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2022-11-14李智
李智
(广德市审计局,安徽 广德 242200)
企业内部审计就是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对其他部门的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而国有企业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其内部审计是否有效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国有企业在激发经济活力,增强国内活力,保障国家财政的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强化内部控制、预防和支持国有企业的行为是保证国有企业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我国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审计范围、审计质量控制、审计人员自身的风险等。要加强对内部审计的管理,必须加强对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以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其进行内部审计风险的管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概述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
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一种重要的审查、监督和评价活动,目的是为了改进企业的运营,提升企业的价值,达到企业的战略目的。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发现问题、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企业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内部审计范围广泛,是一种比较复杂、比较专业的工作。在我国国有企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内部审计的对象也日益复杂化,同时也因为自身的能力的不足,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的不确定程度不断提高。
(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1.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从世界范围来看,内部审计是一种有效的管控企业风险的管理手段。利用内部审计工具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可以为防范和控制企业的风险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策略。
2.内部审计工作以风险管理为导向
风险评价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内部风险管理的进程。一般来说对国有企业进行风险评价,可以帮助利益相关者从各个方面了解企业的风险因素和影响范围,能为合理配置资源、选择安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三)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风险控制方面发挥的作用
1.为实现风险管理工作目标提供保障
风险管理是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内部审计是风险控制的核心,只有内部审计才能保证国有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满足国有资产安全的需要,促进更广泛、全面的执法。
2.为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为避免盲目性,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所有大中小企业都必须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内部审计部门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对国有企业的日常审计,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发现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揭示了作为制定发展规划的重要信息来源,防止他们走弯路。
3.有助于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通过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来完成监督系统工程任务的过程。内控制度的设计与运作是否有效,是影响内控制度效能的关键。内部审计是对具体的风险管理行为进行监控与评价的一种内部控制机制。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评估和提出改善意见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
近年来,我国经济大幅增长,新兴企业众多,对企业内部审计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许多企业在内部审计中经常采用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审计方法,现代审计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信息技术,与以往的内部审计方法相比,这些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然依赖外部因素,这意味着企业内部审计技术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
(一)内部审计范围风险
内部审计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这个项目范围还在持续扩展,涉及实物、账务和经济活动。对建设项目进行的审计主要是对项目的价值、投标和合同的审核,对设备和物料的购买进行审核;审计的形式从财务审计到绩效审计,专项审计,财务责任审计;审计种类从经营审计到战略审计,从控制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由于其边界的不断扩展,不但使得其内涵更为丰富,也使得其所涉领域更为复杂,从而造成了其内部审计工作的困难和风险。
(二)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
企业的内部审计需要与企业的其他部门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内部审计的客观公正,从而确保内部审计的效果。但是,由于内部审计工作与企业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不能确保其客观化,也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造成了内部审计部门的虚设。这是国有企业所不能避免的。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由于管理层不能客观地认识、分离和对待内部审计,而使其他部门的主管和内部的主管人员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工作,因而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第二,部分内部审计员或其他部门的内部审计人员同时工作,这就使得内部审计的财政和行政无法彻底分离,从而使风险评价的可靠性降低,并需要对有关措施的可行性和执行情况进行检验。因此,不能由同一部门的其他人员兼任审计工作,要防止内部审计存在分歧,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三)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风险
根据《内部审计专业实践国际标准》的规定,无论行业、部门或员工的多少,内部审计必须制订并执行质量保障与改善方案,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可见,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好坏。从内部审核的初始阶段、过程、方式、评价、监控等方面,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审核控制体系,以达到降低或规避内部审计风险的目的。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时,既要注重内部审计的内容与流程,又要从风险的角度来审视内部审计的全过程。由于国有企业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内部审计存在着从财务舞弊、不负责任、经营风险等诸多方面的风险。由于内审风险的种类和范围不断扩展,内审的质量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其责任也随之扩展。内部审计应该注意的不只是各种特定的经济问题,而是管理者在实施政策和实施被委派的任务时是否有效;企业不但要注意已经发生的事项,而且要事先注意风险的预防,要对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进行准确的分析,以防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风险。
(四)缺少专业的审计团队、人员
