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革探析

2022-11-13文艳萍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群众基层

文艳萍

(华亭市图书馆,甘肃 华亭 744100)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这一阶段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中就包含文化领域的内容。基层图书馆是基层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有义务也有责任在充分了解基层群众文化和知识学习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管理模式的改革来为群众提供体验性强、文化性浓的图书馆服务。目前,基层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革虽然是以图书馆自身为主导,但其在如何改革、改革什么等基本问题上还需要重点参照基层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即以群众生活中渴望获得的文化和知识内容与服务为导向,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与优化,这就要求图书馆结合现实,稳步、有序、有力推进。

1 基层图书馆开展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图书馆在我国文化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地位和作用。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20 年底,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 212 个,与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共同构成了服务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格局。显然,图书馆已然成为丰富基层文化生活的重要主体和场所。当然,在图书馆尤其是面向基层群众的基层图书馆数量持续增加的同时,基层图书馆也面临着发展的挑战,需要通过持续性改革加以应对和化解。目前,基层图书馆进行管理模式改革的现实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近年来我国普遍重视和积极推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策略。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广大的基层人民群众,只有真正把握和满足群众个性化的公共文化需求,才能够顺利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工作的开展。目前,多数基层图书馆所采用的仍然是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即政府按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状况,进行基层图书馆的布局、资金划拨、人员选聘、资源协调等,这虽然能够保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统一性、规范性,但也限制了文化服务供给的差异性,进而影响了公共图书馆满足基层群众个性化文化需求的功能发挥,故而需要对基层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赋予图书馆更大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空间,使图书馆的管理与运营主体可以结合基层公共文化发展状况进行科学布局和有效探索,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提高服务供给的效果。

1.2 提高基层图书馆资源使用率

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普遍表现出明显的“图书”标签,这使得广大基层群众简单地认为图书馆是只提供图书阅读或者租赁服务的公共场馆,进而认为人们只有在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进行内容阅读时才会进入临近的图书馆。显然,这种受固有标签影响而被基层群众误解的情况不利于基层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的高效实用。鉴于此,基层图书馆需要通过管理模式的改革来赋予图书馆更多、更丰富的标签,以此吸引群众积极进入图书馆,享受文化学习的乐趣,真正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

1.3 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基层群众有了更高层次、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这要求基层图书馆在提供文化服务时,需要通过管理模式的改革来优化图书馆的运营方式,及时掌握和充分分析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并将这些需要转化为与图书馆业务相关的活动内容,进而使自身原本拥有的文化资源逐渐转化为能够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资源要素,达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效果。

2 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面临的挑战

改革管理模式是基层图书馆在当前环境下发展的必要工作,但图书馆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改革所处的环境形势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在改革过程中会普遍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虽然不同性质的图书馆所面临的具体挑战不同,但基层图书馆普遍面临一些共同的改革阻力,这是需要重点关注和妥善处理的。综合来看,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实践中主要面临如下几方面挑战。

2.1 图书馆管理体制陈旧

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体制虽然能够保证基层图书馆运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但也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根据服务基层文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自我革新的意识和能力,使得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改革面临较大的束缚。例如,在政府部门提供资金支持的背景下,基层图书馆资金获取、分配及使用的情况相对比较固定,馆内部门和人员无法根据公共服务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资金调配和使用,造成部分新的服务项目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推进。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层级化、职能化设置使得部分人员缺乏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意识、能力和机会,进而造成图书馆内部整体的改革创新实力偏弱,难以达到管理模式改革的要求。

2.2 管理模式改革重点不明确

目前,虽然基层图书馆的数量保持着持续增加的状态,但图书馆的管理能力和效果并不高,多数图书馆只是按照常规的图书馆运行管理方式开展工作,并在出现典型性问题时对原有的管理内容和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这类图书馆往往将管理模式改革的重点放在与问题相关的内容上,导致那些没有表现出问题但需要进行改革的内容未被及时发现和纳入改革的议程,进而影响了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的整体效果。例如,一些图书馆虽然能够按照常规的查阅、借阅、归还流程开展相关服务业务,但对读者在图书借阅和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真实的体验缺乏足够的关注,导致部分读者在图书馆阅读和体验方面不够丰富,进而失去读者的青睐和支持。

