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与防范措施

2022-11-14

市场周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决策财务

张 晓

(湖北民族大学,湖北 恩施 445000)

一、 财务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因为各种无法预估的情况和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段时间内的预期生产经营目标与所获得财务成果之间出现偏差,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的经济带来损失。 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可分为融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等。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1. 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在一定因素和时期影响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虽然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控制,但影响财务风险发生的因素是变化的,例如企业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以及管理决策者主观性的存在,难以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所以财务风险具备不确定性。

2. 客观性

财务风险客观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财务风险无法被消除且一直存在于企业之中。 企业财务活动的目的有两个结果:达到预期目标和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意味着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 但可以通过风控机制、管理战略与政策手段来应对财务风险,进而避免风险。

3. 全面性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如企业的资金筹资、投资决策、资本的使用和积累等财务活动过程之中,也存在于企业的各个组织结构和各个责任中心。

4. 风险与收益并存

风险与收益在企业里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它具有风险越小回报越小、风险越高回报越大的特点。 例如,当风险投资面临的风险较大时,它也会获得投资带来的风险回报,财务风险与收益共存促使管理者提高管理决策水平与资金的使用效率。

5. 可控制性

虽然财务风险是客观的,但它并非无法控制,企业行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财务风险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概率,企业管理者可以识别财务风险类型,选择适合的方法降低财务风险,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减小财务风险。

二、 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一)企业内部原因

财务工作最终要落实在财务人员的实操中,会存在一些潜在的财务风险。 主要体现在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财务人员缺乏专业性、监督机制的缺失三个方面。

1. 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财务工作是由企业财务人员完成的,对财务风险意识较强的财务人员来说,能够敏锐地捕捉财务风险信息,根据财务信息对财务工作即时调整管理,进而降低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而对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的人员来说,面对财务风险预警信息则难以察觉和警惕,无法及时做出有效解决措施,更无法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2. 财务人员缺乏专业性

一方面,财务基础工作不到位,财务信息不规范乃至虚假,新员工进入企业之前,未得到正规培训。交接财务工作过程中,新老员工不能客观、明确地交接,致使财务工作持续不规范。 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形成思维定式,照搬以前工作模式和前任同事工作经验,致使财务工作未结合具体的会计准则和企业规章制度,加剧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3. 监督机制的缺失

由于市场经济的复杂性,企业与人员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其中不乏一些违反经济合同与违背职业道德的企业与个人。 在市场监管不到位时,企业为占领市场份额,进行非法融资、赊销及扩张,企业到期不能履行经济合同,承担相应的义务,将严重影响到合作企业生产经营,加剧企业的财务风险隐患;企业内部监督的缺失,使其财务工作质量难以保证,权利与义务失衡,难以实现责任的追查,如企业财管理人员与财务工作者利用自身岗位的权力,做出篡改与盗用财务数据等一些违法的事情,无疑也会加大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二)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

企业外部环境主要由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与技术环境构成。

1.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企业所在地的人口数量、居民消费偏好及人群聚集情况等。 因为企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居民的消费,所处地域消费水平与需求量越高,企业业绩也可能提高,因此企业财务风险也较小。所以企业的建立需要根据当地的居民消费偏好、人群特征等情况,以便制定公司发展战略,为企业的发展构建良好的生存环境。

2.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且具有不可预测性。 例如地震、山洪、台风等自然灾害对企业的损失是无法预估的,尤其是对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及不动产的侵害,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直接加剧企业的财务风险。

3. 政治环境

如今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企业要想立于生存之地,需要及时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生产合规产品。 政治环境的稳定直接影响投资环境,而投资环境影响经济环境,稳定良好的经济环境具有降低财务风险的作用。

4. 经济环境

一般来说,经济环境良好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资环境较好,投资机会增加,融资渠道流畅,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小;而在经济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资机会减少并且融资成本增加,从而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5. 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与企业的产品技术有关,先进技术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尤其在技术密集型企业当中,领先的科学技术将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落后的生产技术则使企业面临亏损乃至被淘汰的风险,因此企业的生产技术直接影响财务风险的高低。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保障,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体现在财务主体责任不明确、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与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三个方面。

1. 财务主体责任不明确

在企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内部财务主体责任混乱,一方面,企业各个部门权责划分不合理,权利与义务未落实到各个部门及其相关负责人手中,尤其在财务部门,对财务风险影响巨大,例如对采购材料、验收、核查等工作存在一人身兼多职,权、利、责三者未严格划分;在资金管理方面,钱、账、物未分别核算和保管;以及有关资金、存货和对外投资等方面权责未划分等。 若在财务管理上不能具体落实主体责任,就容易出现利益矛盾和权责混乱的情况,导致资金的利用效率较低,资产与资金的流失状况严重,对主体责任追责也难以查实,从而难以防范财务风险。 另一方面,表现在总公司与子公司财务主体责任不明确,财务主体权力不够集中,呈现相对分散的情况,在大型公司中,由于总公司对子公司缺乏管理与监督,部分子公司为了自身利益,进行虚假做账、虚开费用及篡改财务数据等,损害其他子公司和总公司的利益,短期看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实则引发整个公司的财务风险。

