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艺术歌曲《思乡》的美学赏析
2022-11-12刘叶萱
刘叶萱
(武汉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56)
黄自,字今吾,祖籍为江苏川沙,是我国20世纪30 年代重要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他早年在美国欧柏林学院以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1929 年回国以后,他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和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还兼任音专教务主任,耕耘音乐教育事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他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颇具影响力的奠基人。
黄自对诗歌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创作方面,无论是意境还是内容,他的艺术歌曲总能呈现出歌词与音乐旋律细致妥帖、相得益彰的效果,这体现了其深厚的艺术底蕴和文学修养。他早年的留学经历和回国后任教的时代环境,造就了黄自音乐作品集中西之大成。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黄自艺术歌曲可谓必练作品,其也是艺术家们在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研究和了解黄自艺术歌曲的美学内涵,对于更好地理解和演绎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思乡》这首艺术歌曲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侵略中华大地,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这样的局势使黄自先生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激愤,他以音乐的形式不断鼓舞身边的人们同仇敌忾、奋力救国。《思乡》的词作者韦瀚章先生当时同样任教于上海国立音专,目睹侵略者对家乡的肆意侵犯,悲愤压抑油然而生,于1932年与黄自先生首度合作《思乡》。随后二人还陆续合作了《旗正飘飘》《九一八》等抗日歌曲。
《思乡》歌词:柳丝系绿,清明才过了,独自个凭栏无语。更那堪墙外鹃啼,
一声声道:不如归去。惹起了万种闲情,满怀别绪,问落花:“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我愿与他同去。
一、《思乡》之乡愁
艺术歌曲的歌词多采用诗歌,通过音乐的方式来传达诗词的情感意境,《思乡》这首艺术歌曲融入了我国诗词的吟诵风格,它起初是由诗歌的吟唱演化而来的一种曲调形式,这种曲调强调平长仄短,强调节奏紧急缓慢,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烈的对比性。黄自先生一直致力于使用这种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古典诗词谱曲。《思乡》是一首对故乡的恋歌,开头的三句词“柳丝系绿,清明才过了,独自个凭栏无语”,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景致四个因素,而柳树作为诗歌中典型的意象,自古以来便承载着浓浓的思乡情结。譬如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道:“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通过柳树来抒怀,表达思乡情谊。清明正是身在他乡的游子思念亲人的时节,“独自凭栏”在此处采用的是白描手法,描绘了作者当时孤寂的状态,作者独自一人“凭栏无语”,而“更那堪”三个字从气氛上进一步烘托出这种孤寂感,表达作者此刻焦灼不安的心绪,同时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在此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听闻墙外“鹃声啼啼”——不如归去!借杜鹃悲苦的鸣叫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思乡情愫。杜鹃在众多诗词中表达乡愁、思念之情。“不如归去”,短短四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心底思乡情切。
在此情此景之下,作者“独自凭栏”,听闻鹃啼便产生了“惹起了万种闲情,满怀别绪”的心声,于是作者问落花:“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自古以来,流水这个意象也常喻忧愁,这源于它剪不断且永不停歇的特质,恰似人的忧愁无止无休。李清照在《一剪梅》中便是通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来抒发自己浓浓的相思之情。然而,落花与流水虽承载着韦先生的思乡之意,但终究不能给他答案。于是,作者再次发出了内心的“闲情别绪”——我愿与他同去,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二、《思乡》之词曲交融
黄自先生对诗歌有着自己深刻而特殊的理解,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他的谱曲总能呈现出与诗歌紧密结合,水乳交融的形态。他不仅能让音乐衬托出诗歌的意境美,还能充分发挥音乐的空间想象力,达到歌曲作品音乐性与文学性交相辉映的效果。
在《思乡》中,韦瀚章先生在写词过程中主要采用白描手法,黄自先生在音乐创作上同样采用了白描手法,整首歌曲旋律朴实真挚、不加修饰。从歌曲的前奏部分1-3 小节开始,就加入了主题动机,分解和弦与柱式和弦交织而成的曼妙柔和的旋律仿若一段戏剧旁白,指引人们迅速融入画面,进入诗歌。
中段部分,黄自采用弱起节奏分解和弦的方式让钢琴与人声部分形成一幅生动的“对话式”音乐画面,人声部分每个乐句的诉说都能得到伴奏声部恰如其分的回应,整段旋律线条流畅、节奏舒缓、情感真挚,作者“独自凭栏”的思乡愁绪在音乐的烘托下跃然眼前。
在第10 小节处,黄自在“一声声道”这句的节奏上设计了一个半拍休止留白,这一特殊用意一方面使旋律语气戛然而止,与前几句的平铺直述形成对比,增强歌唱娓娓道来的诉说感;另一方面,这种保留余地的做法更能突出紧接而来的“不如归去”四字点题的作用,表达出作者此时面对敌人侵略故土内心强烈的愤慨,归乡心切。
