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经贸合作分析与建议

2022-11-14姜崟明

商业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韩两国跨境

姜崟明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一、中韩两国贸易现状

中国和韩国两国于1992 年正式确定外交关系以来,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在过去的20 多年里,中韩两国的政治关系不断加深,经济合作也不断深化,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据我国商务部有关数据显示,中国近几年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国等,韩国是中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三大出口国和仅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根据商务部亚洲司有关数据显示2021 年1-6 月中国对韩国进出口总额达1688.7 亿美元,这当中出口金额为692.3 亿美元,同比增长33.1%,进口额为996.4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5.6%,进出口额都保持较高水平的正增长。因此研究中韩两国的经济贸易,对于中国长期以来的对外经济贸易非常重要。

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主要以产业类的贸易为主,在2005 年前中韩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导向,2016 年至今中韩贸易转变为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流,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积极推动了两国经济贸易的发展。中韩间的产业类贸易涉及很多领域,这当中较为常见的有机电产品,化工产品以及纺织等产品。在两国的经贸往来中,合作与竞争共存,竞争方面,蔡宏波等人(2018)针对中韩贸易逆差过大问题研究发现,韩国对中国出口方面主要以投入产出比较高的商品为主,而我国主要一般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徐明(2011)在研究中韩贸易壁垒水平时发现,韩国的贸易保护思想严重,韩国政府方面明里暗里的贸易壁垒在某种程度上给中国商品进入韩国市场制造了难度。孙致陆等人认为(2016)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主要的因素来自于韩国农产品市场开放度较低、关税形式复杂多样等。合作方面,彭至然(2018)认为从远期角度来看,中韩两国需进一步提高政治互信来降低其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影响,从而使得扩大开放降低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不断增强跨境电商的合作规模以加强中韩经贸关系。崔廷植(2003)认为中韩两国作为亚洲主要经济体,经济水平处于不同发展时期,互补性较强,两国积极主动参与贸易合作,能够享有彼此最大限度的国际分工益处。

总体而言,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存在着一个互补,但又是竞争的一个矛盾的关系。中国和韩国两国在历史上和现在都有非常深入的经济贸易往来,应该在未来的时期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关系,促进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同时利用双边的各种贸易协定的机制,推动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促进两国产品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核心竞争力,实现东亚地区的共同繁荣。

二、中韩两国产业间合作与竞争

(一)中韩合作

1.跨境电商合作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韩两国之间贸易合作的主要方式。去年受疫情的影响,线下消费受到极大影响,为线上消费带来了全球性的机遇,根据《2020 年度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0 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2.5 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04%,用户规模再创新高。韩国是全球网络购物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先进的信息通讯基础设施,规范的物流网络以及便捷的支付方式给中韩两国的跨境电商业务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近几年,随着韩国文娱产业大量涌入国内,韩流的袭来,带动了我国消费者对韩国产品的消费热情,中国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化妆品、服饰和唱片的情况逐渐增多,使得韩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快速增长,韩国为了让更多消费者进行购物消费,也在各方面积极迎合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喜好,比如电子支付手段方面。而中国方面,中韩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让韩国消费者在家中就可以直接在网上购买到中国极具性价比的的商品,尤其是中国生产制造的一些小商品和小家电,特别受到韩国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商品在跨境电商平台的价格优势明显,中韩两国的跨境电商贸易不仅给中韩两国的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两国发展经贸合作的新一增长极。

2.对外投资

中韩两国不仅在实物,贸易等方面存在着较强的合作关系,中韩两国的政府及民间直接投资也日益增大。在2008 年中国对韩投资金额多达6.6 亿美元,同比增长57.1%。目前韩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国。根据我国商务部网站有关数据显示,2020 年1-12 月,中韩双边贸易额为2852.6 亿美元,同比正增长0.3%。中国对韩国出口1125 亿美元,同比增长1.4%;从韩国进口1727.6亿美元,同比下降0.5%。韩国对华投资,2020 年1-12 月,韩国对华投资2014 个项目,同比减少4.5%,实际外资36.1 亿美元,同比下降34.8%。2020 年全年,中国企业对韩直接投资3.6 亿美元,同比增长75.1%。从上述数据来看,即使受金融危机、国际局势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中韩之间的经贸投资依然有着巨大的潜力。韩国对华投资的行业,包括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多种领域,中国对韩国投资大部分投向了材料、零部件和设备行业。