人才始终是一个单位和部门的基石。专业人员的职业操守与能力,将对审计工作、经营业绩、经营目标产生重要的影响。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内部审计专业人员很少,无法满足所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需要。通常情况下,内部审计机关是很少成立的,让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导致大部分的内部审计人员都不是专业人士,所以会出现对审计规范、规范、操作过程使用不当等问题。当一些企业招收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时,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他们降低了招聘要求,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测试能力不符合这项工作的要求,并导致经常出现问题。此外,管理人员缺乏关注也可能导致缺乏内部审计专业人员。这样,当然不可能成立一个专业的审计团队。因此,企业内部审计的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状态。此外,缺乏经验也是削弱审计员工作能力的原因之一。
(五)信息数据交流能力不足
在信息化的今天,中国各行各业纷纷引入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在审计方面,工作内容与信息资料密切相关,因此必须要利用信息技术的帮助。然而,目前国内部分国有企业已无法适应新形势,对信息化手段的怀疑,致使技术引进滞后,内部审计信息交换能力差。由于内审资源的缺乏,内部审计的信息流、内审资料较少,人员要应付大量的工作,工作内容繁杂,无法保障内部审计的质量与效率,从而导致了内部审计的风险不断增加。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策略
(一)营造良好审计氛围
从总体上讲,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能够全面地涵盖国有企业的所有工作,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从而可以有效地提升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内部审计的风险。首先,要让有关的管理者明白并意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保证审计机关有充分的行动能力;其次,为了严格控制内部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水平,企业需要改进和加强作为内部审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基础的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以提高内部审计活动的可靠性。最后,要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关于如何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问题,对策如下:第一,完善内部审计框架,最重要的是避免内部审计领导由企业其他部门负责人同时担任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审计活动的客观性;第二,为了确保审计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独立性,除了管理审计单位外,企业还应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其他工作人员的独立性。不要忽视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和重要性,不要让其他部门的员工同时担任审计机构。
(二)提升国有企业部门间的协作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若经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则由主管部门或主管责任人进行修正,检讨疏忽,修正不足,以免增加风险,有效降低企业亏损。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效执行,使其贯穿于企业的全过程,从而使企业的经营能力得到长远的提升。实际上,大部分国有企业都是“独立活动”,各个部门间的协作和沟通不足,审计工作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忽略发现的问题。另外,企业管理层要注重内部审计,强化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组织员工学习法律、行政法规,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三)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要对企业的整体运作过程进行分析和感知。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地防范内部审计的风险,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训练,二是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三是要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在职业道德层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在培训制度上,国有企业应将职业道德建设作为重点。其次,强化内部审计制度的培训,使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和审计的制度、程序和方法上,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设计流程;企业应重视制度,员工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管,它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要有严谨的专业素养,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排除外界的噪声和干扰,公正的进行审计工作。在专业素质方面,要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审核人员应具备谨慎、客观、有耐心、多疑、有进行审计的能力专业。所以,内审员必须从多个角度来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并掌握专门技术。
(四)完善考核机制
考核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和高质量。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中,通过构建健全的内部审计考核体系,可以有效地减轻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推动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第一,明确能力与职责,实现能力与责任的统一;这不但有助于考核,也有助于实现有效的问责。第二,引进一种检查和监察机制,对工作人员的审计能力进行定期评价,以增强其工作能力;第三,增加奖惩制度,并将其与审计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其进行奖惩,对有工作能力的予以奖励,繁殖则予以惩罚,增加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第四,对内部审计进行约束,保证内部审计的公平性、客观性。
(五)加强数据等审计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力度
1.加快推进大数据审计
数字化审计是今后审计工作的必然趋势。加速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效能是内部审计的有效措施。与传统的内部审计相比,它具有较大的补充性,它可以从多维、高频的海量数据中获得针对性的数据并整合,还可以运用智能分析和大量的数据场景对其进行审计和分析,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并能及时地获得重要的信息。
2.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必须对数据安全给予足够的关注。在承接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时,国有企业常常会涉及机密工作的资料,因此,在审核程序中,审计人员要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企业可以从建立私有云和加强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的角度来解决数据存储的问题。
3.加强数据共享,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国有企业尤其是大的国有企业其内部的组织和庞大的经营数据都是非常复杂的。可以借助数字化审计的可追溯性、开放性、透明性和群体服务的特性,通过对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分析,构建企业内部审计系统,实现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效管理。
四、结束语
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对整个国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部门应特别重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国有企业的质量和效益。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诸多风险。我们必须认识到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了解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