而作为歌曲上阕与下阕连接的间奏部分,黄自在12-14 小节处巧妙地运用钢琴的分解单音来模拟杜鹃声声啼的动态景象,并采用了由f(强)到p(弱)到mp(中弱)再到rit(渐弱)的橄榄型力度设计,在思乡主题乐思的衬托之下使旋律更加意味深长,任人遐想。连续3 次拟声反复后,15-17小节突然换用密集的柱式和弦织体,并在节奏上示意a tempo(回原速)迅速进入下阕部分,不断变换的扩张性和声织体将“惹”字这一动作与“万种闲情”和“满怀别绪”的意象烘托得淋漓尽致,也仿佛在为后面情绪的爆发积蓄能量,极易引起听者强烈的共鸣。
中段部分出现了本首歌曲的最高音,这也是整首歌曲的高潮句,作者在f(强)的力度安排下额外在音高上添加了保持音记号,特别突出“问”字的分量,将思乡情切的愁绪推到了顶峰。然而,在第19 小节,钢琴声部突然变得单薄,简化为一串柱式和弦琶音,伴随着人声部分紧密的下行级进旋律,作者还通过音值的安排来凸显整个乐句中的“问”字与“南”字,尽显歌词中“问花无语”的无奈之感,大多数演唱者在此处也会对旋律进行延长和弱收处理,给旋律留下些许意味深长的空间。21 小节处没有急着插入歌词,只留下钢琴部分的独白,仿佛在暗示一种“罢了,罢了”的心声,这种音乐情感上的延伸在此处胜过千言万语。24-26 小节在持续分解和弦伴奏的映衬中,旋律以级进的模式平缓流动,走向结束,最终在上行四度的跳进中升华主题,也将作品思乡的心绪透过音符,传到听者心中。
《思乡》全曲只有26 个小节,但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毫不拖沓,歌词中各个意象都在指向思乡的主题。黄自先生在旋律的设置上采用了多达49 个力度记号与表情记号,且这些记号中人声与钢琴部分并不同步,甚至连左右手都有所不同,足以见得黄自先生对音乐创作的细腻程度,将人声与钢琴的二重奏关系效应发挥到炉火纯青之境。全曲没有出现一次思乡二字,但字里行间、每个流动的音符无不在诉说着作者面对国家危难、民族危机的惨痛时刻,极度渴望保家卫国、同仇敌忾的满腔愁绪。
三、《思乡》之美学意境
音乐与诗歌的有机结合是艺术歌曲最核心的特征,《思乡》的歌词、旋律织体、钢琴伴奏、意境表达、人物内心刻画都细致而深刻。黄自在艺术歌曲的写作中十分强调钢琴伴奏的重要性,通过不同的伴奏音型、复杂的织体结构来塑造歌曲的背景和氛围,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音乐的方式将词作者的文学意境动态化呈现。艺术歌曲离不开诗词,离不开旋律,离不开内涵,更离不开外延升华。他的艺术歌曲代表了西方音乐创作技法与中国古典诗词的有力结合,《思乡》这首歌曲在歌词上融入了中国古诗词的吟诵风格,强调平仄声调的对比度,强调节奏上的轻重缓急、语感上的抑扬顿挫。因此,在歌曲的演绎中也充斥着浓厚的吟诵意味,娓娓道来的旋律更像是一种内心独白的倾诉。我们在欣赏《思乡》这首艺术歌曲时,不再简单地把它看作一首诗词,也不单单看作一首歌曲,更不单单看作一首钢琴小品。确切来说,它更像是诗歌与音乐的融合、艺术与文学的碰撞,是乐化的诗歌,吟诵化的音乐,是音乐、诗歌、精神的完美契合。意象是诗词的灵魂,我们只有懂得意象的内涵,才能更好地领悟诗词所要描绘的意境。歌词中所运用的“柳”“清明”“鹃啼”“微波”等意象,代表了思乡,隐喻对故乡的眷恋。而音乐的意象则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一个个丰富生动的表情记号与长短不一的节奏节拍,只有将这些不同的音乐元素联动起来,细致研磨,才能体会流动的旋律中所表达的画面意象。这首作品旋律优美,流动性强,歌词简洁却意境十足,词曲紧密结合,旋律精细设计,都为演唱者通过人声传达意蕴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使人听起来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古往今来,“思乡”一直是漂泊他乡的游子们咏物抒怀的主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作者借“柳树”“鹃啼”“微波”等意象,隐晦地表达出自己在面对国家存亡的危难之际,心中的满腔悲愤与无力,只能将焦虑愁绪化作文字,倾诉内心对家乡的无比思念,发出愿与祖国休戚与共的呐喊。作品中诗词与音乐联系紧密、相互映衬,《思乡》的诗词部分借助音乐极富流动性的旋律线条,描绘出一幅孤寂、惆怅的渴求回归之景,用众多思乡意象,传递着景物的隐喻,表达着人内心的感情。诗词展示着实景,也象征着意象。而这些实物与意象的交融,正是艺术作品的审美意境与审美价值的体现。
黄自艺术歌曲具有较高的文学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现代白话体新诗歌使音乐旋律与歌词的融合性更强。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情感)相融合的产物,是根据艺术创作规律总结出来的实践成果。中国美学一直强调情感是艺术的内在生命,始终将意境视为艺术深层次的美。中国艺术歌曲追求音乐的含蓄深远意境,通常借助诗歌来表达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之美。王国维在《人间词乙稿序》中明确说过:“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又自有我在。故二者常互相错综,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废也。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文艺作品中的“意”用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体现情思,而这个“意”所外化出的“境”就是引发读者共鸣,即“感人”。从古至今,文人们喜将内心情感诉诸笔下,通过文字来体现意境,抒发情感,而上乘的作品,往往追求浑然天成、不着痕迹。通过短小精炼的文墨,将情寄于意象,抒发内心更为深层的感情,以此推动作品的情节发展。这些作品往往包含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在艺术构思、音乐技法还是在诗歌的内涵上,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思乡》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极富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为后人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