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东大地絮弦情
——浅析板胡协奏曲《关东絮语》

2022-11-13于一凡

戏剧之家 2022年5期
关键词:板胡关东絮语

于一凡

(哈尔滨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在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中,板胡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欢迎。初始,板胡这个具有自身特色的拉弦乐器主要流行于我国的北方地区,伴随着地方戏曲、秦腔、二人转、龙江剧等的出现,主要用于独奏和伴奏。板胡最大的特点是声音清脆、通透、响亮,善于表现热情奔放,戏剧性强的乐曲。新中国成立以后,弓弦大师刘明源先生对板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改革,从而板胡的演奏技巧不断提高,板胡的艺术表现也不断丰富。由此板胡已成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团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独奏乐器和伴奏型乐器。同时,在受各个地方的戏曲和民间音乐的影响下,各地域地区的板胡表演具有不同的表现风格和演奏特征,富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地方色彩。

一、板胡协奏曲《关东絮语》作者简介

著名作曲家、二胡演奏家吕痴先生,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二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青少年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特聘理事,全国民乐考级委员会考评专家。1978 年开始创作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并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器乐曲百余首,好多作品已成为我国民族器乐曲中的杰出作品。代表作品有:大型民族交响乐《心潮》,二胡独奏曲《故乡新貌》《打起花棍跳得欢》,玉笛独奏曲《折柳吟》,笛子二重奏《婆媳俩》,板胡协奏曲《关东絮语》等。

著名板胡演奏家李延滨先生,现任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乐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学院客座教授,2009 年,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编著的《名典》中,被誉为“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家”,2021 年,个人资料入选《华乐大典·板胡卷》人物篇。同年,成功入选举办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名家传曲——著名板胡演奏家李延滨先生,青年板胡演奏家周强先生师生传承艺术展演圆满成功。数年来,他为黑龙江省弘扬国乐胡琴艺术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二、漫谈板胡协奏曲《关东絮语》的内容及结构分析

(一)简述全曲整体结构

本曲创作,吕痴先生仅用三个小时,这首优秀的板胡协奏曲便一气呵成,令人惊叹不已。《关东絮语》是一首用中音板胡演奏,单乐章,多段体的板胡协奏曲。全曲彰显了西方回旋曲式的特征,并附有复三曲式的微妙痕迹,但也运用了东方“起承转合”“鱼咬尾”的作曲方法;中西合璧,从而形成了这种单乐章的协奏曲形式。而板胡作为当今民族管弦乐团不可缺少的重要独奏乐器,可以更好地诠释协奏曲的特点,使《关东絮语》富有鲜明的音乐表现力,动人的歌唱性以及高难度的演奏技法,全曲往往也具更强而有力的激动感和交响性。吕痴先生作曲多次主张强调“用音乐说话,用旋律说话”的核心思想,使得全曲中主导主题音乐与主调主题音乐新颖并具有戏剧性。那么为何全曲频繁多次出现主题音调,这体现了“重复,重复,再重复”的作曲原则,充分压缩旋律,扩充旋律,层层再现,递增,递减,上下行模进,则更凸显出西方现代主义音乐流派协奏曲“浓缩”“简短”的特点,使得乐曲多元化。而主题音调好似夜空中的满天星,更胜似夏季被吹散的蒲公英一样,散布全曲各个音乐段落。乐曲旋律多用二度创作,近关系转调,单一主题;乐句常用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形成两头弱中间强的“橄榄核”式特征,从而体现协奏曲当中的戏剧部分“紧拉慢唱”的特点,“紧”的部分颇有戏剧色彩(戏剧唱腔过板)。乐曲虽然do 等于E,但是乐曲是通过G 调指法进行演奏的。序奏分为两个部分,大气磅礴地将乐曲奏响,同时也展现了协奏曲气势恢宏的交响性特点,序奏第二部分直击乐曲主导主题,为第一乐段的开始做好充分准备。第一乐段,慢板行云流水,第一小节直奔全曲的主调主题,将乐曲渐渐“撕开”。第二乐段小快板,急促紧张,多用十六分音符,切分音,带弓演奏技法等,将乐曲推上高潮。第三乐段插部转为A 调,稍慢如歌地,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随后第四乐段快板,转为原调,热烈欢腾地将乐曲推上另一个新高潮。最后一段主题再现,紧扣主调主题,汲取戏剧创作,运用小尖板增加语调感。吕痴先生提议,假如《关东絮语》用低音板胡演奏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听觉盛宴;笔者认为这一提议,还需要我们广大的板胡爱好者大胆尝试和深思。

