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财务分析中面临的难题以及应对策略

2022-11-13区永亮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24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财务分析

区永亮

(广东顺成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000)

一、制造企业加强财务分析的必要性

财务分析是企业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结合所采集、汇总的财务数据和其他生产经营信息资料,运用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对企业的生产销售、投资发展等经营活动进行分析、评价、总结,主要关注点有:企业的盈利水平、运营管理能力、债务情况和发展潜力。财务分析有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全面的参考资料,有助于决策者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外部环境。其次,财务分析可以规避或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通过对企业的生产、销售及结算等环节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市场环境,可以及时发现生产销售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消除潜在风险。最后,财务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有助于企业规范管理流程,完善管理体系。

二、制造企业财务分析面临的难题

(一)财务分析定位不清,需求对象模糊

首先,部分财务人员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不习惯区分不同的服务对象,也不甚清楚哪些部门、人员需要对财务分析报告的各自要求,因此,也就不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更有甚者,财务分析的方向也往往会出现偏差;目标不清晰,导致分析结果偏离实际情况,财务分析的实用性也会打折扣。其次,部分制造企业的财务分析缺乏明确的功能定位。虽然主观上都非常认可财务分析对企业的重要性,对某些项目存在的具体问题也能准确地进行财务分析,但是,因为定位不清晰以致分析结论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决策层并没有根据财务分析来转变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最后的结果就是,财务人员耗费了时间精力,却没有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

(二)财务分析广度和深度不足

相对而言,我国多数制造企业利润偏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理念及应用都相对滞后,财务分析结果多集中在业绩收入、支出、利润变化等财务数据的账面情况,缺乏对企业经营发展的深层指标的分析,以及各项财务数据背后反映的经营管理的思考。例如,缺乏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变化的预估、结合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对企业面临风险的评估,甚至是对企业当前的运营能力的分析都很少。这就导致财务分析结果不全面,不利于企业科学规划。

另外,对许多专项指标,未进行分析或缺乏深度解析。例如,企业的现金流,有的制造企业财务人员,只开展对现金流的定性分析,或者只是进行简单的现金流量金额变化分析,缺乏对产生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亦没有对资金效益和现金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进行分析,当然也无从提出改进的建议,这就导致分析结果无法满足决策者的需求。

(三)财务分析信息来源单一,信息分析滞后

目前,一些制造企业财务数据的来源,大多数还是沿用传统的方式获取,财务分析的方法也相对落后。

一方面,企业没有高效的数据采集机制,导致财务数据不全面,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不畅通,数据相对零散,缺乏系统化的数据链;有的财务信息没有及时录入,数据更新滞后,都会影响财务数据的时效性和全面性。例如,不少制造企业局限于单纯的财务数据信息的分析,很少涉及财务之外的信息,实际上,诸如员工流失率这些人事信息,对财务数据的影响就很大。业务人员的流失,会增加应收账款的风险;操作工人的高流失率,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等。

另一方面,制造企业的财务分析周期滞后。大多数企业都是在固定的财务周期结束后,由财务专员汇总财务数据,财务部组织人员对数据进行处理加工,形成分析报告。这样在得出结论时,就已经滞后了,缺乏动态分析,对公司决策者而言,这样的财务分析,提供的参考价值相对有限。例如,财年总结时,发现有一笔坏账,这个结论对追回债务作用不大,但是如果能提前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评估,根据不同的客户信誉,应收账款的账龄等,制定不同的催收措施,就能降低坏账风险。

(四)财务分析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经济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对企业财务而言是一种新的考验。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对数据的依赖度日益增加,这大大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财务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对公司的经营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很多制造企业重生产销售,轻财务的管理理念还没有彻底改变,虽然企业对财务信息化建设有不同程度的投入,都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处理,但是专业的财务分析系统严重缺乏或更新不及时。由于企业的基础数据量十分庞大,数据结构复杂多样,信息化投入不足必然导致财务报告缺乏全面性和及时性,无法发挥出财务分析潜能。究其缘由,一方面是部分企业往往只看到前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成本,忽视其带来的效益,信息化建设缺乏持续更新。另一方面是部分财务人员理念转变落后,虽然有先进的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但是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方式、数据采集范围并没有随之改变,“新瓶装旧酒”,财务分析结果并没有取得质的改变。

(五)财务报告模式限制

财务报告是财务分析结果的汇总。企业的财务报告有两个硬性要求:一是完整性,二是真实性。财务报告没有将公司的内部、外部信息全面结合,造成信息不完整,就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环境;有的部门存在为了应付考核或提高个人业绩而虚开发票等虚构业绩现象,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不完整、真实性低的财务报告甚至会误导公司的经营决策,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另外,不少企业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财务分析,并形成财务报告,但是,却因偶然因素导致的信息不全而习惯性把财务报告束之高阁,并没有将财务分析得出的结论用于指导经营管理,打击了财务工作者的积极性,让财务分析成了一种形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三、制造企业财务分析难题的优化策略

(一)明确财务分析需求对象、细化财务分析工作定位

企业要构建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利用制度来指导财务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的统筹指导作用。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包括财务分析业务模块,财务分析结果管理模块,财务风险预警模块,财务绩效管理模块。通过财务分析体系的建设,确立企业以财务部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建立以财务为轴,生产和销售为两翼的企业财务分析格局。