(二)中韩竞争

1.农产品贸易摩擦

自2005 年以来,中国一直是韩国第一大农产品贸易伙伴,2000-2015 年,中韩双边贸易额从52 亿美元增加到3102 亿元,这十多年间增加了超过60 倍的数额,但其中中韩农产品贸易额仅增加了8.4 亿美元,在农产品方面,中韩两国的贸易规模逐渐扩大,贸易依存度越来越高,但是中韩两国之间关于农产品的贸易摩擦也频繁出现。针对农产品监管难度高,质量不易控制等特性,韩国在不违背WTO 框架的前提下,采用了贸易壁垒种类由关税措施逐渐转向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方法,重点关注食品卫生安全和质量的相关问题,具体的措施包括提高关税、提高检疫核实卫生安全标准等,并且韩国的相关部门颁布了史上最严的两部针对农产品准入门槛和口岸检疫标准的法规,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韩国农产品绝大部分已经完全自由化,但是,对于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有不利的影响,这些规定制约了中国企业对于韩国市场出口农产品的技术门槛,影响了中国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大大缩水。

2.机电产品贸易竞争

目前中国的机电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相关产品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而韩国方面机电产业发展得较为成熟,是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电子机械产品在目前实施的亚太贸易协定中只享有22.5%至50%幅度的关税减免,中韩贸易自贸协定生效后,大部分将直接降至零关税,小部分在5 到10 年内逐渐降低为零关税。中国出口韩国的机电产品与韩国生产的机电产品相比而言,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由于韩国相关技术发展较早存在相应的技术优势,韩国的机械产品中,立式车床的精密度较高,能够生产出更加精密化的产品。同时,韩国机床的稳定性更佳,生产性能良好,能够持续生产多种产品。但韩国内部市场有限,资源相对匮乏,导致生产机电产品成本加大。而中国地大物博,资源种类繁多,且具有性价比较高且数量庞大的的劳动人群,致使韩国机电企业更有信心和决心来华投资建厂,但在华的韩国企业却仍选择在韩国本土引进机电设备和相关零部件,而其在华生产的产品大都选择直接投放在中国市场,极少部分返销回韩国。

三、中韩两国贸易发展建议

(一)优化两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目前,中国和韩国的出口市场出现同质化的趋势。这可能会引发中韩两国的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大的可能,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应该和韩国共同商议相关的合作条款,优化产业间结构,大力发展产业类贸易,实现两国在产品和技术上互相沟通,提高两国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共同走向全世界。对于两国之间存在激烈竞争的产品,应该相互促进,追求创新,共同进步。对于两国之间合作较深的产业,更应该加大投入,不断地促进相关产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二)深化双边经贸合作

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签订,以及中国与韩国等国共同签署的RCEP 协议,中韩之间的贸易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经济贸易往来将会出现一个更加繁荣的阶段。所以针对双方贸易的矛盾之处,应该统一相关的标准,建立互联互通的交流平台,针对相关产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应形成标准。减少贸易摩擦,避免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通畅两国间贸易交流。同时两国的企业应当将中韩自贸区的关税优惠这一优势最大化,加大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力度,适时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扩大产品的种类,利用自贸区的有利条件,与各国政策相结合,加深两国企业间合作。

(三)加深货币沟通

由于新冠疫情的到来,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都受到严重威胁,由于疫情的发生,各国都采取了“放水”的措施,导致市场通胀在全球溢出。中韩两国之间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商品服务贸易往来,两国之间的货币交易量也非常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充分利用自贸区协定的签署,实现两国货币自由互换, 能够使用本国货币直接支付,加深两国的货币合作。尤其是中国和韩国两国在货币互换领域已经存在多年的合作关系,两国之间采取货币互换的形式支持本国企业的发展也早有先例,所以在两国之间实现本国货币的直接流通,有助于规避美元的通胀影响,同时提升区域间贸易的自由度。

猜你喜欢

中韩两国跨境
中韩30年 新挑战与新机遇——第十届中国论坛侧记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2016中韩电影论坛”开幕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中韩因“脱北者”隔空对峙
本期导读
“两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