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财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2022-11-14李媛媛
高 磊,李媛媛
(大庆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随着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也步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在2018年12月教育部经济和管理类教指委主任委员联席会议首次提出了“新文科”概念,“新文科”是在新形势下对传统文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反思。2019年4月教育部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提出“新文科建设”主题,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新议题。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
新文科的总体部署与要求同国家提出的全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一致,课程思政的“育人性”与新文科的“价值引导性”在专业建设上是同等重要的。高校财管专业要对接国家新文科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立足新时代,创新发展,以培养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财管人才为目标,建设课程集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实现新时代财管专业高层次育人目标。
一、新文科背景下财管专业人才培养“新”要求
传统财管专业人才培养强调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中会强调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随着“数智移云”时代的到来,企业对财管人才专业性的要求发生改变,同时国家提出新文科建设,都对财管专业培养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一)培养具有复合性知识的人才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已经进入“数智移云”时代,业财一体化是企业财务工作的趋势,财务工作不再是单纯的财务数据记录、分析、报告等内容,要与企业各业务部门工作融合,这就需要高校培养的财管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财务知识,还要对企业业务活动了解熟悉。在新文科背景下,财管专业要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可以财管与人文学科、财管与法学、财管与工科、财管与理科融合,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根据本校地方特色及本校资源具体设计融合内容,融合的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具有复合性知识的财管人才。
(二)培养具有创新性能力的人才
创新性是时代发展的动力,从古到今,时代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数智移云”、“业财一体化”给财管传统工作带来压力,很多传统的财管工作都被机器人代替。“新时代新文科新经管”的提出,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时代的发展不是企业不需要财管工作了,而是需要更具有创造力的高层财管决策,要求高校财管专业培养更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放到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提高创新能力培养。
(三)培养具有正确意识形态的人才
财管专业要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要重视正确意识形态的教育。人才培养不能仅以专业人、技术人、效率人为培养目标,以就业率为衡量标准,这种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育是有缺失的。时代的发展,会有各种不良信息对身心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带来思想层面的严重影响。成为专业人、技术人、效率人可能会取得短期的个人利益,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不利于学生职业长远发展和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新文科教育具有价值指导性,财管专业的专业性需要与人文教育的育人性融合,新文科教育可以发挥其价值育人使命,培养具有正确意识形态,较强的专业适应性和长远专业成长力的人才。
二、新文科背景下财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意义
课程思政是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是专业课育人性的补充。财管专业培养的是能够担负国家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才,需要具有正确的价值方向和创新能力。
(一)课程思政引领财管专业育人的价值方向
财管专业课程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税法、审计、成本管理等专业课和多门通识课程,课程教授学生财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与分析等专业技能,要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匠人精神、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治观念、民族精神等。教师教授每一门课就要“守好思政教育的每一段渠”,要与“渠”的发展方向一致。每一门课内容不同、教授的人不同、教学方法不同,在教学实践中正确的价值方向必须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树立思政教学理念,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目标的财管专业课程设计。
(二)新文科背景拓宽财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科间的融合增加,使得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能够扩展更加广阔的知识层面,财管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不仅仅要熟悉财务知识和技能,还要熟悉不同行业领域的人文知识、法律常识等,能够更好的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务问题,很多实务中问题是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分析才能够得出正确的解决办法。新文科建设使得“财管+法律”、“财管+计算机”、“财管+…”成为可能,平台的拓宽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财管+马克思主义”,参与到本地红色文化宣传活动中,从财管专业的角度宣传国家在建国初期的经济政策,以当地红色经济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学生以专业课为基础,用多学科角度分析问题,形成创新性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新文科建设,为财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更多资源。
