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基层党支部量化考核体系的构建
2022-11-14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政第三党支部周惠芳班雅洁唐雪冰何丛余远娟梁焱铃
文/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政第三党支部 周惠芳 班雅洁 唐雪冰 何丛 余远娟 梁焱铃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推进,要着力提升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从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到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指导文件,充分体现了我党在新形势下对公立医院支部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各文件对建立完善和实施党支部考核制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结合新时期对医院基层党建的新要求,围绕医院行政第三党支部量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应用进行介绍,探索公立医院基层党支部量化考核体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推动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与医院临床业务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
一、当前公立医院基层党支部量化考核的现状分析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对基层党建的考核工作越来越重视,与之相关的考核体系研究也明显增多,但大部分医院由于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基层党支部量化考核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与党中央的建设要求仍有差距。部分医院基层党支部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较为单一,考核方式以定性考核为主,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未能将定性与定量考核很好地结合。同时,考核内容指标也未能及时按照各个阶段的党建工作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当前,公立医院党支部考核工作多以年终统一组织考核为主,未能将日常管理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管理上存在形式性与短期行为,长效机制不够健全,不利于新形势新要求下党支部考核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性。此外,部分医院党支部对党建工作参与性不强,党员对党组织工作积极性不高,更有部分党员对考核工作意识淡薄,不重视考核结果,考核奖罚机制没有很好地起到激励作用。许多医院还没有将党建工作充分融入日常工作中,党员考核指标结构没有具体结合医生、护理、行政和后勤等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工作性质进行优化调整,可操作性不强。
二、公立医院基层党支部实施量化考核的重要性
医院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开展各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织力量,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的诊疗服务需求与当代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医护人员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在钻研业务技术和医疗知识,部分医务工作者可能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难以与时俱进开展创新性医院基层党务工作,通过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量化考核体系,细化考核内容,可以使基层党支部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工作要求以及工作目标,有利于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党务知识、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从而全面推动医院各项中心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同时,科学全面地评价基层党支部工作,有助于推动党支部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有助于探索构建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发展所需要的量化考核体系,对确保公立医院健全综合管理制度、深化医疗改革发展方向具有较为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党支部考核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一)考核体系的构建。基于前述党支部量化考核现状分析与实施基层党支部量化考核的重要性,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政第三党支部通过开展和不断完善党支部量化考核,运用多维度的指标体系构建、优化考核体系结构,改变了党支部长期以来存在的如考核标准界定不清、考核内容动态调整不及时、考核结果未能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分析研判、合理运用不足,不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基层党员队伍的积极性等问题。
建立和完善基层党支部量化考核组织架构是完成医院党支部量化考核工作的基石。党支部量化考核工作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原则,由全体支委成员负责共同拟定量化考核内容及相关制度流程,全体党员同志轮流参与考核的实施。支部实行三级质控考核组织构架,即党支部书记监督考核(三级),组织、宣传委员检查考核(二级),全体党员轮流考核(一级),形成全员参与、层层落实、层层监督的运行机制。
1.考核指标的构建。医院党支部应构建完善的量化考核指标,科学合理的设置考核标准,形成规范系统的考核工作体系。依据《中国共产党党章》《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规章条例,结合医院党建工作实际情况改进考核方式,制定考核指标,细化和规范对党支部的管理与考核,增强量化考核指标的科学性、针对性、严谨性与可操作性。党支部量化考核指标设置时可遵循SMART原则,分别为S(具体性)、M(可度量性)、A(可实现性)、R(相关性)、T(时限性)。即量化考核指标设计应选取明确的指标,不能过于笼统宽泛;指标设计应尽可能数量化和行为化;同时,量化考核指标应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不符合现实可行性要求;党支部量化考核的指标应充分结合医院综合业务工作;党支部量化考核指标应规定完成时限,并定期检查工作完成进度。
2.考核指标内容覆盖面全。基于基层党支部的工作任务和党中央文件精神,结合医院中心工作实际,以“五星”党支部和“五好”党支部为要求,制定考评指标。考核分数实行百分制,考核指标分为等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10个一级指标,结合支部党建工作特色,进一步细化、凝练和完善形成“支部基本建设”“组织生活”“宣传工作”“党建+活动”“结对共建”“医德医风”“医院政治公益”和“发展党员”等32个二级指标。(见表1)
表1 党支部量化考核指标
?
