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提升医院双重效益研讨
2022-11-14李燕
李燕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00)
医院内开展的经济管理是医院实施管理的关键之一,其可以保证医院稳定发展,可以保证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经济收入,维持医院长久稳定发展。由此可见,医院强化自身的经济效益十分重要,只有强化自身经济效益,才能增加医院的竞争力,保证医院长久稳定发展。但是,当前医院经济管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强化相关措施,以此提高医院的双重效益。
一、医院经济管理的现状
根据当前医院内的经济管理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医院资金结构不合理,且医院内的管理较为涣散。同时,医院对于自身资金安全性过于重视,且过分强调医院经营过程中的资金保障,忽视医院资金占用、资金运行的管理,致使医院内的经营资金无法合理规划、控制,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协调,无法合理周转医院资金。医院内的流动资金比例较小,常存在负债比例较大的情况,显著增加医院运行的风险,降低医院盈利的可能性。
医院经济管理模式以及手段较为落后,部分医院常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内,其未与时俱进,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管理形式。此时,医院内的资金无法得到合理的优化以及配置,无法经过较少的经济成本,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降低经营成本。再加上医院内管理模式以及方法较为落后,致使经济管理人员的能力停留在传统水平内,无法提高经济管理质量。
另外,部分医院开展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从资金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其存在管理制度把控不合格的情况,且财务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医院展开具体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对资金流动的各环节进行监督,故库存的现金时少时多,影响医院运行。同时,部分医院的内部风险控制管理效果不佳,未做好应收账的管理,故部分医院为了增加自身在市场内的份额占比,故不能对用户的信用部分进行评估,致使医院应收账逐渐增加,显著提高医院运行分风险。部分医院尚未认识到存货管理的重要性,故无法提出科学的存货管理措施,致使存货较多。
二、医院经济管理不足之处
(一)医院对经济管理缺乏足够认识
有关人员的传统思维比较强烈,又缺乏医院经济管理的自主盘活能力和意识。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侧重于医疗技能和服务,而缺乏相对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与关注程度不够、风险意识薄弱。医院经济管理工作要求企业所有职工一起投入、支持,并协调所有组织地进行,但部分职工的思维相对滞后,不积极参与,从而造成了资源的耗费和生产成本的提高。具体的解决办法是全面分析了经营管理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加强领导的风险意识,培养职工全员参加管理工作的意志,从而获得上级领导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
(二)经济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落后
许多医院的管理模式还停滞在中国传统的粗放模式上,其管理方式也较为简单,不能建立成体系的、细化的管理制度,资源并不能合理优化地分配,也不能够用相对较小的投入进行更广泛、更有效的医疗服务。解决方式是形成全新的经济模式并加入新的管理手段,以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新进展。
(三)缺乏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
医院的经营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无统一经营的管理信息基础,不能为企业领导者的经营管理提供有效可信的数据,即使经济管理成了无源之水,控制能力很弱,而且保障的制度和监督制度不健全,水平低下。方法是:运用现代企业经营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引进现代企业财务运行与分析的最基本方式,组织监管小组对相关工作开展检查督促,进行整改经济管理体系。
(四)医院经济管理人员自身管理素质较低
很多院领导干部都是临床、医技工作者出身,相对来讲缺乏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与经营管理的经验。解决办法是:培养引进一批复合型人才。开展了有关知识讲座和生产工作技术培训等活动,加强有关人员的自我素质培养并对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五)缺乏高效的计划管理体系和全成本机制
计划管理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主要管理手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调查中大部分公立医院并无明确的成本管理机制,另外部分医院在管理上还存有误解。很多医院领导者都觉得讲经济我们讲总量、对业务收入的增加都非常重视,但相对伴随着在这种增长对所产生的医疗成本的增加却关注得不多,有时候甚至形成收入增加、而结余却减少或者发生了亏损的局面,这是没有比较完善的全成本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措施。解决方式:强化医院计划管理,并建立了相应的费用定额。全面实现成本核算,建立由院长主持的成本核算领导小组,建立完整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进行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各种基本工作。
三、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提升医院双重效益
根据上述现状分析,可以明确对医院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优化资金结构,以此保证医院资金的流动习惯,为后续的资金结构优化以及银行贷款、市场资金 筹集等,奠定基础,保证医院内存在足够的资金维持运转,以此推动医院稳定发展。
(一)强化经济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
处于全新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各个领域均有所使用,其是医院开展现代化管理的关键。因此,医院需革新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及手段,采用信息化建设技术,制定合理的信息体系,以此将门诊、住院部内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显著提升医院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医院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需对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合理的指导,提升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医院还需对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展开培训,提高人员的财务知识以及能力,提高人员的信息分析以及管理能力,尽可能将其培育呈复合型人才,改善医院经济管理质量,保证医院的长久稳定发展。
(二)健全经济管理体系
医院还需对经济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为管理的流动性奠定基础,随后保证院内的管理制度,满足医院的资金需求,及时应对短期内的债务风险。同时,对医院内经济管理展开分析的过程中,还需定期分析库存资金,保证医院资金的流动性。医院也需制定科学的收款信用评价体系,随后制定合理的信用度评价,规避各种潜在的风险,降低运行风险。根据医院内的存货管理角度分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存货量,避免存货较多资金无法周转,也会出现药品过期等情况。若资金存货不足时,则无法满足医院发展以及需求,更不能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故需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实现利益最大化,强化沟通,避免盲目采购影响整体运行。
