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二十年:起势、迭变、大融合
2022-11-13湖南工业大学电影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张 春 邓 超(湖南工业大学电影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中外电影都是从短片起步的。短片作为短小精悍的电影类型,是电影人才的试验田,在助推导演探索电影流程和影像风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满足教育、娱乐与商业的三重需求,电影制作逐渐从短片走向长片,“短片已死”的论断开始甚嚣尘上。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移动技术的加持,一波指涉微小说、微电影的微文艺浪潮异军突起。那么,短片是从什么时候起被称为微电影的?微电影在新世纪里的发展流变如何?微电影创作是否打破了电影制作的“阶层固化”?微电影传播是否打破了电影消费领域里的“受众固化”?微电影产业是否在短视频浪潮里存在一种“彷徨”处境?这些都需要我们站在新世纪二十年的时间轴上,对微电影发展流变做深入细致的梳理和总结。
一、微电影的“起势”:积蓄短片传统、借势互联网和国家政策
在“微电影”概念被提出之前,短片是时长在40分钟以内的短小精悍的电影总称,即使是现在,美国奥斯卡短片奖仍然长盛不衰。因此,论述微电影在新世纪的“崛起”,首先需要简述中国电影短片的来龙去脉。众所周知,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是1905年的《定军山》,这部只简单记录谭鑫培几个戏曲动作的电影,颇似现在手机拍摄的一段小视频。但就是这样一种“简单”的尝试,却开启了此后中国电影上下求索的百年征程。但电影拍摄毕竟不是舞文弄墨,需要各方面的资源和努力,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普通民众参与电影制作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和效益最大的可能,电影开始从短片走向长片。因此,短片更多地成为年轻导演起步的试验田。回顾20世纪中国电影短片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代表性的短片,要么出现在早期,要么出现在年轻导演的习作当中,比如田壮壮的《小院》《角落》,贾樟柯的《小山回家》,等等。当然,除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水墨动画的异军突起外,与同时期的美国好莱坞短片相比,中国电影短片的创作之路是“坎坷曲折”的。于是到21世纪初,中国短片“已死”的说法,开始不断出现。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大众文化逐步深入,互联网逐渐普及,文化产业改革不断加码,电影制作、传播等都不再成为难题,中国电影短片在各种条件的加持下开始重获新生。从2000年到2010年,微电影发展有以下几个表征:
(一)影像时代已经来临
随着消费能力的提高,业余级影像设备价格低廉,能切实满足大学生等初学者的消费需求。同时,“图像成为这个时代最富裕的生活资源,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情境,成为我们文化的仪式”。影像的优势有两点:一方面,影像冲击视觉。视觉与听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两种感官,影像符号能让人直接感知世界。另一方面,影像贴近生活。比起文字,影像符号没有纷繁复杂的编码和解码过程,获得信息也更为容易。因此,电视广告的出现让报刊广告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2010年凯迪拉克微电影式广告《一触即发》,就开启了影像广告的新世界。2010年被认为是微电影的元年,代表作品有《11度青春系列电影》。该系列是中国电影集团与优酷网联合出品、科鲁兹全程赞助拍摄的,题材涉及青春励志、悬疑、浪漫爱情等类型,从多个角度展现“80后的青春”。
(二)互联网加持微电影
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场深度革命。互联网的普及,为微电影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首先,互联网解决了微电影的播出问题。此前短片的上映只局限于“地下”等小的范围,有了高速的互联网,创作者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互联网,通过互联网的交互性,微电影容易形成二次传播,实现了“地上”的传播可能。《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老男孩》《一触即发》之所以能引发轰动,互联网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次,互联网能让初学者获得微电影的技术策略。互联网中的影视拍摄、剪辑教程随处可见,大量的素材配上个人的想法,可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著名影视UP主。比如以胡戈为标志性人物,不少底层创作者意识到,“人人都可以成为导演”的时代已经来临。再次,互联网也加速了碎片化时代的到来。在零碎的时间中,微电影成为人们观影的最佳选择。
(三)政策支持微电影发展