2.3 管理模式改革力度不够

管理模式改革始于人的意识层面,最终要实现改革的目标,就要借助于人的行动力和创造力。目前,由于缺乏充足的资金和人员,基层图书馆在管理模式改革方面往往呈现出力不从心的状况,一些好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创意无法通过相应的物资采购或者技术平台搭建与运行来实现,这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的有效推进。

3 优化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基层图书馆在改革能力和改革意识方面的薄弱性,决定了管理模式的改革往往需要遵循科学谋划、稳步推进的策略。鉴于此,针对上述明确的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中面临的系列挑战,相关主体尤其是基层图书馆要在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克服挑战阻力来促进管理模式持续优化。

3.1 变革图书馆管理体制

体制既可能是促进行动开展的框架,也可能是制约行动创新的阻力。针对当前基层图书馆管理体制陈旧造成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难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在充分调研基层图书馆运行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的文化发展职能,进行体制方面的主动、及时变革,以优化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的环境。

首先,明晰基层图书馆的性质。目前,我国在基层图书馆的性质方面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确定,这就导致图书馆的运行和管理缺乏相对明确的条件。虽然图书馆运行的资金主要来自专项财政资金,但其运行又与一般性的政务服务单位有明显的区别,因此不能完全按照政府部门维度的层级制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行。考虑到基层图书馆更接近基层群众,且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公益性,政府应当通过专门的文件明确基层图书馆的社会性质,即将其视为社区或者乡村文化发展的公共服务类机构。

其次,细化基层图书馆的运行管理职能。基层图书馆运行管理职能主要存在于政府部门和图书馆的运营管理团队之间。基层图书馆的运行除了需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受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与约束,日常的诸如图书采购、服务业务管理等方面则应当由图书馆自身的管理运营团队主导和负责,这样可以使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人员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对图书馆的运行和服务内容与方式进行调整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基层群众文化和知识学习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3.2 明确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重点

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是对图书馆的管理和运行内容与方式进行科学的优化与调整,目的在于提高图书馆掌握和满足读者差异化文化和知识学习需求的能力。考虑到管理模式改革涉及图书馆各职能部门和服务业务的实际情况,在实际的管理模式改革方面应当采取抓重点的策略,即以解决制约图书馆管理效率和效果提高的典型问题为导向,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首先,关注基层群众需求满足状况。基层群众文化和知识需求的满足情况是衡量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有效性的关键性指标。在日常的改革实践中,管理主体应当重点将基层群众对图书馆文化和知识体验的状况作为关注的内容,将解决制约图书馆满足群众文化和知识需求的典型问题作为管理模式改革的重点,这样可以保证管理模式改革方向的正确性。

其次,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方式。为基层群众提供什么服务,以何种方式为群众提供这些服务,是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中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解决的问题。图书馆要将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方式作为管理模式改革的重点,通过服务优化为基层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和知识体验,从而彰显基层图书馆的文化发展功能和优势。

3.3 加大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力度

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革需要政府和图书馆这两大主体共同参与和协同推进,故而在管理模式改革力度加大方面,也应当从政府层面和图书馆层面分别进行落实。

第一,政府要加大资源投入。为确保基层图书馆中一些好的服务内容和方式能够顺利推进实施,政府要在对相关服务创新内容进行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为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使图书馆有专项资金用于新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的推广与使用。

第二,图书馆要落实改革责任。基层图书馆内部要制定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对各层级管理者、各职能部门及相关岗位人员应当承担的改革责任进行明确,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责任考核机制,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方式稳步推进图书馆各项管理改革工作有效落实。同时,图书馆内部要定期对不同人员在改革责任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协同解决,防止改革工作搁浅。

4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转变,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逐渐成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关注点。基层图书馆作为满足基层群众日常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主体,应当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状况进行积极的管理模式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针对当前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中面临的系列挑战,相关主体应当在变革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明确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重点,加大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力度,以确保管理模式改革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图书馆群众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图书馆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走基层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