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构建服务型内部审计模式的思考

2022-11-13季艳梅宿迁技师学院

财会学习 2022年22期
关键词:服务型事业单位单位

季艳梅 宿迁技师学院

引言

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责,负责国家政策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等方面的管理事务,由于管理事务千头万绪,而且大量的事务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事务管理是否合法、合规,与政府公信力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在事业单位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需要强化组织决策、价值增值、风险防范管理职能。而内部审计作为事业单位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职能部门,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为单位提供揭示问题、完善治理、服务发展、维护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咨询服务。

一、服务型内部审计的涵义

内部审计这一概论最初是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HA)所提出,并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企业经济活动以及财务活动提供检查、监督者角色。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复苏,企业间的竞争也随之加剧,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职能作用也不断发生转换变化,由最初的检查监督职能逐步发展到为管理层提供咨询决策管理服务,并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1947年之后,该协会对内部审计的职责进行了6次修订,从协会的“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表述中可以看出,服务审计已成为内部审计的最终职能。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中也体现了与服务相关的涵义,《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是由审计署签发的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文本,该《规定》明确指出,内部审计在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日常检查过程中,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提供优化建议;《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也体现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之类的表述,该《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并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运用规范化的分析方法和程序,对单位内部业务活动进行独立性审查和评价,为单位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提供咨询服务。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对服务型内部审计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所谓服务型内部审计,指的是内部审计人员站在客观、独立、公正立场对单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以及其他经济事项进行检查和评价,以期为单位内部强化内部控制管理风险隐患、实现单位战略目标提供咨询服务。

二、服务型内部审计的特点

(一)广泛性

服务型内部审计的广泛性主要体现在业务范围层面,从我国内部审计职能的演变历史来看,在内部审计起始阶段的审计业务主要针对单位内部的财务活动,并通过翻阅账簿、报表以及凭证的方式进行事后稽核审计,而随着内部审计事务的职能转化,内部审计由单一的财务检查范畴逐步升级到风险管控范畴,在此期间,虽然财务层面的经济指标及其相关数据信息仍是审计的重点内容,但经营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等管理层面的事务审计也开始受到关注。而到了服务型审计阶段,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的重点不再局限于财务数据,而是面向单位内部的整体运行情况,通过对单位内部运营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向单位组织提出优化建议或者预防措施,这就意味着内部审计实现了从传统的财务数据审计向服务型审计的跨越,而这种审计内容的跨越,使内部审计更具广泛性,并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互配合,赋能于组织价值。而对事业单位来说,组织价值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价值。

(二)复杂性

与传统的财务层面的审计相比,服务型审计的审计范畴扩展到了单位组织内部各个不同的业务领域和管理条线,内部审计业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型审计除了需要具备传统的财务查账、审核方面的专业能力之外,还需要善于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并出具高质量财务审计报告。另外,由于服务型审计的核心在于为单位组织提供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以及提升管理效能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因此,服务型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单位内部各部门、各条线的业务流程以及运营特点,掌握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属性,为单位健全规章制度、内控建设、预算资金执行考核等事务管理出谋划策。

(三)实时性

长期以来,单位内部审计采用查找账簿、报表、凭证的方式进行查错纠弊,而这种事后审计模式难以对各种管理漏洞和风险进行及时预警,难以发挥内部审计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审计效果也非常有限。而服务型内部审计最大功能就在于通过日常审计监督发挥“预警器”作用,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属于被审计单位的独立职能部门,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利用离得近、看得清、熟悉内情的优势,对单位内部各种风险隐患进行跟踪审计,并通过审计计划的合理安排,摆脱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事后审计模式,将审计程序前移到业务事项的具体场景中,对各种事业单位的经济社会政策落实情况、财政预算管理情况等各种经济事务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及时性跟踪审计,以消除审计盲区和死角。

(四)独立性

近年来,经济反腐触角已延伸到事业单位各层级、各岗位,在传统的内部审计环境下,事业单位所暴露的各种腐败问题大多来自于群众举报、媒体监督渠道,内部审计在揭示问题、风险研判方面的能力并没有得以发挥。而通过服务型内部审计模式的推广应用,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进一步强化,不仅要求在单位内部设置独立审计部门,而且要求在审计项目、揭示问题等方面不受外界干扰。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具体来说,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为组织决策服务

无论是重大事务还是一般事务的决策都须建立在全面真实可靠的信息基础之上,在缺乏信息或数据的情形下,组织决策难免会陷入盲目和随意状态,而内部审计在日常常规审计或专项审计中不仅需要采集单位内部各部门、各条线的数据信息,而且还需要收集并掌握行业政策、市场动态等方面的外部信息,由此形成内部审计完整的信息数据库。从表象上看,虽然内部审计机构所收集的信息较为碎片化,而且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大多是通过某个项目,或者某笔资金流向进行现场或事后的微观视角监控,而组织决策则需要从更为宏观的层面进行研判和取舍。实际上,由于服务型内部审计职能并不局限于单一化检查与监督,而是需要通过对信息资料加工分析,然后从全局高度提出问题解决方案,这种具有宏观视野的战略性策略方案,对组织决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内部审计为组织价值增值服务