(三)强化成本核算控制成本
当前医院现存设备内,大部分均为无偿投入,把不计成本,只重视效益,致使医院成本核算处于落后状态。再加上医院管理人员与职工市场经营不强,且对医院核算成本认知不足。此时,则需对医院成本进行核算,积极实现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最佳化,合理控制医院成本。
医院对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不理解、并不支持等情况,故需强化职工的培训、教育效果,让其理解成本核算对医院产生的好处,强化人员节约成本的认知,明确降低成本、潜力无穷的概念。
同时,成本决定价格的理念是当前社会经济时代内的概念之一,而市场经济时代下,成本作为竞争所得,若成本较低,则生存概率较大。因此,医院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院内成本核算的方法,并将各个科室最关键的核算三元,随后合理划分各个单位。同时,医院也需建立成本核算类别,明确最终的分摊形式、比例,以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形式,以此实现医院控制成本的最终目的,为院内各个科室的节支降耗提供合理指导,降低成本,采用最小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四)强化费用管理监控
随着我国医保时代的到来,其给我国院内的医保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影响,其也是我国医院经济管理的关键。当前,院内人员的医保管理认知稍差,且重视程度不足,医护人员没有及时掌控医保患者的各项数据信息,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此时,医院需强化医保政策的培训以及法规的学习。同时,医院内的医保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均需由医保办及时传递给各个客户,以此保证人员充分了解懿宝知识,让整体人员全员参与。另外,还需设置临床科室医保专管员,实施监督医保政策的落实情况,并对医院内的医保管理机构负责。医保办也需定期对专管员进行培训,及时将信息传递至科室医务人员。建立科室定额控费管理制度,参照市医保中心总量控指标的计算方法,确定各科室的定额费用,超额部分的收入,不计入科室的业务收入中,费用控制作为年终考核科室的指标之一。并且,医院也需强化患者的管理,完善各项基本医疗检查的关键,明确治疗指标,及时补充各项医保目录的药物品种,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多方便、实惠的就医条件。采用规模的经营形式,实现最小投入、最大产出的目的,实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以及规范收费的管理以及监督,合理控制费用目标,给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医院经济管理工作
医院财务管理,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基础的财务管理活动,他通过决策、规划和管理的手段,来组织医疗财务管理活动、处理医疗财务关系的一项经营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主要部分,认真进行了公立医院的财务,确立医疗财务的正规秩序,方可促进医院经济管理的深入开展。
1.健全内部财务制度
首先,要界定会计人员的职业、权限,采用科学、严谨、合理的方式建立并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如建立财务处理程序规定、财务管理审核规章制度、财务管理审计规章制度、原始记录制度、票证管理制度等,通过加强会计核算业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基础管理工作,以确保会计的全方位、客观性、一致性和适时性。
2.完善医疗财务管理
随着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日益深入,对于如何利用数字化优势,将进一步研究加强化科学理财意识,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发展成为全医院财管理者主要任务。医院也要做好财务网络系统的建立工作,使各系统既有独立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并互相监督牵制,使与医疗服务有关的各种统计工作,基本上都由财务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克服了在人为统计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医院核算数字的精度。
3.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石,建设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是医院经济发展的必要。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使用人员、物资、钱财,才能以较低的资源,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医院管理必须做好全面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以明确国家预算管理体制和各预算实施单元之间的关系工作权限、许可审批程序和工作协调制度,认真组织实施,运用财务信息与其他有关资料监测计划实施状况,推动医院计划目标的落实现。
(六)健全内部规章制度
合理而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是医院顺利经济运行的关键保证。医院要建立内部制度管理办公室,并合理设定组织、岗位和职责权限,规定了重要决议采用由院委会集中表决有效结果的决议方式,医药、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重大购销活动,应当经有关行政部门批准后进行,对政府某些关键部门进行的部门外间或部门内定期轮岗制,抵制利用职之便的违法行为。加强了内部审计工作,提高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以及职责的独立性,使内部管理贯穿于整个医院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科学、严谨、合理的内部制度的建设,并加强对医院内所有人员的相互约束与督促,以加强各项工作的质量,减少和预防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现错误和作弊情况,遏制单位内部人员的经济犯罪活动,对于推动医院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要的意义。
(七)提高人员认知
医院需充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医疗服务续期,满足不同患者的实际需求。医院需明确患者的看病趋势,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医院还需病程三好一少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更多患者就医。医院也需发展专科特色,完善自身的服务功能。积极拓宽医疗服务 市场,发扬专科医院的特色,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项目,完善自 身的服务功能,在竞争中求发展,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四、结束语
综上,当前时代背景下,医院需强化自身的内部管理,优化各个结构,提高人员素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以及标准展开工作,积极拓展市场。医院需明确经济管理的作用,认真分析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发现相关的对策。医院还需优化自身的资金结构,保障资金的流动性,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强化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医院经济管理的水准,保证医院稳定发展,提升双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