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革新:新主流电影中延安文艺传统的当代表达
2022-11-13王泽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王 坤 王泽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作为一部以人民为主体创作人民文艺的“活的历史”,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自开端于延安时期,历经伟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一直延续着其强大的生命力,而作为这部“活的历史”中的“活的精神”,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艺术为人民服务”的中心思想始终是引导启发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思想。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面对着新形势下的新局面,电影作为最具大众普适性的宣传主流思想的媒介,也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的重要指示,并将此作为党和人民对新时期文艺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这正是对延安文艺中“活的精神”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扬。作为最为大众所熟知和广泛接触的艺术形式,国产主流电影也在如今商业化及市场化的要求下,逐渐进入类型多样化和风格融合化的新发展阶段,原本主要承担政治宣教功能的主旋律电影与专注于商业化创作的主流电影也在当今时代日趋融合,从而诞生了在商业化的题材中融合意识形态元素,或以商业化视听语言演绎主旋律叙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主流电影”。近年来,以《战狼2》《流浪地球》《攀登者》《中国医生》等影片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作品,成为我国“新主流电影”的业界新标杆。这是市场要求与政治目的合力作用于电影形成的新的电影产业模块。纵观此类影片的创作理念,坚持人民立场是这些作品在影片立意上的共同选择,而当下“新主流电影”的这一特点,正是我党自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确立的“人民文艺”创作方针在当代影视创作中的传承。而对这一精神持续贯彻和追求,也成为当下“新主流电影”在商业票房上取得成功的同时又能在口碑和艺术造诣层面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电影创作已经相当多元化、类型化的今天,“新主流电影”在市场环境的变化下将这种延安文艺精神延伸出新的思路,如在影片题材选择上日趋多元,将创作的笔触深入到专业领域建设者、默默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基层劳动者。再如影片叙事视角的逐渐国际化,将延安文艺传统的价值追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普世精神融合,让“中国故事”的讲述得以拓展到全世界受众尽可无隔阂聆听的宽广。又如坚持“人民英雄来自人民”的延安文艺传统,力求在英雄人物的人格塑造上立体多面。除此之外,统摄上述电影创作思路的最根本价值追求,则是自延安时期革命文艺发展以来不变的民族化叙事特色和大众化叙事策略。
一、意识形态——对人民性和民族性的坚守与发展
作为真正代表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力量的文艺创作群体,坚持“民族性”立场和“大众化”叙事路线是延安电影团自成立以来的重要原则,而这也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种创作的自觉,影响和引领着当代“新主流电影”继续朝着大众化路线创新发展。1938年10月1日,延安电影团的第一部影片《延安与八路军》在陕北的中部县开机,这部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拍摄的正是黄帝陵。战火纷飞的苦难岁月里,延安电影团希望通过这样的视觉符号传达,召唤起中华儿女热爱祖国、团结抗战的伟大爱国精神。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电影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曾经分别占据政治、经济和文化场域的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以及艺术片三者之间由泾渭分明开始变得模糊,尽管如今的“新主流电影”呈现出更多元、更包容也更适应市场的样态,但蕴含其中始终不变的,依然是自延安时期传承至今的人民本位与家国情怀。在对延安文艺传统的人民本位立场的坚守上,2019年国庆档献礼片《中国机长》值得一提。在这样一部英雄群像式影片中,导演通过人物塑造的两种维度,将人民英雄形象的“英雄性”和“人民性”进行了辩证统一的多维化呈现。其“英雄性”体现在对于机长刘长健及机组成员的集体形象塑造上,影片对空乘人员专业化服务态度的展现,既从微观上勾勒出这个英雄集体作为爱岗敬业模范的职业素养,又在宏观上成为当代中国民航事业以及大国崛起的国家形象之剪影,被导演提炼为展现中国国家力量和国家担当的象征符号。而在对这一英雄集体的每个个体人物的塑造上,影片中,不苟言笑沉稳刚毅的机长刘长健会在谈起女儿即将过生日时眼神中流露温柔,年轻的空乘姑娘们会在工作之余谈论对爱情的期待、对生活的热情等情节,无一不在告诉观众,真正的英雄和普通人本无区别,他们来自人民、属于人民,所完成的壮举更是为了人民。
