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五育融合”排球特色课程建设路径
2022-11-12张丽
张丽
近年来,高校体育课程建设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文体界研究的焦点。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有关部门应贯彻高校学生五育并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此,开展“五育融合”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课程已迫在眉睫。本文将以高校“五育融合”为出发点,从“以发展生命为本,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内在意蕴”“以构建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为基,五育融合下的排球课程内在旨归”和“以提升核心素养为矢,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发展路径”三个方面三个方面展开对高校排球课程建设的深度研讨,为加强学生五育素质,培育担当重任的时代青年提出可行方法。
1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日渐完善,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体育教育已逐渐被人们重视,并成为高校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排球因其具有易于上手、受众群体大的特点,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因此想要更广泛推广体育教育,则需以排球教学为切入点,理清排球课程的教育任务,提出符合新时代且具有普适性的排球课程建设方案。
对于高校排球课程建设的研究,早期偏重于采用试验性教学,以教学质量评价表的方式进行格式化教学,较为缺少互动性、灵活性。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对于高校排球课程建设的研究多囿于对教学体系、教学形式两大方面,鲜有学者以排球课程内在思想理念为出发点,展开对排球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而五育融合作为新时代的特色思想,对排球课程教学策略的制定具有不可比拟的意义,因此本文在五育融合的指导下提出了高校排球特色课程建设的方法策略。
2 以发展生命为本,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内在意蕴
2.1 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根植于五育教育
“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教学策略植根于无比深厚的理论土壤和实践土壤,并以五育教育理论为有力支持,茁壮成长于新时代的原野。教育是面向人,面向生命的体验活动,五育则强调当代青年应突出道德教育,强调智力教育,强化体育教育,增强美育教育,加强劳动教育继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同时,五育教育的对象是青年学生,强调对青年学生人格的培养,素质的历练,道德的提高,生命的关怀,为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建设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持。接受五育融合思想指导下的排球课程的学生將不再处于教育的被动位置,而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生活经验,知识储备为基础对排球课程的知识做出主动的接受与吸纳,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五育融合中强调的道德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在排球课程这一竞技体育课程之中感悟团队精神,领会合作力量,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智力教育能够指导学生在比赛中有意地培养逻辑思维、预判力、行动力;体育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在排球课程中锻炼身体的意识,最大发挥课程功效;美育教育能够感召学生在排球课程中发现运动之美,生命之美,道德之美;劳动教育能够号召学生在完成课程之余参与排球运动场所卫生建设活动,优化排球课程结构。
五育教育引导学生重视参加排球课程时内心体验与审美活动,关照学生个人的综合成长,促进个体生命与人格的提升,这与排球课程的教育宗旨不谋而合,紧密相连,相互贯彻,并为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提供了理论支撑。
2.2 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倡导体育双主体活动
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以排球运动为主体,倡导体育双主体活动,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重视弘扬体育美丽,发展体育思想与体育精神;五育融合作为一种新时代思潮则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两者的特殊定义决定了学生与教师两个主体均对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生作为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中的“近主体”即教学活动的承担者,是排球课程中学的发起者。学生在排球课程中,按教师的指引构建起有关五育融合的排球知识框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学习,融五育教育理念于排球活动之中,达到“和而无痕”的效果。教师作为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中的“远主体”即教学活动的起点,是排球课程中教的发起者。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充分利用一切有关五育教育、排球课程的教育资源,联系学生实际与自身经验对二者进行分析与再创造,积极引导学生对课程资源进行理解与发挥,进而达到“融之有度”的理想效果。
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倡导双主体活动,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平台与丰富资源,兼具显性价值与潜在价值。两者通过想法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方可挖掘五育教育内涵,实现排球课程宗旨,并以此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成长进步。
3 以构建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为基,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内在旨归
3.1 用五育融合丰富排球课程受众的感性经验
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的第一维目标在于丰富排球课程受众的感性体验,即通过五育融合的特色排球课程培养学生对德智体美劳的深层次理解力、感悟力和感受力,进而拉近学生与排球课程、五育教育地的距离。同时,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十分重视五育教育尤其是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中的作用,五育教育理念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教育理念,自觉承担着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关注学生对德智体美劳的理解与认同,以增加民族创造力与凝聚力。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培养受众感性经验的教育目标旨在促进学生对五育教育理念、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与传承。
五育教育影响了新时代人们的理想人格形成及道德修养的提升,五育价值理念深深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及素养判断。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巧妙地将五育教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并达到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感悟、理解和想象,引导学生探索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下更深层次的生命情感,继而丰富受众的感性经验。同时,五育教育理念倡导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命情感体验诉诸于排球练习,师生共同完成课程的过程实际也是对五育教育理念的理解与传承,对竞技体育精神的探索与发掘,并使学生积累丰硕的情感经验,达到自身成长的目标,实现获得感性经验的旨归,从而促进体育课程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实现。
3.2 以有意义的活动提升学生对生命的理性认知
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第二维目标侧重于强化学生对生命精准而理性的认知,帮助学生获取客观基础知识、基础能力,试图通过开展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培育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判断力、整合力和解释力,对五育教育理念的认同力与应用力,促进学生思维与素养的全面综合提升。帮助学生实现身体素质的增强、思维能力拓广拓深是开展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的重要教学任务,是推动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的必由之路,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不断增强着学生判断及整合能力。
