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对策探究

2022-11-14任海燕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14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信息企业

任海燕

(无锡宏仁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28)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互联网的普及,能够对大量乃至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传递,有助于资源利用率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企业的资金流动管理影响巨大。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对资金流动信息进行管理,避免人工信息处理错误引发的各种问题。从企业的角度,应该立足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重视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拖动内部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一、相关概念

(一)大数据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之后出现的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具有多类型、海量化、高速度、高价值的特点,大数据的重点,是对大量数据的快速处理,提升数据的价值。大数据在信息共享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其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大数据包含了许多重要内容,如信息评价、数据背景等,除表面数据形式外,还有许多的潜在价值。大数据的特点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数据量大,这也是大数据的核心特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也是数据量不断增大的主要原因;二是数据类型多,这是数据本身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传统数据类型在数据处理方面一般都是运用表格、文字的形式,而在信息时代,数据呈现出了半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的特征,面对越发庞杂的数据信息,借助大数据技术,人们依然能够迅速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三是价值密度低,数据量庞大但是具备实用性的数据较少,较低的价值密度同样是大数据的一个基本属性;四是处理速度快。大数据环境下,数据量的增长以及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使得数据处理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

(二)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在内部组织的基础上实施的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能够为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服务。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对内部约束系统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进行检查评估,也可以对企业业务的合理性和具体经营情况进行检查,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大数据背景下,做好内部审计模式的创新意义重大。大数据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审计工作的环境,而这种环境的改变使得企业需要对内部审计模式进行创新,因为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不断增长,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则无法得到客观准确的审计结果,也无法借助审计结论来对企业的业务情况进行验证,影响了审计工作实施的效果。通过内部审计方法和模式的创新,审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可以得到显著提高,更好地贴合了大数据发展的要求,审计工作的质量也可以得到提升。

二、大数据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

(一)创新了技术管理方式

大数据技术可以借助互联网实施相应的审计工作,有助于降低审计工作量,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帮助其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成本,提高数据整理的效率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同时,促进了审计速度的加快。传统内部审计主要是通过对一定数量样本的分析和计算,掌握企业资金的流动情况,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审计工作完成后,继续增加样本的数量,但是却不需要额外消耗资金和时间,在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同时,可以对企业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进行优化,有效减低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和问题,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二)增强了人员工作能力

传统审计工作受人员能力的限制,能够抽取的项目样本相对较少,无法最大限度地保障数据处理的精准度,也无法对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准确预测,如果盲目地增加样本数量,不仅会加重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还会导致审计工作成本的增大,影响企业正常的资金流动和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企业内部审计提供良好的辅助,可以对样本进行系统化管理,做出更加全面更加详细的分析,经由数据分析明确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对于风险的有效防范,制定出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另外,大数据技术还能够从大量数据中,获取企业发展的动态变化情况,依照企业资金流动和项目实施前情况,对后期需要面对的风险进行预估,为企业争取到更多的风险应对时间。

(三)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传统审计工作是基于企业工作项目相关数据实施的,工作人员需要从各个部门获取数据信息,对信息资料进行完善,而这项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大数据时代,项目信息可以通过相应的平台进行共享,审计人员能够结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需求,针对数据信息进行查阅和分析,也可以直接对信息进行筛选,有助于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避免了人工处理可能出现的误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还应该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帮助管理层更好地了解企业发展情况。

(四)改变了审计作业模式

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审计信息,推动了以往审计作业模式的转变,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审计作业模式的变化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是审计立项上,传统审计模式下,立项主要是由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导向,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于关键风险指标的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存在有超出设定范围的情况,会触发预警,完成立项;其次是审计方式上,传统内部审计多是以现场审计为主,采用的是抽样审计的方式,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内部审计则一般采用非现场审计,采用的是全量审计的方式;然后是审计视角上,传统内部审计关注的核心是风险和业务,大数据技术下的内部审计则更加强调整体风险识别和信息整合工作。

三、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对策

(一)强化内部审计理念

大数据时代,企业在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对内部审计理念进行更新,定期收集整理内部审计工作设计的所有数据信息,对数据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录用。大数据技术中的数据不单单包含了数据信息,也包含了图片信息、视频数据等,这些数据都能够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提供良好支撑。可以将大数据资源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直接审计价值,只需经过简单的处理,就能够获取审计信息,另一种是间接审计价值,需要经过数据的整流、转换和挖掘,才能获取审计信息,这也使得其很容易被忽略。大数据环境下,企业需要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意识,明确内部审计的作用和价值,做好工作的重新定位,以此来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拓展审计数据渠道