首先,财务部门要征求不同部门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主体不同,利益关键点不同,他们对财务信息有着各自的关注点和需求点,例如企业股东、职业经理人、销售部、生产部门、政府税务部门等,身份、立场、所属部门的差异,导致他们对财务分析信息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因此,要针对不同部门,不同群体,先分析需求对象,再进行财务分析,使财务分析具有针对性、目标性,同时按要求做好重点分析,提供个性化财务分析服务,把握好专项分析和总体分析关系,以给各方都能提供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的财务分析信息。

其次,制造企业要提升财务分析的指导性地位,企业领导和各部门要重视财务分析结果,让财务分析报告成为企业经营决策的主要依据。根据财务分析结论,找出企业管理的薄弱点和潜在风险,改善企业的管理,促进企业持续高效发展。

(二)拓展财务分析的广度和深度

为满足企业决策者对财务分析报告的需求,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的指导价值和决策参考的作用,制造企业应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来强化财务分析。

首先,应拓展财务分析的内容和涵盖面,即增加分析的广度。分析偿债能力时,除常见的长期、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之外增加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等指标的分析;在分析运营能力时,除常规的总资产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之外,还可以综合分析库存周转率、赊销比例、应收账款周转率、坏账率,也可以进行人平创收等劳动效率指标分析;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情况进行分析时,除常见的利润率指标分析外,可以拓展到主营业务市场占有率、市场发展空间及增长率等指标的分析;在分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时,除了要对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折旧率等自身因素的分析,也要对主要竞争对手财务状况及市场容量等外部因素进行分析。

其次,要强化专项指标的分析,即增加财务分析的深度。针对关键项目,通过财务分析,增加风险控制能力,例如,分析应收账款时,要针对不同客户,结合账龄,进行信用评估,给出相应的催收建议,以降低财务风险;分析采购时,要重点关注采购价格的异常点,找出缘由,做好采购成本控制;分析产能时,要将生产设备利用率、员工流失率、生产效率、良品率等因素纳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找出关键指标,以供生产部门参考。

(三)丰富财务分析信息来源,提升信息使用价值

数字经济时代对财务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部门的作用不再局限于账务往来和资金处理,还要增加财务分析的数据量,优化财务分析方法,提升财务分析的质量,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为企业决策层和其他有需求的部门提供完整的、有价值的财务分析报告。首先,企业要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的财务信息采集制度。建立完善的基础数据库,并确保数据及时、准确更新,为财务分析打好基础。数据库不仅要尽可能多地收录有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的财务数据信息,还要收录与企业经营相关的非财务信息。财务数据如:企业毛利率,主营业务销售业绩,资金周转率等;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行业发展动态,国家的相关政策,市场竞争环境等。其次,要在财务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财务分析模型,确定项目的关键指标和有代表性的指标,并根据其影响因子的大小,赋予相应的权重值,以此进行深度分析,提升财务分析报告的效率和含金量,为公司在优化管理、市场定位、发展预估、战略决策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加强财务分析信息化建设

经济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大量的数据为企业财务分析创造了条件,即使相应地增加了财务工作量,制造企业财务人员也要积极地融入趋势之中。面对庞大繁复的数据信息,不论是前期的数据采集、传输,还是后期的汇总分析,传统的技术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建设信息化的财务处理平台才能给现代企业财务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建设新型高效的信息化财务分析平台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要加大投入力度,及时更新信息平台的软件和硬件,财务分析信息化建设不是财务电算化,专业的财务分析软件是灵魂,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模型是手段,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互相融合,才能成为财务分析的高效信息化处理平台。

2.要全面建设数据库,数据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涵盖企业各部门的内部数据,企业负责人要组织牵头,打通部门间壁垒,确保各部门间的数据及时互通;另外,也要采集竞争对手、市场、政策等外部数据,为财务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3.财务人员要积极转变观念,增加工作主动性,设计科学的工作流程,将财务和经营相结合,财务分析站位要高,要能指导生产经营。严守数据采集流程,做好基础数据库的维护更新。积极熟悉其他部门的业务流程,完善财务分析方法,不要为了处理数据而处理数据,关键是要找出数据产生的本质原因。财务分析不等于会计核算,要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控数据反映的经营管理情况,为各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财务分析报告。

4.加强财务信息管控。信息化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的安全风险。信息的泄露和篡改也更隐蔽,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也更大。因此,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企业的经营信息不外泄,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明确相关人员的权限层级和责任义务,确保数据安全。

(五)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完善的财务报告体系应在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财务报告的全面运用指导能力上得到体现。首先,在编写财务报告时,要统筹各部门数据资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甄别,去伪存真,设置相应财务数据的监督管理岗位,对瞒报、伪造财务数据予以严肃处理,确保财务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财务报告要涵盖主营业务业绩报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全部财务专项报表,整合汇总各项报告信息后,形成综合情况简表,以概括地将公司的基本经营情况数据化,然后,配上财务情况说明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释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让非财务人员也能读懂财务报告,增强财务报告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其次,要强化财务报告的实际指导作用。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都要有相应的财务分析报告,对重大项目或关键决策,要进行财务评估,避免公司陷入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最后,要规范财务分析报告的使用。例如,企业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指标的使用,这些指标数据要结合行业水平和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严格规范使用,不可随意调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制造企业必须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中的作用,明确财务分析和日常运营的本质联系,尽快建立起高效的企业综合管理体系。通过强化财务分析能力建设,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模型,形成全面、及时、准确的财务报告编制运用流程,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财务分析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水利财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戴德明教授畅谈财务报告的功能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