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供应链视角下的成本管理分析
2022-11-13邢志丹刘乙鹏永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邢志丹 刘乙鹏 永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企业的商业运作以及商业竞争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在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需求愈发个性化等。对此企业为持续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做好供应链各环节的成本管理至关重要。但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并不能满足供应链模式以及如今时代的发展趋势要求,在大数据时代下如何运用大数据来改善企业供应链成本控制机制成了企业长远发展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捕捉并整合数据信息,为管理和决策工作提供更完整、可靠的信息支持,也有利于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数据共享、市场信息的全面整合、消费者需求的准确定位等。如今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愈发精细化,若想在市场中抢占先机,借助大数据提升供应链成本管理效能成了重中之重。
一、大数据与供应链成本管理
(一)大数据技术的含义与特征
1.大数据的涵义
大数据是一种信息资产的结合,大数据中包括的数据信息体量非常大,并且具有明显的多元性特征,信息类型多样且来源众多,而且信息价值较高,但难以利用常规的工具实现短时间内的高效获取和管理。所以大数据需要运用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模型才能实现海量数据的动态化收集与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信息价值,使其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提供数据服务。
2.大数据的特征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大数据的显著特征在于体量大、动态性、价值挖掘智能化、信息价值高等:其一,数据体量庞大。当前尚未有哪种设备可以直接存储并使用这种规模的数据量,而且大数据的数据体量也表示其具有全面性和多样性特征;其二,数据流转快且具变化性。在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条件下,大数据也会随之变化;其三,数据类型多种多样。数据在描述某一事物、现象时往往会从多个角度刻画,所以企业的经济活动会不断产生大数据,而且大数据也会从多个角度描述活动;其四,数据价值较高。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信息已经成了一种全新的资产类型,大量的数据中潜藏着巨大的价值,这种价值需要通过层层剥离、联系、整理、分析才能得到,将原本复杂凌乱的数据有序化整合才能找到数据中隐含的价值;其五,数据挖掘的智能化。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价值的挖掘需要以更多角度、更多方法实现,传统的数据分析手段在效率上就无法应对庞大的信息体量,所以数据挖掘的方法体系创新尤为重要,无论数据体量大还是小,无论数据形式如何都能从中找到数据价值。可以说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的看法,看似杂乱无章的信息往往在某一方面具有联系,利用更高效的数据分析方法提取数据价值,将会为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各个方面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供应链成本管理
从本质来看,供应链管理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下的产物,供应链成本管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而成本管理则是一系列相关的管理行为的统称,包括成本规划、成本预算、成本控制、业绩评价等,同时也包含了企业在生产经营各环节所采取的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费用管理等。以往的成本管理不管是理念还是方法、工具大多针对企业内部,而如今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难以应对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所以成本管理的创新也成了一种客观需求。供应链成本管理是现代成本管理创新之下的一种产物,将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手段,将成本管理融入供应链之中,面向于供应链运作过程进行管理。供应链成本管理涉及企业采购环节的材料购置成本、生产过程的库存成本、营销环节的营销成本等,供应链成本管理将原本的企业内部管理延伸到了外部,甚至成为跨企业性的一种管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易、成本等,将优化成本管理过程、控制供应链总成本作为宏观目标。供应链与合作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密切相关,所以供应链成本管理也成了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关键构成,是面向于供应链过程生成成本而采取的跨企业、跨组织的管理模式,将成本管理思维与策略也拓展到企业外部,因此从某种程度来看成本管理也做到了组织边界的跨越。供应链成本管理通常在整个供应链中贯彻始终,将成本管理拓展到企业外部的优势在于:能够灵活调控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交易过程,实现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现状
