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研究
2022-11-13崔陆中国石化集团上海海洋石油局
崔陆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海洋石油局
引言
企业在发展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是财务管理,而成本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而在企业建设规模的影响下,成本管理方式就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观念,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效果,从而降低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损耗。与此同时,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也需要综合分析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从而构建出与社会发展趋势相符合的成本管理体系,让企业能够在此种模式下明确成本管理的原则及内容,从而有效控制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
一、价值链概述
价值链包括内部价值链以及外部价值链。针对企业价值活动的经营分析,并区分增值和非增值之间的联系及影响,以此为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提供有利条件,也能够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信息。而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方式,是将价值链思想以及成本战略管理思想相融合,以此来指导成本控制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是收集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信息,然后再进行分析对比与优化,以此来全面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取市场竞争地位。
二、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原则
(一)成本收益原则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无法对价值链上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创新与更改。所以企业应当了解价值链各个节点,也要了解价值链各节点的次要方面。而对于价值链的管理重点应将企业内部价值链成本放在关键位置,同时也要结合其外部价值链综合成本管理。
(二)战略导向原则
不同的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战略,选择不同的成本管理方式,而经营战略对企业成本管理工作起着重要引导作用。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也决定了成本管理的大致方向,如果企业选择成本领先战略,那么要重点关注如何降低经营成本,在市场中领先优势。如果选择差异化经营策略,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则更注重于产品研发,使得企业在市场上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开展成本控制,并通过其差异获取优势。
(三)系统性管理原则
价值链成本管理工作更注重如何降低整个价值链中的成本,提高其整体价值。成本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应当分别从经营战略、时间和空间三个角度入手,从而使得成本管理工作系统化。
三、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内容
(一)内部价值链
内部价值链是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其主要管理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内部价值链,来识别其中的各项价值活动,然后再通过创新管理措施以及改善管理方法来减少不增值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改善经营效果低的活动,最终提升内部价值链经营水平,减少企业成本支出。
(二)外部价值链
外部价值链成本管理工作主要与其竞争对手以及外部环境有关。而外部价值链成本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各个供应商及客户,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来共同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对于竞争对手价值链成本管理方式而言,首先要了解企业潜在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其次通过分析对比其经营方法,来完善自身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基于价值链成本管理存在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预算管理
在进行价值链成本管理工作时,部分企业并不明确如何通过预算管理来减少成本的支出,进而导致成本链负担的压力增大,而在实际应用成本链时,也难以减少成本的支出,获得良好的成本控制效果。而将预算管理融入成本链之中,则可以有效开展成本控制工作,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经营支出。预算管理的应用是当前企业进行价值链成本管理需思考的主要内容。
(二)未注重管理中的细节
对于企业成本控制工作而言,每一个成本节点之间都有着相应的连接,而合理控制各个成本链的节点,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成本支出。但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却忽略了各个细节节点,使得企业经营成本不降反升,而成本控制法也难以真正得到落实。而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应当注重对各细小环节的管控,从微末入手才能够真正控制成本。
(三)成本节点间的关系未明确
部分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并没有认识到各个成本节点之间的关系,甚至忽略了各个成本节点之间的连接作用,导致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整体性较差,企业中的各个部门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沟通与交流,使得问题解决较为缓慢。而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使其方式也不够合理,导致成本管理效果低下,而企业的资金和资产也会遭到浪费。
五、基于价值链成本管理策略探析
(一)转换成本控制观念
成本控制工作需要在合理的环境内而展开,因此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应当将成本控制作为一个整体,在控制成本以外,也要针对其有关内容进行分析,构建良好的成本控制环境。而环境既包括内部环境,也包括外部环境。首先,企业应当明确成本控制工作,并不能按照其他企业的管理方式而展开,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观念,选择合理的管理方式。其次,企业应针对当下的成本环境进行创新与完善,保证其与企业当前的经营观念相吻合。
而企业也可以根据价值链落实全过程、全体员工、全方位的管理,并严格执行考核。全过程就是指对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分别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无论是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还是生产销售阶段都应当进行成本控制,而在售后阶段也应当加强成本管理,包括采购管理、生产成本、制造成本等多项控制内容。而企业也应当及时调整成本控制观念,将内部控制逐步向全方位控制转移,关注企业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工作效果。
全体员工控制就是要引导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共同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成本控制涉及多个环节内容,如若只依靠财务部门加强成本管理,则较为片面,效果有限。因此成本管理工作应当渗透到企业内部,呼吁全体员工共同构建成本控制体系。而各级领导人员也应当积极明确自身的领导职责,担任管理带头人,构建以财务部门为核心,以员工个人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同时也要明确各个部门的成本控制责任,让每一部门都能够贯彻落实成本管理工作内容。而企业也应当积极完善责任制度,使得各个部门能够明确自身成本控制职责。此外也要根据员工及各个对象的可控性,构建等级结构控制工作,通过对各个成本责任的划分来明确成本管理的总目标,进而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实到各级部门及每一位工作人员。同时也可以执行归口分级成本控制管理法,让成本压力与动力能够共同存在、工作人员的责任及权利共存,从而有效增强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构建完善科学的成本管理模式。