就目前来看,企业在内部审计中,常用的审计方式包含了传统的现场审计和大数据支撑下的非现场审计,现场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非现场审计不会受到空间的限制,审计人员可以借助远程技术进行审查。对比现场审计,非现场审计的工作效率更高,不过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无法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非现场审计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想要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实施的效果,应该将重点放在远程技术数据获取方面,对数据源和数据渠道进行拓展。从实践的角度,一是应该选择专门从事数据采集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将部分审计工作外包,借助外部服务机构的力量来获取内部审计所需的各种数据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信息泄露风险;二是做好内部培养,提高审计人员的数据采集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信息安全,但是人员培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数据源扩展途径,以此来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

(三)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设计部门应该从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需求着眼,建立起相应的信息化体系,做好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工作,促进其专业素质的提高,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能够熟悉相应的财务知识,也懂得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审计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结合起来。在对内部审计人员队伍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可以从外部招聘高素质专业化的内部审计人才,也可以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及考核,配合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另外,企业应该加强对于审计部门的管理,避免审计工作人员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谎报数据信息的情况,要求做好所有数据凭证的记录并对其进行保存。

(四)加强风险预警监控

很多企业在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都是一味强调事后监督,忽视了事前预警和事中控制,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于大量数据信息的集中化处理,从企业的角度,需要高度重视事前预警和事中控制,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减低内部审计成本,同时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好相应的事前预警系统。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设是增值服务,其对于内部审计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而在内部审计部门增值服务中,预警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构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将内部审计的事前预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五)重视审计数据管理

企业内部审计数据的质量会对其内部审计的最终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企业在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信息的质量,针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如果发现数据信息异常,需要对异常的源头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处理和应对措施,以保障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对于恶意破坏信息的人员,需要追究其责任。从保障内部审计数据安全的角度,企业应该建立起专门的数据管理部门,将数据信息管理相关的职责进行分离,确保数据信息系统及审计部门信息化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在对数据信息库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严格管控,避免关键数据信息破坏或者泄漏问题,一些关乎企业资金及技术安全的隐秘数据,管理部门在保证数据信息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向内部审计部门开发相应的权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支撑。

(六)创新审计抽样方式

企业在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并不需要针对所有的数据信息进行审计,一般情况下都是借助抽样的方式来确定内部审计的对象,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审计成本,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抽样方式随机性较强,得到的审计结果容易出现准确性不足的现象,无法实现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客观反映。大数据环境下,企业需要对内部审计抽样的方式进行创新,实现多样化发展,推动审计抽样工作的综合性以及审计方式的模块化和智能化,企业各部门也应该借助模块化的方式来对财务数据进行管理,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信息,而在内部审计实施环节,可以将数据处理系统和管理软件的功能发挥出来,实现对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来选择抽取的样本,确保获取的数据具备真实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对于数据信息的智能化分析,得到更加科学的审计结果,从而将内部审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七)完善应用系统平台

从保证大数据技术合理应用的角度,企业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创建大数据应用系统平台,平台的主要构成包括了基础架构、数据汇总、分析手段和团队建设。其中,基础架构包含了大数据共享计算平台、数据仓库、数据交互平台,这些都属于大数据应用中的基础技术平台。新的发展环境下,企业的业务变得越发多样化,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创新,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整合,企业可以构建起新的数据仓库框架,在实践中,可以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创建大数据应用系统平台,借助平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四、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方向

一是信息的集成化。在构建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加强各个部门之间工作的联系,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这样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加速信息在不同部门之间的传递和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的情况。通过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业务活动的一致性,审计部门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也可以对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将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二是分析的智能化。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数据信息分析的智能化提供了良好支撑,能够极大的提高信息分析的效率和质量,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大数据技术使得数据信息的来源变得更加丰富,可以实现对于系统化数据以及非系统化数据的有效分析,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建立起相应的数据资源库,使得审计人员可以实现远程数据审计。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想要实现自身的稳定健康发展,企业需要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发展,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推动大数据技术和内部审计工作的融合,将内部审计的真正作用体现出来。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信息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