A企业成立于1984年,发展至今已经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和5大研发中心,成了一家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但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与竞争情况不太乐观,在大数据时代下,供应链成本管理表现出了以下几点特征:
(一)研发成本较高
根据A企业的年报数据来看,从2012年到2019年,A企业的研发投入从原本的8000万元增长至3.8亿元,企业对于产品研发越来越重视。但A企业因为内部控制上的缺失,导致内部经过培训教育并且技术与能力较高的人才很多没有选择继续留在A企业,留下的人员对于企业的发展贡献有限,导致研发能力有所下降,侧面上提高了研发成本投入。在当前的国内市场中,A企业相较于同类企业更加关注产品研发,但即便如此,A企业整体上的研发创新能力与国外发达企业相比仍然有所不足,而且研发支出多并不代表着研发水平高,A企业在产品研发水平、研发方式上仍需进一步提高,不科学的研发方式也会造成研发成本较高的问题,而这也成了成本管理中的一个痛点。
(二)供应链竞争实力不够强
A企业成立初期时就非常关注供应链管理,先后经过了供应链流程再造和品牌建设,供应链管理模式也开始汲取国外优秀企业经验,同时也十分重视采购环节成本,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A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太过关注采购和销售环节,其他环节的成本管理有所缺失。
(三)销售成本较高
A企业在国内占有较高的市场比重,而且品牌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较为优秀,国内的销售成本并不太高,但A企业的目标是打入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中强大的竞争对手非常多,在这一领域中A企业的品牌发展频频受阻。产品是企业竞争中的关键,由于A企业在产品研发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能解决,所以品牌竞争力也存在一定限制。而且A企业在销售环节选择自营物流模式,这种模式成本消耗极大,导致A企业销售成本占比远超于同类企业,这也削减了A企业的竞争实力。
三、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供应链成本管理不具长效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经济概念已经逐渐落后,如今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理念也产生了变化,仅靠短期经营利润的提升难以维系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更无法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对此企业应当建立长远、长效的发展目标。因此很多企业开始了解到仅凭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只有联系行业上下游企业,建立关系密切、利益关联的供应链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通过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利益共存来提高各自的综合竞争能力,这也是供应链理论的核心,在这一条件下,成本管理也要顺应供应链理论思想探索长效控制机制。A企业在供应链中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通,物流指的是原料供应商到企业、产品到消费者这一系列过程中的商品流;信息流包含和产品有关的各类信息状态;资金流包括资金流动的有关环节。供应链管理面向于供应链的各环节、各节点企业,由供应商到销售商、消费者而形成的集成化管理体系,目的便是为消费者提供所需的产品,保证产品以规定的数量、满足要求的质量、合理的时间段、稳定的运输状态达到对应的地点。这一过程的关键便是如何将成本控制到最低。供应链成本管理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探索不同节点企业间的战略关系,控制企业内部资源的运作,实现效率最大化、效益最大化。
为有效迎合国际市场的变化,A企业深刻地了解到内部组织程序需要进行改变,需要将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重构,合理规划供应链体系,并且对供应链成本管理重新定义。但A企业的供应链本身并没有太高的竞争优势,销售利益得到了太多关注,供应链在重新规划中还有很多根源性问题未能得到有效改善,供应链不具备长期效应,更加侧重于服务短期目标,如何转变这一形势成了重点问题。
(二)客户关系不够重视
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A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面临的同质产品越来越多,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项,可以选择不同产品。在这一背景下,A企业应当采取更加灵活的方法吸引消费者,并且让消费者对自家产品、品牌产生认同和信赖。但A企业在这一点上作出的改变明显不足,并没有在消费者关系维护上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资力,这就导致消费者无法感知到企业对服务和售后服务的重视态度,消费者方面自然不会对此产生回应性的信赖,反而会产生较差的产品体验性,很容易造成客户流失问题,这也会在侧面上提高客户关系上的成本投入。
