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优化研究

2022-11-14麦肖君

审计与理财 2022年7期
关键词:全过程动态预警

■麦肖君

一、相关概念

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是根据财政主管部门规定,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数据的收集,从而全面、全过程动态监控资金的支付,以及分析预算资金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问题,及时对相关问题予以纠正的工作。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能够防范资金支付的风险,并强化资金支出监管力度,起到对违规行为的警示和纠偏功能,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是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的重要方法。

二、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的问题

1.相关人员配置不足。

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设置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的专门人员,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还由财务部门兼管,由于财务人员精力有限,无法对所发现的疑点深入了解,影响了动态执行监控体系的有效性。再加上相关人员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的经验缺乏,难以针对相关问题及时分析并制定管理措施。

2.管理及制度存在缺陷。

(1)监控配套管理制度不全面。动态执行监控体系要建立全面的制度管理标准,规范决策审批程序,保障资金安全,实现管理有效性的提高。事业单位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开展工作,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在资金入账过程中,还存在违反《大额资金管理办法》的情况,例如预算单位将大额资金分次、分日支付,通过将大额资金拆分逃避监管。(2)管理制度和工作执行存在不协调之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要求明确分工内容和管理职责,实现各责任主体的密切配合,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监控体系的过程中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没有可衡量的指标和规范,在监控中还存在违规行为。

3.缺乏技术支撑保障。

(1)缺乏动态的预警机制。事业单位在监控过程中需要通过制定预警机制,针对预算执行的问题予以预警。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实现各系统数据的对接,没有对预算执行开展动态预警,监控范围较小,监控效率较低,影响了监控工作的效果。(2)信息技术落后。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的监控体系中存在着数据导入有时差、时效性低、缺乏智能化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容易造成数据挖掘不充分的问题,只能对监控的数据进行局部管理,难以实现全面监控。

4.运行机制存在漏洞。

(1)动态监控体系需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特点,结合预算管理的全过程紧密管控。但是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没有落实联动管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缺乏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监督的问题。(2)监督检查机制缺失。部分事业单位针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上报,也没有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缺乏相应的监控检查机制,影响了动态监控的合理性。

三、优化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的对策

1.加强监控队伍建设。

(1)加强对相关人员的选拔。事业单位应设置专门负责预算执行动态监督的机构,并设置相关岗位,为动态监控工作提供保障。事业单位要加强人员方面的把关,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要求单位的一把手形成高度负责的意识,牢固树立思想底线,最大程度发挥各层级人员的作用。在事业单位工作中,负责预算制定动态监控的人员尽可能选择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要求相关人员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熟悉事业单位的各项政策规章和法律,具有较强的专业分析能力与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主动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严守底线。

(2)加强对动态监控人员的培训。首先,要加强对相关人员职业道德培训,提升人员的政治素养,避免在开展监控过程中出现包庇他人的行为。其次,要加强对动态监控体系的宣传力度。单位内部的全体人员要认识到动态监控工作的重要性,单位的管理层也需要在思想上重视动态监控体系。最后,对单位内部的成员开展动态监控体系的培训,促使全体成员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在思想方面认识到道德底线,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建立一支业务精通、思想过硬的预算执行监控队伍。

2.强化管理及规范制度。

(1)加强对预算单位的管理。预算单位需要加强网络化支付管理,减少往来银行的人力资源消耗,堵住监控漏洞。事业单位可以设置工会经费、党费等专款账户用于核算单位的相关款项,并严格规范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杜绝账外账或小金库的问题。

(2)规范大额资金的使用方法。监管部门需要对事业单位设置统一、合理的管理标准,完善大额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有效的大额资金衡量标准。

(3)建立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事业单位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控体系,使单位的各项预算工作有章可循,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并提升相关配套机制的合理性。在预算指标下达、银行账户收支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明确管理要求,从而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

(4)加强预算管理。首先,要优化预算编制工作,细分各项经济分类科目,促使预算执行更加科学与合理。其次,事业单位内部需要加强对预算工作的配合,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更合理地编制预算规划,规范使用资金,加强对账工作。再次,需要引入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确保在对资金安全性监督的基础上,对支出规范进行监管,将绩效监督和预算分配相挂钩,确保单位资金支出具有合规性。

(5)优化内部控制。首先,要完善内控制度,在单位内部明确内部控制要求,由事后监督转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各责任人要明确资金管理要求,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严格按照内控要求开展工作,针对三公经费要进行重点监控,保障预算资金支付实现规范性,防范资金使用中的风险。

3.完善动态监控技术支撑。

(1)优化预警管理体系。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是以动态监控的形式,对资金的动向及时预警,发现资金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预警规则、预警机制,发挥动态监控的功能,依靠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预警,构建智能化的运行体系,降低管控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支付的安全性,避免资源浪费的现象。

(2)扩大监控范围的预警指标。事业单位不仅要对资金账户进行全面监控,还需要对预算支出进行全过程监控,对收入、支出进行全面监控,实现对各类资金使用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不能只重视监控体系的建设而忽视了监控系统的作用,应该设置预警指标提高动态监控的灵活度。

(3)建立公务卡和动态监控平台数据的共享。在公务卡制度实施之后,财务核算的职能得以强化,预算单位的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也得到了规范,事业单位要积极推进公务卡制度,提高预算资金支付的合理性,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强化监管。通过公务卡对预算执行进行管理,能够减少工作量,避免预算资金体外循环的问题。公务卡实现了监督手段和金融工具的结合,对于现金管理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并防范小金库问题的产生,杜绝虚假报销等问题,使每笔消费都在监督之下,提高了监督效率,降低了监督成本。因此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也需要监控系统与公共卡系统相衔接,实现数据的有效对接,使公务卡中的数据和监控平台数据及时传输,通过监控平台显示公务卡的消费记录,使预算资金的使用更加透明,避免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4.完善监控管理运行机制。

(1)建立业务的联动机制。以预算执行监控数据的共享平台与系统开发为起点,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以及相互监督、相互制衡,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合理性,以规范预算执行为目标,建立一套完善的业务联动机制,促使资金的使用更加规范、高效,实现对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的全过程跟踪,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减少信息系统重复建设或投资浪费的问题。其次,需要定期监控工作的情况。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政策执行进行梳理,分析事业单位是否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执行预算管控要求。再次,监管部门需要对各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奖惩,以调动各单位预算工作积极性。

(2)建立信息披露问责机制。监管部门要建立对事业单位的责任追究制度,事业单位通过及时披露预算管理的相关信息,帮助监管部门发现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违规问题,并根据违规的情况和严重性进行惩罚。通过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实现对各层级人员的有效管理,并对违规人员予以处罚,坚持公开、公正、客观的原则进行考评,促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趋于规范化。

(3)建立内部核查监控机制。事业单位要成立核查小组,对筛选出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疑点进行分析,及时上报主管机构,主管机构分析是否存在问题,并下达改进意见。通过建立预算核查机制,跟踪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最终形成全过程、全范围的监管。

四、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不断改革,促使事业单位资金趋于安全、规范,切实保障资金的效益,防范资产流失。事业单位也需要加强对资金的预算执行监控力度,全面管控资金的下达、执行、管理等全过程,防范腐败问题的发生。事业单位应该认识到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是一个全过程、全范围的管理体系,事业单位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动态监控体系,以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需求。

猜你喜欢

全过程动态预警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与处理对策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烽火台:军事预警体系的关键
国内动态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装睡记
卷烟工业企业产品质量预警机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