(二)《关东絮语》中演奏技巧的表现运用特点

1.揉弦

揉弦这种演奏技法是为了让乐曲增添艺术魅力的,让旋律更有艺术效果,并且演奏者左手揉弦是要根据一定的特殊规律且有节奏感地做出装饰音动作。揉弦这一演奏技巧包括不同的种类,有压揉、滚揉、抠揉等。笔者认为揉弦是利用物理惯性原理,揉弦时,手指第一关节向下用力,然后放松归位,向下再用力,放松再归位;如同乒乓球从高处自然落下而形成的惯性原理,但揉弦的整体动作都是围绕中心音展开的,保证音准,并且要保持一定的力度均匀的频率,只有遵循这一原则的基础之上,才能使乐曲作品旋律及风格特点更好地运用和精彩地呈现。

(1)压揉

压揉是板胡的一种左手演奏技法,是通过左手向琴杆方向发力压弦,从而改变琴弦的张力使音高变化为主的揉弦。

(2)抠揉

抠揉是板胡的另一种左手演奏技法。由于板胡的特殊音高设置,板胡弦的张力比一般的拉弦乐器较硬。左手控制张力变化,而抠揉如同人声吟唱,使乐曲中更好表现激情澎湃,煽人泪下的旋律。

《关东絮语》第一乐段与最后一乐段大量运用食指抠揉、压揉,多用小二度,体现乐曲旋律的细腻柔美。

2.滑音

滑音是一种装饰音,主要是左手的演奏技法。种类有很多,上滑音,下滑音,回滑音等。通过左手手指在原来中心音的位置进行上下移位,使音色产生变化,旋律更加悦耳。因乐曲《关东絮语》采用借鉴了小提琴的作曲特点与演奏技巧,所以曲中的滑音就出现了首滑音和尾滑音。首滑音是装饰音头的,而尾滑音是装饰音符的后面,这一特殊的演奏技巧正体现了乐曲的戏剧性和对东北人民朴实无华性格的精彩描写。

3.带弓

带弓是板胡的一种右手演奏技法,具有戏剧性。由于南派胡琴的艺术产生和衍展,在我国长江三角洲一带,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复杂的地貌影响,使南派胡琴艺术表现祥和委婉;因这一特点,衍展南派胡琴文化交流甚是频繁,传播广泛,同时也对中国胡琴艺术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乐曲《关东絮语》中,多用南派带弓,切分弓这种演奏技法,要知道本曲主要是描写赞美关东大地与东北人民的一首板胡协奏曲,可见作曲家吕痴先生与李延滨先生的作曲构思和对乐曲订弓指法的缜密容纳性。

三、板胡协奏曲《关东絮语》的音乐情感表达及创作背景

本曲主要描绘赞美了关东大地广袤无垠、地负海涵的自然风光,讴歌了东北人民热情豪放的朴实性格,以及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而作曲家,二胡演奏家吕痴先生与板胡演奏家李延滨先生都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民,有了两位音乐家的齐心合作,使乐曲更好地诠释了对家乡黑土地的炙热情怀。

笔者认为序奏部分气壮山河,波澜壮阔。仿佛眼前就是那一望无际的黑土地和那滔滔不绝的松花江;犹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天,一声龙啸把全曲“震开”。第一乐段直击主题音调,冬季寒冷的清晨,阳光透过窗纸(由于旧时代条件限制没有玻璃,用纸代替玻璃),一个东北大爷,披着棉被,侧旁放置一个取暖的火盆,火盆里只有几颗残炭,大爷叼着大烟袋盘膝而坐,吸一口大烟袋,斜瞅一眼窗纸,体现了早期东北人民生活不易。第二乐段,急促前进的旋律体现了祖国发展迅速,科技发达,东北人民团结奋斗,勤劳苦干,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景,从而引出第三乐段,绵长细腻的旋律,听觉上温馨幸福,好似东北小伙子和姑娘们相濡以沫的甜蜜爱情。第四乐段映入眼帘,东北人民欢天喜地,载歌载舞,扭秧歌,唱二人转,庆幸生在这个美好的时代,好不热闹。最后一乐段,紧扣主题音调,东北人民不忘初心,终于苦尽甘来,迎接未来无限美好。

四、结语

本文是笔者在作曲家吕痴先生和恩师板胡演奏家李延滨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当今板胡艺术很少有协奏曲这种形式,而《关东絮语》这种单乐章,多段体的板胡协奏曲更为稀少,且较为新颖。本文写作旨在阐明板胡协奏曲这种新颖的作曲手法和高难度融通的板胡演奏技巧。板胡艺术还需大家继承,发扬光大;《关东絮语》板胡协奏曲不仅汲取西方作曲演奏技巧,也运用了大量传统的演奏技法,其艺术价值表现深层意蕴,值得更多的板胡演奏者与爱好者的研究和弘扬。在此,笔者非常感谢作曲家、二胡演奏家吕痴先生与恩师板胡演奏家李延滨先生为本文提出的珍贵建议。

猜你喜欢

板胡关东絮语
关东春早
关于板胡演奏技术和情感联谊的作用探究
张桐 作品
【总编絮语】
日占旅大时期关东都督府地方法院对安重根等人的判决书
关东农家
总编絮语
【总编絮语】十三
中国民板族乐器胡(之八)板胡
板胡个性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