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青年就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2-11-14范璐璐

商业经济 2022年7期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

范璐璐

(哈尔滨商业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一、前言

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也将开启新阶段。面临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如何激发新型城镇化人才动能至关重要。“我国的城镇化主要是青年的城镇化”,在就业环境、就业场域不断转变时,广大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能否完成观念与身份的双重转变,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青年”一词,按照年龄、心理以及角色等不同划分范畴,有着不同的定义。联合国于1985年国际青年节,首次将青年定为15 至24 岁之间的人,而又无损于会员国的其它定义。现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新的年龄分段,青年的年龄上限提高到44 岁。在新型城镇化各项政策促进下,大量农村青年选择将城市作为安身立命的归宿。因此,本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视角下研究的青年群体主要为在城镇化浪潮中走出农耕、走向城镇、投身产业的农村青年。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与青年就业的关系

(一)青年就业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新型城镇化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体制机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各面的转型。其中一项重要转型就是实现人的身份转型与生活方式的转变,而转变的重要途径就是实现城市就业与再就业。当农村的青年群体走出乡村,走进城市,在城市中找到可以安身立命的职业,并且能够长期稳定地扎根城市,而不是游离于城市的边缘,这样才真正完成了从耕到产、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型。这个转型将重构当代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的就业结构。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导向以及大型农业机械的普及应用,大量土地以农村合作社形式集中到少数农民手中,大量农民逐渐从与土地的亲密关系中剥离出来,不断向城镇、城市聚集,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浪潮引起的人口集聚,不仅增加了城镇就业供给和就业需求,还催生了网店运营、自由职业者等新的职业领域,更加注重行业细分、分工精细、技术前端,拓展了当地青年的就业维度,也对广大青年个人素养、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青年就业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广大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就业提供了巨大载体,各行各业的青年群体用劳动、奉献推动了城镇化加速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在短期内大量集聚,并带来一系列基础配套设施的投资,吸纳社会资本投入,进而增加就业需求;人口大量聚集和入住,必然引起大规模的消费,刺激经济的增长,增大就业需求量,当就业供需增长到一定规模,必然会引起就业格局的变化发展。此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感召下,大城市不再是青年走出农村的唯一归宿,他们可以凭借扶持政策,在小城镇展开创业。由于其对自己家乡的有利资源更为熟悉了解,凭借地缘、亲缘、友缘多方资源,通过资源精细化加工、打造当地优势品牌、开拓网络市场等形式,实现创业就业。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青年就业面临的困境

青年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能够拥有稳定职业事关千万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在新型城镇化浪潮带动下,大量农村青年加入城镇化建设大军,他们经由不同的人生轨迹,也面临着不同的就业困境。

青年群体对城市生活的期望值与父辈不同。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认知更为开阔,许多人参与农耕生活的经历相对较少,一些人甚至没有过农耕经验,他们对城市生活更为熟悉,更有一部分农村后代被安排在城市出生、读书,因此,他们更希望走出农村,扎根城市。然而,与城市生活的不适应一定程度上又放缓融入城市生活的脚步,许多青年走出农村完成了职业转变,却很难完成市民化身份转变。

(一)生活单调的生存困境

当代农村青年对生活的定义更为丰富,并不仅仅局限于找到工作、维持温饱,他们在情感、精神层面有着更加高层次的需求,但生活空间转换之后,这些青年群体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节奏,无论是对各项公共资源的利用,还是各种城市管理行为规范,都需要逐一适应。由于受到学历、技术等方面限制,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强度大、风险高、环境恶劣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等行业,近两年,随着电商、网络经济的兴起,有大量青年向物流、外卖配送等行业集聚。过长的工作时间挤占了大量的业余时间,加上收入水平和经济条件限制,导致他们的业余活动多以“上网、睡觉、看电视、听广播”等娱乐型活动为主,很少参与文化沙龙、社区治理等社会活动,精神文化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参与度较低。

(二)职业发展的前景困境

稳定就业是农村青年扎根城市的前提保障,然而现实却大相径庭。一方面,农村青年群体技术掌握有限、学历及就业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即便是在新兴的外卖、快递等行业的带动下,也多数集中于职业链条的末端。在各个独立的工作管理体系中,主要负责体力型、基础性、流水线生产等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村青年无法从土地中剥离出来,仍是家中耕种、秋收的主力军,因此在务工上呈现“农闲季节务工忙、农忙季节返乡忙”的阶段性就业特征,极大降低了就业稳定性,加上所从事行业的扁平化结构特性,实现个人职业规划的向上流动难度较大。

(三)流而不迁的融入困境

“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从精神方面来讲,一个种群对自身文化的回归或在该环境文化的一种心里确认。”许多青年从农村来到城市,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多年建立的亲缘、友缘和地缘社交网络也都留在了农村。由于工作时间长、参与社会生活较少、工作流动性较强,几乎很少参与社区小区活动、各类社团活动、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等,人际交往范围比较局限,面临一种人在城市参与建设、心理与精神却游离于城市文化环境边缘的困境。但真正进入城市后,这一群体能够享受的就医、就学、文化服务等公共资源福利有限。以义务教育为例,尽管农民工子女到城市就学已成为常态,但是一些地方并未制定宽松的就学政策,高额借读费用令“城市新居民”难以接受。相比之下,许多青年选择将子女托付给老人,留守农村。