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限广令”的实施,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微电影的发展。观众并不排斥广告,但前提是要把广告与故事完美结合,所以《一触即发》《益达口香糖》等广告类微电影大行其道。微电影的微成本、微制作、微放映等特征也恰好满足了广告商的需要。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通知》,要求各视频网站对微电影一律先审后播,对微电影发展起到了规范作用。与此同时,各类微电影大赛和微电影节的举办,也为中国电影事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如文牧野的《石头》就获得过第四届全国高校数字短片大赛最佳导演奖,饺子拍摄的微电影《打,打个大西瓜》曾获得2010年德国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评委会特别奖。
二、微电影的迭变:制作、叙事、传播日新月异
经过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沉淀与积蓄,微电影的“起势”工作完成得非常顺利,2011年后快手短视频到2016年抖音短视频出现前的这几年,是微电影快速迭变的时期。这个阶段中的微电影,总的特征是创作群体更加多元、创作题材不断扩大、叙事方式推陈出新、代表作品不断增多。可以这样说,这几年是微电影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
(一)制作能力不断提升
“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电影制作曾经是一项需要资金和设备的高门槛活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的购买力增强,拍摄设备已经不再成为微电影拍摄的壁垒,只要一部照相机、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实现影像的生成与剪辑。拍摄设备的轻便化,也直接促进了拍摄视角的多样化。比如用轻便摄影机拍摄的微电影《第一视角体验家暴》,通过第一人称视角将观众置身事内,反对家庭暴力。拍摄设备的轻便化也促进了拍摄题材的多样化,近年来流行的Vlog,其本质就是纪录片,涉及游记、美食、新闻等各个题材。无人机航拍也加入了文化宣传、商业题材等微电影的制作,也能更全面地表现作品主题。影视教育的普及,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微电影比赛崭露头角。与此同时,题材类型不断增多。曾经,家庭伦理片一直占据着微电影创作的主流,如《看球记》《老人愿》《孝行天下》等,随着大学生参与微电影创作的人数增加,《大学那点事》系列等校园题材微电影也有不俗的表现。此外,哲理、悬疑、恐怖、人物传记等类型都在不断扩充,如将哲理和水墨动画元素融为一体的《一维》、人物传记片《孔繁森》等都是佳作。
(二)叙事手段不断创新
互联网时代,人们观影的碎片化,带来思维的惰性化,影片的娱乐性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微电影的叙事方式也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变化。首先是直接呈现冲突。微电影的优势就在于一个“短”字,这一特征注定了微电影无须经过冗长的戏剧铺垫,直接进入戏剧高潮,直接冲击观众心理。以战争类型的微电影《不朽》为例,导演在17分钟之内,直接切入单个角色视点,使观众能够快速接受信息。其次是叙事视角发生变化,也就是非聚焦型微电影开始增多。如《焦裕禄在洛矿》通过多个视点,还原人民公仆焦裕禄的工作生活。非聚焦型视角的最大优势在于,叙述者可以从所有的角度观察被叙述的故事。再次是叙述者类型中的干预叙述者不断出现。“干预叙述者中,创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浓厚,它能打断叙事,也能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解释或者评论,表达主观的感受。”比如创作者往往在结尾的时候通过字幕的形式,表达对某一社会现象的看法,如《我要去蓝山》就在呼吁社会关注留守儿童。最后是VR叙事整装待发。微电影的叙事方式并未游离于传统的叙事方式之外,线性叙事、插叙、倒叙等传统叙事手法已经司空见惯,随着VR虚拟现实技术的火爆,VR+微电影普遍是以全景与半全景、角色与半角色、全面与有限交互、立体音与沉浸音等几种方式,使电影从传统的银幕镜框播放变为四维立体的全面展示。
(三)网络传播不断强化
首先是互联网成为微电影传播的主渠道。2011年后,优酷网、爱奇艺、腾讯视频等网络平台纷纷抢占市场,开设微电影板块,为用户提供优质内容。由于中国网民的不断增加,爆款微电影的播放量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次,比如《老男孩》在互联网上被疯转,几日便达到几百万次的播放量。移动终端的普及也加强了这一传播方式,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而在2010年,这一比重仅为60.8%。从定时定点到随时随地观看微电影,观影的神圣感也随之被消解。其次是青年受众崛起。大部分微电影都与青年受众有关,如筷子兄弟的诸多微电影都是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演绎,来叙述“成长”的故事。微电影“以一种纯娱乐的形态出现,表达青年草根、屌丝们的愿望,真正体现了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平民化、世俗性这一特质”。再次是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不断强化。早期短片更多的是一种单向传播,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微电影概念由互联网催生,创作者也逐渐重视观众的选择,“互联网也成为连接下游受众和上游生产者的有效工具”,尤其是VR电影的实践,进一步加强了二者的联系。VR电影与传统电影不同,观众可以自由选择剧情,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跟进的跨越。