全方位控制则是要从价值链角度出发,通过对企业各个经营环节的分析来控制成本活动以及范围。企业的经营活动会相应地产生成本,所以在每一环节都应当执行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并做好资金规划工作,使得企业能够在有计划的情况下使用资金,从而减少资金成本浪费的情况,也能够降低资金占用等。成本控制工作也应当不断创新产品的类型,通过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等多种方式来获取市场,而不是单方面的降低生产成本,影响产品质量。另外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时,也应当处理好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严格考核是保障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使得成本控制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如果不及时制定完善的成本考核体系,则会影响成本控制的实际效果,使得各项计划和标准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如若不采取奖惩并行的管理方式,则会影响成本控制的开展。而严格考核就是要针对其最终的结果及责任进行考核。企业首先应当在考核标准上落实考核工作,确保每一项具体考核内容为各个部门熟知。其次要确保奖惩制度的公平性,做到人人平等。最后突出成本控制的作用,将成本控制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加大成本控制宣传力度,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认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完善预算管理,减少成本需求
准确分析把控价值链是成本管理开展的主要步骤。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应当不断提高成本,控制效率,以此来推动成本控制工作的有序进行。可见,价值链的分析应用对成本控制具有重要作用。而价值链与企业经营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包括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各种成本控制措施的应用。如果既想保障企业的高效运营,又想降低成本支出,就务必要加强日常管理,节省开支,确保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时不会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而对于企业新资源的应用与开发,需要合理控制内部价值链战略,通过不同管理方式来降低企业成本压力,而预算管理则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在开展新项目时,通过科学的预算管理方式,能够减少经营成本的支出,也能够提高企业资金的管理效果,使得成本管理的执行更加科学有效,确保企业资金能够全部应用到项目运行中,避免出现资金浪费。对于企业成本管理工作而言,资金浪费是导致成本增大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不断降低其资金浪费,才能够真正提高管理效果,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最大化经济效益。
对于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而言,务必要了解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深入经营业务之中,合理开展经营预算活动,使得预算管理的目标更加清晰,尽可能降低在经营活动中造成资金浪费,确保企业开支清晰明了,并在企业的预算下合理使用资金。企业可以在预算管理项下开设监督部门,针对每一个部门的实际费用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并将其应用到预算管理之中;也要监督财务部门预算制定,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公平性及合理性。但部分财务工作人员并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价值链与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没有深入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而无法对价值链进行全面综合的预算管理。当下企业应当积极挖掘相关成本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目标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保障企业的运营效果。
(三)采取合理措施控制成本链各节点成本
当企业经营成本下降后,则可以采用作业法或者成本动因分析法来掌握当前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实际效果,并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企业的产品在设计到售后阶段,都与价值链之间有着紧密关联,而价值链也可以对其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细分,而细化后的环节也需要进行成本管理,切记不可忽略。另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各个节点都会带来相应的生产成本,进而消耗企业资金,因此企业就应当针对各节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控制成本。
但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及财务工作者却忽略了这些细节,导致成本没有得到科学控制。因此企业就应当深入到各个细小生产环节中,从根源控制成本的投入,从而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比如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规划与采购,而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控制生产规模,从而减少了材料带来的成本消耗。而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也应当及时获取市场反馈,通过市场调研来分析产品的实际销售效果,同时也要积极研究如何减小成本,以此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管理质量。企业也应当针对产品的生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涉及的成本内容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带来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而在加大生产投入的同时,也应当适当地削减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的经营活动,成本管理控制能够深入到各个产品的生产环节之中,确保管理措施执行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要了解各供应商价值链带来的成本,制定控制策略。部分企业在分析成本管理方法时,更注重自身的经营效果以及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经营成本,却忽略了供应商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比如供应商担任着提供资料的任务,而供应商的综合能力、交货速度、售后情况以及成本价格都影响着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如若供应商不能够及时供货,或者在其他环节较为落后,都会影响企业的实际成本。企业应当明确当下发展的实际需求,根据企业成本控制策略及市场实际情况,选择最佳供应商,确保能够获取各类优质的服务,也能够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及供货速度,进而有效控制整体成本,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既能够降低其他额外费用的支出,促进企业发展,也能够带动供应商的经济效益,实现共赢。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企业的管理工作而言,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价值链成本管理能够为财务工作人员提供成本控制方向。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部门更应当合理控制企业的经营成本,减少资金浪费金额,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应当重视价值链的使用效果,应用其解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突出自身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