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兴老工业基地背景下,吉林省冰雪旅游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2022-11-13

对外经贸 2022年5期
关键词:冰雪吉林省人才

左 丹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4)

在考察吉林省冰雪旅游发展现状、翻译人才需求以及调研翻译人才培养情况基础上,对冰雪旅游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索,结合了吉林省实际区域发展现状,以需求为目标,构建出适合高等院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正在处于转型期的高校提供一定的借鉴,促进吉林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语言沟通在国际交流中尤为重要,因此翻译的重要性愈显突出。翻译是国与国交流、沟通的桥梁,它不仅影响学科发展,还关乎国家的发展。因此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是各国发展的必经之路。各国对翻译人才培养十分重视。国外在翻译教学方面,较权威性的著作是由索尼亚柯林娜(Sonia Colina)撰写的《翻译教学——从研究到课堂:教师手册》。Colina 将理论成果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将翻译理论联系教学实践,强调对翻译专业教师的培训。其它两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是《象牙塔的逾祕:重思翻译教学》(Baer&Koby,2003)和《翻译课堂中的多种声音:活动任务和项目》(Gonzalez Davies,2004),作者们注重研究多维翻译教学与课堂活动。近年,国外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更重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趋势,逐步走向多元化和现代化模式。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界就翻译人才培养与就业这一话题的讨论众多,穆雷(2012)、杨冬梅(2012)、张生祥(2017)就翻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话题做出过深刻剖析。其中,穆雷(2012)、杨冬敏(2012)教授指出:目前中国内地的高校翻译教学仍然存在特色不鲜明,缺乏完整的教学体系等现象,人才缺失不能满足翻译市场需求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知名翻译家黄友义(2019)从事翻译教育和翻译实践数十年,他认为: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世界越来越需要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尤其是中国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引起世界瞩目的当下,更需要我们向世界讲好自己的故事,帮助世界了解中国。他强调要抓好翻译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推动中国翻译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一)理论意义和价值

吉林省冰雪旅游翻译人才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迄今为止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模拟,没有成功的范例可参照。因此,探索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有较大的理论价值。通过对吉林省冰雪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实现外语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从而高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普及性及应用性。因此,此研究对于吉林省,乃至全国正在面临转型、且积极探索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实践意义和价值

吉林省冰雪旅游翻译人才培养研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作为外语人才的供给者,高等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是吉林省各企事业单位发展的保障,研究立足吉林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上为正在转型中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宣传吉林省冰雪文化,推动吉林省冰雪旅游业的服务质量,促进吉林省经济新一轮的振兴发展。

三、吉林省冰雪旅游及翻译人才市场现状和需求

(一)吉林省冰雪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冰雪旅游是一项新兴产业,自北京冬奥申奥成功后,冰雪旅游发展势头逐渐强盛。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理念,这一理念指导人们要在发展中做到坚持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为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增添新动能。吉林省具备优越的自然冰雪资源,是推动我国冰雪旅游的重要基地。为了更好地宣传冰雪资源,吉林省政府深入实施“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行动,全面开发吉林省优厚的冰雪旅游资源,着力构建以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产业、冰雪文化为核心的产业链,借助冬奥会这个契机,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基地。在新形势下,吉林省应发挥自身地理位置、生态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冰雪产业,着力培育冰雪经济新动能,打造冰雪经济强省,让吉林人民因雪而荣、因雪而幸、因雪而富。目前,各地不断掀起“冬季到吉林来玩雪”的热潮,吉林省正处于“冷”资源变成“热”经济的转型发展阶段,并以此为契机全面促进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二)吉林省冰雪旅游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通过问卷和高等院校调研,了解吉林省冰雪旅游翻译人才培养情况,初步总结调研结果如下:1.省内本科层次缺少对专门旅游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真正懂旅游知识且具备较高英语水平的翻译人才匮乏,精通冰雪旅游翻译的人才少之又少。2.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所用的教材,基本是全国通用版本,没有突出地方特色内容的教材。3.相关院校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4.产学研合作力度待加强,教学尚未完全与翻译资质认证体系接轨。

(三)冰雪旅游翻译人才需求

随着冬奥会成功申办,国家对翻译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翻译人才是中国冰雪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人了解冰雪文化。《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提出,“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大学生创新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注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以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要求”。

在当前冬奥会契机以及人才发展规划的指引下,冰雪旅游市场对翻译人才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高质量的应用型翻译人才需求大增,冰雪旅游市场对外语翻译人才需求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因此,高等院校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改革创新以培养适应新形势和新发展的优秀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四、吉林省冰雪旅游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

(一)确定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实施“证书教育”

各高校应以“培养适应在冰雪旅游景区、涉外旅行社、饭店、会展等一线工作,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和旅游服务与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实用人才”为培养目标,改变以往传统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双证书教育”,即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式教育。翻译教学方面,逐渐形成“外语+职业能力”教学模式,设置与职业能力相关的必修与选修课,要求学生在校必修或选修旅游相关的专业课程,提高自身职业能力,为日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打基础。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外语语言知识,更需要长期持续学习和储备旅游专业相关知识。为了旅游翻译专业学生更稳、更扎实地掌握职业技能,高校可引导学生在毕业前通过不同级别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例如全国外语导游资格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促使学生在就业中更具有竞争力,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达到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接轨的教育目标。

