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利用的探讨

2022-11-13沈薇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2年1期
关键词:优惠政策费用政策

沈薇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政府通过颁布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及产业支持政策,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但是在当前我国国内由于颁布的文件时间较迟以及部分文件当中有关的规定并不明确。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应当重视对于加计扣除政策的研究分析,然后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发展及含义

早在1996年,研发费用税前加计部分的扣除问题便做出了具体的规划,其中便明确规定,国有企业或者集体工业企业在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或者新公益的过程中所造成的研发费用,且费用的增长幅度大于总费用的10%及以上,便可以在完成费用的审核批准之后,按照发生额来抵扣50%的应税所得额。这样一来,企业内的经济效益才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方式也能够得到合理的转变。

在2003年,有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主体有所变化,其在1996年政策的基础上,将主体扩大到具有健全财务核算制度、有关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工业企业。随着政策的落实,三年后的加计扣除政策重新将主体扩大到具有健全财务核算制度以及查账征税制度的大专型院校、科学研究机构、内资以及外资企业。

在2008年,该政策以法律的形式被再次确认,并对政策重新制定了详细且系统化的规则,其中包括新旧两种税法衔接的问题,即“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部分已形成企业年度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2013年初,在中关村、东湖、张江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合芜蚌的相关综合实验区内开展的研究与开发政策的工作试点。当年9月,将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

政策类有关企业研发费用的优惠范围在2015年11月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且优惠的范围得到了扩大,这一现象有效地减少了政策类对研发费用扣除口径的规定与企业之间所规定的内容的差异,且负面清单制度在此过程中做到了明确制定。与此同时,随着研发费用备案管理以及核算等工作环节的优化,企业内销售政策优惠的难度也大大降低。

在2017年5月的政策优化中,针对科技类中小企业所享受的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了25%,相关人员对政策落实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决,以便于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能够在企业之间得到贯彻与落实,同时也对研发费用的归集范围以及费用掌握口径的详细数据进行了规划。

在2021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针对制造业企业将扣除的比例提高至100%,10月份预缴申报可提前享受上半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

研发费用政策的不断变化,一方面,说明了我国法律体系在税收法律方面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也标志着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从实体经济向互联网经济转移的现状。并且通过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推行,还为我国国内所采取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动力。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主要是结合税法规定当中对于实际发生的研发支出数额的基础上,通过加计一定的比例,得出企业在应纳税所得额中的扣除数额。主要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层面是各企业在新型技术、新制造产品或者相关工艺技术的开发研究当中所产生的研发费用,并且结合政策对计算企业应当纳税额时,可以根据研发的实际费用进行相应抵扣。第二层面是为了鼓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的创新,将企业创新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成本作为享受优惠的前提。第三层面则是指该政策本质上就是一项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政策颁布的主要目的就是鼓励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加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从而实现对于我国国内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就当前来说,不少企业都曾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来为企业本身减少税负,对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该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1)企业能够在研发的过程中取得创新的收入,同时又能够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帮助下降低研发成本,从而使得预期的收益得到提高,增加自身经济效益。

(2)企业在研发的过程中需要资金投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降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在减少企业税收负担的同时提高企业创新。

(3)正确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可以帮助企业规范管理研发支出,更好地梳理公司的研发项目、研发产出经费总额,从而优化企业研发费用的归集管理效果。

三、政策影响下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应用表现

(一)政策的变化表现以及相关会计核算工作的优化

1.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变化

政策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企业内研发产出费用加计扣除的管理政策出现了变动。原政策对研发界定的范围主要局限于我国国内相关政策所规定的高新技术研发活动的范围之内,但是在当前的新政策当中,则是以反列举的方式对于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范围进行限定。在国内列举出了七类不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科研活动,例如在社科方面的研究以及市场调查研究等方面。随后进一步扩大了过去政策当中可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范围,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政策内对于加急扣除口径与企业所认定的归集口径的误差。在过去政策当中,只规定了研发过程中产生的人力资源费用、研发过程中购买原材料的费用以及研发过程中产品设计的费用等方面,但是在当前的新政策当中在包含这些费用的基础之上,还增加了其他相关费用,如差旅费、知识产权申请费用以及技术图书资料费等并且规定此类费用只要不超过研发费用总额的10%,那么就可以依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扣除。除此以外,还有一个较大的变化,从2021年10月开始,企业能够通过预缴并申报该年内第三季度或者企业在九月份的企业所得税总额,自行选择将企业上半年研究费用纳入政策的优惠范围之内,并且符合自行判别以及申报享受等办理方式后,企业也可以选择在次年办理汇算清缴时统一享受。

第二,增加了扣除政策当中的行业限制。在旧的政策当中,虽然有着明确的规定对于部分行业进行限制,但是并没有说明具体受到限制的行业包括哪些行业。而在当前的新政策当中,对于扣除限制的行业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其中主要包含了娱乐业、房地产业以及烟草行业等七个类别,在规定范围之内的行业是以主营业务的收入作为扣除的计算标准。

第三,解决了过去旧政策当中存在着的部分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在过去的旧政策当中,因为很多原因使得在某些问题的处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争议,这些争议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政策的推行。例如在过去的政策背景下,对于企业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研发所产生的费用,在旧政策当中明确规定是可以适用于加计扣除的。但是在实际的税务操作过程当中,针对这一问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例如在进行加计扣除时,所涉及的费用是否包含了受委托方接受委托所产生的利润。而在当前的新政策当中,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实际情况做了明确的规定。针对这种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研发过程当中进行加计抵扣的费用,依照80%的比例进行计算,而如果是有关企业委托境外的单位进行研发的话,那么研发过程当中所产生的费用则是不可以进行加计扣除的。