(三)销售环节的市场划分不科学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有效落实需要一定的前置要素,如了解想要进驻的市场的客户群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销售策略。但从A企业的现状来看,包括同类型企业都没有针对市场实现明确划分,普遍存在着涉猎领域多且杂、产品多、业务繁琐等问题,虽然产品或服务的覆盖面较广,但每一项都只是浅显涉猎,并没有达到专业化的水平,也没有独属于自身的核心产品,发展方向太过全面化,导致没有一个方向打造出产品特色,所创造出的产品难免会遭遇市场同质化的问题,产品竞争能力难以有效提高,也会对成本控制带来影响。同时A企业在产品销售中没能主动了解消费者信息,产品销售策略太过宽泛,没有实现针对某一消费群体的产品,大多为推动式营销。而且A企业还会聘请明星代言,这种销售模式成本非常高,而且同类企业同样会采取明星代言这一策略,放在当下并不能有效提高营销效果。从整体来看,A企业对于市场的把控并不够深入,虽然在产品细化市场方面足够优秀,但消费者市场的划分仍然有所缺憾。
(四)库存管理未实现信息的有效流通
A企业目前还未建立动态化、全面性的管理体系,库存环节的信息化建设仍需进一步推进,信息的流通共享存在很多障碍。信息共享效率差可能造成原料与商品盲目存储的问题,未能考虑到企业究竟需要多少库存量,购置的材料是否为必需品,在这些信息未能摸清时只能提高库存成本,而且库存管理水平反而会降低。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这类问题,较高的库存量使得库存管理成本高且资金占据量大,但减少库存又可能对运营带来影响,原因就在于信息流通不畅通造成库存管理不够“精准化”,资金成本难以得到控制。
四、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对策
(一)与供应商共享信息,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1.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供应商数据库
供应商数据库中包含企业和供应商的往来业务信息,以及供应商信用记录、供货水平评价等。利用数据库帮助采购人员掌握供应商的运作状态,在选择供应商时可以将其作为依据,也可以发掘更具潜力的供应商,与其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A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的动态共享,强化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在一定规模的消费者购买同一类产品后,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来收集与分析相关信息,在分销平台中展开问卷调研工作,通过问卷调研结果实现准确定位,再借助大数据分析该产品的优势与欠缺。在数据收集与分析后,企业可以将这些数据向供应商、销售商共享,帮助供应商和销售商改进经营策略,为吸引更多消费者、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制定更灵活的经营方案。
2.供应商开放产品的动态调价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供应商进行材料价格调控,当A企业确定所需的产品后,可以将产品目录提供给满足其要求的供应商,供应商可以调整自身的产品销售,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也要公平公正。在这一条件下若其中某一个供应商长时间没能收到企业的订单,那么原因只可能是其他供应商提供的价格更加优惠,这时供应商必须要调整价格,避免错失机会。
3.借助大数据实现智能补货
A企业可以借助大数据实现智能补货,A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仍有一定的竞争实力,产品品类丰富且覆盖范围较广,因此商品量也相对较大。企业可以借助大数据设计经济模型,在各分销商的销售方面采取一定限制,例如分销商的库存底线,在库存水平降低并且接近该底线时系统会自动发动预警,并且自动生成发货清单,可以将该清单发送到满足要求的经销商,由经销商将紧缺的商品运输到各批发、零售商。这一系统的设计可以改善销售效率,并且规避缺货问题所引发的损失,也有助于控制与供应商间的成本。
(二)提高物流环节信息化水平,控制物流成本
其一,A企业的物流模式较为特殊,采取自营物流模式,这种模式本身有利也有弊。自营物流模式能够提高产品和品牌知名度,但自营物流水平的好坏也能从侧面上反馈产品的质量以及受欢迎程度。但自营物流会提高物流成本,尤其是货物运送到较偏远的地区时成本也会大大提高,个别情况下甚至会超过产品本身的价格;其二,自营物流需要获取目的地的有关信息,才能保证货物运输能够及时送达,这对于A企业来说,对信息共享能力也提出了一定要求;其三,A企业在物流方面聘用的临时工较多,临时工的优点在于用工成本更低,缺点便是流动性较大,部分情况下可能会提高运营成本。这就需要A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将地理位置等相关信息在物流环节实现动态共享,保证产品能更快捷地抵达目的地,减少时间与物流成本。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要做好员工的专项化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业务操作规范性,培训也有助于员工更加信任企业,有在企业长期工作下去的意向,从临时工转变为正式工,如此一来用工成本得到了进一步降低;其四,A企业可以采取自营物流和当地物流结合的策略,实现取长补短,并且在物流环节信息化建设上也要保证各节点企业可以做到信息共享,保证信息沟通没有障碍,这也需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全员参与,具备信息化意识,推进信息化建设进度,让大数据技术在整个供应链中发挥更广、更长效的作用。此外还要建立信息化平台,借助信息共享来规避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物流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物流工作效率,对各环节工作来说都能提高与物流环节的连接效率,实现成本最优的目标。