(二)改进教材,突出吉林省冰雪旅游文化特色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选用的教材应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换代,此外根据当前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新知识的补充。旅游英语是一种以旅游专业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强调明确的专业目的,所以旅游英语必须与旅游环境相结合。学生不仅学习景区景点的专业知识,更应全方位掌握旅游翻译一系列知识,例如:旅游交通问题、宾馆住宿问题、餐厅就餐问题等,在服务好游客的同时,要将吉林省突出的地方冰雪旅游文化特色展现给游客。

吉林省高等院校在冰雪旅游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选取旅游英语教材时,除了挑选全国统编类旅游英语教材,应考虑吉林省地方历史、资源、人文等多方面实情,教师们可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组织开展教材自编,教材中突显冰雪旅游资源相关知识,如吉林省与瑞士、加拿大一样,拥有世界一流的“粉雪”资源,是冰雪运动的绝佳目的地。吉林省优厚的冰雪资源得益于自然的馈赠,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吉林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立了多座国际水准的滑雪场,这已成为吉林省引以为傲的独特旅游资源,其冰雪景致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的名片。吉林省冰雪旅游包括冰雪观光、冰雪度假、冰雪体验、冰雪运动等活动。在体验冰雪旅游的同时,又融合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不同区域都根据自身特点主打了不同的主题,例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冰雪旅游主题是“冰雪运动+温泉”,在领略滑雪等惊险刺激的冰雪运动项目之余,还可置身于天然氧吧,感受原汤沐浴之乐趣;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冰雪旅游主题是“冰雪雕塑+滑雪”,雕塑和冰雪是长春旅游的两大优势,将二者有机结合更好地推动长春冰雪旅游发展;吉林市的主题为“雾凇+滑雪”,吉林市雾凇景观仪态万千,每逢冬季,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会出现银光闪烁的雾凇奇观,这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景观。教材中展现吉林省地方冰雪旅游特色,学生通过学习深入理解吉林特色文化,才能更好地探讨研究其最佳翻译和外宣方式,达到用最精准的方式将吉林省特色冰雪文化展现给游客的效果,提升冰雪旅游服务质量,促进冰雪旅游文化对外宣传,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吉林冰雪文化、喜爱吉林冰雪文化。

(三)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强化职业实践能力

近年来,为了紧随时代发展需求,各大高校不断开展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很多高校在旅游翻译人才培养中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因此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时代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展校内“沉浸式”教学

“沉浸式”教学模式指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中要求学生进行语言习得和运用的外语教学方式,形成目的语言的思维习惯,从而达到在实践环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未来教育改革需求和发展态势需要这样的教学方式。吉林省高校冰雪旅游翻译教学中,应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沉浸式”互动教学,积极引入吉林省冰雪旅游翻译“实用型文本”为实训教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冰雪旅游翻译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同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以及“职场模拟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演示,确保学生对冰雪旅游翻译知识的运用。此外可利用语音实训平台等实训设备进行模拟职场训练,“沉浸式”教学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2.开拓校外实践

冰雪旅游翻译人员自身能力水平发展重在实践。因此,高校在注重校内教学前提下,应大力推进实践育人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政合作,多方协同育人、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模式。首先,高校联合各大企业、旅行社、冰雪旅游景区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旅游景点进行实习,实习时间一般为 6—8 个月。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实习报告,指导教师根据企业反馈信息和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考核评定。通过考核评定结果,了解企业对冰雪翻译人才需求,并根据企业所需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接社会,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其次,高校应积极探索校政合作模式。高校应主动与政府沟通,加强校政合作互动性。政府要注重发挥政策优势,为高校冰雪旅游翻译人才解决就业问题;政府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为冰雪旅游翻译人才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和岗位实践机会。实践育人理念下的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模式为吉林省文化旅游产业、尤其是冰雪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形成基本保障。

(四)加强培养“旅游+英语双师型”教师

旅游英语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翻译教学对于教师水平要求很高。目前,高校翻译专业任课教师多数并未走出过学校,没有从事翻译工作的经验。他们仅根据书本内容开展教学,具有局限性,因此,高校缺乏“旅游+英语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不仅传授翻译专业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创新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翻译人员。高校应注重翻译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引入和培训,鼓励教师考取旅游从业相关证书;和学生一样,定期进入旅游一线环境进行锻炼和深造,积累旅游知识经验;高校还可定期组织研讨会,邀请优秀资深翻译人员和旅游业从业人员参与,鼓励教师与他们多渠道交流,从而提高 “双师型”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提升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基础,为高校旅游英语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五)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教学,建设冰雪旅游翻译术语库,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吉林省发展冰雪旅游产业是充分发挥冰雪资源优势,助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突破口,得到各界人士关注。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是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的任务,高校与科研机构需互相影响、互相扶持。因此,在构建冰雪旅游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可进行合作研究,将与应用型翻译教学模式相关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冰雪旅游翻译教学中,优化高等院校冰雪旅游翻译教学。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翻译人才,为吉林省提供更多优质翻译人才。对吉林省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旅游翻译质量评估标准、涉外旅游企业走向等开展多方位研究,为吉林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前瞻性指导,为冰雪旅游翻译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建设冰雪旅游翻译术语库,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猜你喜欢

冰雪吉林省人才
人才云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