三、微电影的“融合”:形式、产业、媒介浑然一体
2017年至今,互联网带来的红利还在持续,“互联网+”思维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基因中,在未来还将不断发展壮大。在这一时期,微电影在短视频浪潮的冲击下,其创作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些降温降热,但是微电影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微电影的形式融合、产业融合和媒介融合,也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特征。
(一)形式不断融合
首先是微电影由单片走向系列短片。系列微电影以内容体量更大、观众认知更高和重复效应更强等优势,成为各投资主体的新宠儿,单片制作到系列制作也渐成趋势,比如康师傅公司投资的《加你加年味》系列微电影就是如此。其他微电影系列也不断增多,如《大国廉政》系列、《人民公仆》系列和《复活的情韵——唐代诗词故事》系列即是如此。其次是微电影开始扩展到网络大电影。网络大电影指的是在网络上发行、时长超过60分钟、符合电影叙事规律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主要以付费点播模式分账的电影。微电影运行中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形成明确的营利模式,还只是停留在依靠广告植入、品牌营销等传统阶段,这是微电影走上产业化道路的最大障碍。网络大电影正弯道超车,成为影视行业新的热点现象,所以有些微电影开始逐渐加长变成网络大电影。再次是由微电影发展到短视频。2016年是短视频元年,这种比微电影更短的艺术形式从诞生之初便高歌猛进,成为时下中国最火爆的艺术形式之一。究其原因是短视频的变现能力更强。以抖音火山版平台为例,发布内容的热度直接与创作者利润挂钩。各博主不仅在内容创作上能植入广告,而且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现场参与分成。与微电影同质同根但不同源的短视频,在舆论宣传、传递信息、文化传承、商业变现等优势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微电影。基于这一点,郑云工作室也由原来主要拍摄微电影,开始向短视频制作过渡。
(二)产业不断融合
首先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微电影由于投资成本小、制作周期短、制作难度低等特点,使得人人都能参与,进而呈现投资主体多元的现象。其中,政府机构、企业单位和个人成为最重要的投资主体。政府单位是主流价值观的引导者,也积极参与公益微电影的制作。比如山东省公安厅推出的《警花路放》、中国青年报社制作的微电影《生无畏》,就是如此。众多企业也积极布局微电影市场,在广告微电影的制作上,通过故事与品牌的结合,达到艺术性与商业性的融合,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自媒体时代,还有更多的自媒体从业人员参与到微电影的制作中来。其次是平台资源垂直化。“电影需要传媒助力,互联网需要内容站台。”以爱奇艺影业、腾讯影业和阿里影业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强势介入电影领域之后,在微电影领域表现活跃。优酷作为中国网络视频的领跑者,曾推出过微电影自制项目计划,制作出不少上乘之作。再次是内容推送精准化。大数据化既是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也是微电影的发展引擎。大数据时代,用户的兴趣偏好、年龄、地区等信息一览无余,通过对用户行为分析,能勾勒出一张用户画像并分析其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向其推送符合其观影口味的微电影或针对其目前需求投放相关产品的微电影广告,真正做到投其所好。
(三)媒介不断融合
互联网普及下的电影特征便是数字化创作,从前期拍摄到后期的线性编辑再到云存储,实现了从数码时代到数字时代质的飞跃。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不少院线黯淡出局,电影传播的互联网中心化趋势更为明显。与此同时,微电影与环境媒体开始融合。比如电梯里的LED屏、车载视频工具、电子显示屏都是环境媒体。以高铁显示屏为例,每期轮流播放的《高铁安全手册》,既能缓解旅客在旅途中的劳累,也传播了正确的出行理念。再次是微电影与社交媒体融合。社交媒体既能连接相同爱好的人,又能带来内容的大量转发、传播,实现“病毒式扩散”的效果。以微电影《冲出黑暗》为例,登陆微博以后,得到大V的转发,短短几个小时,就冲破400万人次的观看量,并由此登上了微博的热搜榜,得到范围更大的二次传播。
回顾新世纪二十年的微电影发展,微电影创作量呈指数增长,但真正为人所乐道的作品还是凤毛麟角,很大程度上是多方博弈的结果,突出地表现为制作主体只重视资本、不注重故事;创作者只重视视觉特效、不重视人性的挖掘;接受者只重视娱乐而不重视内容。“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前,微电影创作热逐渐沉寂下来,短视频开始成为大众新宠。但并不是说微电影已经陷入困境、一无是处。既然微电影能开辟一片天地,就必然说明它有可取之处。只是要创造优秀、经典的微电影,就必须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策略不动摇。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微电影如何充分发挥“三微”优势(微投资、微制作、微时长),如何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彰显中国文化,已经成为摆在所有从业者面前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