐赠时,也多选择知名度更高的“双一流”高校。
此外,捐款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校友选择捐赠股票支持母校发展。例如,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1985级校友、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向母校捐赠200万股股票,市值13.74亿元。
总体而言,高校经费渠道正走向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吸收社会捐赠使高校减少对行政拨款的过度依赖。不过,可预见的是,“双一流”高校“吸金”能力走强,高校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将越来越大,马太效应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