人民是构成民族的最核心单位,民族的意志和精神则是人民意志和人民精神的凝聚和统一。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曾指出,“民族的想象能在人民心中召唤出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因此,在“新主流电影”中,家国情怀和民族化叙事从来都是创作者秉持的基本理念。这一点从新时代以来香港影人对于内地“新主流电影”创作越来越深的参与度层面便可见一斑。
以《建国大业》为发端,香港电影人经历了“身体北上”到“意识北上”的逐步融入历程。如今,由香港导演主导拍摄的“新主流电影”近年来更是佳作频出,无论是陈可辛执导的讲述中国女排的体育传记片《夺冠》,还是刘伟强导演的抗疫题材巨作《中国医生》。这些电影大获成功的背后,“显示出北上港人的文化自觉与艺术创新”,更是中国“新主流电影”民族化创作特征的重要表现。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文艺要“为人民群众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指导思想。因此,“新主流电影”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坚持“大众化”的创作原则,这也是对于延安文艺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商业电影是电影艺术中最具大众化特点的创作模式,因此,“新主流电影”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便是吸纳和借鉴成熟商业电影的创作方式。“主流意识与商业手法的完美缝合是新主流电影话语叙事的主要特征”。在这一方面,香港地区得天独厚的影视市场环境,令其在商业电影的发展上较之内地更加先行,而香港影人的北上大潮,也为“新主流电影”的创作带来了更多的“香港经验”。例如刘伟强导演的抗疫题材建党百年献礼片《中国医生》,以港片中成熟的行业剧题材拍摄手法展现武汉抗疫医生的群体形象,既表现出人民医生群体救死扶伤的专业素质,也勾画出人民英雄形象的崇高伟大。因此,“以商业类型化实践,继续以‘头部’效应引领市场”,既是延安文艺精神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也是未来“新主流电影”创作模式探索的新方向。
而在影片的意识形态传达这一维度上,“新主流电影”则展现出在坚持人民性与民族性的基础上,对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加以创新和发展的特点。新时代以来,讲述中国故事、传达中国经验、弘扬中国文化成为当代主流电影创作者的时代新任务。有别于内忧外患的延安时期,当前中国主流电影在意识形态传播的方式上已不必再依靠口号式的动员宣传和宣讲时的“询唤”,而是要将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和党的政治理想之表达深藏于电影故事的艺术化呈现之内,通过典型人物和戏剧冲突的讲述传达民族精神和人民意志,让“中国价值”借助“中国故事”的艺术力量以情动人,“更为自然和柔性地激发人们对于理想信念的认知、思考与认同”。
二、题材选择——注重类型多样化与视野国际化
回顾保存至今的延安电影团作品序列,其中如第一部全面介绍延安革命政权与共产党抗日力量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以八路军三五九旅带领边区百姓自力更生屯垦南泥湾的伟大创举为选材的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又称《南泥湾》)、展现边区人民社会文化生活的影片《秧歌活动》《国际青年节大会》等,可以看出解放区电影这种对多样化选材和多角度复现的叙述表达方式,既是其时社会主义电影创作的重要特征,也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表达意识,启发着我国发展中越发走向类型融合趋势的新主流电影。
而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至今,商业电影也进入了“类型片时代”的成熟发展阶段。在这一客观环境之下,主旋律电影也由于市场面向和内部发展的现实需求,逐渐演变为如今的“新主流电影”。延安时期以同时关注生产建设与对敌斗争为主要特征的多样化叙事原则,也转变成了“新主流电影”中“多元化”“类型化”的选材特点。如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赵卫防所言“新主流大片必须依靠类型创作”。新主流电影创作的类型化发展方向,本质上是对时代精神和时代文化传承的一种呼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文艺工作者“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地从事文艺创作,这就要求新主流电影的创作必须立足于当代、服务于当代,满足人民群众当下现实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作为响应这一要求的实际举措,将新主流电影的创作更好地嵌入当下中国电影类型化发展的市场现实,以开放宽容的创作态度为电影本身选择多元化的选材,与时俱进地纳入国际化的创作视野,将中华传统文艺美学精神进行具有时代性的创造和转化,都是未来新主流电影发展的必由途径。
