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资源在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

2022-11-13张多朋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应用型特色

陈 墨 张多朋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贵州 贵阳 550600

0 引言

地域资源是区域内特色文化的一种体现,是某一地域范围的居民约定俗成的文化积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资源涉及范围较广,包含地区方言、特殊的民族习俗、具有地域性的建筑或饮食等。近几年我国正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提出应用型高校的概念,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应用型高校需要将地域资源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深度挖掘其文化属性,在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注重对地域资源的吸收和传承,将地域传统文化和地域精神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出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资源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

1.1 有助于坚持高校教育中的地域文化性

地域资源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形态,目前应用型高校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较高文化素养的人才,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就现阶段应用型高校的教育方向来说,由于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多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轻视学生创造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运用较少。将地方资源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中,深度挖掘地方资源中的文化元素,丰富学生创造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内容,有利于坚持高校教育中的地域文化性。

1.2 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能力的应用性

应用型人才应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创新教育需要依据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对地域资源的研究,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从而提升学生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可见,地域资源有效地丰富了应用型高校的教育资源,对提高学生能力的应用性有显著作用。

1.3 有利于地域资源地的乡村振兴

地方高校借助地域资源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了对当地文化的传承,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区域人文的精神内涵,从而对该地区具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受到这种独特文化的吸引,当学生走向社会时,更容易服务当地,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奉献能力,从而有利于地域资源的乡村振兴。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资源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2.1 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定位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直接资源,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高校在开展人才培养策略时,应有针对性地提高人才对区域发展的适应性,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才能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反映出学校的办学宗旨,如果高校对自身办学宗旨认识不准确,在培养人才时没有意识到服务地方的重要性,那么就不能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学生的能力也难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基于乡村振兴的理念,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应以服务地方为宗旨。

2.2 以服务地方为载体形成学科特色

大学特色办学的标志在于具有自身优势的特色学科。应用型高校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在形成学科特色过程中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地方发展的需求,选择同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方向,构建自己的学科特色。在对自身重点学科扶持过程中,要注重对地方资源的运用。以英国牛津大学为例,其办学特色就体现在自身的学科建设上,其优势学科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可见,一所大学的优势主要来自学科特色,应用型高校应结合地域资源,分析当地经济产业需求,开展特色研究,构建优势学科,并率先在自己优势学科领域抢占先机,通过不断地完善和扩展,形成办学特色,从而扩大自身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前来就读,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

2.3 以地域文化为底色彰显文化特色

地域性是高校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立足点之一。地域资源是高校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的天然资源,通过将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有机联系在一起,在弘扬地域文化的同时,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高校扎根在地方,必然会受到地域资源的影响,在文化上甚至会受到地域文化的渗透与冲击。基于乡村振兴背景,高校文化建设应以开放的姿态充分挖掘地域资源中的文化精髓,融入高校文化的建设中,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以地域文化为底色彰显高校文化特色。特别是在振兴乡村的背景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还起到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通过将地域资源重构和内化,借助高校教育培养活动可以有效创新高校文化。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资源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策略

3.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区域发展

根据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可知,应用型高校在实施人才培养时应激发学生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当今社会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高校作为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的机构,其社会服务性逐年增高,高校培养的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和引领作用逐年增强。因此,基于乡村振兴的背景,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策略上要明确人才培养目的,科学定位。现如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特色,合理运用地域资源,凸显高校优势学科,是高校办学水平的体现。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为了提高内蒙古乡村地区教育水平,为蒙古族学生提供蒙语授课方式,该校开通了蒙语教育专业。合理利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培养蒙文教师,服务内蒙古地区的教育发展。可见,地域资源蕴含着多种文化精神,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结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策略,实现自身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培养出特色人才,避免“千校一面”的人才培养理念,这些人才可以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3.2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特色育人

当应用型高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之后,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结合地域资源,选择优势教学内容制定课程体系,采用科学教学手段和过程性评价策略,实现特色育人。以贵州大学科技学院为例,为响应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强化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政治担当和责任使命,2021 年12 月9 日成立“贵州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研究会科技学院会员单位”,是国家语言文字的推广基地,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同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研究会所从事的工作也将为科技学院师生服务,在业务交流的同时加深情感培养,并表示将全力支持学校推广基地的建设。

应用型高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培养应结合地方资源,展现地方特色。首先,应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学科,从而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其次,应提高科研服务意识,引导高校学生主动承担该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的科研课题,把地域资源中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转化成学科特色。最后,大力推进实现服务类学习。将高校人才培育方式从教学转向学习,将教学同社会服务联系起来,在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健全学生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服务性学习的开展,让学生将课堂中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又在社会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应用能力。应用型高校将地域资源作为特色育人的切入点,重点培育创新型人才,提高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有效提高当地科研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在区域内的就业率,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3.3 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实现产学研合作

应用型大学通过传播专业知识,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和支持区域内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应用型高校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通过结合地域资源的优势,实现产学研合作的新局面,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自身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双重目标。例如,贵州大学科技学院与贵州铜仁吉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朱砂古镇景区举行校企合作座谈会,校方对景区分别进行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艺术专业写生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基地授牌。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发挥企业优势,为学院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同时,也将全力发挥贵州大学科技学院的人力、技术、大数据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促进文化创意和景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此外,朱砂古镇景区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人文积淀,但其实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景区,在未来的发展当中,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大专院校专业和专家资源的支持。此次合作双方还在酒店管理、自媒体、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工程管理等方面初步达成共识,这对景区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弥补了人才结构上的短板,还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促进了该地的经济发展。可见,地域资源和高校发展之间相互影响,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合理利用地域资源,充分了解区域发展的态势,寻求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平衡状态,实现产学研合作。

3.4 吸取地域文化精髓,打造校园文化特色

应用型高校致力于人才培养的同时,应注重对社会服务的传承和对当地文化的弘扬。通过对地域资源不断整合、内化与提升,吸取地域文化的精髓,打造校园文化特色。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的体现,校园文化体现在校园中的环境、理念等多方面,是校园发展的原动力,是展现校园形象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发展自我、实现人才培养的软实力。应用型高校在设置校园文化时,通过吸取地域文化精髓的方式,提高教育高度,有利于实现对高校学生的人才培养。例如,曲阜师范大学地处孔子故居,是我国著名的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因此其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开展对孔子和儒学的研究,并成立了“孔子文化研究院”,成为该校实现特色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近些年更是借助这一特色文化,吸引广大学者的关注,面向世界介绍我国传统文化。

可见,大学校园文化和地域资源中的文化具有相互推动发展的作用,地域文化资源中所积累的历史文明、人文精神都是构建校园文化的丰富资源。校园文化通过构建特色文化又有利于弘扬地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作用。在打造校园文化特色时,应用型高校应该抓住地域资源中的文化精髓,将其融入人才培养中去,力求展现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办学特色。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和地域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地域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资源,有利于其构建特色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办学理念,同时对打造校园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应用型特色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色种植促增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中医的特色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