三、新文科背景下财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原则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求高校根据国家政策、地域特色、学校情况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财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应以全面、全员、全程、全方位原则实施建设。
(一)全面建设原则
要对财管专业开设的所有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无论是专业必修课还是选修课等,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还有育人的目的,每一门课不是仅仅存在知识体系,一定还有育人的思政内容,比如基本的科学观、唯物发展观等。教师在课程设计上首先要树立思政理念,明确政治态度,我们教育的学生是“为党和国家培养的”,财管专业的学生要了解国情,理解国家政策制定的目的,在教学中传递正能量,树立民族自信等精神。每一门课要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并不是要求每一门课每一节内容都要有思政元素,而是要根据课程内容有效的设计思政教育,不能把专业课上成思政课,以专业内容为本,以思政教育为魂。
(二)全员参与原则
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是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专业建设领导组成员要有明确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做好规划,教师要对负责课程做好教学环节设计,明确课程思政元素和思政元素融入方式,学生要能够接受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课程设计中要重点考虑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由学生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性效果事半功倍。课程思政建设中从专业领导到教师到学生都是教学环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那一部分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三)全程评价原则
课程思政建设是由点到面的过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是短时间能够确认的,但行为的发生,就一定留有足迹,思政教育的种子会在学生的心里扎下根,知行合一,通过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我们能够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不全面的短期评价。虽然评价不是绝对的公平,但这种评价是对教学行为最有效的监督。全程评价是要求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选择、课堂表现、学生反馈、学生成绩等全过程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督导评价、教师自评、学生评价。
(四)全方位融合原则
新文科建设要求专业培养学生时,要结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与专业间的交叉融合,比如税法课程教学中,讲我国税收发展可以与人文学科融合,介绍我国古代税收思想史代表人物的税收思想,这些思想是在他们的文学论著中以古文的形式表述的,在比如讲解财务报表分析时,可以与统计学融合,用统计的思维分析财务数据背后代表的意义,这些知识点的交叉,包含了思政性,引导学生用更宽广的视野去分析专业知识,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把专业知识用多角度多维度的方式去分析讲解,扩展学生的思维。课程思政要在这种交叉融合中起到引领作用,把握方向,确保财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新文科背景下财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组建课程思政建设团队,明确课程思政建设进程
新文科背景下,更有利于团队形式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单打独斗形式的课程思政建设可能会走很多的弯路,组成团队能够集合集体的智慧和经验,共同攻坚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的困惑,先行完成几门示范课,为专业所有课程完成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经验和方法。组建课程思政团队可以在专业内部组建也可以跨专业组建,首先专业内部组建团队,可以是某一些同类型课程授课教师组建团队,大家课程的关联度较高,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思政元素融合等方面可以形成共性的认识。其次同样是专业内部组建团队,但可以选择跨度较大的课程教师组建,课程内容差异较大,但在思政教育上是有共同性的,团队内部可以形成思想碰闯,主要是在教学方法上得到提高。再次是跨专业组队,财管专业教师可以与课程相关的其他专业教师组队,比如财管+法学、财管+文学、财管+马克思主义、财管+计算机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与计算机专业学生共同完成一些学科竞赛,也曾经与化学专业学生共同完成某个项目,在这些合作中,我们积累了一些与其他专业合作的经验,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各专业对学生教育的育人性是共同的,在跨专业组建团队中,教师可以交流思政元素的提炼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学生也可以在合作中彼此沟通与竞争,构建虚拟社会,促进学生在交流中认识不同领域的人、不同领域的思维等。
组建团队后,专业领导应掌握团队发展方向,确立课程思政建设进程,确保团队在规定的进程中完成课程建设。
(二)培养师资队伍,达到“育人”先“育己”的目标
新文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都是强调教育的“育人性”,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对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负有思想引导的职能,但教师是否能够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完成教育的“育人性”,教师在思想上就应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要对党和国家忠诚,对社会负责。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也要完成教师队伍的“育己”教育。首先要对教师现有思想状态进行摸底,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存在教育不恰当情况,摸清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其次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本质上就存在问题的要及时一对一教育,杜绝思想问题出现;对国家政策了解不足的情况,积极组织专家进行培训,比如对十九大等重要会议精神转达要及时;对与专业关联较密切的思政元素提炼,可以组织团队内部进行学习提高。最后教师要有主动意识学习国家政策,财管专业很多课程都与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紧密联系,教师要在教学中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政策,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正确的执行政策,教师的引导很关键,教师必须自身思想意识正确,主动学习,才能以榜样的形象去引导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国家政策,了解世界发展动态。