遍览近年来诞生的大批票房口碑双优的“新主流电影”代表作,几乎不约而同地都在类型片创作和题材多样性方面上有所耕耘,如将“女排精神”与体育类型片的叙事风格相结合的《夺冠》,以及“在世俗喜剧层面展现令我们动容的家国情怀”之尝试的《我和我的家乡》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有两部影片,一是于2019年春节档上映的新主流风格科幻题材影片《流浪地球》,这部影片的诞生及取得的票房成绩不仅填补了我国独立制作科幻类型商业大片的空白,更把“新主流电影”的选材广度和类型丰富程度延展到了新的高度。二是于2019年国庆档上映的由张涵予、欧豪主演的以川航8633航班迫降事件为原型的影片《中国机长》,这部影片取材于被称为“世界民航史救援奇迹”的川航真实迫降事件,以英雄机长刘传建为叙事主角,讲述了刘传建为领头的英雄机组成员在万米高空遭遇驾驶舱风挡脱落、极端高原天气以及客舱释压等危险情况下,通过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将全机百余名乘客安全送回地面的感人事迹。总结上述影片在题材上的共同特点,多元化的选材角度使得主流价值观借由各行各业的建设者、普通劳动者形象有了更加丰富多样的符号呈现维度。在“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延安传统的传承与坚守之下,新时期的人民形象与延安时期的军民互助、工农兵风采等典型叙述对象形成了跨越时空的互文关联,“共同推动了人民电影事业的发展”。
新时期以来,特别是在新时代“坚持对外开放并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本国策的感召之下,当代“新主流电影”的国际化视野越发扩大。其中,于2021年7月1日上映的建党百年献礼片《1921》可谓其中一部翘楚之作。《1921》有别于此前同题材影片《建党伟业》只聚焦于一大召开的国内情势之叙事,而是将中共一大的召开放置在国际共运的大语境中进行讲述。影片中首次对于日本共产党在当时的中国上海所进行的活动和面临特高课追杀的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展现,这些国际共运事件与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材料并置,强化了我党的成立对于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重要意义,也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如今取得伟大成就的艰辛和不易。
而提到“新主流电影”的国际化叙事,另外一部代表作品就是《流浪地球》。这部影片无论在世界观设定还是情节的设计方面,都将中国人的价值观借助国际化视角下的议题探讨加以传达,例如对于“人类如何面对世界末日”这个经典命题的探讨上,有别于西方科幻电影中常见的“人类抛弃地球寻找新家园”的消极处理方式,《流浪地球》给出了蕴含着古老中国智慧的新答案“带着故土一起流浪”,筑造了巨大助推器的地球带着她的儿女流浪于星河浩宇,背后是中国人割舍不掉的对土地和家园的深沉眷恋。面对地球即将到来的重大灾难,影片中的人类组成联合政府,人们不分肤色、民族团结起来共克时艰,这背后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有力彰显,“体现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兼济天下的国际担当”。除此之外,这部影片中最令人动容的情节莫过于将近结尾处的全球联合救援,在这里,各国救援队到达的先后顺序正是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后各国救援队抵达四川的先后顺序。如果说西方式的科幻灾难片习惯于塑造一个能够拯救世界的个人英雄形象,那么《流浪地球》的这一情节则传达出了来自中国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这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既是自延安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持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是带领中国人民挽救国家于危亡和实现现代化的思想旗帜,也是古老中华文化中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哲学思考之智慧凝结。《流浪地球》中的全球救援情节,通过催人泪下的艺术化处理方式,让这种主流价值得以唤起更多人自发的理解和体认。
三、视听语言——奇观化与商业化的创新表达
