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采集、用好新闻线索
2022-11-12万玲
万玲
摘要:新闻线索的采集和使用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个人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很多,有会议材料和发言、各单位各部门“线人”提供的相关信息、新闻热线,现在甚至翻翻朋友圈都能发现很多新闻。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有人为此感到苦恼,找不到线索,不知道该写什么新闻,这就反映出了信息渠道不够广、不够畅通,不善观察、缺少思考等问题。本文以《遵义日报》《遵义晚报》相关报道为例,浅谈新闻工作者如何采集、用好新闻线索。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采访;新闻线索
新闻价值五要素中有一个“接近性”,作为地市级媒体,《遵义日报》《遵义晚报》的地域特征十分突出,能够更好地在新闻的本土化上接好地气,贴近读者。而且遵义的城市名片很多,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方面,可供挖掘的新闻线索很多。
千方百计拓宽线索来源渠道
立足本土
如今,许多中央级媒体密集聚焦遵义,《遵义日报》《遵义晚报》更应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找准方向,做强本土新闻。
以2022年6月上半月为例,仅粗略浏览一下就能发现,几乎每天都有中央级媒体报道遵义的人和事。
6月1日,新华社推出《一个人 四十年 一把青藤椅》,讲述了遵义市新蒲新区手工艺人周以祥16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藤椅编织,他制作的青藤椅做工精细、造型多样,深受当地人喜爱的故事。
6月3日,《人民日报》刊发《绿意葱茏罗家坡》,介绍了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满溪村罗家坡老支书周修平带领村民植树造林、脱贫致富的故事。
6月7日,《经济日报》刊发《产业旺 乡村美》,报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转折之城”遵义率先在贵州实现整市全员脱贫,92.2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6月12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专题节目《让文物活起来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报道了遵义一中红色故事进课堂、四渡赤水纪念馆录制红色故事会、苟坝村红色旅游等内容,展现了遵义积极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红色旅游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6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火红的辣椒,红火的日子》,讲述了“全国劳动模范”胡广芬依托遵义辣椒资源优势创办企业,带动群众增收脱贫,过上“红火日子”的故事。
……
中央级媒体的关注点和关注频率,无疑能让人得到启示,做强本土新闻就应该加大本地新闻的数量和“重量”,让本地新闻唱主角,多报道本地读者想知而未知的新闻,把报道的“贴近”优势转化为报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竞争力。突出民生、文化、特色,突出本土价值、本土视角、本土元素、本土观点,强调新闻的地域接近性、心理接近性,进一步做强民生、做大互动,提升地方媒体的影响力。
践行“四力”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基层每天发生着无数的新鲜事,是鲜活的新闻素材。从“走转改”将“走基层”作为第一条,到提升“四力”把“脚力”放在首位,中央一直鼓励新闻工作者带着感情走向基层,采写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佳作。
2022年4月19日,由遵义日报社、桐梓县委宣传部主办,桐梓县融媒体中心、遵义图库承办的“聚焦粮食生产,助力乡村振兴”全媒体专题采访活动在桐梓县举行。来自新华社、遵义日报社和桐梓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以及遵义籍部分新华社签约摄影师,深入各乡镇和工业园区开展采访调研,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桐梓粮食生產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工作。此次活动还积极向中央级媒体推荐新闻作品。
紧接着,2022年5月,遵义日报社组织小分队到道真、务川、凤冈等地蹲点采访,历时三天时间,采访内容涉及食用菌、莲藕、农技人员下乡、助企纾困、工业经济、东西部协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蚕桑等。小分队采取边采访、边撰写、边上传的方式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同时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保证了宣传效果。短短几天时间,小分队在各级媒体共计发表了16篇(条、幅)新闻作品,多篇作品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客户端采用。