(三)建立课程思政元素库,融合提炼各门课程的思政性
专业课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要提炼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每一门课程的思政元素不同,但提炼的思政性是有共性的,比如在财管专业的大多数课程中都会提炼“诚信”这个思政性元素,那么教师就可以在团队内部对思政元素进行归类整理,形成思政元素库,所有教师都是这个“库”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建立课程思政元素库,首先是以课程团队为单位,建立相关课程的思政元素库,比如教学中共同使用的案例,如在审计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中可以共同使用,能够提炼“诚信”、“守法”等思政性;其次是在财管专业范围内建立公开的课程思政元素库,每一名教师、每一个教学团队都是这个元素库的构建者,总结在教学中验证有效的课程思政元素,为其他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炼思政性提高借鉴作用,逐渐形成课程思政教学主动性和平常心,形成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自然状态。课程思政元素库的建设不仅是积累元素,主要是对不同类型的元素加以整理分类,总结提炼思政性,明确在教学中如何融入课堂,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达到育人效果。
课程思政元素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元素库内容可能会较少,要把经过实践教学并取得效果的元素放到元素库中,这样才能保证使用或参考的教师能够正确的掌握元素的使用方向和方法,在经过几轮教学后,思政元素不断增加,还要组织专家老师对元素库中的内容进行评价,要根据党和国家政策发展、经济发展、社会情况及时对思政元素重新评估、整理、归类。为促进教师或团队积极参与此项工作,可以将此项工作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增分项目。
(四)鼓励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创新,灵活融入专业课教学
教无定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学情、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达到课程培养的目标。我们在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时,都会提到要“润物无声”,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润物无声”的传递正确的思想,起到育人目的。根据财管专业课程的特色,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根据思政点不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比如在税法课程思政教学中,采用任务式和项目式教学方法,在OBE和PBL教学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和培养目标指导下,围绕某个知识点下达任务,由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自行搜集具有思政性的内容,如国家改革开放40年税收的变迁,让学生自己体会国家强大、民族自信。在线上授课比较常见的情形下,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以更好的利用网络,将一些课程思政元素内容发布到线上教学平台,由学生“自学—讨论—总结”,全过程都可以在线上完成,在这里教师要对内容进行设计,不能让学生产生抵触心里,要考虑量和深度,任务太多太难都会产生懈怠情绪,教师要先做学情分析,再对课程进行设计。
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特色选择教学方法,鼓励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特别是在课程思政教学上,“润物无声”的思政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的要求很高,要在教学团队共同研究下创新课程思政教育,研究一个知识点的思政性、一门课的思政性、一个团队相关课程的思政性,形成方法总结,在专业中进行交流。
(五)建立评价体系,评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的效果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化,精神状态的变化,对待身边事物的变化;隐性的效果是学生心里上的成长和行为认知标准的变化。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主要是对教学的显性效果进行评价。财管专业可以建立评价体系,分三级评价方式,一级评价由教师和学生完成,是评价体系的基础,教师评价包括教师自评和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自评可以是课程思政的思政性评价、教学方式评价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学习状态评价、课程思政任务或项目完成过程中表现评价等,学生评价是由学生评价教师和课程,分别对教师的教和课程的收获进行评价;二级评价由课程团队评价,教师互相听课完成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基本情况评价,还要制定学生调研问卷,设计与课程思政教学相关的问题,比如学生对待未来职业的态度等,通过调研问卷评价教师课程思政的思政教育效果;三级评价由督导执行,督导主要是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的精神状态,在与学生交流中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体系是动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和督导要参与评价,评价的目的是提高整个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设定的评价指标要随着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改正,评价指标要具有人文性和多元性,对不同年级学生课程评价指标要有区别。
五、结语
专业课教学要完成育人目标,其中思政性教育很重要,如果培养出专业很强但思想政治方向错误、职业价值缺失的学生将是教育的失败。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党和国家担负经济建设使命的经济管理人才。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财管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是对专业教育的补充,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更多的思政元素,拓宽教学思路。财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进行时”,要在建设中不断完善,最终目标是将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自然化,形成教学基本模式,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状态、经济发达到什么水平,教育的育人性都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