3.考核指标动态调整。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不同阶段对党建工作的要求侧重点不同,与时俱进地调整支部考核指标显得尤为重要。从2017年至今对支部量化考核指标进行了8次修订完善,更加注重对党员在关键时期和重大事件过程中的奉献精神、责任精神以及执行力情况的考核,如:参与对外疫情支援工作、县乡结对共建工作等,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医院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要求,将党建工作充分融入医院中心业务当中。
(二)考核体系的应用。支部将量化积分考核体系应用于党支部和党员月度、季度和年度考核中,通过考核评价,逐渐提党支部支委班子成员对支部工作职责的认知度和清晰度,稳步提升支部各成员参与支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执行力显著增强。
1.在考核体系的导向作用下,增强了党支部书记的责任意识,积极履行抓基层党建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层层压实责任主体。此外,通过量化积分制考核评价体系的反馈机制与激励机制,部分党员及时发现自身对党建工作积极性与参与度较低,经过支委会的指导与帮助不断改善,提升自身对支部工作的贡献度,形成相互学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
2.量化积分制考核体系的应用使党支部工作的管理和运行规范化。量化的考核指标明确了具体的加分项与扣分项考核细则,通过台账管理制度落实党内工作督查,如学习强国积分情况、“三会一课”完成情况。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把量化的积分制考核体系融入支部考核管理工作中,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结果,使支部工作情况清晰化透明化,运用指标数据发现党支部工作亮点与不足,进一步规范党员的行为管理,促使党委与支委更易把握支部工作的运行现况并加以改进,实现对基层党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有序化管理,并以量化考核体系为抓手,进一步推动督查引导具体化常态化。支部以医院党委每季度对基层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督查为契机,进一步理顺支部内每月自查自纠及支部全体党员带头上党课的工作机制。组织的督查让党员自觉形成约束力,引导则形成张力,培养则形成向心力,使党员在党建工作中有张有弛,形成凝聚力,让党员积极向组织靠拢,不断进步,素质持续提高。
3.利用考核体系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支部在医院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在党支部宣传工作的具体考核指标下,进一步落实党支部宣传工作,积极宣传支部及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如“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抗疫英雄事迹、乡村振兴先进事迹等,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骨干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以量化考核结果作为参考依据之一选拔表彰先进个人,不断提高支部党员创先争优、“比、学、赶、帮、超”的进取心,使其真正成为医院一线工作上的骨干和为民服务的典范,积极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四、公立医院党支部量化考核体系构建的思考与建议
推进公立医院基层党支部量化考核体系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是新时代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新考验。量化考核体系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和构建医院党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路径和方法,促进评价医院党建工作质量标尺的建立,有助于把党的核心领导作用融入医院管理工作中、增强支部成员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激发党支部成员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促进支部党员发挥骨干及先锋模范作用。
(一)创新管理模式,精准靶向解决问题。善用品管圈和PDCA循环创新、完善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对党支部考核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考核流程的建立、考核内容的设置以及考核结果的运用等,进行科学管理和靶向解决。重点把握和处理好党支部量化考核与党支部成员考核、医院各项中心工作(医、教、研、学)的关系。
(二)以积分为有效载体,构建创先争优内在驱动力。通过构建医院基层党支部量化考核体系,动态调整考核指标,实现考核指标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可操作性以及科学性的同时,利用积分锤炼党性,激发党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三)用可视化数据思维优化改进。可量化、可视化的积分制考核体系,充分体现考核的客观性与公平性。通过数据思维的导向作用,优化考核体系,使其更合理化、规范化、标准化。注重考核结果的应用,找准发力点与切合点,利用可视化数据反馈结果,促进医院党建工作与临床工作的紧密结合,牢牢强化医院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骨干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体制建设的建立和健全,切实提升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医院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