如何提升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预算费管理以及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等经济事务的管理效能,并在管理中实现价值增值,是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战略目标之一。内部审计既承担着事业单位经济事项监督职责,同时还需要根据企业价值目标对本单位业务条线的经营状况进行检查、评估与分析,并对组织价值实现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优化建议。而内部审计要实现为组织价值增值的目标,就需要内部审计从事后审计模式前移到事前、事中业务环节,并与业务环节协同配合。以某公立医院为例,在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购置环节,内部审计通过参与到设备购置的前期论证、可行性调查、询价、合同谈判以及设备使用后的效益评价等具体流程,可以有效防范各流程中的经济舞弊行为,通过成本管控的方式为医院价值增值提供全过程监督与服务。

(三)内部审计为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服务

财政部颁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也明确要求各事业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部控制手段提高事业单位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效率。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政府采购、工程项目招投标、资产管理、预算经费配置等环节更是内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虽然财会、纪检监察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具有监督管理权,但其监管效能作用的发挥大多局限于事后控制或大案要案的查处,而服务型内部审计可以利用其离得近、情况熟的优势,参与到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为事业单位议事决策机制和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和健全提供高价值服务。

四、事业单位服务型内部审计模式构建对策

(一)优化内部审计职能

新修订的《审计法》对内部审计职能做了新的解释,并要求被审计单位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组织在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将内部审计延伸到单位内部各业务领域,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式审计体系,也就是说,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查错纠弊式的事后审计模式,而必须将机构下沉、业务前移,围绕单位主责主业和中心工作,采用日常审计和专项审计方式,对单位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控体系、业务运行制度,以及相关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并通过对采集资料信息的分析进行科学研判,为完善组织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和风险防范而寻短板、找对策,发挥内部审计在组织管理中的服务功能。

(二)改进内部审计方法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必须要建立相配套的监督体系,并要求各级单位主体贯彻新发展理念,共同构建国家治理体系新发展格局,而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科技强审、信息强审的新思路,创新内部审计工作新方法,促进内部审计的高质量发展。当前,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颠覆了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新技术、新模式已成为行业常态,在此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的数字化转型节奏,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审计信息采集、审计分析模型构建以及审计结果运用等各个层面;构建完善的审计大数据平台,利用系统平台强大的信息搜索和储存功能查找问题线索,实现内部审计方法的自动化、智能化转型。

(三)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服务型内部审计已从传统的财务检查模式转型到“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的战略高度,这就需要事业单位打造一支复合型内部审计专业队伍,也就是说,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审计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对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以及国家政策、时事政治等方面都具有专业造诣。为破解当前事业单位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匮乏的问题,首先,需要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要采用开办培训班、院校代培、以审代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在岗审计人员的专业审计能力,另一方面要根据内部审计业务特点,有针对性的招聘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尤其要注重复合型的高端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其次,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内部审计人才的专业潜力,对于无法胜任审计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则予以淘汰,以此优化内部审计人才结构。

(四)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情况与内部审计制度密切相关,因此事业单位应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结合部门单位实际,建立健全高效的领导组织架构,由党组织全面负责、指导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一是规划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确保人员配备到位、工作经费到位;二是规划年度审计计划、审计项目,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与党组织重要决策部署保持一致,以问题导向,突出审计重点,密切关注重大改革任务推进、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大资金使用、重点领域监管等问题;三是健全审计结果运用机制,研究问题清单及风险隐患的整改过程和整改结果,压实整改责任。通过多策并举提升内部审计质量。

(五)加快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虽然事业单位大多建立了信息化应用系统,但从总体来看,由于各部门所搭建的信息管理平台各自独立运行,集中采购、资产管理等业务管理系统的编码规则无法兼容,以致于各部门的数据难于实现互联互通,审计部门难于对各业务部门资金收支、集中采购、合同价款等经济事项进行动态监督,这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质量,因此,事业单位有必要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加快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进程,并以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为目标,对现有的系统数据接口进行统一布局设计,将各业务板块的数据信息与审计系统进行集成化整合,这就有利于审计部门从系统中获取更为全面、真实的数据信息。

结语

服务型内部审计,指的是内部审计人员在传统审计模式基础上的审计职能转型升级,并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实时性和独立性的特征,事业单位服务型内部审计在组织决策服务、组织价值增值服务、内部控制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服务型内部审计操作经验不足,其服务职能作用并没有完全得以体现,根据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需要,有必要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模式,并从五个方面对当前的审计模式进行优化:明确内部审计职能、改进内部审计方法、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快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

猜你喜欢

服务型事业单位单位
中国服务型制造大会在杭州举行
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的回溯与镜鉴
“人性化”服务型机器人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