四、新型城镇化下破解青年就业困境的对策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破解青年就业困境,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不仅需要从政策、观念、技术等多维度综合考虑、寻求突破,还要建立平等的体制机制、消除歧视的融合理念,创造包容并蓄的人文关怀环境,才能让当代青年增长就业本领、获得就业渠道、拥有上升空间、享有幸福生活。

(一)营造包容和谐的生存生活环境

“公民权利特别是其中的社会权利的落实是确保农民工城市融入、市民化的最重要理论基础。”打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包容的人文环境能够让新一代农村青年在城镇、城市享有公平的社会权利,找到归宿,活出自我。

1.提供优质的公共就业服务。人事及劳动保障部门要将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就业摆上更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贯穿城乡、点多面广的就业服务网络,开辟青年就业绿色通道,推出精准就业指导、劳动仲裁、政策咨询等,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推出就业见习活动,鼓励当地各类企业建立见习基地,为青年人提供具有缓冲式就业渠道。同时,鼓励中介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进入劳动力市场,通过公平促进就业服务,让广大求职青年能够享有信息对称的就业市场,充分了解就业形势、职位需求、行业信息,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成功率。

2.建立公平的公共资源共享机制。要打破各类公共资源制度壁垒,尤其是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领域,努力让青年农民及其家庭享有与城市市民同样便利的医疗服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除了基本福利,青年一代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要推进城市书房、社区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资源使用便利化、均等化,让青年一代在参与城市建设、奉献青春力量的同时,能够充分享受现代化文明带来的便利和福祉。

3.构建友善和谐的文化融合。充分发挥城市社区治理功能,建设“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社区文化,吸纳热心居民、爱心志愿者、网格长等力量组建邻里互助组织,及时掌握了解农村青年的职业特点及生活困难,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文化节日开展包饺子、做月饼、猜灯谜等庆祝活动,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参与社区活动,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活圈。能够使农村青年深度融入城市生活,同时也从情感上拉近距离,消融歧视与差别对待,让青年人在城市中既有脚踏实地的生存之道,又有仰望星空的美好憧憬。

(二)打造优质持久的就业培训平台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并认为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和技术人才的匮乏是以往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因此发展中国家须依靠自身努力去改善本国人力资本状况,如普及教育、开展职业培训、短期培训等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1.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就业培训要问需于青年,问计于青年。要做好就业培训意愿民意调查,在充分了解青年群体尤其是农村青年群体就业意向、提升意愿的基础上,设置新形势下就业所需的各类职业技能,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用“青年点单-政府配单-讲师团队接单”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青年可以通过就业点单平台提交技能需求,由政府根据职业方向来协调专业讲师资源,开展精准培训。

2.拓展职业技能培训阵地。以地域为单位,对辖区内职业学校、高等院校、社区讲堂、楼院论坛等教育教学阵地进行统筹,构建点多面广的青年职业技能培训载体,使广大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能够就近参加学习。要强化阵地管理,建立就业青年“智库”,实行实名制登记、清单式建档、动态化管理,为科学有效开展培训打好基础。

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讲师队伍建设。整合各类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充分调动各类技术性企业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等资源,组成强大的讲师队伍,按照专长就近分配至各个阵地。建立完整的就业课程、个人素质综合提升、技能学习等教学体系,纳入地方政府以及各相关单位的问效考核指标体系,定时定量定岗地推进课程开展,将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作为一项长期、常态化工作进行推进。

(三)搭建创新创业的成长舞台

创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很强,平均每个创业企业或者项目的从业人员为8.44 人。鼓励广大青年创业能够带来多重效益。从个人发展层面讲,能够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开辟一条可持续的就业途径;从社会效益角度来说,随着创业型企业的发展,能够创造和提供更丰富的岗位需求,为农村青年就地就业、城市青年反哺城镇提供了广阔舞台。

1.强化顶层设计。“双创”政策倡导下,倡导创新创业的热潮拉开,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挖掘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建立一套完整的体制机制,从鼓励青年创业的政策机制,到提升创业能力、管理水平的教育培训机制,从扶持青年创业的权益保障机制,到对优秀创业青年先锋的奖励机制,让勇于创业、敢于拼搏的精神,自上而下、从城镇到城市自由传递、肆意流淌,为当代青年建立一个绿色、阳光的创业环境。

2.提供资金保障。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发布的《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显示:青年创业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64.2%的人认为缺乏足够的资金是主要困难。各地方政府要做好“引导员”,设立创业讲坛,引导龙头企业与小微企业结对子,通过资源共享扶持创业。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社会力量要做好青年创业的“助攻手”,通过联合组建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创业家协会、设立青年创业基金等方式,扶持优秀创业项目,提高创业积极性。各级金融机构要做好“服务员”,根据当地青年创业特点,推出门槛低、利息低等创业贷款项目,帮助青年群体打破资金桎梏。

3.强化创业蓄能。以产业发展促进创业,各级地方政府要深入挖掘当地优势资源,打造从生产、加工、包装到推介全产业链条,鼓励青年采取申请特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互联网销售等方式,将本地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储备特色效能。以人才引进促进创业,与各大高等院校开展校企结对,开展多种形式的暑期实践活动,吸引青年学生到创业企业实习、扶贫支教,厚植奉献情怀,鼓励更多的青年毕业扎根新城镇、建设新城镇,为青年创业、城镇化建设积蓄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猜你喜欢

城镇化农村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