(三)运用大数据优化产品与服务
A企业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收集并分析消费者信息,包括消费者的购买信息和评价信息,以消费者的视角考虑,分析消费者的需求与意向,从而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和服务升级。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评价可以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以及产品方面一些值得改进的点,经过改进后消费者的诉求得到了满足,对于产品、品牌、企业的满意度也会大大提高。了解消费者需求有助于企业认识到产品与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改进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更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消费者需求在得到满足后会对企业及产品更加信赖。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关于利益的摩擦难以规避,消费者投诉现象时有发生。面对这一问题,A企业应当以准确、果断的态度处理,而大数据技术也能发挥作用,实现投诉意见的针对性处理,进一步简化投诉程序提高服务效率,重视消费者的诉求与意愿。以现代消费者的购物心理来看,若一件小事也能引起企业的重视,单凭这一点就可以赢得消费者的好感,甚至因产品或服务不满意而产生的不良印象也会因此而改观,让企业的品牌形象更加接近消费者,这也是品牌建设中最有效的策略。在接收到消费者投诉时,A企业可以借助大数据准确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信息,通过综合分析来应对消费者的情绪、迎合消费者需求,为其提供更贴合诉求的售后服务。而且大数据技术还可以通过某些信息提前预见消费者投诉情况,例如是否为产品问题、是否为售后服务问题、是否为商品选购问题等,按照不同的投诉类型转接不同客服,让问题解决更具针对性、效率性,快速且准确地处理消费者诉求才能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据上所述,A企业虽然在国内市场中竞争实力较强,但在国际市场中仍需进一步努力,若想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产品与服务两者都要兼备,为消费者提供更完美的产品体验。在大数据时代下,产品研发及产品服务若仍然原地踏步本身就是一种退步,因此企业应当将产品研发与服务两者结合,既要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又要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在此期间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信息资产优势,为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予以助力。
(四)运用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
精准营销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构成,其一为数据信息的归纳整合,其二为数据信息的应用。数据的应用又能划分为几个部分:1)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功能准确记录消费者的倾向信息;2)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信息进行归纳;3)根据消费者选择倾向、消费行为信息制定销售计划,将消费者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群体,针对不同群体的消费者采取不一样的销售策略,在确定营销模式后,将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信息推送给消费者,让营销直接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更加精准化。A企业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将消费者在移动端、网页端的行为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有购买自身产品或服务的意向,按照评价结果预估这一新型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的表现。也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将消费倾向和产品服务进行结合,将符合消费倾向的产品以各种途径推送给消费者,规避盲目营销带来的无效成本投入。更精准化的营销模式可以帮助A企业提高自身对于市场环境的掌握深度,有助于提高A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加快企业的市场扩张进度等,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在国际市场打造一流的品牌。
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的管理模式也要随之转变,供应链业务模式也要随之创新,实现产品研发与服务的协同,产供销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借助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优化供应链成本管理,实现资源与资金配置的最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让供应链条中的成本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