排球课程建设需以教育为出发点,课程扎根于五育理念之沃土,在学科课程安排中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的高度统一。建设吸引学生、符合时代的极具意义的高校排球课程,提升学生对生命的理性认知。借助五育融合与排球课程,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提高,团队精神的增强,智力水平的进步,发挥课程的工具理性价值;借助五育融合与排球课程,让学生在参与与其认知水平、智力水平相匹配的排球课程的同时领悟排球课程中蕴含五育教育的真谛,增强对五育教育的认同感,提振自信力,发挥课程的价值理性。在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的生动实践中,实现课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完成通过课程提升学生对生命的理性认知这一关键任务,彰显五育融合与体育精神的魅力。
4 以提升核心为矢,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发展路径
4.1 坚守体育阵地,注重课程与五育教育理念的融合
实现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的主阵地大抵有两个,即课程教学与课后练习。体育教学围绕这两大阵地展开。要保证五育理念与排球课程的完美融合,就必须坚守这两大阵地强调师生基于五育教育的内在含义,深入体育世界,通过自我构建的方式理解课程与五育教育的关系,达到两者的高度统一。
因为历年来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并未处于高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地位,体育课程宣传力度不高,人们重视度不够,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略有欠缺,并未形成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因此体育教育并未成功坚守课程教学与课后练习这两大阵地。这导致包括排球课程建设在内的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多浮于表面,空有形式,缺乏竞技体育的实践性,实用性。近年来随着新兴体育教育理念的提出,体育课程建设在高校教学课程建设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但仍存在着课程中忽略两大体育阵地的问题,难以实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问题,这导致学生难以深度理解包括排球课程在内的体育课程的教学宗旨,难以剖析包括排球课程在内的体育课程核心精神,难以领会五育教育中体育教育的奥义,难以使体育教育发光发热,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
当下发展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建设应牢牢把握课程教学与课后练习两大阵地。一以贯之坚持课程教学中以综合考察为导向,结合现代体育教育的特点与当下实际,发展贴合生活并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五育教育魅力的体育课上教学;一以贯之坚持课后练习厚植实践土壤,发展任务量适中,具有指导意义的,深刻对照当下的体育课后练习。唯有两大阵地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方可将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落到实处,防止排球课程误入功利主义的歧途,使包括排球教育在内的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引领作用发挥最大功效。加强五育教育理念与排球课程的融合,使五育教育理念深深贯彻于高校排球课程建设,在教学中不断强调五育教育对完成体育教育目标即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发挥五育教育最大作用,使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体会德智体美劳五育,领悟真善美健富的价值追求,使五者相互平衡。打破“偏于智、抑于美、疏于智、弱于体、缺于劳”的五育失衡,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毒瘤,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德智体美劳相统一,给高校学生提供完整的全面的教育。
坚守体育两大阵地,实现五育教育与排球课程的深度融合,既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体育理念,又具有国家视野与世界眼光,是深入汲取近现代思想家、教育家基于国家命运、民族危机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认识与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理念的真實写照。唯有以行动为基,以思考为翼,充分坚守体育阵地,实现五育与排球课程深度融合,采用一种或多种融合创新范式并适时作出调整,方可使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在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4.2 回归学生立场,推动师生双主体地位实现
学生五育及体育的核心素养的形成一方面依靠学生自己努力探索,积极与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建立联系,并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成长体验;另一方面依靠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取。
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提出的“教师主体论”和“儿童中心论”,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强调学生近主体,教师远主体的双主体教学理念,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目的性近主体要素,需要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构建知识基础和自我认知,探求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的深刻内涵,并将各类信息整合为更深层次的认知。体育教师是中介性远主体要素,在不断挖掘体育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的同时也要不断调节学生与课程的理性关系,引导学生对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形成正确理解,并在交流中促进学生自身发展。教师的远主体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对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设计亲力亲为,积极引导学生对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进行理解和重构,并不断提高自身对五育融合的理念的认识,力图实现体育教学最优化、最大化。
教师改变体育教学理念能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排球教师回归学生立场,保持对排球教育事业的热爱,教研并重。因此回归学生立场,推动师生双主体地位的实现有利于在潜移默化间完成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推动五育教育的落实,实现对生命个体的关怀。
4.3 融合多种教学资源,实现排球特色课程的高效建设
充分实现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建设需要在课程体系中融合多种教学资源即汲取前任体育课程教育经验,并对照现实,完成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内容评价,如此才可以推动高校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长久建设、发展。
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建设分为掌握排球运动基本方法与完成竞技比赛的实践两个相互渗透又相互独立的阶段,充分吸收前人经验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在五育教育理念的支撑下,运用半场教学的方式,采用综合评价表的形式,深化实战能力,培育学生参与排球活动的兴趣;融合多种教学资源,采用创新性游戏的课程安排方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与思维。对标现实,推动课程综合评价体系的日臻完善,实现新媒体、大众传媒等多种教学资源的综合运用,开拓发展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的广阔道路。
融合多种教学资源对实现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高效建设具有启示性意义,排球教学作为高校体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亟需融合多种教学资源,实现综合创新,进而赋予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新的生命,走出一条适合时代潮流,符合时代发展的体育教育新路。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五育融合与排球课程相结合既可以推动体育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又可以使高校课程体系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五育教育理念与排球课程体系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统一于新时代教育事业建设。只有建设高校五育融合下的排球特色课程,才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体育教育立德树人,培育担当重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这正是体育教育的关键意义所在。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