因循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现实批判性原则,以往的主旋律电影在视听语言的设计上往往更强调现实主义风格、意境和氛围的塑造。虽然在艺术水准上成就颇高,但忽视商业性和广泛适众性的创作让主旋律电影的票房和受众反响都较之主流商业电影逊色。特别是在商业电影高度繁荣的当下,大场面、强特效、奇观营造和悬念叙事等要素主导的商业电影已经让观众的观影偏好和审美习惯发生了质的转变,“中国观众对奇观消费的需求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对故事消费的需求”。这也必然要求新主流电影在视听表达上要有与时俱进的新发展。当前新主流电影的创作广泛吸纳商业电影的成熟经验,在视听效果的创作上早已堪比商业大片。这也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于“文艺创作应立足当代且服务于当代”的指示精神。而提到“新主流电影”在视听语言上的进步和成就,不得不再次提及前文谈到的影片《流浪地球》。作为目前中国新科幻类型片的巅峰之作,《流浪地球》出色的视听语言技术和比肩好莱坞科幻史诗类作品的特效制作水平,展现了当代“新主流电影”在视听语言创作思路上的发展新趋势,即不仅兼顾到人文视野的国际化,更要着重于制作技术与导演思维的国际化。在影片中,“世界末日”这个科幻电影中常见的故事母题第一次迎来了中国视角的再现和营造,导演郭帆将想象中的末世场面和宇宙图景借助当前世界上成熟科幻电影的视听设计加以展现,并在其中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最终的成片效果令全球观众大为惊叹,成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此外,同样在视听语言方面可圈可点的新主流电影还包括由李仁港执导的运动冒险题材电影《攀登者》。作为一部讲述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传奇故事的电影,导演李仁港在影片的视觉效果上做足功夫,雪域高原的辽阔神圣、极高处俯拍下的巍峨圣山,以及藏地特有风土人情的影像复现,给影片的氛围营造增光添彩。影片运用Imax技术进行制作,让观众穿透银幕隔阂,从而形成一种强代入感的观影体验,如同身临雪域奇境。此外,影片的节奏设计张弛有度,高远壮阔的雪山景色和登山队员遭遇极端天气时大自然的雷霆之怒交错并置,“寂静与喧哗的纵横交织,形成一种微妙的视听反差”,既让观众更加真实深刻地对登山运动的艰辛和伟大形成体认,也借助如此宏大的灾难场面调度,讴歌了人类不屈不挠挑战自然的意志力,也雕塑出人民登山队员伟岸勇敢的英雄群像。由此可知,面对着持续深化发展的商业电影市场,强大的资本和技术支持带来的视听语言突破性的革新,是新主流电影未来创作的必由之路。通过奇观化的精妙影像呈现,新主流电影中蕴含的主旋律价值观也必然会获得更高的传播效能。
结 语
由此可见,对“新主流电影”所承继的延安文艺传统及其在当代语境下的新演绎所进行的总结,既是对当代主流电影中所秉持的延安文艺理念的梳理,也是对未来“新主流电影”发展策略所提出的方法性建议。我们可以对“新主流电影”未来的发展趋势抱有期待和展望。
在意识形态的话语构建方面,首先应秉持对人民性与民族性的传承和坚守。延安电影团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独立的电影制作团体,从诞生之初就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延安电影团不仅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纪录电影的先例,更是用影像记录中国革命的先驱”,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国际共运界交流往来的重要艺术媒介。进入电影商业化发展和深化对外开放的新时代,“新主流电影”的创作更应秉持和发扬这一延安时期的文艺传统,并且在当下以更开放的姿态创作出具有更广视域和更加多元的电影作品。其次,每种成熟的艺术都是适应于所处时代和社会环境的艺术,因此,新主流电影应在延安时期解放区电影的意识形态嵌制方式之上,做出与时俱进的革新,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逐渐增强的大背景下,“新主流电影”未来在影片主题立意层面上的意识形态嵌入应更加内涵化,“还原银幕的真实与真挚”,以中国之美的艺术化表达更好地传递“中国价值”。
而在题材选择和创作视野的维度拓展上,新主流电影未来的发展势必伴随着聚焦对象更加多样、叙事原型选择更加多元的新趋势。通过展现各个阶层、各种身份、不同命运却有共同追求的“人民”形象,酝酿出立足于时代、创造自人民的新时期“中国故事”。同时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中国新主流电影在未来的创作中必然要纳入国际化的叙述视野,将中国的历史文化关联于人类共同的历史脉络,将中国的发展足迹关联于世界人民的进步事业,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与价值追求融合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大愿景,让中国故事成为人类的故事,让中国价值成为人类共同肯定和尊重的价值。
最后,新主流电影在未来的发展势必会受益于电影工业和影视技术的飞跃性发展,也必然要适应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观众审美偏好与观影需求的转变,在视听语言的创作上吸取成熟商业电影的经验,将奇观化、创新化的视觉呈现效果融入新主流电影的创作中,充分满足当下观众对于电影的娱乐性需求,进而使带有传播正确价值观念、提倡国家情怀的主流叙事在未来赢得更多人民群众自发地推崇和认同。延安文艺传统的珍贵价值亦将透过更具时代特色的全新表达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未来,“新主流电影”的发展之路必将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