作为本土媒体的主办单位,遵义日报社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采访活动,深入基层抓“活鱼”,有力地弥补了在线索来源渠道上存在的一些“盲区”,与各县(市、区)外宣中心、各职能部门甚至镇村建立紧密的联系。将有价值的线索第一时间提供给报社,报社也能依托基层通讯员提供的线索,集中挖掘各地更有价值的新闻。
善于思考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学会多思考,善于发现新的线索,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19年9月19日《遵义晚报》刊发《水面种稻 水下养鱼 湄潭三农民试种“漂浮水稻”成功》,该作品获得2019年度贵州新闻奖一等奖。提起新闻线索的获得,该文作者连称“没想到”。当天,两位记者本来是去湄潭县采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采访中偶然得知,当地某村有三个农民在水面上种水稻,大家都觉得是新鲜事。原定采访结束就要返程,两位记者临时改变主意,决定直奔现场去看一看。他们一边与当地相关部门及村干部联系采访事宜,一边马上赶到村里采访种稻农民。采访结束后,他们一边与编辑部联系,一边迅速在手机上写稿,一篇700多字的短消息很快传回后方,编辑上版。后方编辑在处理版面时也很大胆,两张农民种水稻的图片放大呈现,配合文字,足足占据了整个头版。作者说,如果他们没有在采访过程中多留心、多思考,发现新闻线索,并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访成稿,那或许就会与这篇获奖作品擦肩而过。
2022年5月14日《遵义日报》刊发《心念众乡亲 场场不缺席 珠海医生赤水赶“转转场”》,报道了在遵义市赤水市参与对口帮扶的珠海医生彭威,利用“赶场日”在赤水市几个乡镇之间“赶场”为群众看病,场场不缺席,凭借精湛的医术和热情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作品见报后,受到读者好评,通过对赶场医生的故事介绍,以小见大,从一个侧面生动地体现了东西部协作中珠海和遵义结下的深厚情谊。
实际上,这条好线索也是作者在采访中偶然获得的。遵义市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个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应运而生,尤其在解决镇村群众“看病远、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方面发挥了大作用。《遵义日报》记者就这一重点选题在习水、赤水等地采访时,一卫生院院长在介绍相关情况时顺口提了一句,珠海来帮扶的医生在这里当“赶场医生”。记者一听,敏锐地意识到,“赶场医生”,多好的新闻线索啊!
发现好线索要一追到底
及时跟进
遇到好的新闻线索不容易,如果记者仅仅满足于写一两条稿件就算了,不及时深入跟進,就太可惜了。
比如说,《遵义晚报》健康周刊刊发一条有关诺如病毒的报道,这则新闻反映的是进入12月以来儿科“爆棚”,有就诊量与往年同期的对比,有医生护士工作忙到飞起的工作状态,有当年冬天发病的新特点及预防应对措施。稿件见报后反响很好,经周刊微信公众号推送,阅读量迅速攀升。
这是编辑部前期策划的一个选题,当时主要是办公室多人生病发烧,许多同事家的小朋友也生病,记者敏锐捕捉到了这一信息,随后采访了解到许多幼儿园和小学里面生病的孩子特别多。当时编辑部集体讨论认为,对这种大家特别关注的事情,我们不能浅尝辄止,必须一追到底做深做透。
事实证明,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很快网上就爆出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消息,说当年冬天流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各地医院也忙个不停,天津一家三甲医院儿科医生全部病倒,儿科停诊;北京等地退休专家出动帮忙,有的医生一边输液一边看病,有的忙到嗓子说不出话、手写看病指南供家长参考。
不过,编辑部同时提出,这一报道依然有值得提升的空间,比如时效性还可以再提前,不必等到周刊发稿,动态消息可提前在要闻版发布,周刊跟进做足服务;当年冬天新晋的病毒交代得还不够明白,既然是大小通吃,成人患病这一块没有体现;如何预防方面服务工作做得不够,没有对疫苗等情况的介绍;缺乏有冲击力的现场图片。甚至包括儿科医生这个群体,也可以继续跟进做深度报道。记者随后也及时关注,做好后续报道。
取长补短
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学会从别的媒体上获得线索,寻找新的报道角度,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记者要注意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在工作之余要留心每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重要新闻和言论,在学习中央和上级党组织文件时,不仅要把自己摆在一个普通党员的位置上去认真学习领会,还要放在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位置上,去留心其中的新政策、新精神,从中发现判别新闻的“尺子”。