第四,政策还优化了产生争议的解决流程,加强了对优惠政策的后续管理工作。在过去的旧政策当中,一旦发生了争议,那么解决起来的难度较大,并且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是在当前新政策发布之后,如果税务机关对于企业的项目的真实性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的话,那么就可以不需要经过企业的中间环节进行项目的核实。在当前就可直接委托科技部门对于企业具体的项目进行鉴定,并且出具相应的鉴定意见书。根据科技部门所出具的鉴定意见书来核实企业项目的真实性。除此之外,对于享受了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企业,所处地区的税务部门应当定期对于这类企业进行年度的核查,避免有关企业偷税漏税。

2.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会计核算以及费用归集工作

在当前的新政策当中,对于研发费用的归集处理更加简便,在过去的政策当中规定研发的费用归集应当进行专门账户的管理。而在当前新政策的背景下,应当针对该年内符合享受优惠政策的研发费用,结合实际研发项目所设置的账户信息,精准的归集研发费用,同时,将该部分费用按照相应的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进一步处理。若出现企业内一年申请多项研发活动的情况,则应分别依据每个研发项目来归集相对应的研发费用扣除额度。在此过程中,归集研发费用包括活动当中产出的人工费用、住房公积金以及社保等额度;因研发活动而直接消耗的材料费;设备设施的租赁费用;设备维护与保修费用及其他费用(资料费用、程序验收费用、产权的申请与相关费用)。但政策规定,其他费用所列支的金额必须在总支出的10%及以下范围。

(二)在政策下企业所享受的优惠条件以及相关风险

1.企业在研发当中所享受的优惠条件

在接受政策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有关条件。在法律的规定当中,有关条件主要包含以下四个:第一就是企业方面的条件。企业必须属于法律规定的企业的类型当中的一类或者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属于法律规定的业务范围。除了当前新政策当中反列举的几类多项企业研发活动之外,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活动都能够界定为政策的优惠范围之内。第二便是在税法规定当中,若企业想要享受政策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那么企业必须拥有健全的财务体系。如果企业是属于负面清单当中的企业,那么是不能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的。第三就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必须符合相应的条件。享受优惠政策企业的主要营收业务当中的50%,应当属于可以享受加计扣除政策规定当中的业务类型。第四则是企业内部人员的条件。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必须拥有相应的专业素养,可以及时的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化,寻找到关键点从而制定出高效的政策应用方案,把握好国家政策应用的范围以及应用的时间点。对于科研人员,应当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尽量扩大企业研发的范畴,从而帮助企业尽量在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之下,不断地扩大企业的研发活动。

2.政策实施下存在的风险

企业在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研发费用的归集不符合相关规定。①企业自身应当结合研发项目当中所设置的费用辅助账信息,来准确无误的归集与核算各项研发费用支出当中所产出的实际发生额,而针对同一项目当中所阐述的资本化支出与费用化支出,相关人员的费用应当设置独立的辅助帐。②针对于研发活动当中从事研发活动同时也是非研发活动的相关人员,以及既用于研发活动又用于非研发活动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其消耗的相关费用应当按具体工时所占比例的方法在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当中分配,未按要求进行合理分配的情况不得加计扣除。③研发过程中的其他以及特殊收入未产生扣减。第一,企业研发活动直接形成产品或组成部分产品属于对外销售的,产出费用当中的材料费用不属于扣除范围。企业取得研发过程中形成的下脚料、残次品、中间试制品等产出的特殊收入,在统计收入企业该年的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过程中,应在所有已归集研发费用中扣减相对应的收入,不足扣减的部分需要将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按零计算。第二,在核算方面的风险问题并没有将科研企业的进行技术、产品、工艺研发过程当中的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进行显著区分,而且在企业的财务报表方面也没有规定应当将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明确情况进行披露。第三,政府补助形成的研发费用不能加计扣除,其中包含不加税费用,企业必须取舍不征税收入和加计扣除两项税收优惠政策。

(三)科研单位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方式

1.设立具有独立性的专业化部门

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科研部门负责研发经费的统筹管理,组织编制科研经费预算、监督经费的执行;财务部门负责会计核算,建立研发经费台账;将科研项目的研发人员和经营人员区分开,从而准确的进行研发费用的归集,从而更好地享受加计扣除政策。

2.界定好研究开发活动的范围

在科研单位内部,应当根据我国当前的有关政策,结合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将单位内部的研究开发活动经费与日常经费进行界定,除了符合目录当中的科研活动以外,对于当前政策当中扩大范围内部所包含的科研活动的类型,也应当纳入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科研活动当中。

3.增强税收筹划管理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认真掌握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科学筹划纳税事项,在多种纳税方案中选择低税收成本的最佳方案,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降低企业的税负。

结语

随着我国当前支持科技创新企业优惠政策的不断推行,各个企业也应当做好相应的调整优化。在保障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状况下,及时跟进并运用不断变化的税收政策,使得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可以不断地加强对于研发活动的资金投入,优化企业研发活动管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优化发展。

猜你喜欢

优惠政策费用政策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政策
政策
国际奥委会将承担8亿美元东京奥运延期费用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黑色星期五:英国零售商面临巨额退货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