2.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科学的财务决策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因此在做出财务决策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从多个可行性方案中,选择最优化的财务方案。但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时,管理者凭借着经验主义和主观性进行决策,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与民主性,在权力缺乏监督约束下做出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决定。 这给企业投资、融资及资金管理方面都埋下了财务风险隐患,而企业的经营成果往往与财务决策直接相关,甚至一些关键的决策会影响企业的存亡。

3.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财务工作的方法指导,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目的。 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一方面由于企业管理的忽视,内控制度未覆盖企业的各个责任中心、财务工作职权不分明,管理部门的职能权限也未明确划分,使财务信息错误缺少相应的核查与监督。 另一方面,财务人员素质偏低,对财务管理制度缺乏认知,只能从事简单繁杂的会计工作,对进行财务管理力不从心,财务管理制度无法在企业活动中实施。

三、 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财务风险对企业的社会价值、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一)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1. 树立财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员工需要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警惕,加大对财务风险的关注度,公司管理层也应当对财务风险预防给予一定重视。 一方面,管理者需要具有清晰头脑,敏锐觉察财务风险的信息,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指导,及时实施风险管理策略,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以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基础,关注各类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影响,提高管理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决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客观具体地针对经济事项进行决策,减少风险防范意识淡薄而带来的财务风险。 另一方面,财务人员需要切实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财务风险防控方法,不断更新财务知识,对财务风险做到未雨绸缪,积极参与企业提供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保证自身专业度,带着风险防范意识去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2. 加大企业员工培养与人才引进力度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及财务人才的引进力度,不仅可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降低企业资本流失率,而且还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规划建设。

一是提升财务管理团队质量方面。 第一,提高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要求,对其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不断进行考核筛选,选择符合企业会计条件的人才,加强对在岗财务人员的培训,促使财务人员再教育,提高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使其面对金钱诱惑能够肃清腐朽贪污思想,保持客观理性思维。 第二,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和会计管理制度,严厉惩治违反会计管理制度的人员,在监管部门监督的同时,做好协调与沟通。 第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财务人员作为财务信息的第一经手人,与其他责任中心容易形成信息不对称,而引发财务风险。 因此建立财务信息共享平台,不仅财务人员能相互监督,也可以做到各个部门之间的监管。

二是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方面。 财务知识是不断更新变化的,所以财务人员要参与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体系,提高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需要对财务人员学习成果进行考核,保证学习效果,防止浑水摸鱼。

三是加强企业财务人才引进方面。 高精尖的财务人员不仅可以提高整体财务质量,还可以有效实行财务分析,降低财务风险。 企业提供良好待遇和工作环境,增强对人才吸引与引进,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奖惩分明,对优秀的财务人员给予奖励,同时也要对表现较差的人员给予批评和教育,不仅可以吸引人才的加入,还可以激励内部财务人员。

(二)提高财务管理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外部环境具有同步性。 一方面,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外部环境,企业管理者需要跟随时代步伐,制定符合自身企业的财务管理战略目标、改进财务管理方法、强化财务基础工作,健全公司财务管理各项制度,增强财务管理团队质量,使财务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另一方面,企业的财务系统并非按部就班地运行,企业管理者需要基于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不断更新财务管理系统,分析研究其中客观规律,为此,制定不同的财务管理方案,提高财务管理体系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例如我国施行的财政政策是积极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主要目的在于保增长、调结构和抑通胀,面对新的经济政策,企业应当根据当年具体规划,以减小由政策变化而带来的财务风险。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1. 提高财务决策水平

决策是一个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财务决策流程是遵循科学规律的,而非凭借经验和主观主义抉择的。 首先财务决策过程需要具备科学性与民主性,保证决策结果能够在各个部门施行,广泛集中领导与员工的意见,正确运用决策手段和方法进行决策。 其次财务决策要有择优性,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做出不同的财务决策,而非照搬从前工作处理流程,在多个决策方案中优先选择最有利的方案。 最后财务决策需要有指导性,财务决策做出必须具备指导企业各个部门的作用,使每个人都有参与的必要,没有指导意义的财务决策是无效的。

2. 加大财务制度建设

财务管理系统是财务工作的基础,对财务管理起着指导作用。 首先,在新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是实现企业科学财务管理的核心。 新会计制度要融入企业当中,要求企业具备吸引项目投资的能力、对资金明细分析以及所有收支明细完整列于财务报表之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掌控企业资金,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其次,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规范操作流程,监管财务人员工作,执行责任追查制度,防范逃避与推诿责任的情况出现,让财务人员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认真履行本职工作。 最后,做好企业财务部门的建立与完善,严格划分各个部门职能与权限,做到各司其职、各守其业,谨防个人身兼多职,发生工作交接混乱与以权谋私情况。

3. 做好财务运行过程中的风险防控

首先,在财务风险防控中做到事前控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分析内外部环境对财务风险的影响,还要对财务风险类型有所了解,对每种财务风险的解决办法进行学习,提高对财务分析的预测与解决方法。 其次,在财务风险防控中做到事中控制,对与预期结果出现的偏差进行调整,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最后,在财务风险防控中做到事后控制,对已发生的财务风险,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解决财务风险所带来的问题,分析其发生原因,谨防再次发生。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企业各种复杂多变的财务风险,探究财务风险成因与解决措施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分析它对企业的影响,可以做到有效利用和提前预防,进而明确财务风险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达到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决策财务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