有一次,笔者在其他媒体上看到一条新闻线索,讲的是遵义市余庆县龙家镇的一名贫困大学生自愿放弃扶贫补助的事。这名大学生在重庆上大学,家里条件困难,属于精准扶贫对象。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他可以享受一年3800多元的扶贫补助,但当镇里与他联系时,他明确表示要放弃,理由是他已经开始实习了,也有一些实习工资,希望把困难补助留给更需要的人。他还很正式地给镇里发来一封说明书,说明书写得很感人,消息还配发了说明书全文。
笔者觉得这个故事非常暖心,以小见大,体现了扶贫工作中的亮点,宣扬了正能量。不仅可寻找新的角度发布动态消息,还可以顺着线索继续挖掘,做好后续报道。
重大题材提前谋划
重大新闻题材往往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对社会生活有较大影响,而且影响的人数多、范围广、时间长,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形成舆论热点,是大家特别关注的事。
夸张一点说,重大题材千载难逢,仅靠一次或者多次的集中解读远远不够,值得大做特做。
有些新闻尽管解读的价值很大,但由于缺乏超前策划和充分准备,手头资料紧缺,事到临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绝佳的新闻资源白白浪费,独留遗憾。
由此可见,超前介入,未雨绸缪,是做好新闻解读的重要条件。笔者认为,之所以提倡重大新闻超前介入,就是力求在重大新闻发生或发布之前,把相关材料尽可能地搜集充足,把相关人员尽可能地采访详尽。在合适的时机全面释放、充分表达。
2018年1月25日,渝贵铁路正式开通运营,遵义挺进快铁新时代,渝黔进入“同城时代”,这无疑是当时的一个热点。当天的《遵义晚报》用了10个版面做重点报道,有“遵义融入全国高铁网”“记者带你熟悉遵义站”“记者为你打探沿途美景美食”等丰富内容。此外,当天上午,《遵义晚报》记者还兵分两路,通过图文、视频的方式进行现场直播,向市民全面展示渝贵铁路和首列“和谐号”运行的全貌,全面介绍站内的庆典活动、列车内环境、动车上非遗展示、乘坐感受和沿途风土人情等。
对于这一重大题材,《遵义晚报》前期也做过多次报道,包括记者提前探路、开始发售动车票、高铁客运站开始试运营等。通车当天,动态新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如果没有前期的充分准备,后期的报道肯定不会这么得心应手。
除了动态新闻,笔者认为还有很多值得报道的内容,比如说几年的建设艰辛、对经济的拉动、对文化旅游的影响,都是可以进行深度挖掘的。就拿建设的艰辛来说,可以采访在铁路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回顾铁路的建设过程,表达通车后的喜悦心情等。
这样一来,有动态、有服务、有深度,报道的内容更加充实、更加立体全面。包括通车后运行的情况、备战随之而来的春运、客运市场的一些变化等,媒体也需要持续关注,及时做好后续报道。
在琐事中深掘新闻价值
好线索、好题材固然是我们追求的,但并不是天天都有,更多的时候,我们拿到的是一些琐碎的线索。
新闻热线是线索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许多媒体甚至重金征集新闻线索,《遵义晚报》多年前也推出过有奖爆料。以热线素材为例,有的媒体专门做过统计,比如《北京青年报》,线人每天提供线索多达300多条,但其中可被利用的仅六七条,利用率为2%左右。《大河报》某年热线线索利用率不足10%。这意味着,在每日所接线索里,各种琐碎的、难以形成新闻产品的日常小事占了绝大多数。
所以,如何从众多琐碎小事中发现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提高线索整合能力,尽量挖掘其中价值,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读者反映的琐碎小事经常是同一类问题,就个体来看都价值不大,但如果有心把散落淹没在线索库中的同类线索归纳整理,实地查看研究这些“常见病”的多发原因,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在一些小区,楼下私自圈地、乱搭乱建的问题比较突出。《遵义晚报》记者选取重点,连续反映了某小区部分业主私自“圈地”的问题,对问题的解决进行跟踪回访,相关部门表示要进行处理,有效解决问题。
还有就是针对个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一个求助的小线索可能对于大多数读者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如果能帮助一个个体读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从整体来看,对增强读者对媒体品牌的黏度价值甚大。
《遵义晚报》在帮助个体读者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帮助过一些家庭寻亲、学生勤工俭学、困难患者治病等,打造了“晚报寻亲会”“送岗助学”“百姓4+1”等多个公益品牌,努力推出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作者单位:遵义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